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 编辑

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

崔嵬崔嵬

崔嵬(1912年10月4日—1979年2月7日),原名崔景文,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

1959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青春之歌》。1960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杨门女将》,该片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红旗谱》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63年,执导抗日电影《小兵张嘎》 ,该片获得第2届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在文艺界集中的社会主义学院讲习班“学习” 。1968年,被关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后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及秦城监狱 。1972年,经过审查,获得“解放” 。1974年,执导京剧艺术电影《平原作战》 。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风雨里程》。

1979年2月7日,崔嵬因肝癌在北京逝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中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2022年1月5日,获得“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崔嵬

别名:崔景文(原名)、崔微晖、崔浚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青岛市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4日

逝世日期:1979年2月7日

星座:天秤座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

代表作品:红旗谱、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平原作战

主要成就:第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妻子:何延

女儿:崔敏

籍贯:山东诸城

人物经历

编辑

崔嵬

1912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王家巴山村一个贫农家庭 。1922年,家乡遭到荒旱,父亲携全家逃荒至青岛叔父处谋生;同年,进入青岛四方小学读书,同时帮助母亲摆香烟摊 。

1925年,崔嵬因家境贫困而失学;同年,进入大英烟草公司当童工。1926年,因与工头争执被开除 。1927年,考入青岛礼贤中学。1929年,因抗议当政而被学校开除,青岛市教育局通知各中学不准收留 ;同年,考入青州第十中学,参加进步学生组织 。

1930年2月,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组学习 ;7月,实验剧院停办,返回青岛 。1931年,组织海鸥剧社;同年,改名崔嵬 。1932年春,加入刚成立的青岛左戏剧家联盟,负责组织各学校剧团的排练演出工作 。

1933年2月,与杜建地合作,把《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编)改为广场剧《饥饿线上》 ;同年,青岛地下党被破坏后逃亡北平,以崔浚名和假文凭考入私立民国大学体育专修科 。1935年8月,赴上海从事戏剧电影活动,进月明电影公司附属的东方剧社 ;12月初,东方剧社解散 。1936年,加入上海剧作者协会 ;同年,编写话剧《察东之夜》;此外, 还编写了儿童剧《墙》。

代表作海魂

1937年1月9日,随上海妇女儿童慰问团乘太古轮离沪北上 ;1月28日,从绥远前线返回北平 ;4 月,参加北平各校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在香山集会活动,与张瑞芳合作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 ;6月,从北平返回上海 ;8月,参加创作的剧本《保卫卢沟桥》由上海戏剧时代出版社出版 。“八·一三”后,参加救亡演剧第一队,从上海出发,到南京、武汉、开封、西安等地宣传抗日救亡 。

1938年2月,应延安中宣部邀请,赴延安筹办鲁迅艺术学院 ;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告别延安向敌后挺进 ;9月底,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任戏剧系主任 。1940年4月,创作三幕话剧《矿工队》 ;11月,编写快板剧《坚壁要彻底》 ;同年,晋察冀边区文联成立,崔嵬担任文联委员 。

代表作

1941年,创作话剧《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故事》 ;同年,担任晋察冀中共北方分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1月22日,撰写《迎接困难和克服困难》一文发表在《晋察冀日报》 ;11月底,在反“扫荡”中跟老乡们生活在一起,根据收集的许多素材开始创作多幕话剧《灯蛾记》 。

1942年8月,《灯蛾记》由“联大”文工团排演,崔嵬担任导演;11月底,调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担任社长 。1943年1月,担任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整顿三风委员会委员 。

1944年,根据反“扫荡”中的英雄事迹编写现代京戏《老英雄》 ;同年,编导京戏《岳飞之死》 。1945年春,编写多场快板剧《对症下药》 ;6月,排演话剧《李国瑞》,担任导演 ;12月21日,编写、赶排的文章《反敌伪顽合流》发表在《冀中导报》 。

1946年春,任冀中区文协副主任。撰写指导村剧团活动的文章《把握方向》发表在冀中《歌与剧》第一期。8月24日,编写的歌活报《军民合作打老蒋》发表在《冀中导报》 。1947年秋,调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创作研究室主任 ;11月下旬,石家庄解放,跟随部队入城,在市委领导下接管文艺部门 。

