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是鸭科秋沙鸭属动物。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属国宝级动物,中华秋沙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中华秋沙鸭还被视为检验水质的敏感指示种。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地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它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嘴形侧扁,前端尖出,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活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饲养 6 动物保护 7 繁殖饲养 8 动物保护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中华秋沙鸭

      拉丁学名:Mergus squamatus

      科:鸭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中华秋沙鸭

      亚种:无亚种

      分布地区: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地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

      特征:嘴长而窄、呈红色、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

      保护级别:濒危(EN)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稀有种、Ⅰ级保育类

      目:雁形目

      别称:鳞肋秋沙鸭

      界:动物界

      属:秋沙鸭属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命名者及时间:Gould, 1864年

      体长:49-63厘米

      栖息地: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

      外文名:Chinese Merganser 、Scaly-sided Merganser 

      形态特征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全长约49-63厘米。嘴长而窄,呈红色;鼻孔位于嘴峰中部,羽冠长而明显,成双冠状。雄鸟的头和上背及肩羽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杂以黑色斑纹;尾灰色;大覆羽、三级飞羽和初级飞羽组成的翼镜白色;长而窄近红色的嘴,嘴形侧扁,前端尖出,其尖端具钩,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黑色的头部具厚实的羽冠。下体近白色,两胁羽片白色而羽缘及羽轴黑色形成特征性鳞状纹。脚红色。胸白而别于红胸秋沙鸭,体侧具鳞状纹有异于普通秋沙鸭。

      雌鸟的头和颈棕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由褐色逐渐变为灰色,并具白色横斑;尾黑褐色,沾灰色;下体白色,肩和下体两侧具鳞状斑。色暗而多灰色,与红胸秋沙鸭的区别在于体侧具同轴而灰色宽黑色窄的带状图案。

      虹膜褐色;嘴桔黄色;脚桔黄色。

      两胁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鳞纹是这种秋沙鸭最醒目的特征,所以早先的名字叫鳞胁秋沙鸭。后来,鸟类学家发现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分布范围狭小,只有零星个体偶尔飞到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境内,所以才改称它为中华秋沙鸭。此外,像凤头一样,脑后有两簇冠羽也是它的特有标志。

      大小量度:体重♂1025-1170g,♀800-1000g;体长♂542-635mm,♀491-584mm;嘴峰♂50-58mm,♀40-54mm;翅♂226-265mm,♀216-245mm;尾♂92-146mm,♀108-141mm;跗蹠♂47-63mm,♀40-53mm。(注:♂雄性;♀雌性)

      (注:中华秋沙鸭图册网址)

      生活习性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通常,中华秋沙鸭都是以家族方式活动,只在迁徙前才集成大的群体。春季迁徙到长白山后,它们很快就由集群状态分散开,以家族和雌雄配对的方式活动,家族和家族之间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亚成体和没参与繁殖的个体会选择水流相对平缓的河段栖息,而已经成功配对的成体则会选择距离他们的巢位不远的河段活动,通常岸边有很多粗壮的老龄阔叶树。它们很少鸣叫,不像绿头鸭和斑嘴鸭那样喧闹。它们的身体具有更好的流线型结构,因此飞行速度要比其他鸭科动物迅速。

      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常成3-5只小群活动,有时和鸳鸯混在一起。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潜水前上胸离开水面,再侧头向下钻入水中,白天活动时间较长,捕到鱼后先衔出水面而行吞食。主食鱼类、石蚕科的蛾及甲虫等。

      中华秋水鸭是中国苏州地区的冬客,深秋时自北方南迁到太湖流域的苇塘里来避寒越冬,它们与各种野鸭汇成数以万计的大群,漂浮游荡在湖面上,嬉耍和捕食游鱼,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就像是一个规模宏大而喧嚣热闹的鸭类集市。它们目光敏锐,警惕性高,稍感异情就迅即游向湖岸隐身躲藏起来;夜间露宿在苇丛中或岸边的树上,把头转向后方插入翅膀下,神情悠然而自得。

      栖息环境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据在另吉林省长白山的观察,它们于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达山区海拔1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缅甸,泰国。可能灭绝:越南。

      繁殖地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带岭永翠河,汤旺河,南岔河,长白山,泰来,红花尔基。

