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昆 编辑
姜昆,男,1950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汉族,祖籍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庄头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
姜昆最初与师胜杰在1974年合作相声《赫哲新花》《林海红鹰》,名噪黑龙江省 。1977年写出了当年尽人皆知的相声名段《迎春花开》,取得了演出成功 。同年,他在电影《京都球侠》中扮演妓院老板“公孙弟” ,获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提名 。1999年任昆朋网城董事局主席 ;同年拍摄电视剧《成吉思汗》,姜昆是制片人之一;北京昆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姜昆任董事长 。2002年他担任中央电视台《戏曲人生》主持人,先后为袁世海、关肃霜、马泰、马长礼、王文娟、徐玉兰、于魁智、李胜素、杨赤等戏曲艺术家制作了专集 。2004年春节《明春曲》在美国演出获得成功 。2017年,在《虎口遐想》演出三十年之际,与戴志诚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相声《新虎口遐想》 ;2023年2月,参加的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落下帷幕 ;参加的综艺《火星情报局第六季》在优酷播出 。2024年2月8日,参加《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4春节大联欢》,领唱歌曲《掌声响起来》 。
1985年姜昆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联常委,并担任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首次以全国青联心连心艺术团团长身份赴新疆导弹基地慰问演出 。2012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同年,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2017年7月,再度全票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
本名:姜昆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
毕业院校:国家开放大学
代表作品: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着急
职业:相声演员
主要成就: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德艺双馨艺术家”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类“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笑星之一展开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德艺双馨艺术家”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类“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笑星之一荣获中国“网络十杰”称号华人演艺人员华鼎奖 “最佳演艺人士”首位
祖籍:山东省龙口市
姜昆童年照
1957年进入北京东四七条小学学习,后转北京王驸马小学小学的时候,姜昆开始参加少年宫学习吹笛子,学习朗诵;1964年考入北京灯市口中学,1966年毕业;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任十六团团部宣传队队员,七连炊事班长,三连报道组员、兵团战士委员会委员、连宣传队长,团宣传股创作员、团宣传队导演等职;1974年组织二师宣传队,担任队长;1975年担任兵团宣传队副队长;1976年到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任省演出队男演员队长;同年年底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从事相声表演 。
姜昆的妻子叫李静民,姜昆和妻子李静民当年是火车上结缘,后在合作中擦出火花。不久之后,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生下一女,取名姜珊 。1998年,姜昆收养了只有三岁半的小姜河并把他送到了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习杂技 。
其他 | ||||||||||||||||||||||||||||||||||||||||||||||||||||
| ||||||||||||||||||||||||||||||||||||||||||||||||||||
荣誉称号 | ||||||||||||||||||||||||||||||||||||||||||||||||||||
| ||||||||||||||||||||||||||||||||||||||||||||||||||||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 ||||||||||||||||||||||||||||||||||||||||||||||||||||
| ||||||||||||||||||||||||||||||||||||||||||||||||||||
影视类 | ||||||||||||||||||||||||||||||||||||||||||||||||||||
|
媒体评价
姜昆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献上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毕生追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德艺双馨”的内涵,最大范围地传递着正能量 。(中国艺术报评)
姜昆有一颗探索之心,生活中的姜昆与舞台上、荧屏里一样,也是一付乐呵呵的模样,平易近人,忙忙叨叨,他的状态是,只要醒着就在不断地打量着世界 。(上海采风评)
艺术主张
大曲艺
“大曲艺”,就是把曲艺的队伍做大、把曲艺的影响做大、把曲艺的市场做大,通过这“一大”促“三新”:新人、新作和新的表演形式。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以创新思维指导曲艺创作,以“新人、新作、新形式”来展现社会主义新曲艺的面貌,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程序”与“表现方式”,只要在主体特质的基础上符合曲艺的规律,不反对从其它姊妹艺术形式上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的艺术实践。
在主持曲协工作期间,姜昆提出了“大曲艺”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得到了曲艺界大多数人士的认同。通过实践也使曲艺得到了创作上的繁荣、品牌活动上的增强、曲艺事业影响上的扩大。
——摘自《曲艺》杂志社2019第1期
“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
1978年,美国喜剧演员Bob Hope第一次来华演出,姜昆和李文华老师为他开场。Bob Hope在天安门广场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我站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上,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当时,全场哄堂大笑,可姜昆却认为这是一个悲剧:世界著名的喜剧明星在中国却不为人所知。从那时起,姜昆就开始放眼于国外的世界。
姜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乐。他的志愿是“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他带领中国的曲艺演员走遍世界播撒欢笑的种子,美国的报纸评论他:“几乎所有的世界华人,都对他转动着希望的耳朵。”老布什总统曾经对围观姜昆的记者和“粉丝”们说:“嗨,我也认识他!”数十年,他不遗余力,就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游走于五大洲,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弘扬全人类的文明和欢乐文化,用笑脸搭起不同肤色人与人心灵交流的桥梁。他说:欢乐是纽带,会把所有的人们连在一起!
培育新人: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
文化的希望永远都在年轻人的身上,都在明天。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从北大荒来到这儿,那个时候我逐渐地踏上这个舞台,到今天我是逐渐地要离开这个舞台。在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感觉到,要把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这些新的媒体、新的观众,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绝对不能忽略,谁忽略谁是傻瓜。
我们有一句话叫“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现在舞台上活跃的相声年轻人都是小剧场里培养出来的,小剧场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每天演出,每天接触,每天和观众在一起。这样他有一个量变,但是一旦他走上更大的平台,他需要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他要有质变才可以。那怎么质变呢?这种质变是一种痛苦的蜕变过程,他要逐渐把视野放宽,站到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上,才能让作品立意高、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这样才有温度。什么叫温度?就是你自己火热,别人也得暖暖和和的,这就叫做温度。
——摘自 中国文明网 40人对话40年|姜昆:笑声飞扬四十年
谈相声的“歌颂”与“讽刺”
我对把相声分成歌颂型相声和讽刺型相声,并且经常把这两种相声的类型对立起来的说法,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认为歌颂型相声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
在相声艺术的精品中,讽刺和歌颂都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讽刺与歌颂都是相声的写作手法。在相声传统节目中像《八扇屏》《绕口令》《歪批三国》《同仁堂》《座数》,很难以内容定讽刺和歌颂的属性,说他讽刺不学无术的人也显得牵强。
所以,我是不太同意动不动就以讽刺和歌颂来界定相声类型的。
——摘自《曲艺》月刊2021年第3期
艺术特色
姜昆的相声很具经典性。所谓经典作品,是它在某一刻、以某种方式撞击了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可忘怀。经典的产生无不是用尽心、细心、匠心、耐心酿造的果实,经过了心血冲动、热情、兴趣、执著不懈的过程,能长存于世,并且愈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是显现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对照两个“遐想”联想系列篇章,“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凸显在我们的脑海。姜昆以一个文艺家的伟大自觉,承担了对时代人物的讴歌,对时代精神的体悟,使自己的相声站在时代与人民生活的交叉点上,创造了一个相声艺术的“姜逗时代”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