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格尔旗民族中学
准格尔旗民族中学
准格尔旗民族中学建于1976年,是汉语授课选修蒙语的普通三年制初级中学,1999年8月随旗人民政府驻地迁址薛家湾。
学校总占地面积41000m2,教学办公楼、宿舍楼、多功能体艺楼、图书实验电教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7886m2。图书、实验仪器按自治区“普九”达标一类标准配齐,校园网络系统、双控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运用于教学,班班实现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走进自治区前列,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站示范校”。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学校简介
3 学校理念
基本信息
中文名:准格尔旗民族中学
占地面积:41000m2,
建于:1976年
在校学生:2163人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48人,学历合格率为100%。有43名教师分别获市、区、国家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16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93人。
学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正德创新、敦品励学”为校训,加强管理,科研引路,开拓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称号;鄂尔多斯市“文明单位标兵”、“初中语文整体改革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六年获全市“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承担6项国家级课题实验,现有德育、物理、作文三步法3项课题成功结题。优质的教育服务与良好的办学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近年来得到社会各界捐助120多万元。
目前,全校师生以激昂的斗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向着建成自治区“校园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普通初级中学目标迈进。
学校理念
提升学校内涵 提高教育质量
文 / 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校长杨树清
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更新理念是前提,培养人才是根本,提高质量是核心,科研创新是动力,发展教师是关键,强化管理是策略,打造名校是途径。
一、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模式
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观和育人理念已成为一种责任和必需。
(一)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元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个学段间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重视活动育人与教学育人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育人形式和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二)树立新型服务观念,建设服务型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的背景下,学校首先应该把“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落实,把“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内化为学校文化,把当前从事的工作当做一种责任和义务,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追求而不只是一种职业定位,只有这样,教师的心才能真正潜下来,静下来。
(三)树立长远发展观念,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学生成为人才奠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只能是为学生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书本理论知识只能是人生发展的专业基础,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是为让学生成为未来人才做准备、打基础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适应社会,创造未来。
二、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向目标要动力,向细节要超越,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创新”。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关键在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学校工作管理的创新。要坚持走“制度+情感+目标”的管理模式,追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文化,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一)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师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师管理制度由“重规范”向“重促进”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教师评价制度要充分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和激励性。要明确规范制度,提升“规范”境界,引领教师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品位追求,用发展的目标激励教职员工,摒弃“只按制度工作”的传统思维;要坚持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特别要注重优秀教师群体的建设,专门制定教师团队发展评价激励制度,使评价激励的重点聚集在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赢”的结合面上。使学校管理更趋科学化、高效化。引导和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方向发展。
(二)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推进学生管理自主化。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构建各学段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和沟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把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学校发展为本,推进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明确目标,首先要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愿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自上而下确定各部门在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引导全体师生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各个阶段的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二是科学计划,近期规划要落实长远规划,学年计划要落实近期规划,学期计划要落实学年计划,周工作安排要落实学期工作计划;三是狠抓落实,实行教师岗位竞聘制和领导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保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要做到工作标准有高度,过程管理有力度,考核评价有尺度。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向精细化的内涵管理转变;由事务型管理向流程式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民主式管理转变。
三、落实课改精神,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是动力。深化教学改革要以课标为依据,以常规为基石,以科研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六化”,即教师素质品位化,师生交往人文化,教学设计科学化,习题训练精炼化,课堂教学高效化。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进课堂要求“六带”,即“带着微笑进课堂,带着激情进课堂,带着爱心进课堂,带着自信进课堂,带着责任进课堂,带着反思进课堂”。具体要明确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两大转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创设“四多时空”(课堂给学生多一点深入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消化反馈和校正的时间,多一点动手实践的时间,多一点了解社会的时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督查、研究和指导,实现课堂教学“零距离”管理。教研组要有计划地组织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评课活动和专题研究。
(二)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教育改革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三)以评价体系为导向。建立并逐步完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激发兴趣,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全面发展。
(四)以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学校在全面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规定课程的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强化队伍建设,关注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能力强、水平高,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内涵,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一)加强师德建设。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良好习惯的训练师,知识技能的奠基者。要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校长亲自抓,常抓不懈,要求师生做到的,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首先必须做到,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引领全校师生强化拼搏奉献意识、主人责任意识和行为示范意识。以校本培训为平台,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要重视做好每年一次的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工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和评优聘用的前提和重要指标,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努力抓好集体备课、校本研修、名师育名师和校际结对帮扶等活动,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走“以训带研,以研促训,研训结合”的校本研训新路子,要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研修培训、同伴互助、自学反思、课题带动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强化教师的竞争进取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反思意识和专业成长意识。
五、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品牌学校
在着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营造物质文化氛围,提炼精神文化传统,形成制度文化支柱,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要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中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优化,形成特色。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从整体上形成特有的治学方略、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要倡导教育家办学,育名师,抓质量,创特色,树品牌。要在更高层面上重视办学理念的输出与共享,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促进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