-
阿伦·雷乃 编辑
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1922年6月3日——2014年3月1日),出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瓦讷市,法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师。
1948年,执导纪录短片《梵·高》,该片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195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广岛之恋》,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 。1961年,执导剧情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该片获得第2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1968年,执导剧情片《我爱你,我爱你》,该片获得第2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80年,执导剧情片《我的美国舅舅》,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86年,执导剧情片《几度春风几度霜》获得第1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95年,获得第5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2003年,执导剧情片《不要吻在唇上》获得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2006年,执导剧情片《心之归属》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9年,执导剧情片《野草》,该片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2012年,执导剧情片《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该片获得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2014年,执导剧情片《纵情一曲》,该片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
2014年3月1日,阿伦·雷乃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1岁 。
中文名:阿伦·雷乃
外文名:Alain Resnais
别名:The Sphinx (昵称)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莫尔比昂省瓦讷市
出生日期:1922年6月3日
逝世日期:2014年3月1日
星座:双子座
身高:191 cm
毕业院校:法国国立电影学院(中途辍学)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师
代表作品: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我的美国舅舅、夜与雾
主要成就:第2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感情生活
阿伦·雷乃一生有过两次婚姻 ,他的第二任妻子萨宾·阿泽玛是一位演员,曾在电影《心之归属》《野草》等片中亮相 。
逝世情况
2014年3月1日,阿伦·雷乃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1岁 。
1948年,阿伦·雷乃拍摄了关于梵高一生的剧情短片《梵·高》 ,该片探讨了艺术创作巅峰和疯狂之间的关系 ,该片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1952年,获得第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特别成就奖 。
阿伦·雷乃的个人工作照
1955年,阿伦·雷乃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了一部32分钟的纪录片《夜与雾》 ,该片真实还原了集中营布满阴霾的生活状况 ,该片获得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奖提名 。
1959年,执导根据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广岛之恋》 ,这是阿伦·雷乃执导的首部电影 ,由埃玛妞·丽娃、冈田英次、贝尔纳·弗雷松联袂主演 ,讲述了一个法国女演员与一个日本建筑师在广岛邂逅产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 。
1961年,执导根据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由德尔菲娜·塞里格、吉奥吉欧·艾伯塔基、弗朗索瓦丝·斯皮拉领衔主演 ,该片获得第2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1963年,执导由德菲因·塞里格、妮特·克莱因、让-皮埃尔·凯里安合作主演的剧情片《莫里埃尔》 。1966年,执导由伊夫·蒙当、英格里德·图林、詹妮薇芙·布卓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的剧情片《战争终了》 。1967年,与阿涅斯·瓦尔达、让-吕克·戈达尔等位导演联合执导纪录片《远离越南》 。
阿伦·雷乃的个人出席活动照
1968年,执导由阿努克·费尔雅克、克劳德·里奇、贝尔纳·弗雷松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我爱你,我爱你》 ,该片获得第2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1973年,与雅克·杜瓦隆、让·鲁什联合执导剧情片《零一年》。1974年,执导由让-保罗·贝尔蒙多、弗朗索瓦·佩里埃、迈克尔·朗斯代尔联合主演剧情片《史塔维斯基》 ,该片获得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1977年,执导由德克·博加德、艾伦·伯斯汀、约翰·吉尔古德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天命》 。1980年,执导由杰拉尔·德帕迪约、妮可·加西亚、玛丽·杜布瓦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我的美国舅舅》 ,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费比西奖 。
1983年,执导由维托里奥·加斯曼、杰拉丁·卓别林、芬妮·阿尔丹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生命是部小说》 。1984年,执导由让·达斯特、伊薇特·埃蒂耶旺、杰纳维夫·马尼奇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生死恋》 。
阿伦·雷乃的个人生活照
