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山东青州西北四公里尧王山附近。五胡十六国时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年表
3 遥想当年广固城
4 怀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广固城
面 积:48万平方米
所属地区:山东青州西北四公里尧王山
年表
311年 曹嶷攻占青州,任青州刺史,筑广固城,移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权入驻。
323年 石虎攻陷广固城,坑杀军民3万人,留700口。
334年 石虎迁秦州居民3万余户到青州。
350年 段龛据广固城,自称齐王。
355年 慕容恪兵围广固城,城中粮尽人相食。
356年 慕容恪攻破广固城,坑杀军民3000,把剩余3000户迁往蓟州。
371年 苻朗任青州刺史,迁陈留、东阿10000余户到青州。
384年 谢玄派高素攻打青州,苻朗投降。
399年 慕容德称帝,建立南燕国,定都广固城。
405年 青州地震,井水溢,女水竭。南燕皇帝慕容德逝,慕容超继位。
410年 刘裕攻陷广固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
遥想当年广固城
现在的青州城事实上包括两个城:东阳城和南阳城。
记得小时候进城,从家里出来,上公路,往南走,过张孟口,再到铁路,钻过铁道洞子,往东一拐,沿着一条小路到车站。从车站向南,过红光路口,那一片叫北关,北关也就是历史上的东阳城。过了北大桥(万年桥),才算是进了城。护城河以南叫城里,也就是历史上的南阳城。
南阳城是近千年的青州治所,所以保存完好,石板街上铺的石头被踩得滚圆溜光,记下了一代又一代的车水马龙。那些古老的建筑虽然破败,却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享有的年岁。
然而,无论东阳城还是南阳城,都不是青州上最早的城,也不是最辉煌的城。最早的青州城是广县城,如今已经无处寻找;最辉煌的城是广固城,也已在1600年前消失。三十年前,作为一个刚刚接触历史的青年,我曾对青州历史上的几座城池很感兴趣,因而竭力想找一点传说中的历史记忆,因而四处打听,从一中、师范学校,一直打听到范公亭、李清照故居的管理人员,最后才在县图书馆的张征老师那里打听到一点踪迹,于是借了从水库工地回家的空闲,沿着护城河(也就是南阳河)西去,终于看到了一段厚厚的土墙。据说,那就是广固城的城墙,是它留下的唯一遗迹。在那段土墙下,我曾梦想寻到一点古物,比如铜钱、箭头之类,但没有,有的只是碎砖瓦,而那时我对碎砖瓦不感兴趣。今天,我不知道那段土墙是否还在,但愿它没有在破坏性开发中消失。
对于青州,广固城是重要的。因为它承载了许多许多,如果没有它,青州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青州,青州的历史也不是完整的历史。先人说过,齐地风水不好,不出帝王,不成帝都。当然,我父亲和伯父们的看法略有不同,认为出帝王的地方风水并不好,因为凡出帝王的地方,都是百姓最倒霉的地方,一个王朝的发祥地,必然是许多百姓的苦难之地。他们不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解释问题,而是只以风水解释,证据很多,其中有著名的凤阳花鼓:“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据说,那是因为朱皇帝已经把那里的地气地力用尽。所以,齐地不出皇帝,没成帝都,倒是一方百姓的福气。
不过,严格说来,青州是曾做过帝都的。帝都就在广固城。
说到广固城,不能不说到曹嶷,因为是他修筑了这座城。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割据山西的前赵皇帝派王弥率军南下,攻陷西晋都城洛阳,西晋灭亡。王弥命部下曹嶷率军取青州。曹嶷从洛阳出兵,先打下兖州,又攻取汶阳,越过鲁中山区,沿淄河进军青州,最后,齐郡太守徐浮被杀,青州刺史苟睎弃城而逃,齐鲁郡县望风而降。曹嶷占领青州,自任刺史。
在此之前,青州首府无定所,有时在广县,有时在临淄。曹嶷看到临淄城池太大,无险可守;广县城太小,不能屯重兵;于是另筑了广固城。根据史书的记载,广固城应该位于尧王山东南,现在的康家庄、叉河一带。它背靠高山,有几条河缭绕,“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既“广”又“固”。广固城建成后,成为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权所在地。
曹嶷对前赵政权素怀二心,割据青州,不听前赵的命令。石勒夺取前赵政权建立后赵之后,为笼络曹嶷,曾任命他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曹嶷接受了石勒的任命,却也并不忠实于他。石勒最终不能容忍曹嶷拥兵自重,就派他的弟弟石虎率4万大军讨伐曹嶷。攻陷广固之时,石虎要尽杀青州军民,已经杀了3万多,还在继续,已经接受任命的青州刺史刘征说:杀光了居民,我做什么刺史?石虎才手下留情,给他留下了700男女。然后,从秦州迁来3万户,成为广固的主要居民。