1948年2月24日,编写的宣传党的工商业政策的大鼓《自找麻烦》连载于《石家庄日报》 ;10 月,受华北局派遣,带队南下中原,开辟新解放区的文艺工作 ;12 月,在开封中原大学组建文艺研究室并担任主任;同年,创作歌剧《是假见不得真》 。

1949年春,参加中原局召开的中原文艺工作会议,担任中原文协副主任 ;5月,跟随大军南下武汉,担任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文艺处处长 ;7月,担任文研室改建的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院长 ;7月上旬,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理事 。

1950年2月,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曲改进处处长 。1951年,当选为中南文联副主席 。1952年10月,担任中南戏曲代表团团长 。

1953年4月,被任命为中南文化局局长,兼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1955年,在剧情电影《宋景诗》中饰演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同年,在期刊《大众电影》第18期发表文章《俺们大帅——宋克义的描绘、深刻的阶级感情、一份可贵的史料、我演宋景诗》 。

1956年,出演由徐韬执导的剧情电影《海魂》,在影片中饰演窦二鹏 ;4月11日,被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 。1959年,执导由谢芳、于洋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青春之歌》,该片根据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11月,担任昆曲戏曲片《游园惊梦》的艺术指导 ;同年,在期刊《大众电影》第18期发表文章《我喜欢老战——创作手记的一个片断》 。

1960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杨门女将》,该片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1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北大荒人》,并在该片中饰演黄老清;同年,当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10月19日,在《文汇报》第3版上发表撰写的文章《戏曲艺术片的探索——电影〈杨门女将〉导演杂谈》。

1962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片《野猪林》上映 ;同年,与蔡松龄合作主演根据梁斌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电影《红旗谱》,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63年,执导抗日电影《小兵张嘎》 ,该片改编自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影片获得第2届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同年,执导京剧戏曲片《穆桂英大战洪州》。

1964年,与陈怀皑、刘保德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天山的红花》;12月21日,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在文艺界集中的社会主义学院讲习班“学习” ;8月,讲习班撤销后,被红卫兵揪回北京电影制片厂,关押在劳改队示众、批斗 。1968年2月,被关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失去了行动自由,后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及秦城监狱 。

1969年4月,从秦城监狱被释放回北京电影制片厂 ;12月,进“五七”干校监督劳动 。1972年10月,经过审查,获得“解放”,但仍在干校劳动 。1974年,与陈怀皑联合执导京剧艺术电影《平原作战》,该片由李光、吴钰章、高玉倩等联合主演 。

1975年,执导剧情电影《红雨》,该片表现的是“赤脚医生”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的故事 。1976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山花》上映 。1978年,执导由高维启、穆怀虎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风雨里程》;1月,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领导小组成员 ;2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第五届政协会议 ;同年,在《人民电影》第 1 期上发表文章《新年展望》 。

1979年2月7日,崔嵬因肝癌在北京逝世。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中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

获奖记录

编辑
大众电影百花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62第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红旗谱》获奖
1962第1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杨门女将》获奖
其它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95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活动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男演员奖 获奖
1980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小兵张嘎》获奖

2022年1月5日,获得“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

人物评价

编辑

不管崔嵬演什么戏,他总是他,而他又恰好是他所扮演的人物。很少看出他作戏的痕迹。他是那么从容不迫,亲切可爱,把他放在一个故事里,他就自自然然地成为可爱的剧中人 (作家老舍评)。他有着精深的艺术造诣和不同凡响的气度和演技,以及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使他创造的朱老巩、朱老忠这两个角色有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而且,他是那个时代独具中国“血性”和豪迈之气的导演和演员,在“北影四大帅”中他的导演风格也是充满了激情,他的电影作品风格和他的为人一样“粗犷奔放,浓郁炽烈”。他将不同个性的角色与自身豪迈的气质,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得天独厚的中国气势和浓厚的民族风格 (新京报评)。同时,他执导的故事片有一种气势磅礴、浓郁粗犷的艺术风格 (1905电影网评)。

下一篇 谢芳

上一篇 陶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