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 编辑

华语影视导演、编剧、监制

许鞍华许鞍华

许鞍华(Ann Hui),1947年5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监制。

1976年,拍摄了专题片《奇趣录》。1979年,拍摄了电影处女作《疯劫》 ,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1982年10月13日,拍摄的剧情片《投奔怒海》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1990年4月27日,拍摄的剧情片《客途秋恨》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5年5月4日,拍摄的剧情片《女人,四十》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1999年4月10日,执导的剧情片《千言万语》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2000年6月1日,拍摄的奇幻恐怖电影《幽灵人间》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7年3月6日,执导的爱情喜剧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映 ,凭借该片获得了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8年3月27日,拍摄的剧情片《天水围的日与夜》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2012年3月8日,执导的剧情片《桃姐》上映 ,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14年10月1日,拍摄的传记电影《黄金时代》上映,凭借该片获得了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20年9月8日,许鞍华获得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许鞍华

外文名:Ann Hui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鞍山

出生日期:1947年5月23日

毕业院校:香港大学、伦敦电影学院

星座:双子座

代表作品: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

职业:导演、编剧、监制

主要成就: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展开

主要成就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港台导演奖

早年经历

编辑

许鞍华许鞍华

许鞍华出生于辽宁鞍山,两个月时,她随父母移居澳门。1949年,父亲前往香港工作,许鞍华则和祖父母、母亲等生活在澳门。她在一个中国旧式大家庭中长大,因祖父和父亲都爱好古典文学,所以许鞍华背诵了很多古诗词。5岁时,因祖父母回广州定居,许鞍华来到香港开始与父亲共同生活。大学时,许鞍华在学生剧团管道具、跑龙套,并设计海报。当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她便会跑到电影院看电影。1972年,她从香港大学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系获文学硕士,随后前往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 。

1975年,学成回到香港的许鞍华在胡金铨导演的工作室做过3个月的办公室助理。她主要负责起草文书或做办公室的一些杂事,期间帮忙校对了电影《侠女》的英文字幕。同年底,许鞍华经父亲介绍认识了无线电视台的管理人员,转而到电视台当编导 。

个人生活

编辑

许鞍华的父亲原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二战后滞留中国的日本人,许鞍华的祖父母为了免受亲戚朋友歧视,只说她是东北人,许鞍华15、6时才知道母亲的真实身份的 。

许鞍华始终未嫁,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完全不懂做家务,开车有恐惧症,看见电脑就发晕 。

2024年12月5日,许鞍华获颁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

演艺经历

编辑

许鞍华获奖照片

1976年,许鞍华赴东南亚及墨西哥拍摄了专题片《奇趣录》 。1977年,加入香港廉政公署,为其拍摄了系列宣传片《ICAC》,该系列包括《ICAC之归去来兮》《ICAC之黑白》《ICAC之牛扒费》《ICAC之第九条》《ICAC之查案记》《ICAC之男子汉》 。

1978年,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负责拍摄了实况系列剧《狮子山下》的其中3部(《狮子山下之来客》《狮子山下之路》《狮子山下之桥》) 。

1979年,拍摄了电影处女作《疯劫》 ,该片获得了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许鞍华则凭借该片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 。1981年4月24日,执导的剧情片《胡越的故事》上映,该片由周润发、钟楚红、缪骞人共同主演 。

1982年10月13日,拍摄的剧情片《投奔怒海》上映,该片与《狮子山下之来客》《胡越的故事》因为均涉及越南战后的难民问题,被合称为“越南三部曲” ,获得了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许鞍华则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

1983年7月7日,与岑建勋、吴耀汉等合作出演的动作犯罪喜剧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上映 。1984年8月2日,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爱情电影《倾城之恋》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

1987年,许鞍华赴在大陆拍摄了武侠电影《书剑恩仇录》 ,因片长过长而分为《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两集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许鞍华则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 。

1988年10月13日,执导的剧情片《今夜星光灿烂》上映,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1990年4月5日,参与拍摄的武侠电影《笑傲江湖》上映 ;4月27日,拍摄的半自传体剧情片《客途秋恨》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