      越冬地在中国的江苏沿海,洞庭湖,贵州平塘,都匀,掌布,台湾屏东。日本及朝鲜;偶见于东南亚。迁徙经于东北的沿海,偶在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和台湾越冬。

      2017年11月20日,湖北省林业厅湿地保护中心在湖北随县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组织的冬季野生候鸟专项调查活动中,发现了6只中华秋沙鸭的野生候鸟。

      12月11号,拍摄人员对当时现场拍摄影像转码放大后确定,所拍摄到的野生鸟类确为中华秋沙鸭。

      2020年4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黄冕镇西岸水电站库区及嬉水觅食的画面,电站下游摄影爱好拍摄到七只中华秋沙鸭嬉水觅食的画面,这也是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鹿寨县域内。

      2020年1月22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水域飞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此栖息觅食。

      2021年1月2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水东路段出现1只中华秋沙鸭。

      2021年12月,广东南岭地区监测到45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南岭首次记录到此鸟种,也刷新了广东省近十年来此鸟种的数量纪录。

      2023年3月,2023年湖北越冬水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中华秋沙鸭共记录到362只,其中宜昌市最多,达176只,襄阳市77只,荆州市72只。

      繁殖饲养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在树上营巢,把巢建在粗壮的活体阔叶树的树洞里,树洞距离地面一般都超过10米。中华秋沙鸭的雏鸟在刚刚孵化出来的一两天之内,要从树洞里跳出来,然后快速进到水中,所以通常中华秋沙鸭选择距离水体较近的树营巢。对于中华秋沙鸭来说,水里要比陆地安全得多。

      繁殖季节成对,偶尔见有一雄二雌结合,求偶期间亦常出现争雌现象。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就开始寻找天然树洞做巢。雄鸟常有伪巢。巢多筑在紧靠河边的老杨树的天然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3米左右。洞内直径27厘米,洞口为20厘米×9厘米。巢内垫以木屑,上面覆盖着绒羽,并混有少量羽毛和青草叶。其在溪流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鸭猛扑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

      4月初到4月中旬产卵,通常1天产1枚,产最后1枚时常间隔1天。年产1窝,窝孵数8-14枚,平均10枚左右。卵平均大小为63.25×45.91mm,平均重量61.9g。卵为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的锈斑,钝端尤为明显。雌鸭在产完最后1枚卵后开始孵卵,孵卵期内每日坐巢时间很长,除中午出巢约1小时外,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天的2小时之内。其余时间都在孵卵,孵卵期为28-35天。每年开始产卵时间的日期同当年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雏鸟出巢时,由亲鸟带领跳出洞口,进入水中,成家族群活动。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孵化期间,雌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它每天外出觅食2-3次,每次外出觅食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晴天并且气温较高时,成鸭外出觅食的次数多,觅食时间也要稍微长一些。阴天或气温较低时,寻食的次数减少,觅食时间也稍短一些。在雏鸟出巢前的2-3天内,母鸭外出寻食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每次外出寻食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个小时左右缩短为每次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动物保护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中华秋沙鸭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

      中华秋沙鸭以往在中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1989-1990年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28只,其中江苏盐城6只、高宝湖17只、洞庭湖4只、丹东1只;1990-1991年共记录20只,其中兰州4只、江苏滩涂12只、洞庭湖4只,可见在越冬地数量十分稀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安徽、山东辽宁、吉林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安徽主要见于肥东,山东主要见于荣城、长岛及沿海一带。吉林和辽宁见于鸭绿江。

      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2004年3月,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鸭绿江上发现8只中华秋沙鸭。黑龙江省共有170只左右.其种群数量保持较稳定。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人工繁殖秋沙鸭。

      保护措施

      中国在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已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区,同时跨国的保护协作也在推进。2014年开始持续四年的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更是覆盖了24个省区,增进了人们对这一物种生存情况的了解,为有效保护奠定了基础。

      保护级别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一Ⅰ级保育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保护之区

      黑龙江碧水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2017年11月20日,湖北省林业厅湿地保护中心在湖北随县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组织的冬季野生候鸟专项调查活动中,发现了6只中华秋沙鸭的野生候鸟。

      12月11号,拍摄人员对当时现场拍摄影像转码放大后确定,所拍摄到的野生鸟类确为中华秋沙鸭。

      2020年4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黄冕镇西岸水电站库区及嬉水觅食的画面,电站下游摄影爱好拍摄到七只中华秋沙鸭嬉水觅食的画面,这也是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鹿寨县域内。

