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元嘉北伐

第二次元嘉北伐第二次元嘉北伐

第二次元嘉北伐是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的对北魏的北伐,为与元嘉七年北伐(第一次元嘉北伐)、元嘉二十九年北伐(第三次元嘉北伐)区分,故称。

此战,由于刘宋方面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刘宋军队“北伐败辱,数州沦破”,“诸将奔退,莫不惧罪”,“百守千城,莫不奔骇”,北魏军队兵锋直指瓜步,与宋都建康隔江而望。尽管北魏远征军后来班师回国,但在沿途烧杀抢掠,导致刘宋国力大损,史称“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战役背景 3 拓跋焘攻击汝南 4 刘宋北伐 5 北魏南征 6 结果 7 宋军失败原因

      基本信息

      参战方:刘宋、北魏

      名称:第二次元嘉北伐

      刘宋总指挥:江夏文献王刘义恭

      刘宋战术:多路北伐,合兵洛阳,完全占据黄河以南

      刘宋将领:萧斌、王玄谟、申坦、沈庆之、垣护之、臧质、王方回、刘康祖、梁坦、赵淮、柳元景、庞法起、薛安都

      结果:刘宋惨败,拓跋焘饮马长江

      发生时间: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

      北魏总指挥: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战术:迅速突进,野战破敌,长驱直入直抵长江

      北魏将领:拓跋仁、拓跋那、拓跋建、长孙真、陆真、源贺

      战役背景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黜东晋末代君主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称皇帝,建立了刘宋。刘裕去世后,由于新君刘义符嬉戏无度,徐羡之、傅亮、檀道济、谢晦四名托孤大臣废立少帝刘义符,另立刘裕之子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元年,是为宋文帝。宋文帝在继承和延续宋武帝刘裕生前推行的多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开创的一个盛世,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而北魏则在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的领导下兼并了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到439年时,统一了北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

      此时,东汉十三州,刘宋占7.5个州,北魏只占5.5个州,所以,宋文帝刘义隆想依靠国力的优势去击败北魏,建立黄河防线。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则想依靠骑兵的优势去饮马长江,削弱刘宋的国力。

      拓跋焘攻击汝南

      宋魏对峙宋魏对峙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一月,拓跋焘在河南号称围猎,准备南侵。北魏军队在二月三日尚在围猎姿态,至二十日已经率领步骑十万突入刘宋境内,攻击刘宋汝南郡。当时刘宋将士不足千人。镇守寿阳的南平王刘铄令左军行参军陈宪镇守悬瓠城。北魏永昌王拓跋仁又率领一万余部队镇守汝阳。宋文帝令武陵王刘骏(宋孝武帝)派兵攻击拓跋仁。刘骏命刘泰之领兵攻击魏军,但是被北魏军队击败,刘泰之战死,程天祚被擒获。宋文帝并遣臧质赴寿阳统兵支援,并令萧道成赴寿阳宣旨,授节度。

      四月,臧质率军支援,击杀北魏任城公拓跋乞地真。魏军在围城四十二天后撤回。拓跋焘攻击汝南也就此无果而终。

      刘宋北伐

      在北魏退走后,宋文帝开始召集群臣商议北伐。事实上,宋文帝对于这次北伐很可能规划已久。在上一年,已经有“帝欲经略中原”的记载,并且已经对王玄谟的陈说说出了“观玄谟所陈,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而在这次关于是否发动北伐的讨论中,沈庆之、刘康祖、萧思话、太子刘劭(元凶劭)都纷纷表示不支持北伐,但是宋文帝力排众议坚持北伐。

      刘义隆之弟江夏王刘义恭出镇彭城,节度诸军。

      东路军取道镐磝、滑台,攻击洛阳,王玄谟率领申坦、沈庆之等人乘坐1万艘戈船作为前锋进入黄河,萧斌率军在陆上行进,俱归武陵王刘骏节制;

      中路军,臧质率领王方回、刘康祖、梁坦共计步骑10万,取道许昌,攻击洛阳,俱归南平王刘铄节制,南平王刘铄率兵继进;

      西路军,柳元景率庞法起、薛安都等人从襄阳出击,攻击弘农一带,俱归随王刘诞节制。刘秀之率刘弘宗、杨文德等人从汉中出击北伐。

      刘骏所部情况

      按照宋文帝的部署,武陵王所部控制着当时刘宋最为精锐的部队,并承担主力攻击洛阳的任务,一举攻克了镐磝,随后萧斌令王玄谟围攻滑台,自己与沈庆之驻守镐磝。而拓跋焘面对群臣支援河南的请求不为所动,计划待到对自己有利的冬季发起总攻。在此之前,放弃河南乃至于河北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王玄谟之前从未实际掌兵,攻击滑台期间昏招迭出,先是每家用一匹布索要八百个大梨,导致民心尽失;王玄谟又拒绝属下火攻的提议;垣护之请求王玄谟迅速进攻,王玄谟也没有听从。直至拓跋焘于十月反击,王玄谟始终无法攻破滑台。至十月,拓跋焘发动反击,王玄谟所部遭到毁灭性打击。