1991年7月20日,执导的剧情片《极道追踪》上映,该片由刘德华、钟楚红领衔主演 ;11月7日,拍摄的剧情片《上海假期》上映,该片由刘嘉玲、午马、黄坤玄共同主演 。

1993年,执导了剧情片《少年与英雄》,不过该片并未在电影院上映 ;同年,担任制片人及艺术指导的动作电影《方世玉》上映 。

许鞍华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签名许鞍华在香港星光大道的手印及签名

1995年5月4日,拍摄的剧情片《女人,四十》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许鞍华则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1996年10月10日,执导的动作类剧情片《阿金》上映,该片由杨紫琼、洪金宝、黄家诺等联袂主演 ;11月9日,参与编剧并担任副导演的科幻动作片《黑侠》上映 。

1997年6月9日,参与编剧的战争电影《鸦片战争》上映 ;9月12日,拍摄的爱情电影《半生缘》上映,该片由黎明、吴倩莲、梅艳芳联合主演 ;同年,许鞍华获得了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1998年4月28日,担任策划的剧情片《一生一台戏》上映。

1999年4月10日,执导的剧情片《千言万语》上映,该片入围了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获得了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2000年9月21日,客串出演的犯罪喜剧片《江湖告急》上映。2001年4月6日,担任监制的爱情电影《游园惊梦》上映;6月1日,拍摄的奇幻恐怖电影《幽灵人间》上映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 。

2002年3月14日,执导的剧情片《男人四十》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双提名 ,许鞍华则获得了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6月20日,担任监制的恐怖电影《幽灵人间II鬼味人间》上映 。

2003年12月18日,许鞍华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 ;12月25日,拍摄的爱情犯罪电影《玉观音》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2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2006年9月1日,客串出演的喜剧电影《我要成名》上映 。

2007年3月6日,执导并参与编剧的爱情喜剧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映,该片获得了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提名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6月19日,与蔡卓妍、詹瑞文等共同出演的喜剧电影《戏王之王》上映 。

许鞍华作品集

2008年3月27日,拍摄的剧情片《天水围的日与夜》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影片及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许鞍华则获得了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及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等3个奖项的最佳导演奖 ;9月,许鞍华获得了第19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是获得该奖的首位女性导演 。

2009年4月30日,执导的剧情片《天水围的夜与雾》上映,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

2010年3月11日,由任达华、吴君如领衔主演的剧情片《岁月神偷》上映,许鞍华在片中客串了一位严厉的小学数学老师 ;8月26日,执导的爱情电影《得闲炒饭》上映,该片由吴君如、周慧敏、陈伟霆等联袂主演 。

2012年3月8日,执导的剧情片《桃姐》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3月19日,获得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 。

2014年6月18日,许鞍华应邀出任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 ;10月1日,拍摄的传记电影《黄金时代》上映,该片获得了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 ,许鞍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2015年7月3日,客串出演的剧情片《我是路人甲》上映,该片由尔冬升执导 。2016年6月1日,许鞍华应邀出任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

2017年7月1日,执导战争类剧情片《明月几时有》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奖,许鞍华则获得了最佳导演奖;6月29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许鞍华成为2017年奥斯卡评委 。

2018年3月4日,许鞍华获得了第2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019年1月21日,拍摄的新春五福短片《七里地》在线上首映,该片由春夏、金士杰、张亦驰等共同主演 ;9月6日,担任监制的剧情片《花椒之味》上映 。

2020年9月8日,许鞍华获得了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0月21日,与杜琪峰、徐克、林岭东等共同执导的 短片电影集《七人乐队》在釜山国际电影节首映 。

2021年10月22日,执导的剧情爱情片《第一炉香》上映 。

2023年3月30日,许鞍华执导的纪录片《诗》将成为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 ;3月,担任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大奖”新秀电影竞赛(世界)单元评审 。

2024年2月,担任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评委 。4月,入选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 。

