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河

老哈河老哈河

老哈河,是中国辽河西源西辽河上源,古代称之为乌候秦水,蒙古语称之为“老哈木伦”,“老哈”来自于契丹语,是“铁”的意思。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海拔1490米的光头山,向东北流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自西向东流的西拉木伦河汇合后成为西辽河。老哈河长约425公里(一说445公里),流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黑里河、坤头河、英金河、羊肠河、崩河、饮马河等河流。

干流上游河谷狭窄,两岸山地耸峙,河水奔流于谷底,水流湍急。中游河水逐渐进入黄土丘陵区,因农业开发较早,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这一流域,两岸有许多支流汇入,水量猛增,河水在丘陵间前进,河道异常弯曲,使得河床经常摆动。自乌敦套海以下的下游,河流注入冲积平原,没有支流汇入,河床落差很小,河水流速减缓,使河水携带的上、中游泥沙淤积于此,抬高了河床,不利于河道的稳定。

老哈河流域人类文明历史悠久,创造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就曾生活在老哈河河畔。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的陪都——中京,也于河畔迎接过许多个日出日落。位于敖汉旗与翁牛特旗交界处的老哈河上的响水瀑布,美丽壮观,水花洁白如玉,分成三级下落,三次巨响,两岸山壁回音,响声如雷,数里外可闻,引得当年巡视到此的乾隆皇帝,豪兴大发,赐此瀑布名“玉瀑”,并做诗一首刻于崖上,至今仍清晰可见。

名片图:老哈河上游宁城县段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干流概况 3 水文特征 4 主要支流 5 水利工程 6 流域概况

      基本信息

      中文名:老哈河

      英文名称:老哈木伦

      流经地区:河北省、赤峰市、通辽市

      河口:开鲁县苏家堡

      河长:425公里(一说445公里)

      主要支流:黑里河、坤头河、英金河、羊肠河、崩河、饮马河

      平均流量:4.03亿立方米

      所属水系:辽河支流(或西源)西辽河上源(或南源)

      落差:1215米

      发源地:河北省七老图山脉海拔1490米的光头山

      河流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老哈河,又称“老河”、或“土河”。秦至西晋称乌候秦水,南北朝称土河,隋朝时称“托纥臣水”,唐朝时称“土护真水”,辽金时始称“土”(即“土护真河”的简称)。金后期及元朝时又称“涂河”、“深河”。明称老哈母林,清代始称老哈河(简称老河、哈河)。

      干流走向

      老哈河发源地马盂山,也叫光头山,海拔1738.4米,为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属京东第二峰,为七老图山东南段,是七老图山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丹始祖传说"就源于此。主峰下的龙母洞常年滴水,四季恒温。

      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的柳溪满族镇光秃山(光头山)东麓,为辽河源头,经五个乡镇:柳溪满族镇、七家岱满族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平房满族蒙古族乡,由北五十家子镇的北五十家子村入内蒙古自治区的宁城县境内。境内流长57公里,流域面积为914.23平方公里。河流水量受降水影响,7~8月份降水时期,河流为汛期,其余为平水期。

      老哈河,出河北省平泉县,在宁城县甸子乡七家入赤峰市境,流经宁城县、喀喇沁旗、赤峰市的元宝山区、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6旗县区,于翁旗白音他拉苏木(原大兴乡,为翁牛特旗大兴农场所在地)海力吐东敖包出境。河流全长425公里(一说445公里),境内长368公里。河道总落差1215米,平均比降1.5‰,全部流域面积28,162.8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0,787.3平方公里。

      老哈河,最后经翁牛特旗大兴乡海力吐东敖包进入通辽市,流经奈曼旗。在通辽市境内,自奈曼旗苇莲苏乡西奈曼营子入境,入境后的老哈河属于界河,河左岸为赤峰市翁牛特旗,右岸为奈曼旗。流经苇莲苏乡、平安地乡,境内河道比降2‰。苇莲苏、平安地两乡在该河引水灌溉。奈曼旗境内,老哈河入境水量约为5.23亿立方米。老哈河入境55公里(一说66.6公里)、西拉木伦河入境27公里后,两河在开鲁县苏家堡西辽河水利工程枢纽上游4.4公里处相汇,汇合后的河段与东辽河对称为西辽河,是辽河主流。