      2020年1月22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水域飞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此栖息觅食。

      2021年1月2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水东路段出现1只中华秋沙鸭。

      2021年12月,广东南岭地区监测到45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南岭首次记录到此鸟种,也刷新了广东省近十年来此鸟种的数量纪录。

      2023年3月,2023年湖北越冬水鸟调查报告正式发布,中华秋沙鸭共记录到362只,其中宜昌市最多,达176只,襄阳市77只,荆州市72只。

      繁殖饲养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在树上营巢,把巢建在粗壮的活体阔叶树的树洞里,树洞距离地面一般都超过10米。中华秋沙鸭的雏鸟在刚刚孵化出来的一两天之内,要从树洞里跳出来,然后快速进到水中,所以通常中华秋沙鸭选择距离水体较近的树营巢。对于中华秋沙鸭来说,水里要比陆地安全得多。

      繁殖季节成对,偶尔见有一雄二雌结合,求偶期间亦常出现争雌现象。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就开始寻找天然树洞做巢。雄鸟常有伪巢。巢多筑在紧靠河边的老杨树的天然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3米左右。洞内直径27厘米,洞口为20厘米×9厘米。巢内垫以木屑,上面覆盖着绒羽,并混有少量羽毛和青草叶。其在溪流中交配。交配前雄鸭围绕雌鸭游动嬉戏,当雌鸭靠近时雄鸭猛扑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

      4月初到4月中旬产卵,通常1天产1枚,产最后1枚时常间隔1天。年产1窝,窝孵数8-14枚,平均10枚左右。卵平均大小为63.25×45.91mm,平均重量61.9g。卵为长椭圆形,浅灰蓝色,遍布不规则的锈斑,钝端尤为明显。雌鸭在产完最后1枚卵后开始孵卵,孵卵期内每日坐巢时间很长,除中午出巢约1小时外,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天的2小时之内。其余时间都在孵卵,孵卵期为28-35天。每年开始产卵时间的日期同当年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雏鸟出巢时,由亲鸟带领跳出洞口,进入水中,成家族群活动。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孵化期间,雌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它每天外出觅食2-3次,每次外出觅食的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晴天并且气温较高时,成鸭外出觅食的次数多,觅食时间也要稍微长一些。阴天或气温较低时,寻食的次数减少,觅食时间也稍短一些。在雏鸟出巢前的2-3天内,母鸭外出寻食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每次外出寻食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个小时左右缩短为每次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动物保护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中华秋沙鸭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

      中华秋沙鸭以往在中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1989-1990年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28只,其中江苏盐城6只、高宝湖17只、洞庭湖4只、丹东1只;1990-1991年共记录20只,其中兰州4只、江苏滩涂12只、洞庭湖4只,可见在越冬地数量十分稀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安徽、山东辽宁、吉林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安徽主要见于肥东,山东主要见于荣城、长岛及沿海一带。吉林和辽宁见于鸭绿江。

      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2004年3月,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鸭绿江上发现8只中华秋沙鸭。黑龙江省共有170只左右.其种群数量保持较稳定。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成功完成世界首例人工繁殖秋沙鸭。

      保护措施

      中国在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已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区,同时跨国的保护协作也在推进。2014年开始持续四年的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更是覆盖了24个省区,增进了人们对这一物种生存情况的了解,为有效保护奠定了基础。

      保护级别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一Ⅰ级保育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保护之区

      黑龙江碧水

      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分布图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鸟类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中华秋沙鸭每年冬季在该县清湖乡信江河畔过冬。2000年8月,该县成立了“弋阳县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捕杀候鸟的行为,清湖乡中华秋沙鸭保护站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公示禁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警示。今后在中华秋沙鸭迁徙期内,所有进出保护站的车辆人员均必须接受检查,任何人不得携带猎捕工具和电源进入保护区。1999年冬季。在信江清湖段发现了这一珍禽,一次发现多达数百只。经省有关专家论证。基本确定清湖段为中华秋沙鸭的越冬地之一,也是迄今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秋沙鸭最大种群越冬地。2000年8月,江西省弋阳县政府已成立了“弋阳县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使之成为弋江县城景区又一个难得的生态旅游观光点。

      2018年4月1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政府网站公示,黑龙江乌伊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中华秋沙鸭分布区域变化进行范围调整,整体扩大面积682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