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佩英 编辑
叶佩英(1935年7月10日-2022年4月7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祖籍广东惠阳,中国女高音歌唱家、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1963年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并被《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和《中国人名大词典》选为“当代人物卷的艺术家”。
2022年4月7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逝世,享年87岁。
本名:叶佩英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地:马来西亚吉隆坡
出生日期:1935年7月10日
逝世日期:2022年4月7日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我爱你,中国、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祖国颂
职业:歌唱家、艺术家
主要成就: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叶佩英
1935年夏天,叶佩英出生在马来西亚(当时叫马来亚)吉隆坡的一个华侨家庭。叶佩英的父亲广东惠州会馆做书记的工作,母亲做得一手好菜。从叶佩英懂事起父母就告诉她不是本地人,是唐山人,她的祖国叫中国。她从小爱唱歌,在循人学校的音乐课和合唱团里学会唱《锄草歌》、《劝同学莫上当》等中国歌曲。
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上中学时又接触了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等,并到华语电台播唱,到雪兰莪大会堂演出,并获得青年学生歌咏比赛第一名、北京市大中学生音乐舞蹈会演独唱优秀奖,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生业余广播合唱团活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
1961年,叶佩英毕业留校,为了克服咬字吐字的困难,她钻研学习戏曲和民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中西结合的唱法。
1963年,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
1965年,在周总理主持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大会上,叶佩英演唱《黄河怨》,周总理赞扬“唱得不错”。
1975年,党中央决定举办“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逝世四十、三十周年”音乐会,已有10年未登台的叶佩英经打擂台遴选担当独唱《铁蹄下的歌女》和《飞花歌》。
叶佩英与秦怡
20世纪70年代末,叶佩英为电影《海外赤子》录制歌曲《我爱你,中国》。她总共演了3000多场《我爱你,中国》。
1993年,叶佩英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9月,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声乐研讨会上宣读《让西洋美声绽放中国艺术之花》论文并作范唱,获得与会的港、台和意大利声乐专家的好评。
2019年9月13日,叶佩英参加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并与王莉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
2022年4月7日,叶佩英逝世,享年87岁 ;4月13日上午10点整,叶佩英教授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人物获奖 | |||||||||
|
叶佩英
女高音歌者叶佩英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第二批比较优异的声乐学生。她在学习时非常用功,她的音质丰厚、充实、园润、优美,是一个修养较深的女高音歌手。 叶佩英重视歌唱的艺术性表现在:向前辈艺人学习,向姊妹艺术学习,她是一个很谦虚的艺术家。(李凌 评)
叶佩英与歌手平安
叶佩英教授一直心系国家建设与发展,在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致公党中央委员期间,积极参加国家各项重大会议和活动,并多次呈献相关建设性提案。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期间,一如既往地默默耕耘、辛勤奉献,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亲力亲为!叶佩英教授是一位饱含民族气节和爱国热忱的声乐教育家,更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歌唱家。她执着真挚、深受爱戴,她用动人的歌声记载历史、陪伴几代人成长。她饱含深情的演唱将被永远铭记,她的爱国精神和治学态度将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熠熠生辉!(中央音乐学院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