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未都 编辑
马未都,男 ,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的称号。
马未都11岁时辍学,后来参加农村劳动,在工厂操作机床,成为文学杂志社编辑,并参与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的创作 。1975年,马未都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做工人 。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随后,马未都成为《青年文学》杂志编辑 。20世纪90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并任职秘书长 。1993年,马未都第一本收藏著作《马说陶瓷》出版,被读者视为传统文化启蒙读物 。1994年10月,正式从中国青年出版社辞职 。1997年,观复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任馆长 。2008年,马未都登上央视《百家讲坛》 。2016年,马未都陆续参加脱口秀节目《圆桌派》第一季至第七季 。 2025年1月29日,参加的《京津冀过大年2025天津相声春晚》在天津卫视播出,表演趣味演讲《天津是我的福地》 。
2003年,马未都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和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2008年,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08年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 ;同年,获得“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 。2014年4月,马未都获“朱自清散文奖” 。2016年11月17日,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
中文名:马未都
外文名:Weidu Ma
别名:马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5年3月22日
职业:作家、学者、编剧、收藏家
代表作品:马未都说收藏、醉文明、中国古代门窗、观复嘟嘟、瓷之纹、瓷之色、今夜月儿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
主要成就:创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入选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
政党:中国民主建国会
星座:白羊座
祖籍:山东省荣成市
性别:男
早年经历
1955年3月22日,马未都出生于北京某军队大院。小学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导致马未都只有小学学历,因为个人兴趣,马未都阅读了《红楼梦》《简·爱》等书,还在叶圣陶先生家借读《高老头》 。马未都父亲马丹林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多场战役,父亲的人生态度影响着马未都。1969年初,马未都兄妹三人跟随父亲去往黑龙江宁安县空军干校,马未都加入了文工团。1973年,马未都回京后二次插队到京郊,知青们推举他为食堂“司务长”,负责做饭和发饭票。
马未都父亲行军途中照片
马未都父母
获奖记录
文学类 | ||||||||||||
| ||||||||||||
其他 | ||||||||||||
| ||||||||||||
荣誉称号 | ||||||||||||
|
马未都无疑是中国文物收藏界的神话人物,他与那些老物件的故事,从来无关身后加减几个零,数字不会独属于任何个体,一世人生,马未都要留下文化痕迹。 (中国慈善家 评)
马未都的文章有古风,一石一木皆学问,一喜一嗔究根源,貌似信手拈来,却是珠玑满腹、机趣纵横。其文简洁、畅达、自由、亲切,物我兼具,有返璞归真之美。 (人民文学 评)
不管马未都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些发生过的事实就是:他从70年代开始收藏,一直到80年末,他的收藏就源于他对它们的单纯的本能喜爱;他从96年开创博物馆至今,艰难地维持着并不断地探索发展,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保护、发扬光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人民网 评)
古诗解读
2008年,马未都在《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称,李白《静夜思》第一句“床前明月光”里的“床”不是床铺,而是马扎,理由是李白当年住房窗户狭小,月光不能入室,更照不到卧床,他是坐在户外小马扎上对月怀乡。此论点引发争议,胥洪泉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驳斥。
笔筒争议
2008年11月,马未都在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明清笔筒》中表示:“就目前已知的实物论,笔筒的产生不会早于明代的嘉靖朝。作为文具,笔筒这一词汇,明中期以前的书籍中未曾出现,说明当时还没有笔筒。”而陈昌全却认为:原始笔筒多为竹木所制,出现时间不晚于汉代。瓷质笔筒出现于宋代,有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为证。
艺术争论
2011年,马未都与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掀起一场论战;2月18日,起因是马未都在一篇博文中说:“在希腊德尔菲考古博物馆看到一尊男性躯干雕像,忠实地再现了男性两个睾丸左低右高的生理细节。”2月25日,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以《马未都先生的“睾丸说”》为题,在博文中表示:古希腊艺术家不是依据解剖学知识再现两个睾丸位置,而是根据男性雕像不同姿态雕刻两个睾丸的相对位置。”马未都则在三天后以“睾丸”为题发表博文回应肖鹰。肖鹰随后又连续发表两篇博文予以回应。
质疑历史故事
2015年8月23日,马未都参加山东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我是先生》,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展开辩论。马未都以宋代没有烧造大型水缸技术为由,质疑“司马光砸缸”故事真实性。而赵冬梅教授认为这个故事有明确史料记载,应当是可信的。此事引发众人关注和议论。
直播口误
2022年7月6日,收藏家马未都在某平台为宜兴紫砂壶直播带货,说到一把“清馨如意提梁壶”时,嘴里报价三万元,而壶底却贴着一张一万两千元的价格标签。直播间质疑声四起,随后,马未都发视频解释,说这把“清馨如意提梁壶”有大小两款,他直播卖的是容量大的那款,而工作人员误把售价为一万两千元的小壶标签贴到了大壶底上。有网友认为:马未都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播者,但是术业有专攻,他在紫砂壶领域没那么专业。
马未都直播口误
裁员风波
2024年5月31日,马未都经营的北京观复文化有限公司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依据,同80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截至6月28日,有10余名员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这次裁员事件,传递出收藏拍卖市场阵阵寒意,马未都成为舆论焦点。
2024年8月,马未都回应名下公司的裁员风波:网上传闻都是谣言,博物馆没有裁人,并且还在增加人,裁的是观复项下的一个公司。公司与博物馆没有关联,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文创产品公司。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