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尧 编辑

中国内地男演员

谭宗尧谭宗尧

谭宗尧(1944年9月一1998年11月30日),回族,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话剧演员 。

196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1972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历任演员队副队长、队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1973年首次出演北京人艺话剧《赵家山》 。1978年,因临时接替出演话剧《蔡文姬》而得到了剧院和观众的一致认可,自此开始了一段长时间的B组角色 。1979年开始出演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 ,之后出演了改编的同名电影《茶馆》。1982年,因成功饰演话剧《绝对信号》中的车匪,逐步成为北京人艺的演出主力 。1988年,主演话剧《天下第一楼》,饰演“福聚德”老板卢孟实 ,连续演出超过300场 ,并凭借在《天下第一楼》中的出色表演获得1990年第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1991年文华优秀表演奖 。1991年,在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百团大战》中饰演聂荣臻。

1993年,谭宗尧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1994年,主演话剧《阮玲玉》 ;同年,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东汉末年名臣王允。1995年,主演话剧《天之骄子》 。1996年,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饰演秦穆公 。1997年,主演话剧《古玩》 。1998年,主演生前最后一部话剧《官兵拿贼》,并拍摄生前最后一部电视剧《离婚》 。

1998年11月30日,谭宗尧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谭宗尧

外文名:Zongyao TanZong-yao Tan

昵称:谭院长、备件演员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4年9月

逝世日期:1998年11月30日

毕业院校:解放军艺术学院

成名作品:绝对信号

活跃年代:1973年 至 1998年

经纪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代表作品:绝对信号、天下第一楼、三国演义、东周列国·春秋篇

职业:演员

主要成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

所获奖项:第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届文华优秀表演奖

早年经历

编辑

谭宗尧,祖籍北京市通州县,1944年9月出生于北京,自幼热爱戏剧 。1956年至1962年,谭宗尧在北京回民中学读书 。20世纪60年代初,还在北京读中学的谭宗尧,就已经开始将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全部用在了购买包括北京人艺在内的北京各大剧院的戏票上,并时常流连于剧场之中。从那时起,想要为戏剧奉献一生的想法在年幼的谭宗尧心中稳稳地扎下了根,这也成为日后谭宗尧为戏剧工作呕心沥血的动力来源 。谭宗尧非常敬慕北京人艺的每位演员,从他们的舞台艺术到演员平时的生活,他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上学期间,他经常绕道史家胡同,为的是能碰到人艺的演员,更多的了解他们 。为了看戏,少年的谭宗尧曾当壮工干苦活儿,以点点滴滴的青春汗水换取一张张北京人艺演出的入场券 。少年谭宗尧心中蓦然升腾起一个执念,考中央戏剧学院,去人艺做一名演员 。谭宗尧还曾在北京市体校少年足球队踢过两年球,但因为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营养跟不上而退出 。

1962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没有招生任务,为了实现自己的戏剧舞台梦,即将高中毕业的谭宗尧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这个少年之家话剧队队员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因为在军艺学习期间有过下农村生活的经历,谭宗尧学会了演出装台,无论是装置幕布,还是安装灯光,他都不感到陌生 。1965年,谭宗尧在军艺排演的话剧《袭击》中担任主角 。

1966年,谭宗尧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作为军艺高材生的谭宗尧分配去向已定,但因为各种原因,谭宗尧毕业时服从部队分配,去了新疆乌苏县工作。1969年,谭宗尧转业回到北京,进入工厂当了工人,做了3年的学徒 。

生活照

1972年,已经十多年没有招生的北京人艺表演学员班恢复了招生,谭宗尧经过努力最终考入了北京人艺表演学员班,正式成为了一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初到北京人艺工作的谭宗尧,同所有刚到人艺工作的新人演员一样,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 。

个人生活

编辑

家庭

父亲谭德海曾是北京西来顺饭庄管账的二掌柜。谭宗尧家中兄妹四人,他是长子,弟弟谭宗远是作家 。妻子马桂茹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教授。谭宗尧与妻子生有一儿一女,女儿谭波,女婿为北京什刹海商会会长段云松 ,儿子谭涛是空政话剧团演员 。

