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

团头鲂团头鲂

团头鲂(拉丁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英文名:blunt snout bream),别名“武昌鱼”,鲤形目鲤科鲂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

团头鲂分布于中国、墨西哥、日本、越南。团头鲂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头小,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端位,口裂较宽,呈弧形;鳞中等大,背、腹部鳞较体侧为小,侧线约位于体侧中央,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鳍基。其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食性较广。

2022年,团头鲂养殖产量居中国淡水养殖单一种类产量第6。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饲养 6 主要价值 7 动物保护 8 动物文化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团头鲂

      拉丁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别称:武昌鱼、团头鲂、缩项鳊

      亚科:鲌亚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团头鲂

      分布区域:梁子湖、长港及入江口樊口

      食性:食草

      命名年代:Yih,1955

      目:鲤形目

      亚目:鲤亚目

      科:鲤科

      界:动物界

      属:鲂属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体长:165-456mm

      域:真核域

      保护级别:(IUCN)2011 ver 3.1——无危(LC)

      形态特征

      团头鲂团头鲂

      背鳍Ⅲ-7;臀鳍Ⅲ-26~29;胸鳍Ⅰ-14~16;腹鳍Ⅱ-8。侧线鳞52~56;围尾柄鳞2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3~18。下咽齿3行,2·4·5(4)-4(5)·4·2。脊椎骨4+38~39。

      体长165~456毫米,体长为体高的2.0~2.4倍,为头长的4.5~5.6倍,为尾柄长的8.7~10.6倍,为尾柄高的7.3~7.9倍。头长为吻长的3.4~4.5倍,为眼径的4.2~5.2倍,为眼间距的1.9~2.3倍,为尾柄长的1.8~2.2倍,为尾柄高的1.3~1.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0.9倍。

      体侧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较厚,自头后至背鳍起点呈圆弧形,腹部在腹鳍起点至肛门具腹棱,尾柄宽短。头小,侧扁,头长小于体高,体高为头长的2.1~2.6倍。口端位,口裂较宽,呈弧形,头宽为口宽的1.7~2.0倍;上下颌具狭而薄的角质,上颌角质呈新月形。眼中大,位于头侧,眼后头长大于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眼间宽而圆凸,眼间距大于眼径,为眼径的1.9~2.6倍。上眶骨大,略呈三角形。鳃孔向前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稍前的下方;鳃盖膜连于峡部;峡部较宽。鳞中等大,背、腹部鳞较体侧为小。侧线约位于体侧中央,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鳍基。

      团头鲂团头鲂

      背鳍位于腹鳍基的后上方,外缘上角略钝,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刺粗短,其长一般短于头长,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较至吻端为近。臀鳍延长,外缘稍凹,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大于其基部长的1/2。胸鳍末端略钝,后伸达或不达腹鳍起点。腹鳍短于胸鳍,末端圆钝,不伸达肛门。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约等长,末端稍钝。

      鳃耙短小,呈片状。下咽骨宽短,呈弓形,前后臂粗短,约等长,角突显著。咽齿稍侧扁,末端尖而弯。鳔3室,中室大于前室,后室小,其长大于眼径。肠长,盘曲多次,肠长为体长2.5倍左右。腹膜灰黑色。

      体呈青灰色,体侧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在体侧形成数行深浅相交的纵纹。鳍呈灰黑色。

      生活习性

      团头鲂团头鲂

      团头鲂比较适合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团头鲂为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食,因此食性较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墨西哥、日本、越南。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中型湖泊。至1972年移植团头鲂的地区有: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内蒙古、新疆等20个省(市)区。团头鲂分布图

