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 编辑

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监制

陈可辛陈可辛

陈可辛,1962年11月28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华语影视导演、编剧、演员、监制。

1989年5月25日,担任监制的剧情片《神行太保》上映。1991年3月29日,拍摄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上映。1993年,凭借参与执导的喜剧电影《风尘三侠》获得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4年,执导爱情电影《金枝玉叶》,凭借该片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6年,拍摄爱情电影《甜蜜蜜》,凭借该片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02年5月,执导的恐怖电影《三更之回家》上映,因此获得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5年12月1日,执导的爱情歌舞片《如果·爱》上映,由此获得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2007年12月,执导的古装动作片《投名状》上映,凭借该片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奖 。2013年5月17日,执导的剧情片《中国合伙人》上映,由此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第12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4年8月28日,拍摄的剧情片《亲爱的》首映,因此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16届华鼎奖中国最佳导演奖 。2020年9月,执导的电影《夺冠》上映 ,凭借该片获得中国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奖最佳导演 。2024年4月,参加2023-2024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担任推委会成员 。同年,执导的李娜传记片《独自上场》已过审,将于2025年上映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陈可辛

外文名:Peter Chan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62年11月28日

毕业院校:格兰岱尔学院

星座:射手座

血型:A型

身高:165 cm

代表作品:夺冠、甜蜜蜜、如果·爱、投名状、亲爱的、中国合伙人、双城故事、三更之回家

职业:导演、编剧、演员

主要成就: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展开

主要成就

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12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16届华鼎奖中国电影最佳导演奖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别名:Chan Ho-San

早年经历

编辑

陈可辛1962年11月28日出生在一个漂泊的中国香港家庭里。受父亲的影响,陈可辛从小就喜欢电影,四五岁时,就帮着父亲拎着公文包辗转奔波于各个剧组。1974年,12岁的陈可辛随家人到泰国曼谷定居。陈可辛在泰国上的是国际学校,但每到假期,他都会跑回中国香港,去熟悉的电影院看电影。往返于中国香港与曼谷之间的费用,都是陈可辛从零用钱里节省出来的。18岁那年,陈可辛前往美国洛杉矶上大学,一开始读的是酒店管理专业。第二年,他就偷偷换成了电影课程。1983年,大学还没毕业的陈可辛跑回中国香港,在嘉禾电影公司做暑假工,助理、后勤甚至是监制,他都一一尝试,并最终放弃了大学学业 。

个人生活

编辑

父亲

陈可辛的父亲陈铜民是泰国华侨,1950年代在北京工作过,后在中国香港做电影导演、编剧,还曾在《明报》担任编辑 。

家庭

1997年,陈可辛与演员吴君如相恋。2006年4月10日,两人的女儿出生,陈可辛的父亲为其取名陈是知 。

陈可辛与妻子

演艺经历

编辑

获奖记录

编辑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24-11第十届亚洲国际电影节雪豹荣誉杰出电影成就奖 获奖
2024-6-1第1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20年度奖年度港台导演奖 夺冠获奖
2022-2-16第40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夺冠提名
2021-7香港电影导演会2020年度奖最佳导演 夺冠获奖
2021-1第2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 夺冠获奖
2020-11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夺冠提名
2016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亲爱的提名
2015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亲爱的提名
2015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亲爱的提名
2015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获奖
2015第6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年度特别表彰影片奖 亲爱的获奖
2015第16届华鼎奖中国最佳导演奖 亲爱的获奖
2015第16届华鼎奖中国最佳影片奖亲爱的获奖
2014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中国合伙人提名
2014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中国合伙人提名
2014第12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华语故事片奖 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4第12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4第11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亲爱的获奖
2014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年度港台导演奖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4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亲爱的获奖
2014第2届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亲爱的获奖
2014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之星大奖特别成就奖获奖
2013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3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3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导演奖中国合伙人获奖
2013第5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中国合伙人提名
2012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武侠获奖
2010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提名
2008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投名状获奖
2008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投名状获奖
2008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投名状获奖
2008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投名状提名
2008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投名状提名
2008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投名状提名
2008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投名状提名
2007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杰出导演奖投名状获奖
2006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如果·爱提名
2006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如果·爱提名
2006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如果·爱获奖
2006第4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如果·爱提名
2006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如果·爱获奖
2006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导演奖如果·爱获奖
2006第15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奖如果爱获奖
2006第11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如果爱获奖
2006第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如果·爱提名
2003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三更提名
2003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三更提名
2003第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三更提名
2002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三更提名
2002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三更提名
1997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甜蜜蜜获奖
1997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甜蜜蜜获奖
1997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甜蜜蜜获奖
1997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甜蜜蜜获奖
1997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甜蜜蜜获奖
1997第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甜蜜蜜获奖
1996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麻麻帆帆提名
1995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金枝玉叶提名
1995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金枝玉叶提名
1994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风尘三侠提名
1994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风尘三侠提名
1991香港电影导演会最佳影片奖双城故事获奖
社会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20-12-18《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36位 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陈可辛是中国香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电影人之一。更重要的是,陈可辛真正让人欣羡之处在于,他是为数不多的、能让电影的商业票房与艺术效果实现互赢的导演之一。初见他在媒体上的形象,似给人以其貌不扬、平和淡泊之感,但他执导的电影作品,却像是不间断变化翻新的风景,或者多声部复调回旋的乐曲,始终保持了一种不断寻求转变与创新的可贵激情 。不可否认,陈可辛虽然不断寻求电影类型上的突破和转变,但情感主题是他一以贯之,也最为得心应手的题材。在他所执导的十余部电影中,爱与被爱、漂泊与驻留、别离与重逢、选择与被选择、背叛与忠贞。这些表现丰富人性、或喜或悲的情感故事,都折射出细腻动人的质地 。(《光明日报》评)

陈可辛对于作品情感的把握来源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而正确的题材选择与人物设置展现了他独特的多元文化身份。“漂泊者”作为众多人物中的一个类型,在反映社会现实、人情世态、家庭悲欢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从陈可辛作品中的漂泊者形象塑造上,也可以看到他自己的文化身份从探索到模糊到认同,呈现出逐渐清晰的轨迹,这对于中国香港和大陆的文化交往产生了推动作用 。(《美与时代(下)》评)

下一篇 彭小莲

上一篇 魏德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