      同时,老哈河,中游,出宁城县的四家村东,流经建平县西北边境,为建平县与内蒙古的宁城县、喀喇沁右旗、赤峰市区的界河。在建平县三家乡西胡素台村西入建平县境,然后向北流12公里,东岸经三家乡的五十家子村、太平庄乡的要道吐村,西岸经宁城县二十家子村、南山嘴村。之后,河流转西北流又折向东北流,至太平庄乡的幺二营子又转向北流,右纳东南来的海棠河。河水继续北流,至八家乡山根村,有汉长城从喀喇沁右旗甸子乡跨过老哈河入建平县境。再北流至黑水镇,转向西北流,至热水乡的下湾子屯,有燕长城从赤峰县美丽河乡的黑山头跨过老哈河进入建平县境。转西流复折东北流,经老官地乡后汇入英金河,继续东北流,于建平县最北端哈拉道口乡的大嘎岔村离建平县境进入内蒙古赤峰县境。在哈拉道口乡北、赤峰县境内又纳入蹦河,之后,老哈河曲向西北流,至内蒙古境内的大榆树附近汇入西辽河。流经建平县境段长118公里。

      河道特征

      河段划分如下:

      从河源至黑里河口为上游段。河段长57公里,平均比降7.4‰,境内主要支流为黑里河,流域面积653.16平方公里,属天然次生林区,植被良好。

      从黑里河口至红山水库为中游段。河段长217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8‰,河槽宽浅,两岸比较开阔。流域地貌,除沿河两岸有3-5公里宽的河川平地外,大部为600-1000米的黄土丘陵及中低山区,植被盖度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河流含沙量及输沙量从上而下,随着支流汇入逐渐加大。

      从红山水库至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处,为下游段。河段长151公里,河道比降0.9‰。两岸多为沙质丘陵台地。河道特点是从中游的宽阔平川进入宽窄不一的峡谷,且落差较集中。从红山水库至高力罕的峡谷段,比降大,落差集中,水能源丰富。自高力罕以下河谷逐渐宽展,两岸多为沙丘、平原。

      水文特征

      黑里河口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05亿立米,含沙量2.71公斤/立米。建平县境段最大流量为984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为3383平方公里。太平庄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砂量88.2公斤/立方米。

      主要支流

      全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65条,境内94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年平均径流量在1亿立米以上的大型河流(干流除外)有英金河(古称乐水、落马河)、阴河(元称英金河)、锡伯河、西路嘎河(元称白羊河)、坤兑河5条。总河长4339.6公里,河网密度为0.15公里/平方公里。

      黑里河,为老哈河主要源头之一,黑里河长64公里,河水的流量并不比平泉马孟山辽河源的小,于宁城县南部甸子乡七家自然村南入赤峰境与老哈河汇流,流域面积653.16平方公里。

      英金河,古名英格河。英金系蒙古语英格的谐音,意为母骆驼,此河上源是赤峰市郊区境内的阴河,舍路嘎河,半支箭河,锡伯河等四条河流会于赤峰北大桥后为英金河。自赤峰北大桥东流会昭苏河,流经王家店、水地等乡境内,再经元宝山区建昌营镇入老哈河。此河大部为郊区与红山区,元宝山区的界河。全长191.4公里,流域面积1,057平方公里,弯曲度1.50,平均比降1/300,河床宽50-120米,水深0.25-0.6米,常年流水河。于郊区段流长40公里,沿河灌渠二条,可灌溉农田20万亩。