      繁殖饲养

      团头鲂团头鲂

      团头鲂适于在静水水体中繁殖生长。一般3龄达性成熟,在生殖季节,雄性亲鱼在眼眶、头顶、尾柄部的鳞片上和胸鳍前部鳍条的背面,均出现许多白色“珠星”,胸鳍第一根鳍条变得比较肥厚,略呈“S”状弯曲;雌性个体在尾柄处也出现一些稀疏的“珠星”。产卵一般在夜间进行。卵为黏性,浅黄色,附着在水草上发育。团头鲂生长快,成熟早,抗病力强,能够在池塘、水库、湖泊中自然产卵繁殖。

      人工繁殖

      • 团头鲂成熟年龄与雌雄鉴别

      团头鲂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3龄,体重在0.5千克以上。选择时要选留3龄、体格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的作为亲鱼,雄鱼的数量要多于雌鱼,以1:1.5较合适。

      团头鲂的雌雄鉴别基本上与草鱼相同。在生殖季节团头鲂雄鱼的头部、胸鳍、尾柄上和体背部均有大量的追星出现,胸鳍第1根鳍条肥厚而略有弯曲呈“S”形,成熟的个体,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的胸鳍光滑而无追星,第1根鳍条细而直,除在尾柄部分出现追星外,其余部分很少见到,腹部明显膨大,柔软光滑,泄殖孔稍突出。

      • 亲鱼的培育

      团头鲂单养或混养均可,通常在鲢、鳙、草亲鱼池内混养。如果单养,每亩放养200~300尾,约重100千克,并适当配养1~2组鲢亲鱼,以调节水质。团头鲂喜食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也喜食人工投喂的粉碎螺蚬、饼类饲料。夏季宜多喂些青绿饲料,春季则宜精、青搭配,精、青比例为1:16。一般除青饲料外,每年每尾需投喂1~1.5千克精饲料。

      在4月中旬水温开始回升时,就必须把雌、雄鱼分开饲养,当水温升到16~18℃时,遇大雨后有流水进入池塘,增高池塘水位,亲鱼就会在池塘周围有杂草处自然产卵,不利于人工控制。

      • 催产

      为了避免团头鲂亲鱼零星产卵,应根据性腺发育情况,抓住适宜的生产季节,采用人工催产方法进行繁殖,让其集中产卵,以获得大量鱼苗。在生产中,常采用注射激素的办法,催情产卵,这可使亲鱼同步集中产卵。催产前也要对亲鱼进行挑选和配组。用于团头鲂催产的激素与四大家鱼相同,一次注射使用的剂量比家鱼偏高些,常用剂量一般为0.5千克亲鱼每尾注射鲤鱼脑垂体3~4个,促绒毛膜激素(HCG)4~5毫克(效价2毫克)或800~1200IU,LRH-A60~100微克。雄鱼剂量减半。注射时间可在傍晚,通常情况下翌日清晨产卵。水温24~25℃时,效应时间为8小时;水温27℃时,效应时间为6小时左右。团头鲂每千克体重平均产卵数为8~10万粒。注射后,将亲鱼放人产卵池或孵化环道,设置鱼巢,并给予微流水刺激,让其自行产卵。也可以人工授精,将受精卵脱黏后用流水孵化。也可以不设置鱼巢,让产出的卵黏附在环道壁上,产卵结束后捕出亲鱼,鱼卵直接在孵化环道内孵化。

      • 孵化

      团头鲂鱼卵的孵化方法和鲤鱼基本相同,可采用静水孵化,也可采用微流水孵化。

      1. 静水孵化:一般利用鱼苗培育池,每亩放置附着卵40~50万粒的鱼巢。水温23℃左右时经44小时孵出,25~27℃时经38小时孵出。出膜后4天左右可主动摄食。鱼苗孵出后即在本塘培育,但此法孵化率较低,生产上较少采用。
      2. 微流水孵化:孵化管理和家鱼卵孵化方法相同。团头鲂鱼卵的黏性较差,可将黏附有鱼卵的鱼巢在水缸中用力甩动,使鱼卵从鱼巢上脱落下来,直到基本洗净为止,然后将洗落下来的鱼卵中的杂物清除;或人工授精鱼卵进行脱黏,将卵过数,放人孵化桶等孵化器中孵化。一只铁皮孵化桶可放鱼卵30~50万粒。如在环道内流水孵化,密度可大些,但当仔鱼刚出膜1~2天内,流水不宜太大。团头鲂的卵密度较大,吸水后卵径一般为1.3毫米。刚孵出的仔鱼细小,长3.5~4.0毫米。因此,孵化器纱网要选用70目的规格,防止刚孵出的仔鱼漏失。团头鲂鱼苗身体嫩弱,出苗时操作要特别小心,不能离水操作。

