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小秋 编辑

中国内地京剧女演员,程派艺术传人,国家一级演员

迟小秋迟小秋

迟小秋,原名迟树新, 1965年10月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市,中国内地京剧女演员,程派艺术传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青年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跟随王吟秋学习程派。1983年,在北京正式拜师,改名“迟小秋”,19岁便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1997年荣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 2003年1月,任沈阳京剧院副院长。 2005年入选《中国京剧百美图》。同年12月调入北京京剧院,担任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 同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2008年,她所出演的《锁麟囊》拍摄成数字电影。 2015年2月,迟小秋登上央视春晚,与吕洋、郭伟等一起表演戏曲集萃《梨园芳华》。 2016年2月,在长安大戏院收蒲雪晴为徒。 2018年9月,赴中国台湾演出,参加《梨园集两岸京剧名家演唱会》。 2019年,《程砚千秋——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专辑》首发。 次年,参加北京演艺集团主办的“2020新年京剧晚会”。 2021年,参加《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 2023年2月,迟小秋任北京京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青年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2025年1月28日,参加《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迟小秋被剧作家翁偶虹喻为“程派标准传人”,她唱做俱佳,舞台功力深厚,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基本信息

编辑

艺名:迟小秋

本名:迟淑新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阜新

出生日期:1965年10月

毕业院校:辽宁阜新戏校

代表作品:锁麟囊、《窦娥冤》、《文姬归汉》、《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碧玉簪》、《荒山泪》、《宋家姐妹》

职业:京剧演员

主要成就: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被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授予首都“巾帼十杰”2009年获得美国佩斯大学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流派:程派

早年经历

编辑

迟小秋出生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个偏僻山村的农家。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1978年她刚13岁时,考入了阜新市京剧学员班。不到两年时间,她就学会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在1979年阜新市首届艺术表演大会上,荣获了一等奖。

个人生活

编辑

迟小秋的父亲是一名村支部书记,他吃苦在前的做事风格,对她影响很大。 迟小秋的儿子叫洪祺森。

演艺经历

编辑

社会活动

编辑

获奖记录

社会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12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
2012全国宣传文化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
2011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获奖
2008首都“巾帼十杰” 获奖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获奖
2006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获奖
1992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 获奖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09第四届北京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 获奖
2009美国佩斯大学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获奖
2005全国劳动模范 获奖
1997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 获奖
1993“梅兰芳金奖提名奖”第一名 获奖
1992全国京剧青年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 获奖
1984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获奖
1979阜新市首届艺术表演大会一等奖 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她勤奋刻苦、好学上进,近年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等,以全新的面貌和独具特色的唱功和表演,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光明网评)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当代京剧名家,迟小秋自觉担当文化使者,多年来为两岸京昆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多次赴台湾进行交流演出,走遍台北、台中、台南,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她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得到台湾各界人士赞扬,尤其深得台湾大学莘莘学子喜爱。迟小秋用艺术连结天下华人之心,用艺术增进中华儿女血肉相连之情,用艺术播种两岸人民感情之种,在未来的岁月中必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统一论坛评)

迟小秋作为头牌领衔主演,多次率团在京、津、沪、鲁、冀、豫、鄂、皖及东北各地演出并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重大艺术活动。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国内外各种有影响的报刊介绍迟小秋的文章千余篇,是当今戏曲舞台上深受广大观众熟悉和喜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平顶山新闻网评)

迟小秋是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其唱腔颇具程派寓刚于柔、幽咽委婉之特色,同时兼有雅丽清新、圆熟优美之个性。(北京晚报评)

忠贞不渝的王春娥、柔情贞烈的刘兰芝、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的薛湘灵……从艺近三十载,舞台上的迟小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而她对京剧的一片热忱之心,也藉由戏中人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喜,一点一滴氤氲开来,散发出令人耀目的美丽。(《北京观察》刘墨菲评)

迟小秋迟小秋

迟小秋化妆(大鹏 摄)迟小秋化妆(大鹏 摄)

在十余年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先生学艺期间,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深深体会恩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良苦用心,认真体会程派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唱腔特色。她主演程派名剧经典系列,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光彩照人的古代女性艺术典型。她的唱、念、做、舞具有不可低于的艺术魅力,剧场中总是座无虚席、掌声如雷、彩声一片。迟小秋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工作。为青年团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7年9月上任之后,在锻炼队伍,培育新人、拓宽市场、培养青年观众几方面都获得显著成果。她为大学生们讲解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现场示范唱、念、做、舞,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引导第一次观赏京剧的大学生迈过“门槛”,进入规定情景,领略到国粹艺术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她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作风朴实、不骄不躁以独具个性的精湛表演技艺,职业道德和平易近人,提携后进,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的大艺术家风度,赢得剧院同仁的尊重和好评。她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心中装着京剧大事业。(北京妇女网 评)

迟小秋艺术活动掠影

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迟小秋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是她不服输的性格、坚韧的个性、发扬光大程派的愿望和努力,都令她只能咬牙承受。刚到北京的几年间,她就重新排演了《锁麟囊》《窦娥冤》《玉堂春》和《碧玉簪》等一系列程派名剧,推动和保护了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央视新闻 评)

下一篇 赵葆秀

上一篇 梁永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