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洞天 编辑
郑洞天,1944年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河南省罗山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导演。
1978年,与谢飞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火娃》,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1981年,执导剧情电影《邻居》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87年,执导的亲情剧《寻呼妈妈》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儿童剧三等奖 。1989年,执导电视剧《命运》,该剧获得中国电影厂电视剧三等奖 。1992年,凭借儿童电影《人之初》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童牛奖评委会导演奖 。1994年,担任剧情电影《吾家有女》的艺术指导。1998年,执导的剧情电影《故园秋色》获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2004年,凭借人物传记电影《郑培民》入围第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5年,郑洞天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2014年,入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杰出贡献导演奖;12月,郑洞天获得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5年,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出贡献导演奖 。
中文名:郑洞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4年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职业:导演、教师
主要成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出贡献导演奖
主要成就: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第1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5届中国电影童牛奖评委会导演奖
出生地:重庆市
代表作品:火娃、鸳鸯楼、人之初、故园秋色、郑培民
原籍:河南省罗山县
郑洞天
1961年,郑洞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
1966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 。
1973年,郑洞天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担任文学编辑、导演助理等工作。
1976年,郑洞天调回北京电影学院任教,从事电影创作,评论和理论研究 。
1978年,与谢飞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火娃》,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
1979年,与王心语、谢飞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向导》,该片由阿不力米提、秀克拉提、吐衣贡共同主演,影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
1981年,与徐谷明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邻居》 ,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
1984年,执导电视剧《老师》,该剧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单本剧三等奖 。
1986年,执导电视剧《父亲是变色龙》 。
1987年,执导由纪玲、田少军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鸳鸯楼》 ;同年,执导亲情剧《寻呼妈妈》,该剧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儿童剧三等奖 ;此外,还执导了电视剧《拜师》,该剧获得星光奖文艺短片一等奖 。
1988年,由其执导的动作电影《秘闯金三角》上映 。
1989年,执导电视剧《命运》,该剧获得中国电影厂电视剧三等奖 。
1992年,担任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厂长,并执导了由葛林、张力维合作主演的儿童电影《人之初》 ,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影片奖 、第1届长春电影节银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童牛奖评委会导演奖 。
1994年,担任剧情电影《吾家有女》的艺术指导。
1998年,执导由王虎城、吕中、张明健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故园秋色》,该片获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
2000年,执导由陈军、颜丹晨共同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刘天华》,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刘天华一生的故事 ;同年,执导电视剧《人情》 。
2004年,执导由黄梅莹、修宗迪、姚安濂联袂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郑培民》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由蒋雯丽、冯汉元、崔林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台湾往事》 ,该片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 、第1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同年,郑洞天被评为首届“北京市十佳电影艺术工作者”。
2005年,郑洞天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
2014年,郑洞天入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杰出贡献导演奖;12月,郑洞天获得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2015年,郑洞天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出贡献导演奖 。
个人奖项 | ||||||||||||||||||||||||||||||||||||||||||||||||||||
| ||||||||||||||||||||||||||||||||||||||||||||||||||||
作品奖项 | ||||||||||||||||||||||||||||||||||||||||||||||||||||
|
郑洞天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印证了第四代导演的群体特征。他将自己的深切关怀投入到角色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上,就连每一个细小的道具安排都融入了导演严密的理性思考和深切的感性表达。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的影片在主题表达上总是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流露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他的创作兼具西方写实主义美学和东方写意美学的特色。他的著作总是充满着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电影导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他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融入到字里行间。作为一名电影人表现出了对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于晓雪评)。
2022年1月,被“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组委会表彰为“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的导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