工作

谭宗尧不愿让家里的任何事影响他的工作。料理岳父岳母的后事、夜里去医院陪床病重临终的父亲,从没有影响他一场演出。

在谭宗尧的心目中,北京人艺的事是大事,力求出色地完成领导分配给他的每一项工作,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剧院的事,无论是工作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谭宗尧都很热心,总是有求必应,从不说“不”。

谭宗尧管理过演员队、负责过舞美队,担任业务副院长、行政副院长,管分房子,管剧院翻修工程,除此之外还要担任主要角色参加排戏、演出。常常到凌晨两、三点钟还不能入睡,早上仍然按时上班,星期六也不休息。排练话剧《官兵拿贼》时,没有吃饭也没有休息的谭宗尧,在晚上演出后累到瘫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

逝世

在发病前一段时间里,谭宗尧经常感到体力不支,衰老得很快。1998年拍摄完电视剧《离婚》后不久,谭宗尧便觉不适,硬撑了一段时间,终于不得不放下工作。1998年8月,演完话剧《官兵拿贼》,剧场准备翻修,谭宗尧才去检查身体,发现肺部有大泡,医生告知会引起气胸,使人窒息死亡。在被确诊为肺大疱后,他在做不做手术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前者,希图一劳永逸 。1998年11月30日下午3时10分,积劳成疾的谭宗尧在北京友谊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54岁 。

演艺经历

编辑

话剧、影视剧作品

1973年9月28日,首次出演话剧《赵家山》,饰演赵支书 。1974年10月1日,首演话剧《主课》,饰演韦春松 。1975年9月23日至10月27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山村新人》 ,饰演王德山 。

1976年2月7日至2月9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工农一家》,饰演赵成林 ;5月23日至5月29日,与郭家庆、谢延宁联合执导话剧《这里也是前线》 。

1977年5月1日至6月2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针锋相对》,饰演张志山 ;9月19日至9月29日,演出话剧《向井冈》,饰演刘金堂 。

1978年12月19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老师啊,老师》,饰演方老师 ;同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恢复演出话剧《蔡文姬》,因为原班人马要拍电影,而戏还要继续演出,于是只得再排B组,谭宗尧被派演周近的B角,这是谭宗尧第一次演历史戏,最终他圆满地完成了演出任务。也得到了剧院前辈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谭宗尧接受的演出任务偏偏多是B组角色,而这样的“B角专业户”在某些同事们的口中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备件演员。从此之后,年轻的谭宗尧就成了那一时期北京人艺最为著名的“备件演员” 。

1979年3月1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分别饰演魏福喜、卖福音书的 ;5月3日首演的话剧《名优之死》,饰演刘振声(B角) ,但因话剧停演而未登场 ;5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饰演鲁大海(B角) 。排练的时候,由于演鲁大海A角的演员突患喉疾,不能演出。救场如救火,谭宗尧没有排完就上了戏,参加了A组的演出 。

1980年3月25日至8月3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骆驼祥子》,饰演祥子(B角) ;8月20日至9月10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左邻右舍》,饰演小杜 。

1981年2月5日至2月2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的《谎祸》,饰演大队书记李百锁(B角) ,但因话剧停演而未登场 ;9月22日至11月23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咸亨酒店》,分别饰演阿Q(B角)和赵贵翁 。1981年则被称为谭宗尧的B角高峰年,按照剧院的工作安排,这一年中,谭宗尧就被剧院安排了四个B角演出任务。但是很遗憾,由于各种突发的因素,谭宗尧这四个B角要么是因故无法上台, 要么就是被临时替换 ,同时兼着大量的剧组事务工作 。

1982年6月12日至7月9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吉庆有余》,饰演老崔 ;11月5日至11月30日,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主演话剧《绝对信号》,饰演车匪 ,该话剧连演100场 。因饰演《绝对信号》中角色的成功,谭宗尧告别了“备件演员”这一头衔,逐步成为了北京人艺的演出主力 ;同年,参演的改编自老舍所著同名话剧的电影《茶馆》上映,在影片中饰演魏福喜。