广固城的第二人历史名人是段龛。东晋永和六年(350年),后赵灭亡。后赵将军段龛率众东进占据了广固城,割据青州,自称齐王。后来,段龛为抗拒北方各国的侵吞,遣使归附东晋,被东晋封为镇北将军、齐公。五年之后,东晋永和十一年,慕容隽称帝,建立前燕,派慕容恪带兵进攻青州。段龛迎战,两军恶战于济水之南。段龛败退广固城。慕容恪围困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段龛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开始还被封为“伏顺将军”,但随即被杀。跟随段龛投降的军民全被坑杀。最后,广固城幸存3000户,全被迁往蓟州。
第三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位,是慕容德。西晋时期,中原内乱,鲜卑各部相继南下,其中重要的一支就是慕容家族。这个家族处于战乱之中,先后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四个国家,13人做过皇帝,的确是一个雄心勃勃、剽悍善战、智勇超人的家族。先是慕容皝在辽河流域建立前燕,进而入中原,在河北和山西建国。后来因为内部争斗,前燕被前秦苻坚打败而亡。淝水之战之后,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垂乘机在河北定州建国,史称后燕。后燕不久被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北魏所灭。就在后燕都城被攻破之际,慕容德占据邺城抵抗北魏。北魏军队兵临城下,慕容德率4万余户、车2万7千乘,自邺城向滑台转移。过河中途遇风,船只沉没,魏军将至,日暮途穷,形势十分危急。但没想到的是,正值傍晚,天气骤然变冷,河流瞬间结冰甚厚,慕容德率众连夜渡河。到第二天魏兵赶到时,冰已溶化,魏兵只能望河兴叹。慕容德到了滑台,即被部下拥立为皇帝,继承燕国帝统。时间是公元398年。
然而,滑台并不适宜建都。按照尚书潘聪的说法,滑台处于平原地带,一马平川,又夹在东晋和北魏两大强国之间,很难立足。他建议说:“青齐沃壤,号曰东秦,土方二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国。三齐英杰,蓄志以待,孰不思得明主以立尺寸之功!广固者,曹嶷之所营,山川阻峻,足为帝王之都。”慕容德采纳了他的建议,挥后东进,先取兖州,后取琅琊(今临沂),周围诸郡纷纷来降,“徐、兖之土附者十余万”。然后沿淄水北上,周围郡县纷纷来降,最后占领广固,并在此定都。
慕容德在青州颇得民心。史书中说他礼贤下士,治国有方,纳忠言,远阿谀,头脑非常清醒。一次设宴款待群臣,他说:我虽浅薄,但严以律己,在皇帝位上旦夕忧虑,可与历史上哪个皇帝相比?刺史鞠仲不失时机地献上了一曲颂歌,歌颂他英明伟大,并且把他与夏少康、汉光武相比。慕容德听到下令:“赏赐鞠仲锦帛千匹。”鞠仲信以为真,谦虚地表示:赏赐太多,不敢接受。慕容德说:你想要也没有,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锦帛!你拿空话奉承我,我也拿空话赏赐你罢了!鞠仲羞愧得无地自容。另一个大臣韩范套色说道:“臣闻天子无戏言,忠臣无妄对。今日之论,上下相欺,可谓君臣俱失。”慕容德听了,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重奖赏韩范。
慕容德当政期间,有两件事受到了史家赞美。一是重视教育,设立学官,选公卿士门子弟二百人,培养高层次人材。每月初一,他都要亲自去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重视军队建设,订立制度,“讲武于城西”,“周亘山泽,旌旗弥漫,钲鼓之声,振动天地”。造就了一支“步兵三十七万,军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的军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他有这样的评价:“禀倜傥之雄姿,韫纵横之远略,属分崩之运,成角逐之资,跨有全齐,窃弄神器,抚剑而争衡秦、魏,练甲而志静荆、吴,崇儒术以弘风,延谠言而励己,观其为国,有足称焉。”
然而,南燕国好景不长。404年2月,青州地震,慕容德惊忧成疾,当夜死去,年70岁。他是夜间被埋葬的,从四门运出了十几口棺材,埋于山谷之中,虚葬东阳陵,谥“献武皇帝”,庙号世宗。人们至今不知道慕容德的真实葬身之地。
慕容德去世之后,慕容超即皇帝位。慕容超是慕容德的侄子,因慕容全家诸子皆死于北魏,唯慕容超幸免,慕容德对他非常喜爱,立为太子,最后国家交付于他。关于南燕的第二代皇帝,人们有各种非议,比如说他刚愎自用、不听忠言等。这个皇帝太年轻了,继位时只有20岁,历史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410年,刘裕率师北伐,进击南燕。广固城的攻守进行得异常惨烈,持续了三个多月。慕容超亲自登上城门,杀战马以飨将士。但在最后,广固城还是被攻破了。城破被捕之际,刘裕当面审讯,慕容超神色自若,始终未发一言。最后被解送建康斩首,时年26岁。
刘裕攻下广固之后,一声令下,广固城被夷为平地。羊穆之被任命为青州刺史,接受的是一片废墟,为了有个办公的地方,只好另筑东阳城。广固城永远消失了。
当年有闲,曾编过《广固城历史年表》,现在择要抄在这里,也算我对这座古城的一种凭吊吧——
怀古
