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伟立 编辑
胡伟立,男,1937年9月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58年,胡伟立开始创作并出版音乐作品。其中小提琴协奏曲《农村小调》被选为全国音乐学院教材,还被刊登在1959年《音乐创作》第一期。1960年,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毕业,先后在北京艺术学校、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教学。1970年-1973年,正值文革,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86年,转到香港,在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高级配乐指导 。曾为《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李卫当官》等作品作曲 。1997年,从香港TVB退休,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市 。2019年,为1927年默片《盘丝洞》现场配乐。
胡伟立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邀理事、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会员、香港弦乐教师协会理事、香港艺术家联盟会员、香港电影戏剧总会会员 。1992年,配乐的影片《审死官》荣获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1995年,配乐的电影《梁祝》,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2015年8月19日,配乐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荣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2016年4月3日,凭借《智取威虎山》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本名:胡伟立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37年
毕业院校:中国音乐学院
成名作品:农村小调
擅长乐器:小提琴、钢琴、手风琴
代表作品:屈原、高材生、赤脚绅士、一起走过的日子
主要成就:《农村小调》(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被选为全国音乐学院教材
职业: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早年经历
1937年9月,胡伟立出生在香港,祖籍中国江苏无锡,家里有着良好的音乐氛围。1939年,随父母辗转到桂林、重庆等地,期间接触到中国的国粹京剧、民谣、戏曲等。
1941年,胡伟立在阳朔漓江边,听到马思聪先生的小提琴独奏,虽然才三四岁,但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有幸向马思聪拜师。
1945年9月8日,抗战胜利后,胡伟立一家乘船从长江顺流而下回到上海,依旧经常搬家。小学毕业于在西康路的培成女中附小,后考入基督教教会办的圣方济中学(现在上海时代中学的前身),初一留了两次级,后又转到五四中学读书。
13岁时,胡伟立开始学习小提琴,先后跟随司徒华城、司徒海城、杨鸿年、徐光汉等人学习,对其影响极大。
1955年,胡伟立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读书,并主修小提琴。大学期间,各门功课成绩优异,练琴也很下功夫,常常每天练琴九个小时。
1960年,胡伟立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今中国音乐学院)。
1964年,胡伟立任教于以民族音乐为主的学校——中国音乐学院,被分配到钢琴理论教研组,教视唱练耳、和声、配器等课程。
1970年,正值文革,胡伟立随中国音乐学院师生被下放到军粮城“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由于在1964年去陕西“四清”时落下腰疾,最后被分配去养鸡养鸭。
青年胡伟立
人物关系 | 姓名 | 备注 |
---|---|---|
父亲 | 胡瑞祥 |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取电信电机博士学位,曾任职广州电信局局长 |
母亲 | 杨丽君 | - |
姐姐 | 胡伟琼 | - |
妹妹 | 胡伟敏 | - |
妻子 | - |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 |
演艺经历
刚到香港
1986年1月,胡伟立到香港后,在一个舞蹈学校做钢琴伴奏。到香港三个月后,经过立法局议员的哥哥介绍,进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高级配乐指导,自费买了鼓机(Drum machine)、合成器、调音台和一台1/4寸的八轨录音机。
与杜琪峰合作
1989年,胡伟立与杜琪峰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僵尸奇兵》上映,杜琪峰是副导演。当时胡伟立一直在追求突破,二人合作的非常愉快。彼此欣赏对方,创作思想也比较默契。他对影片的三段打戏做了创新性的处理:第一段将动作与音乐做了同步处理,第二段动作戏是采用紧张的音乐做背景音乐,第三段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厮杀决斗时用悲壮抒情的音乐,得到了导演杜琪峰的认可 。之后还与杜琪峰导演合作了《特警90》系列、《审死官》、《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共闯天涯》等多部作品。
1991年,胡伟立配乐的电影《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上映 ,其主题歌”一起走过的日子”,由刘德华演唱,获港台十大金曲奖、最受欢迎卡拉OK奖、TVB十大劲曲金曲奖、商台最喜爱本地创作歌曲奖,获得1992年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1994年,胡伟立参与作曲的电影《东方三侠》获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提名。1996年,《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插曲“爱你这一场”获得上海市大电影金曲奖。
胡伟立与刘德华
与周星驰合作
1992年,胡伟立参与的电影《审死官》上映,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提名;同年,《鹿鼎记》主题曲“开心做出戏”获香港作曲家作词家协会最广泛演出电影主题歌奖。
1993年,胡伟立作曲的《唐伯虎点秋香》上映。当时在给周星驰打鼓那段配音时,出现小状况。混录时胡伟立四点多回家,第二天九点钟到工作室,用时间码把画面和音乐给它锁上。把每个点用一个鼓来做,先把几个主要点弄好以后,再去根据周星驰的情绪发挥,敲打灯罩 。还在影片中后加入中国古典音乐,立足本土,融入中国文化,使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片头音乐是改编过的凤阳花鼓《说凤阳》,也是用的匠心独具。其音乐配合无厘头的搞笑剧情,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制造出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同年,《审死官》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影片奖。
《鹿鼎记》剧照
《审死官》剧照
《济公》剧照
与尔冬升合作
1993年,胡伟立参与尔冬升的作品《新不了情》上映,获台湾第5届在《中时晚报》唱片批评比大奖最佳电影原声带奖和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提名。
与徐克合作
1993年,胡伟立参与由徐克担任联合编剧的影片《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创作出同名曲《东方不败》 。当时,还在北影厂录《黄飞鸿III之狮王争霸》,星期一回到香港,就接到徐克的工作室的电话,结果一看是另外一部片子《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星期六就上午夜场,只好把样片拿回家,从主旋律到配器,从电脑编程到录音,完成后交给滚石出电影原声带CD,整整72个小时没睡觉 ;同年,在徐克担任联合编剧的作品《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中,胡伟立令其“薄”声胜有声的境界到达了另外一种唯美。
1994年,胡伟立参与的《梁祝》上映,为一段感情戏写了一首《你你我我》,准备让吴奇隆和杨采妮唱,但杨采妮根本不识谱,给她找到一个她的调,亲自教了三次,让她最发挥出来。
1995年,胡伟立参与的电影《刀》上映,配乐加剧了徐克的武侠美学,用音乐令画面更显一种既游离又铺张的美,当音乐平行于画面,不会令观众产生抽离感,而是一种更加张扬的阴暗血腥美感;同年,电影《梁祝》获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
1996年,胡伟立作曲的《花月佳期》获得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提名。
胡伟立与徐克(右)合照
从TVB离职
1997年,胡伟立从香港TVB退休,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将属于自己的近千首音乐无偿地放上网和大家分享。
复出
2011年,胡伟立接受徐克力邀请,重出江湖,为他的第一部3D iMax电影《龙门飞甲》配乐。
2014年岁末,胡伟立和徐克合作的红色经典文艺电影《智取威虎山3D》上映。在主题音乐创作时,秉承着弘扬任性,坚持信念去追求真理,去掉样板化、程式化,从人性的角度塑造一群有血有肉的接地气的英雄人物,思想上也尝试回归人本位。为塑造英雄高大形象,运用了西方交响乐的配器融合中国本土的民族情怀,使音乐元素更加丰富饱满。
2019年,胡伟立在亚洲电影展为1927年默片《盘丝洞》现场配乐。
音乐类 | ||||||||||||||||||||||||||||||||||||||||
|
胡伟立的音乐真正让人着迷的不仅仅是中式曲风,而是对于古典文化谦逊的学习借鉴态度,这样的理念始终贯彻在胡教授的工作生涯中。(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评)
胡伟立
张艺谋与胡伟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