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 编辑

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

潘玉良潘玉良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出生于江苏扬州,安徽桐城人,原名陈秀清 ,又名张玉良,字世秀,中国近现代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 。

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花卉》《菊花和女人体》《浴女》《瓶花》《月夜琴声》《躺在沙发上的女人》《持扇女人》《双人袖舞》等。

潘玉良于1918年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考取官费赴法国留学,入读于中法大学;1923年,入读于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进入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和雕塑;1928年,返回中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并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1932年,在上海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34年4月,《潘玉良油画集》出版发行,12月,当选为中国美术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35年5月,在南京举办个人展览会,7月,离开国立中央大学 ;1937年,旅居法国巴黎 ;1939年,参加法国国家美术大宫举办的第53届画展,另参加独立沙龙画展;1949年,参加“旅法中国画家潘玉良、萧林召、常玉、赵无极展览”;1958年,获得比利时银奖,8月,在巴黎举办“中国画家潘玉良夫人美术作品展览会”,参展作品有雕塑《张大千头像》《矿工》《王义胸像》《中国女诗人》,仙画《塞纳河畔》水彩画《浴后》等 ;1959年,获得巴黎市“多尔烈奖”,参加秋季沙龙画展;1967年,获得比利时金质奖章、法国一级教育勋章;1973年,参加“紫罗兰第6届国家沙龙”展览 ;1977年7月22日,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82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潘玉良

别名:张玉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895年6月14日

逝世日期:1977年7月22日

毕业院校:巴黎国立艺术学院、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

职业:画家、雕塑家

代表作品:《双人袖舞》《持扇女人》《浴女》《酒仙》《罗马残迹》

原名:陈秀清

籍贯:安徽桐城

个人生活

编辑

获奖记录

编辑
获奖记录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9年

多尔烈奖

法国巴黎大学

1965年

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银质奖

-

1966年

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

-

1967年

比利时金质奖章

-

1967年

法国一级教育勋章

-

人物评价

编辑

“潘玉良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川观新闻评)

“潘玉良是中国在民国初年少有的接受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女性之一,也是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并取得突出成就、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她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行者之一。”(时任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评)

“潘玉良具有惊人的毅力,勤奋的治学精神,是一位对现代艺术发展做出丰富贡献的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女画家之一。”(《云南日报》评)

“潘玉良是20世纪知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女性绘画事业的先行者之一,是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并在中国近代油画史和美术教育史占有一定地位的前辈艺术家。”(澎湃新闻评)

“潘玉良是中国美术史上‘20世纪前期最为突兀,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评)

“女性艺术家的优秀典范。”(艺术评论家王进玉评)

“潘玉良是洋画运动中最有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女画家,她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并取得突出成就,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行者之一。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她是一位传奇的人物,因其绘画天分与实力在早期西画运动中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她始终保有一颗坚韧纯粹的初心,作为东方女性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着优的光芒。”(南京博物院评)

“宋人最重写生,体会物情物理,传神写照,栩栩如生。元明以来,但从纸上讨生活,是以每况愈下,有清三百年更无进者。今观玉良大家写其所豢猫,温婉如生,用笔用墨的为国画正派,大可佩也。”(中国近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评)

“夫穷奇履险,以探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为不能者也,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评)

“潘玉良的作品,内容健康,技法娴熟,笔力道劲,而不失灵动之气,无女画家纤柔的缺陷,在同辈西画家中是第一流的人物。”(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油画家刘海粟评)

后世纪念

编辑

影视原型

电影《画魂》是以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为原型,描述了她被卖、被赎、学画直到最后成为艺术家的传奇经历。1992年8月19日,《画魂》正式开机拍摄。

31集电视剧《画魂》是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李嘉欣、胡军、刘烨、伊能静等联袂出演,《画魂》全程再现潘玉良的人生轨迹,截取了潘玉良最绚丽、最动人的十几年,讲述她从歌女到小妾再到名画家的人生际遇,尤其她与丈夫潘赞化的知遇之情,与情人田守信的激情,与红颜知己奥米的心意相通等。

下一篇 王映霞

上一篇 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