避开闹市的喧嚣,一个人顺着南阳河来到了一千五百年前的广固城下。说是城,却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只剩一段又厚又高的黄土墙了。但是我觉得这黄土墙远胜过那些修复一新的所谓历史遗迹,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我喜欢这里的氛围,或者说这里的气氛更适合我。只有在这里才能嗅出历史的厚重和悲壮。每当来到这里,总有一种破茧成蝶的感觉。
青州作为海岱名郡,历来为兵家兵争之地,频遭兵燹,几度兴废。史书上说广固城是历史上的第二座青州城,为西晋军阀曹嶷所建。后为鲜卑族首领慕容德所据,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南燕国。其兄慕容垂被北魏所败后,德逃往河南滑台,尚书潘聪建议:“青齐沃野,号为东秦;土方两千,户余十万,四塞之固,负海之饶,可谓用武之地”,“广固者,曹嶷之所营,山川阻峻,足为帝王之都”。慕容德接受了这个建议,攻占广固,于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称帝,改元建平。慕容德虽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的皇帝,但在他当政期间是颇有一番作为的。他重视教育,设立学官,选公卿子弟及二品士门子弟二百人为学生;控制冶铁、食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立冶于商山,置盐官于乌常泽,以广军国之用”;重新清查户口,避免了逃税积弊;重视军队建设和训练,‘讲武于城西,步兵三十七万军,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南燕国兵力之强可见一斑。无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这样一个割据君主的评价:“禀倜傥之雄姿,韫纵横之远略,属分崩之运,成角逐之资,跨有全齐,窃弄神器,抚剑而争衡秦、魏,练甲而志静荆、吴,崇儒术以弘风,延谠言而励己,观其为国,有足称焉。”即使一千多年后从这黄土城墙也可看出当时南燕国的强盛。但是历史却不为慕容德是英雄而对他有丝毫偏坦,他称帝三年后便一病不起,饮马长江的宏愿没来得及实现就离开了人世。慕容德无子,后继者是他的侄子慕容超。这位年轻皇帝丝毫没有乃叔的气魄,只知道和一帮年轻人出游狩猎,把南燕国弄的乌烟瘴气。每一朝代的后继者往往忘记创业的艰辛,忘记祖宗创业的筚路蓝缕,仿佛自己手里的江山本该就是他家的一样,所以不用管什么民生疾苦、富国强兵,反正对自己来说是拣来的江山,只是一味享乐,快活一天是一天。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坚厚的城墙没能阻挡住东晋的军队,广固城终于被东晋大将后来的宋武帝刘裕攻破,王公以下三千多人被杀,慕容超不仅葬送了南燕国,自己也被斩于建康市,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慕容超比刘禅强,死的还不算窝囊,终于没有投降,并说:“吾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虽然慕容超到这种地步说这种话有点滑稽,但总算没把鲜卑老祖宗的脸丢尽。
南燕国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转眼便土崩瓦解。只剩这黄土城墙矗立在南阳河畔,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一块绳文陶片从千年前的黄土中探出头,我拾起来拂去上面的尘土,从纹理中触摸当年慕容德的雄风、慕容超的靡靡之音、破城时广固先民的恐惧慌乱。如果这一块块陶片算历史的骨骼的话,那么城头的小草就是历史的白发。它们一年年枯而复荣、荣而复枯,人间的帝王将相不知湮没何方,而它们仍按自己的规律生长着。就象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虽然经历了一场场浩劫,但丝毫没有损伤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只要一有适宜的条件,他们就会创造出令人惊讶的奇迹。广固城风光不在,而在这片土地上却矗立着一座充满生机的新青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非经意寻找历史的足迹,已很难再看到历史的遗迹。早上广固城下李清照纪念祠中你听到的是飘来的阵阵鼓乐,你看到的是新青州人自信幸福的笑容。他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站在广固城的脚下,他们也许不知道青州城那段历史,但他们——这些勤恳的人民,却确实是新青州的创造者,是历史的车轮的推动者。
历史已经远去,但历史的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在了青州人的心里,就象这雄伟的城墙已经和大地融为一体。齐鲁风雅之风加上漠北的冲天豪气塑造了青州人刚柔相济的性格。广固城的城墙已经风光不再,时空已离那个用城墙盔甲保护自己的冷兵器时代远去。人们也渐渐明白真正坚固的不是用砖石垒成的有形城墙,只有人民心中的城墙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正如毛主席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