1986年,执导由萨宾·阿泽玛、芬妮·阿尔丹、皮埃尔·阿迪提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几度春风几度霜》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89年,执导由杰拉尔·德帕迪约、阿多夫·格林、卡罗利娜·西奥尔联合主演的剧情片《我要回家》 。
1991年,与帕特里斯·夏侯、贝特朗·塔维涅等多位导演联合执导剧情片《拒绝遗忘》 。1993年,执导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片《吸烟/不吸烟》 ,该片由萨宾·阿泽玛、皮埃尔·阿迪提合作主演 ,该片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1995年,阿伦·雷乃获得了第5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98年,执导由皮埃尔·阿迪提、安德烈·杜索里埃、阿涅丝·夏薇依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法国香颂》 ,该片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2003年,执导由奥黛丽·塔图、伊莎贝尔·南蒂、朗贝尔·维尔森联合主演的剧情片《不要吻在唇上》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2006年,执导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片《心之归属》 ,由萨宾·阿泽玛、伊莎贝尔·卡雷、皮埃尔·阿迪提合作主演 ,该片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费比西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3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阿伦·雷乃的个人获奖照
2009年,执导根据克里斯蒂安·盖伊的小说《意外》改编的剧情片《野草》 ,由安德烈·杜索里埃、萨宾·阿泽玛、艾曼纽·德芙合作主演 ,讲述了一个女人走出商店后手提包被人抢劫,随后命运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 。之后,该片被《电影评论》(北美电影杂志)评选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此外,阿伦·雷乃还获得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
2012年,执导根据让·阿努伊的戏剧作品《欧律狄刻》改编的剧情片《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 ,由米歇尔·皮寇利、马修·阿马立克、朗贝尔·维尔森合作主演 ,讲述了小提琴家与女演员之间历经考验的爱情故事 ,该片获得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2014年,执导由萨宾·阿泽玛、桑德利那·吉贝尔兰、安德烈·杜索里埃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纵情一曲》 ,该片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同年,阿伦·雷乃获得了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 。
|
|
|
戛纳国际电影节 | ||||||||||||||||||||||||||||||||||||||||||||
|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
|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
| ||||||||||||||||||||||||||||||||||||||||||||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 ||||||||||||||||||||||||||||||||||||||||||||
|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
| ||||||||||||||||||||||||||||||||||||||||||||
欧洲电影奖 | ||||||||||||||||||||||||||||||||||||||||||||
| ||||||||||||||||||||||||||||||||||||||||||||
法国电影凯撒奖 | ||||||||||||||||||||||||||||||||||||||||||||
|
阿伦·雷乃的个人写真照
阿伦·雷乃的风格就像他的电影一样是一个后现代的综合体。他的作品中都在探讨人心人性人情的复杂性,探讨命运的叵测多变 。他既有创作者的独特风格,又以严密的结构方式带有浓厚的文学气息 。(《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评)
阿伦·雷乃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时不时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 。但他的高度个性化的方法则总是显而易见,他总是在影片中制造一些空白,将镜头对准了人类的幻觉、迷离和孤独 。(《江南时报》、《北京青年报》评)
阿伦·雷乃寻求使用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手段,把互无关联的视觉元素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具有强烈情感体验、有趣哲学内涵和个性、革新的剪辑技巧 。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 ,他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并从哲学高度看问题 。(1905电影网、《武汉晚报》、《北京日报》评)
阿伦·雷乃影片的故事性的表达方式带有着新颖与独特,表达情感不在于画面的表象与符合事实的真实程度上,而在于激起观众的内心情感波澜和对历史的深邃思考之上,他并没有像传统故事片导演一样追求情节的连续性、逻辑性和圆满性,而是突破了传统线性情节结构对因果联系的故事性的过分强调,创造了一种立足意识流动,摒弃逻辑关系的新型故事性 。(《陕西教育(高教)》评)
阿伦·雷乃的镜头与影片的表达意图高度统一,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态”,有时强调画面的流动感。他摒弃了手提摄影的方式,在摄影机移动的过程中,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等效果,和“电影手册派”趋于“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迥异。在创作过程中,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摄影手段:将镜头推上去,让摄影机近距离接近被拍摄物体,给人摄影机向着现实深入和捕捉的感觉 。此外,他把剧情片、纪录片、拍摄和剪辑、声音和画面的界限完全打破,使他的电影形成一种最佳的交错形式 。(《电影》、《剑南文学:经典阅读》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