1983年7月13日至7月15日,出演话剧《小井胡同》,饰演石掌柜,但内部演出三天后停演 ;同年,客串出演的改编自林海音同名短篇小说的电影《城南旧事》上映,在影片中饰演油酱店伙计。

1984年4月3日至5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家》,饰演高克定 ;12月6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女儿行》,饰演薛万堂 。

1985年2月11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小井胡同》,饰演石掌柜 ,首轮连演112场 ;12月1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夜店》,饰演戏子 。

1986年10月1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狗儿爷涅槃》,饰演苏连玉 。

1987年4月30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纵火犯》,分别饰演警察、消防队员 。

1988年1月28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太平湖》,饰演话剧《茶馆》中的角色王利发 ;6月1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天下第一楼》,饰演“福聚德”老板卢孟实 ,连续演出超过300场 。该话剧获得1991年第1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谭宗尧凭借该话剧分别获得第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和第1届文华优秀表演奖 ;11月25日, 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访沪首演话剧《天下第一楼》 ;12月13日,参加首届中国戏剧节并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该话剧获优秀剧目奖 ;同年,参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末代皇帝》播出,在剧中饰演爱新觉罗·良弼。

1989年9月30日,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并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同年,出演杨洁执导的电视剧《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春阿氏疑案》,饰演春阿氏一案的主审官乌恪瑾;应台湾导演邀请,与台湾演员合作在台演出话剧《北京人》,饰演江泰 。

1990年2月3日至2月12日,赴天津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3月13日至4月13日,相继在江苏省的南京、常州、苏州和浙江省的杭州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4月22日,在北京首都剧场首演话剧《田野……田野……》,饰演常助理 ;8月14日至8月15日,演出话剧《幽默短剧集锦——球迷》,饰演马大京 ;8月27日,参演的人物传记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在加拿大首映,在影片中饰演聂将军;11月12日,赴东京访日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同年,出演的动作电影《五虎闯天桥》上映,在影片中饰演天桥恶霸刘光庭。

1991年11月3日,赴香港参加首次香港“中国剧艺节”,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场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该话剧在港演出3场,场场座无虚席,形成了该届香港“中国艺术节”的一个高潮 ;11月10日,在深圳大剧院首演话剧《天下第一楼》 ;11月13日至11月15日,在广州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该话剧连续演出满300场 ;11月23日,在珠海演出最后一场话剧《天下第一楼》 ;同年,参演的电影《青春无悔》上映;参演的古装动作电影《钟鸣寒山寺》上映,在影片中饰演侯鸣鹄;出演的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百团大战》播出,在剧中饰演聂荣臻。

1992年7月1日至7月6日,作为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四十周年展演剧目,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9月17日,参演的电影《四十不惑》上映,在影片中饰演梁中达;同年,参演的电影《黑白人间》上映,在影片中饰演谷掌柜;参演的电影《小鬼精灵》上映,在影片中饰演电脑专家杨国成。

1993年3月31日至5月11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鸟人》,饰演孙经理 ,该话剧连演130场 ;5月17日至6月5日,赴台北、台中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这是建国以来大陆话剧首次赴台湾演出 ;9月,参与配音的《中华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系列音带出版 ;12月9日,参演的喜剧动作电影《狭路英豪》上映,在影片中饰演公安处长。

1994年2月6日至3月13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阮玲玉》,饰演茶商唐文山 ;6月17日至6月24日, 赴新加坡参加第十届艺术节并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10月23日,参演的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在剧中饰演东汉末年名臣王允;11月11日至11月13日,赴韩国汉城参加“北京·汉城·东京(BESETO)戏剧节”演出话剧《天下第一楼》 ;12月28日至12月30日,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分别饰演罗森格兰斯、霍拉旭 。

199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天之骄子》,饰演曹丕 。但由于上座率不高,该话剧只演了30场。1996年该话剧获得了第7届文华奖的三个奖项 ;11月11日,参演的中日合拍的电视剧《大地之子》在日本播出。

