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

中药

雀梅藤雀梅藤

雀梅藤,中药名。为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Osbeck)Johnst.的根。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具有降气,化痰,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治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别名 3 入药部位 4 性味 5 归经 6 功效 7 主治 8 相关配伍 9 用法用量 10 炮制 11 形态特征 12 生长环境 13 药理作用 14 相关论述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雀梅藤

      门:被子植物门

      目:鼠李目

      属:雀梅藤属

      采收时间:秋后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鼠李科

      种:雀梅藤

      用 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

      别名

      刺杨梅、对节巴《云南药用植物名录》,酸梅簕《全国中草药汇编》,札梅、牛鬃刺、刺晚《台湾药用植物志》,对接木、瘤毒藤《福建药物志》,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浙江药用植物志》。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入肺、脾、胃经。

      功效

      降气,化痰,祛风利湿。

      主治

      咳嗽,哮喘,胃痛,鹤膝风,水肿。

      相关配伍

      1、治咳嗽气喘,雀梅藤根9-15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鹤膝风,雀梅藤干根1000g,加川牛膝、丹参、五加皮、钻地风各250g。切细,以烧酒5000ml浸渍,严密固封1个月后,按患者酒量,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

      炮制

      采集加工:秋后采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藤状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灰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常对生。叶对生或互生;叶柄长2-7mm,被短柔毛;叶片纸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4.5,宽0.7-2.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柔毛。花两性,无梗,黄色,芳香,穗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序轴长2-5cm,被绒毛或密短柔毛;花萼5,裂片三角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匙形,先端2浅裂,常内卷,短于萼片;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子房3室。核果近球形,径约5mm,熟时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4-5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丘陵、山地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药理作用

      1、护肝作用。

      2、抗菌作用。

      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鹤膝风。”

      2、《广西本草选编》:“降气化痰。治咳嗽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