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 编辑

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水华水华

水华(1916年11月23日—1995年12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40年,与王滨联合执导话剧《带枪的人》。195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白毛女》 ,该片获得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54年,执导剧情电影《土地》。1959年,执导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61年,凭借剧情电影《革命家庭》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1965年,由其执导的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 。1981年,执导的剧情电影《伤逝》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与马秉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蓝色的花》。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水华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12月16日,水华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9岁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水华

别名:张水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1995年12月16日

星座:射手座

职业:导演、编剧

代表作品: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

主要成就: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个人生活

编辑

1995年12月16日,水华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9岁 。

人物经历

编辑

水华

1931年,水华投身左戏剧活动。1933年,进入复旦大学法学系学习。1934年,担任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成员。1936年,东渡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四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演出活动。1939年,在重庆育才学校担任戏剧教员。

1940年,水华来到延安,在鲁艺实验剧团担任导演工作,并与王滨联合执导了话剧《带枪的人》;同年,与王滨联合执导话剧《神手》;此外,还与王滨联合执导了秧歌剧《周山子》。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担任东北鲁艺实验剧团团长。

1950年,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并与王滨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白毛女》 ,该片获得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1954年,执导由里坡、裴然等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土地》。

1959年,执导由谢添主演的剧情电影《林家铺子》 ,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61年,执导剧情电影《革命家庭》 ,影片主要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共产党员家庭进行对敌地下斗争的故事,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

1965年,由其执导的革命电影《烈火中永生》上映,该片根据小说《红岩》改编 。1981年,执导由林盈、王心刚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伤逝》 ,该片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与马秉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蓝色的花》,该片根据李国文的短篇小说《月食》改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水华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

获奖记录

编辑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2-1-5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获奖
荣誉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95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获奖
1982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伤逝提名
1982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伤逝获奖
1962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革命家庭获奖
1959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林家铺子获奖
1957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白毛女获奖
1951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白毛女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在趋共、求同的时代,在这种以主题、政治内涵、高声部为特色的时代风格之上,水华导演的影片以其艺术的完整与朴素,以其淡淡的、却又是清晰的个人风格,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导演的影片,从数量上说,或许还不能构成一个蔚为观止的艺术序列,但在新中国电影史的每一时期,列数其重要影片,其中都有一部—至少一 部“水华影片”在内,这向人们展示了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执着、近于固执的人生探索与艺术追求。他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佳作,呈现为一种严谨、工整的格局,一种朴素几近平淡的基调,一种深沉、冷峻的探究精神。他的诗情与梦幻深埋在冷静的散文叙事之下 (《电影艺术》评)。

下一篇 王兴东

上一篇 尹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