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秉林

顾秉林顾秉林

顾秉林(1945年10月-),吉林德惠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高等教育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顾秉林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201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带领全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作有《固体物理学》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人物经历 3 研究方向 4 主要成就 5 荣誉表彰 6 社会任职 7 个人生活 8 语录名言 9 人物评价

      基本信息

      中文名:顾秉林

      籍贯:吉林德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5年10月8日(乙酉年)

      出生地:吉林省德惠市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丹麦Aarhus大学

      性别:男

      代表作品: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计算设计研究

      职业:物理学家、材料学家

      主要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2)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0)

      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经历

      顾秉林顾秉林

      1945年(乙酉年),出生于吉林德惠,长于内蒙古包头市。

      1960年-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就读。

      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3月-1975年7月和1978年9月-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

      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88年1月,晋升为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顾秉林

      2012年2月10日,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月28日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5月22日,美国圣母大学授予顾秉林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6年4月26日,受聘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顾问。

      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

      顾秉林顾秉林

      顾秉林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目前主要研究: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凝聚态物理理论;低维和介观物理;计算材料物理;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结构。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在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的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提出的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预测了复合钙钛矿材料的基态结构,给出弛豫铁电体有序-无序的判据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上述某些理论预见已被实验所证实,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科研成果

      顾秉林和领导合影顾秉林和领导合影

      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低维和纳米量子结构的电子性质、输运行为和相关器件应用作出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量子点、碳纳米管、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一些新特性,阐明了力学形变导致的纳米管中金属-半导体相变的物理机制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可能应用。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系统地研究了多元III-V族半导体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相变,发展了处理其生长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探讨了该体系有序化结构类型及形成条件。系统研究了弛豫铁电体的材料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弛豫铁电体有序的判据,提出八势阱有序-无序铁电模型,研究了其介电、极化及场致相变的微观机制,发现铁电调制结构中存在不寻常的电力学响应行为。

      在回国后的不长时间里,他就与同伴们共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建立了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提出了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他们的许多工作与“最早”“首次”这些字眼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著作作品

      仅1998年,顾秉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就在国际公认的物理学界最高档次的《物理评论快讯》上发表4篇文章,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据2018年2月清华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已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

      1. Lu Zhao,Peizhe Tang,Bing-Lin Gu,and Wenhui Duan, Field-Effect Birefringent Spin Lens in Ultrathin Film of Magnetically Doped Topological Insulator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1,116601(2013)

      2. Yuanchang Li,Pengcheng Chen,Gang Zhou,Jia Li,Jian Wu,Bing-Lin Gu,S. B. Zhang,and Wenhui Duan,Dirac Fermion in Strongly-Bound Graphene System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9,206802(2012)

      3. Bing Huang,Miao Liu,Ninghai Su,Jian Wu,Wenhui Duan,Bing-Lin Gu,and Feng Liu,Quantum Manifestations of Graphene Edge Stress and Edge Instability: A First-Principles Study,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166404(2009)(Editors' suggestion)

      4. Jia Li,Gang Zhou,Ying Chen,Bing-Lin Gu,and Wenhui Duan,Magnetism of C Adatoms on BN Nanostructures: Implications for Functional Nanodevic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5),1796-1801(2009)

      5. Zuanyi Li,Haiyun Qian,Jian Wu,Bing-Lin Gu,and Wenhui Duan,Role of symmetry in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graphene nanoribbons under bia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0,206802(2008)

      6. Shaogang Hao,Gang Zhou,Wenhui Duan,Jian Wu,and Bing-Lin Gu,Transverse pressure induced phase transitions in boron nitride nanotube bundles and the lightest boron nitride cryst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0,5257(2008)

      7. Qimin Yan,Bing Huang,Jie Yu,Fawei Zheng,Ji Zang,Jian Wu,Bing-Lin Gu,Feng Liu* and Wenhui Duan,Intrinsic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ene Nanoribbon Transistors and Effect of Edge Doping,Nano Letters 7(6),1469(2007)

      8. Hao Chang,Jian Wu,Feng Liu,Bing-Lin Gu,and Wenhui Duan,Physical origin of hydrogen-adsorption-induced metallization of the SiC surface: n-type doping via formation of hydrogen bridge bond,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5,196803(2005)

      9.Jun-Qiang Lu,Jian Wu,Wenhui Duan,and Bing-Lin Gu Effects of finite deformed length in carbon nanotub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4,4203(2004)

      10. Jun-Qiang Lu,Jian Wu,Wenhui Duan,Feng Liu,Bang-Fen Zhu,and Bing-Lin Gu Metal-to-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in squashed armchair carbon nanotub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0,156601(2003)

      11. Ningdong Huang,Zhirong Liu,Zhongqing Wu,Jian Wu,Wenhui Duan,and Bing-Lin Gu Huge enhance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ponses in compositionally modulated Pb(Zr1-xTix)O3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1,067602(2003)

