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 编辑

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谢飞谢飞

谢飞,1942年8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1978年,谢飞与郑洞天共同执导电影《火娃》,开启导演生涯 。1983年,执导影片《我们的田野》 。1986年,他以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萧萧》为蓝本,改编电影《湘女萧萧》获得第3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这是来自中国的第一部在美国发行放映的电影 。1990年,谢飞将小说《黑的雪》改编成影片《本命年》,并获得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1993年,谢飞以中国女性为题材拍摄《香魂女》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95年,谢飞以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为切入点拍摄《黑骏马》获得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0年,谢飞根据小说改编出《益西卓玛》 。2002年,执导电视剧《豪门惊梦》 。2012年,担任由王竞执导的剧情片《万箭穿心》的监制 。2015年,担任剧情片《再见,爸爸》的监制 。2016年,担任由朱员成执导的剧情片《盛先生的花儿》的监制 。2018年,监制的犯罪片《抵达之谜》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 。2023年,监制的故事片《会考试的猛犸象》上映 。

2013年,谢飞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导演奖 。2014年,担任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审团主席 。2018年,获得WeLink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9年,获得第3届荔枝国际电影节终身荣誉奖 。2024年11月,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谢飞

外文名:Fei Xi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延安市

出生日期:1942年8月14日

星座:狮子座

血型:A型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

代表作品: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益西卓玛

主要成就: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特别奖展开

主要成就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2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特别奖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导演奖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祖籍:湖南宁乡

早年经历

编辑

1942年,谢飞出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其父亲是革命元老谢觉哉。谢飞在北京四中就读时,和同学一起写剧本、演话剧,还男扮女装反串过校园话剧《蔡文姬》。后来,受爱好收集电影说明书的姐姐影响,谢飞迷上了电影。1960年,谢飞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1965年,谢飞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并留校任教,但不久“文革”爆发。直到“文革”结束,以谢飞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才开始艰难垦拓。

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

个人生活

编辑

1942年,谢飞出生在陕北延安,父亲谢觉哉是新中国首任内务部长和最高法院院长,母亲是一名老红军。因为谢飞早产,父母为他起名延河,象征“长流不息”。

演艺经历

编辑

获奖记录

编辑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4-11-16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获奖
2019第3届荔枝国际电影节终身荣誉奖 获奖
2019青年电影手册杰出电影成就奖 获奖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22-1-5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获奖
2018WeLink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获奖
2013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导演奖 获奖
2012年度金大中诺贝尔和平电影奖 获奖
2000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特别奖 益西卓玛获奖
2000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益西卓玛提名
2000第10届上海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益西卓玛获奖
1993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香魂女获奖
1992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黑骏马获奖
1990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本命年获奖
1990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本命年获奖
1988第2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湘女萧萧获奖
1988第4届法国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 湘女潇潇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作为第四代导演中代表人物,谢飞在电影中往往关注人生的缺憾、人性的缺失、以及人情遭挫的忧患和痛楚。教师职业是谢飞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不同之一,也是他的作品能够贯穿严肃的哲理思考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在和他交谈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会被他的艺术理想所感染,也终于明白这位老人为何能够不断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能够永远带着感激的心情生活,能够诗意地栖息在这个地球上。(央广网 评)

谢飞的电影贯彻着他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和希望。尽管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重复着爱情失落和女性悲剧,但从未用毁灭和绝望来展示人生。他的悲剧意识中总是蕴含着温情和宽容,执著地流露出一线理想光芒。这种价值取向跟他柔美化的影像系统水乳交融,被一些论者看作是思想的审美化展现,而另一些论者却指称为“半部悲剧”、缺乏惨死人生的社会性揭示。谢飞导演多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探索中国电影教育模式,建设中国电影人才工程的实践贯穿了他的大半生。谢飞的电影创作和电影教学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探索过程。他不但把中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学上,而且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电影教育的一套主张。(《当代电影》倪震 评)

谢飞谢飞

下一篇 冯小宁

上一篇 陈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