      养殖技术

      • 池塘条件及用药标准

      团头鲂团头鲂

      鱼塘应选择在周边无污染因素、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及远离村庄的地方,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的规定。水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养殖水体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01-2001)。鱼用药物要使用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人工合成化学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

      池塘面积在3335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呈长方形,不漏水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厘米左右,应配有排灌、饲料加工、运输、增氧等机械,每亩池塘渔机动力0.5千瓦以上。水源充足,采用地下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池水透明度30~35厘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不低于3毫克/升,pH值在7~8之间,养殖期间定期注水,7~9月每半个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20~30厘米。

      • 鱼塘选择及鱼苗消毒

      鱼塘经过修整后,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野杂鱼、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以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生石灰遇水后会产生强碱,有很强的灭菌及杀死敌害能力。同时还可改良池底土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水中的矿物元素,起到直接施肥的作用。在苗种放养前半月左右,选择晴天用生石灰消毒。消毒时,鱼塘需留水7~10厘米,使撒入的生石灰能均匀分布。生石灰用量一般900~1125千克/公顷,淤泥少的池塘用750~900千克/公顷。

      团头鲂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泳活泼,规格整齐。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苗种生产单位必须具有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检疫证、药残报告、种质检测报告。

      鱼种入塘前需浸洗消毒,以杀灭鱼体上的多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食盐等溶解稀释后使用。用食盐为鱼体消毒,既便宜又简单,但用量必须掌握好。配制盐水消毒液时,食盐的浓度控制在1~2%,既每100千克水用盐1~2千克,浸鱼种的时间3~5分钟。如果鱼苗较小,盐浓度还要适当降低。当看到鱼浸后左右摇动,十分不安时,应立即放入塘中。

      • 饲料投喂

      团头鲂团头鲂

      科学投喂是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首先要严把饲料选用关。使用的饲料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和《鱼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的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渔用药物使用标准(NY5071-2002)》中的规定,不得添加禁用渔药和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饲料添加剂的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必须来源于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具有企业、行业的国家标准和生产批准文号,防止和杜绝在加工、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化学药品对饲料的污染,禁用发霉、过期饲料。

      团头鲂是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若投喂青绿饲料:3~5月投喂宿根黑麦草,5~9月投喂苏丹草和苦荬菜,8~10月投喂其他旱草并少量投喂菜饼、麦类等商品精料。每月饲料配比如下:12~2月不喂或少量投喂;3~4月为3~5%;5~6月11~16%;7~8月23%;9月16%;10月6%;11月不喂或少量投喂。投饵率(日投饵量/池中鱼总重量)与水温关系如下:低于20℃时,投饵率为0.5%;20~25℃时1~2%;25~28℃时2~3%;28~30℃时3~5%。投喂坚持定量、定时、定点、定量的"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投喂时用投饵机投喂。选择使用投饵机,首先安装投饵机要选择适合的位置,应面对鱼池的开阔面,这样投饵面宽,水位要深,以利鱼抢食。要考虑池塘面积及池鱼产量,并不是投饵机电机转速越高、投的距离越远、面积越大就越好,比如在0.2~0.35公顷的池塘中,鱼产量1500千克/亩左右,其投饵机的抛撒距离以5~8米为宜。投饵机的抛撒距离过远、面积过大,易造成边缘部分饵料的浪费。