      12. Gang Zhang,Wenhui Duan,and Bing-Lin Gu Effect of substitutional atoms in the tip on field-emission properties of capped carbon nanotub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0,2589(2002)

      13. Gang Zhou,Wenhui Duan,and Bing-Lin Gu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field-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pen-end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7,095504(2001)

      14. Zhi-Rong Liu,Bing-Lin Gu,and Xiao-Wen Zhang Eight-potential-well order-disorder ferroelectric model and effects of random field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7,3447(2000)

      人才培养

      顾秉林院士培养20余名博士生,其中1人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6人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有4人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2人被评为“清华大学十优秀研究生”。

      荣誉表彰

      获得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项目名称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正电子湮没对材料微观缺陷、相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0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复合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序-无序相变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低维量子结构的物理性质及计算设计
      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电子结构与材料微观结构设计
      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半导体合金、无序系统和超晶格的电子结构
      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个人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16年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
      2010“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2004年日本东北大学首届鲁迅奖
      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1997年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1年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期间的实施工作中做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顾秉林顾秉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长;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理事长;

      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亚太物理学会理事。

      个人生活

      2019年12月1日,中国乡村振兴高峰会议暨首届“县委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顾秉林受邀参加并且作开幕式致辞。

      语录名言

      顾秉林常说:“要不是老师对我的爱,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要不是同仁、学生对我的支持,我的成果不会这么多;要不是我的亲人对我的爱,我也将一事无成。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回报所有为我付出无限爱心的人们。”

      顾秉林在《光明日报》的教育周刊上给读者写了如下的一段寄语:“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人一旦失去了创新思想,工作就平平淡淡了。”

      “传统上认为能带结构随组分的变化应是均匀的,但我在研究一类材料时却发现了突变现象,后经理论计算表明,这是由相变引起的。于是我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了这一发现,给出了GNF模型。开始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后来是他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理论。”

      顾秉林顾秉林

      顾秉林常说: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其实大学优秀人才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必然应该给予优秀人才以相应的待遇。但我们如何避免把“女婿”引进来,却气走了“儿子”的现象呢?清华采取的办法是引进的海外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其工资的发放不是使用国家财政拨款,而是靠个人捐款设立的基金,设立讲席教授的职位,获得这个职位的人才可以拿到捐款人所给予的工资。这个职位的工资会很高,但这些职位本土人才可以申请,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提高本土教师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使本土人才能够发挥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大师。

      顾秉林常说:国内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反对另一种说法“出去的人才等于流失”。这不是人才流失,而是一种人才的储备。一段国外留学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至于出去的人才回来得少的问题,我认为不用着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作贡献的。即使有些人暂时没有回来,他们也和国内相关领域保持了很好的联系,加速了中外交流。在社会上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顾秉林常说:绝大部分海外的华人是非常爱国的,他们很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增强了我们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的信心,后来我们引入了图灵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全职教授姚期智先生,当时他只有50多岁。如果说杨先生回来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那么姚期智回国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找我问:“你们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最优秀的人才挖走?”我说:“一靠事业,二靠感情,三靠营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之后我们成功引进了施一公教授、钱颖一教授,后来更是有一批年轻的高端人才被引入清华。

      人物评价

      顾秉林顾秉林

       顾秉林对“真知”的爱又深深植根于他的理想和信念。他经常说,人总是要有所追求,要有一点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作为炎黄子孙,在世界各地,都显示出无比的智慧与才华。我们每个人都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的国家增添光彩。这种爱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事业、对亲人、对集体无限爱心上,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

      不断学习新的东西,经常注意科学前沿,瞄准理论高峰,这是他的工作特色。他说,高水平的文章不是为出文章而写的。“只有站在高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山小。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尽管有风险,但如果做出来就是突破。如果站在山脚下,对周围什么都看不清楚,没什么风险但也什么都做不出来。而只有站在前沿上,你左动动、右动动,都会出成果,不过是成果大小的问题。”做新东西,做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或做别人才开始做的东西,这是他喜欢风险与挑战的一贯风格。1999年,清华大学评选了11篇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其中有3篇是顾秉林指导的博士生撰写的,这大概正是他上述特色的很好写照。

      顾秉林所提倡的创新与追求卓越,并不盲目追求社会舆论或时尚潮流所推崇的创新和卓越。“我这个人不太爱跟风,我是循常理,不跟风。就是遵从一般的规律,认定一个正确目标,选择多种途径,孜孜不倦地做下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舆论与困难。”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北京以开放、现代的形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北京市科协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团体优势,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清华大学校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团结带领北京市科协全体,以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建言献策活动,推动实施以“科技点燃圣火,创新圆梦中国”为主题的奥运科普行动计划等,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植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逆境中求发展、求创新。注意科学前沿,瞄准理论高峰。人总是要有所追求。顾秉林在《光明日报》的教育周刊上给读者写了如下一段寄语:“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事业,事业就将抛弃他;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国家,也就失去了原动力。”看他走过的路,与他聊他的工作,你都会强烈地感到上面的话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