1996年2月15日至2月29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真人真事纪实性话剧《好人润五》,饰演人民公仆李润五 ;3月15日,主演的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播出,在剧中饰演秦穆公 。

1997年3月20日至5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鱼人》,饰演老于头 ;6月12日至10月4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古玩》,饰演金鹤鑫 。该话剧于1998年获得首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

1998年5月14日至6月16日,在北京首都剧场主演话剧《官兵拿贼》,饰演钱本初 ,该话剧是谭宗尧生前主演的最后一部话剧 。

1999年2月3日,参演的为纪念老舍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二马》播出,在剧中饰演伦敦的中餐馆"状元楼"老板范老板 ;7月30日,主演的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离婚》播出,在剧中饰演张大哥 ,该剧是谭宗尧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 。

社会活动

编辑

1993年6月19日,谭宗尧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6月29日至7月1日,参加在北京通县游泳馆召开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领导班子会议,研讨领导班子的建设及剧院工作 。

1995年夏,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北京人艺演出苏联名剧《军用列车》。老旧舞台的旋转电机因不堪重负突然烧毁,该剧面临退票停演的窘境。谭宗尧毅然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与另一位年轻的副院长,带领二十多名青壮年赤膊上阵,人人肩缚一条绳索,在高温的台下机房中,以人力拉动转台,保证了多场演出的顺利进行,被誉为“人艺的纤夫” 。

获奖记录

编辑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备注
1991-9-26第1届文华优秀表演奖 天下第一楼获奖
1990第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天下第一楼获奖话剧演员
1989-10-251986至1989年度北京新创作剧目优秀表演奖 天下第一楼获奖北京市文化局和市文联主办

人物评价

编辑

多年来,北京人艺舞台上留下了谭宗尧创作的许多形象,如《女儿行》中的满堂,《绝对信号》中的车匪等。他表演朴实,作风扎实,创作态度严谨。1989年他在《天下第一楼》里扮演主人公卢孟实,取得更为突出的成功。在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戏中,他出色地塑造了一个有雄才大略和经营才干,但又生不逢时,壮志难酬,虽创立了一番事业而终于一事无成的福聚德烤鸭店大掌柜的形象。谭宗尧对这样一个份量很重、性格复杂的人物,把握准确,开掘较深,不管是他的智慧、韬略、手腕,以及荣辱哀乐的诸种情感,都不失清末民初“买卖人”的身份和气度,于自然中见技巧从沉稳中显激情,表现出演员现实主义表演技巧更趋成熟 。(《中国戏剧》评)

在新时期的舞台上,谭宗尧同志是一位成果比较丰硕的表演艺术家,在诸如《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官兵拿贼》这类遵循现实主义戏剧美学的演出中,谭宗尧同志塑造了一些具有一定时代气质特征的具体而生动的个性;在具有探索追求精神的剧目如《哈姆雷特》、《渔人》中他也能扮演老渔头那样具有相当思索信息的象征形象;而在《天下第一楼》的卢孟实、《天之骄子》的曹丕创造中,又能够胜任这类作品所需的民族传统意蕴的表演,戏剧界都有体会,这一切都是伴随着多少艰难,需要做出多少苦斗才能取得的。谭宗尧在艺术上的成熟正处于中国戏剧的新时期,戏剧的新时期,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相当辉煌的时期,他以几种不同表演美学特征的方法,以比较宽的表演美学幅度丰富了这个时期,他的表演创造汇入了新时期话剧表演艺术创造的洪流。新时期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不朽的,以自己的创作和生命汇入了这个光辉时期的像谭宗尧这样的许多好同志,将会与这伟大洪流一并在中国戏剧史上永生 。(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评)

后世纪念

编辑

1998年12月2日,谭宗尧遗体告别仪式在朝阳门外南下坡清真寺举行,时任北京市领导龙新民和首都各界二百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古玩》剧组从广州发来唁电;12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首都剧场二楼南侧厅举行谭宗尧同志追思会 。

下一篇 王忠信

上一篇 林默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