      • 水质调控

      平时要切实注意调节水质,做到肥、活、嫩、爽。在饲养中、后期,鱼类逐渐长大,池塘贮鱼多,夜间鱼群容易浮头,要适时开机增氧,一般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时开机1小时;阴天时次日凌晨2:00~4:00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不浮头为止。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白天不要开机,而将有限的开机时间安排在夜间。从5月起每月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 科学使用鱼药

      科学选用鱼药和科学用药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原则上提倡使用“三效、三小”,即:高效、速效、长效、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鱼药,禁止使用“三高、三致”高毒、高残、高污染、致癌、致畸、致变态。选用“三证”(鱼药登记证、鱼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无公害国标渔药。另外,规范用药、安全用药、降低药残也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健康养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团头鲂养殖过程中应以防为主,无病早防,这是鱼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2. 诊断正确、下药对症:首先必须诊断出病因,特别是多发病时更难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对症下药,避免盲目用药带来的“三高、三致”。
      3. 使用方法正确、用药量科学:鱼药的用法和用量必须考虑不同的品种及鱼病的种类、药物的性质、水体理化因子、气象因素、养殖模式、密度等而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和剂量,最好是参考使用说明书。
      4. 合理搭配药物:不同的药物搭配使用时有的会增加药效,有的会降低药效,有的还会对鱼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药物搭配使用时,一定要了解不同药物的性质,做到科学搭配。同时不能人药鱼用、兽药鱼用和农药鱼用,一定用包装上有“水产专用”标识的鱼药。
      5. 提倡使用中草药:与抗生素相比,中草药具有来源广泛、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副作用小、无抗性、无残留等优点,建议大力推广使用中草药,不用或少用抗生素
      6. 休药期后严禁用药:为保证质量安全,严禁休药期后用药,避免药物残留影响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
      • 成鱼饲养模式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该试验为混养模式。

      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养团头鲂冬片鱼种152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团头鲂个体可达500克左右。它的生长速度在三龄以前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团头鲂的食性和草鱼相似,所以能经济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饵料资源,同时也能摄食人工饲料,促进成鱼的生长。年终收获团头鲂1395千克/亩,平均尾重为0.43千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主要价值

      团头鲂团头鲂

      经济价值

      团头鲂肉质细嫩,鲜美,是重要经济食用鱼类之一。

      食用价值

      团头鲂肉中含有丰富的门冬氨酸、谷氨酸以及赖氨酸,门冬氨酸能够调节脑和神经代谢功能,甘氨酸在神经信号的传递及各种生理反应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赖氨酸能够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人体只有补充了足够的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达到均衡营养。因此,食用富含赖氨酸的团头鲂肉可以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改善失眠,提高记忆力,并且能够促进钙吸收以防止患骨质疏松症,同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药用价值

      团头鲂味甘、性平,具有补胃养脾、祛风、调胃气、利五脏等功效。同时,食用团头鲂还可以预防贫血、高血压、低血糖以及缓解动脉血管硬化等疾病。

      动物保护

      团头鲂团头鲂

      因团头鲂天然分布狭,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梁子湖和东湖,鄱阳湖也有过报道,天然产量又低,是影响团头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研究,人工繁殖团头鲂于1964年获得成功。

      保护级别

      团头鲂团头鲂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 ver 3.1——无危(LC)。

      动物文化

      • 别称来源

      团头鲂团头鲂

      武昌鱼源自于湖北武昌,不过这里的武昌却并非指现在武汉三镇中的武昌,而是古武昌(如今的鄂州)。说起武昌鱼这个名字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三国末期。当时吴国国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遭到了朝内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其中左丞相为劝阻吴王迁都而授意,编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此,武昌鱼的称谓便流传下来,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截至2013年,武昌鱼这个名字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让武昌鱼真正名扬天下的,还是毛主席。他在1956年畅游长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水调歌头·游泳》,词开头两句,就提到了这种悠久历史的美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