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生 编辑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者、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

蔡楚生蔡楚生

蔡楚生(1906年1月12日—1968年7月15日),原名蔡通,字茂楚,祖籍广东潮阳(今属汕头市),1906年1月12日在上海出生 。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 ,是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

1932年,独立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南国之春》。1934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渔光曲》 。该影片由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荐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1937年,执导剧情电影《王老五》 。1941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前程万里》上映。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执导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63年,执导的剧情电影《南海潮(上集)》上映 。1968年7月15日,在“文革”中,62岁的蔡楚生含冤去世 。1995年12月27日,在办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活动中,蔡楚生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蔡楚生

别名:蔡通(原名)、茂楚(字)、夜妖精(外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06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68年7月15日

星座:摩羯座

血型:A型

职业:导演、编剧、制作人

代表作品: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王老五、都会的早晨

主要成就:《渔光曲》获得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中国电影世纪奖

籍贯:广东省潮阳县铜盂镇集星村

同事:王人美、黎莉莉

老师:郑正秋

个人生活

编辑

家族成员

时间

名称

备注

1882年—1941年

蔡良

父亲

1885年—1953年

郑清修

母亲

1922年—1968年

林银菊

配偶

1941年—1968年

陈曼云

配偶

/

蔡梦兰

长女

/

蔡海云

次女

/

蔡小云

三女

/

蔡明

幼子

逝世

1968年7月15日,在“文革”中,62岁的蔡楚生含冤去世 。1979年,冤案平反。

人物经历

编辑

蔡楚生

1906年1月12日,蔡楚生出生于上海。

1912年,蔡楚生6岁时跟随父母回到广东,在广东省潮阳县神仙里新厝定居。1913年,7岁开始进入私塾学习,接受启蒙教育,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闲时帮助家中种田,领略了务农的艰辛。蔡楚生自幼年起即喜爱绘画,为他以后从事电影导演工作打下了美术基础。1918年,蔡楚生被父亲送到汕头市,在蔡家与人合资开办的杂货店里当学徒。

蔡楚生水墨画《竹》蔡楚生水墨画《竹》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与王为一联合执导的剧情电影《南海潮(上集)》上映 。当他准备拍摄下集的时候,“文革”开始了,他被诬陷为“牛鬼蛇神”,惨遭迫害 。1968年7月15日,蔡楚生逝世,享年62岁。1995年12月27日,在办了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活动中,蔡楚生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

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35-02-21第1届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 《渔光曲》获奖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2-1-5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蔡楚生一生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 (汕头日报评)。

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 (大华网评)。

从30年代到60年代,蔡楚生的电影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吸取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结构特点,影片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南方日报评)。

下一篇 霍廷霄

上一篇 翟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