      刘铄所部情况

      臧质、王方回、刘康祖、梁坦率领步骑10万作为中路军前锋,经许昌而攻洛阳。刘铄率大军跟进。魏长社守将鲁爽委城而走。刘宋中路军占据长社,继续北进。魏永昌王拓跋仁率8万骑兵从西面前来驰援。刘铄派遣到坦之到虎牢地区部署防线,被拓跋仁突破。到坦之败走后,拓跋仁乘胜进击,梁坦的军队全军溃散。臧质、刘康祖都被迫南撤,王方回的部队不知去向。拓跋仁于是率兵攻向赵淮,攻破悬瓠之后,俘获了赵淮,继续进攻,又攻破了项城,等到攻到淮西时,大破宋将刘康祖。此后,兵锋直指寿阳。

      刘诞所部情况

      刘诞在八月命令柳元景统领庞法起、薛安都、尹显祖、鲁方平等人准备北伐。但柳元景始终按兵不动,并在此期间招降本地士族,卓有成效。至十月鲁方平、庞法起、薛安都等人出熊耳山,准备攻略卢氏。归顺刘宋的本地豪强赵难、庞季明等人“扇动义心”,为北伐做准备。闰十月,宋军北伐,攻克卢氏,杀县令李封,并度过铁岭山,攻打弘农。宋军攻克弘农,活捉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父子。不久,宋军攻克金门邬,杀死拓跋仁长史李买得。十一月,攻陕城,魏司州刺史张是连提率军支援。柳元景令柳元怙急行军支援。柳元怙突袭魏军,薛安都趁势率军猛攻。薛安都亲自冲锋,勇冠三军,杀伤无数,魏军大败,张是连提战死。庞法起又攻破潼关,进驻刘裕灭后秦之战时王镇恶、檀道济的营垒。

      北魏南征

      十月初,拓跋焘对宋军发起总攻,王玄谟打算率军撤退,遭到拓跋焘的追击,几乎遭到全歼,王玄谟逃回镐磝,萧斌大怒,欲将王玄谟斩首,经沈庆之力劝乃止。萧斌见前锋已败,亲率主力固守镐磝。魏军在击破王玄谟部之后以缴获宋军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在黄河上组成3道封锁线,企图截断滑垣护之率领的宋军。王玄谟败逃,顾不上告知垣护之,因而垣护 之得知宋军败退时,退路已被魏军截断。垣护之命部下顺流而下,如遇拦截铁索便以长斧砍断,加之河水迅急,魏军难以阻拦,宋军冲破封锁线退还,仅损失一艘战船。拓跋焘顺势南征,其总兵力大约是四十多万,并兵分多路,西线在击杀刘康祖之后围攻寿阳,东线沿泗水南下,拓跋焘亲自率中路军攻彭城。在十一月,拓跋焘推进至彭城,刘义恭欲弃城而逃,安北长史张畅、武陵王刘骏力谏不可,刘义恭才放弃了弃城而逃的念头。拓跋焘在彭城停留了较长时间,希望攻克彭城。在攻打彭城的计划失败以后,拓跋焘绕过彭城南下,建康戒严。宋文帝派遣臧质支援盱眙,但是被拓跋焘击溃,退入盱眙城。拓跋焘继续南征,于当月推进至建康对岸的瓜步山,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夙愿。刘义隆仓皇登城,看着魏军叹息:“使道济在,岂至此?”宋文帝“购能斩佛狸伐头者,封八千户开国县公,赏布绢各万匹,金银各百斤;斩其子及弟、伪相、大军主,封四百户开国县侯,布绢各五千匹;自此以下各有差。又募人赍冶葛酒置空村中,欲以毒虏,竟不能伤。”魏太武帝扬言渡江攻打建康,但是在不久后,军中爆发疾疫,便回军。在回军途中,听闻盱眙城内有大量的粮食,欲抢粮,便派兵攻城。臧质、沈璞婴城固守,魏军伤亡惨重,并且,“疾疫死者甚众”,撤围回师。

      结果

      此役,刘宋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刘宋军队“北伐败辱,数州沦破”、“诸将奔退,莫不惧罪”、“百守千城,莫不奔骇”。沈约《宋书》称“焘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略不可称计,而其士马死伤过半,国人并尤之”。至此,刘宋江北诸州残破,所过之地都被付之一炬,民众伤亡、被掠走者不可胜数。同时,宋文帝北伐前大举借款充为军费,北伐的失败也使刘宋背负了巨大的欠款。刘宋王朝“倾资扫蓄,犹有未供,于是深赋厚敛,天下骚动”。一定意义上来说,宋文帝的“元嘉之治”至此终结。

      宋军失败原因

      在元嘉中前期,胡藩、到彦之、檀道济、王仲德等佐命名将陆续死去,导致刘宋此时将才缺乏。加之承平日久,军队战斗力下降更为明显。而刘义隆本人错误评估形式,贸然发动北伐,并任用从未统率部队的王玄谟为先锋,更是成为了北伐惨败的重要原因。

      二北魏方面

      北魏军队多是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高,在对宋战争中优势明显。加之,魏太武帝拓跋焘本人卓越的军事才华也是魏军胜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