获奖记录

编辑
影视类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24-12第29届喀拉拉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获奖
2020-7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获奖
2018-02第9届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明月几时有获奖
2018-02第9届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明月几时有获奖
2018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明月几时有获奖
2018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明月几时有获奖
2018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明月几时有提名
2018第2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获奖
2017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明月几时有提名
2017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明月几时有提名
2015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黄金时代提名
2015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黄金时代提名
2015第9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黄金时代获奖
2015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港台导演奖黄金时代获奖
2015香港电影导演会最佳导演奖 黄金时代获奖
2015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黄金时代提名
2014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黄金时代获奖
2014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黄金时代获奖
2014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黄金时代获奖
2014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年度电影人奖获奖
2013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导演奖桃姐提名
2013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桃姐提名
2012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桃姐获奖
2012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获奖
2012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桃姐提名
2012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桃姐提名
2012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桃姐提名
2012香港电影导演会特别荣誉大奖桃姐获奖
2012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杰出导演奖桃姐获奖
2011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天主教文化特别荣誉奖桃姐获奖
2011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纳萨雷诺塔代伊奖桃姐获奖
2011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平等机会奖桃姐获奖
2011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桃姐提名
2011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吉亚尼·阿斯特雷奖桃姐获奖
2011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桃姐获奖
2011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桃姐提名
2010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天水围的夜与雾提名
2009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9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天水围的夜与雾提名
2009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9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9第1届优质华语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8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之风-亚洲电影奖-特别关注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8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杰出导演奖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8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奖
2008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提名
2008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奖
2008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提名
2007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杰出导演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奖
2007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奖
2007第1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提名
2003第8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男人四十提名
2002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幽灵人间提名
2001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幽灵人间获奖
2000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千言万语提名
2000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千言万语获奖
2000第5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千言万语提名
1999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千言万语提名
1999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千言万语获奖
1999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千言万语获奖
1997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获奖
1997第1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大奖半生缘提名
1996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天国逆子提名
1996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女人,四十获奖
1996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女人,四十获奖
1995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女人四十提名
1995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女人四十获奖
1995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女人四十提名
1995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女人四十获奖
1994第1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奖 女人四十获奖
1991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客途秋恨提名
1991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客途秋恨提名
1990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客途秋恨提名
1990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笑傲江湖提名
1988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书剑恩仇录提名
1988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书剑恩仇录提名
1988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倾城之恋提名
1988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今夜星光灿烂提名
1983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投奔怒海获奖
1980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疯劫获奖
1980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疯劫提名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2016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获奖
2014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 获奖
2006第5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获奖
2003第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获奖
1996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成员获奖

人物评价

编辑

许鞍华个人照片

作为导演,许鞍华在香港影坛上有着其特立独行的地位。她对类型片技巧的圆浑掌握,令她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难得的是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使她的作品成为香港影坛上,罕有能平衡个人言志与类型取向的极佳示范。无论是借倾城传奇抒发末世感性,还是罕有地以基层运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现经典去写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传,都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 。(搜狐娱乐评)

许鞍华的作品,以女人为主线或母题的不在少数,数十年来,她尝试过各种不同的电影类型,但真正堪称细腻之作的,多数都与女性题材有关,比如《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而《半生缘》及《倾城之恋》更直接取材张爱玲小说,显示出十分积极的为女性发声的态度。但若抛开两部张爱玲作品来看,突出女性的影片,在许鞍华来说,似乎都重复着同一个主题,即不是将主角作为对社会不满的怨女推出,而是力求在展示其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里,达成与这个世界的和解。女人在许鞍华电影中是一个温暖的存在,无论身处顺境逆境。不同于许多女导演迫不及待地要祭出“女性主义”大旗,许鞍华作品是“向下”的,依靠生活本身来解决问题。即便是像《得闲炒饭》这样立足女同志群体且涉及身份抗争议题的作品,其基调仍然是幽默的,两位不慎怀孕的女同爱人,以诙谐态度应对生活,亦是同类题材所少见的(《新京报》评 )

下一篇 顾长卫

上一篇 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