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惦棐 编辑
钟惦棐(1919年10月3日-1987年3月20日),重庆江津几江人,著名电影评论家。1938年,钟惦棐就读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之后考入鲁迅艺术学院。
毕业后钟惦棐曾相继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工作。他先后任文化部艺术局干部、中宣部干部、中国影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术委员会委员。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钟惦棐发表了《电影的锣鼓》,针对当时电影工作的弊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建议,也因此被打为了右派,直至1979年才获得平反。1983年和1986年,钟惦棐分别出版电影论文集《陆沉集》和《起搏书》。在此期间,为新时期的电影美学理论呕心沥血,撰写了百多万字的理论、评论和美学论文,开创了中国影评一代新风,被誉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
1987年3月20日,钟惦棐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
目录
中文名:钟惦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9年10月3日
逝世日期:1987年3月20日
毕业院校:抗日军政大学
出生地:四川省江津(今属重庆市)
代表作品:《陆沉集》、《起搏书》、《电影的锣鼓》、《电影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