      阴河,“阴”为蒙古语“英金”的谐音,亦称英金河。辽,金时期曾称“落马河”。源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都呼岱山,东流入赤峰市郊区西部,经大庙镇,孤山子乡。至初头朗镇入舍路嘎河。全长138.4公里,流域面积3,22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l/250,河床平均宽度150米,常年流水。于郊区境内流长100公里,水渠较多,可用灌溉面积8万亩。

      昭苏河,古名辋子河,卓索河,今名昭苏河。昭苏系蒙古语,意为夏营地。此河两岸,过去’是牧民夏季放牧的好地方,故得名。发源于赤峰市郊区西北部大六份乡上马场村,南流经大六份,又折东流经岗子,大五十家子,碱场、木头沟等乡,折向南流经当铺地乡,再东流至王家店乡境内入英金河。流长123.5公里,河床平均宽100米,流域面积935平方公里,弯曲度1.48,比降1/250。常年流水河,可用灌溉农田1万亩。

      锡伯河,原名阴凉河,后因鲜卑族游牧于该河流域,蒙古语称锡伯高勒(鲜卑河),后演变成西白河、西白葛河,迄至今日的锡伯河(见《龙泉寺碑文》和《蒙古游牧记》)。发源于喀喇沁旗旺业甸镇的大店北沟,流经喀喇沁旗旺业甸,美林、王爷府、四十家子、锦山、龙山,驼店,牛家营子八个乡,镇及赤峰市郊区,在红山区西部与阴河汇流,入英金河,全长116.7公里,河床平均宽90米,流速为0.7米/秒,常年流水,结冰期3个月(1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可灌溉农田。

      半支箭河,古名哈尔吉河。哈尔吉系蒙古语,意为不全封冻的河。半支箭的来历,含义待查。发源于喀喇泌旗仓头坝,东流23公里至赤峰市郊区猴头沟乡境会乌台图河,又东流13公里至城子乡境会义盛源河,再东流至五三乡境南行入锡伯河。于赤峰市郊区段流长43公里,河床平均宽100米,季节性流水河。

      舍路嘎河,古时曾名饶乐河,锡尔哈河,涉拉嘎河,西路嘎牙河。“舍路嘎”系蒙古语,意为黄羊甸子。据传,因河水流经黄羊出没的草甸子,故得名。发源于河北省围场县东北部,会诸小水东流入赤峰市郊区西部境内的老府镇,经王府乡,至初头朗镇会阴河,再东流至赤峰北大桥入英金河。于郊区段流长90公里,河床平均宽150米。常年流水河。赤峰市郊区二道河子水库建于此河上游。

      坤都伦河,位于宁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天义镇西北30公里处,发源于存金沟乡龙潭梁,是宁城县第二条大河,常年流水,由西向东横向奔流,蒙古族人称纳木坤都伦河,亦称坤都伦河,坤头河,汉译为横向奔流的河。流经存金沟,三座店,大城子、小城子,汐子五个乡镇,在汐子镇蟠龙山下汇入老哈河。中下游是宁城县和喀喇沁旗的界河。此河在宁城县境内流长约63公里,河床宽约150米,流域面积1,350平方公里。沿河两岸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是冲积平原。沿河两岸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但在旧社会,由于反动统治阶级不顾人民疾苦,坤都伦河曾多次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疏河道,筑河堤,兴修水利,使坤都伦河造福于人民。如今,·坤都伦河沿岸已成为宁城县第二条米粮川。

      羊肠子河,发源于翁牛特旗西部石头梁山东麓的玻力科,由西向东,大部分流经翁旗杨树沟门乡,头段地乡i高家梁乡、杜家地乡、桥头镇,解放营子乡,通过赤峰市郊区的哈拉道口镇和波罗和硕乡,子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境内注入老哈河(红山水库)。该河流全长152.5公里,其中流经翁旗境内长达113.6公里。羊肠子河系蒙古语,是以此河中游杜家地乡境内的因只嘎梁取名。“因只嘎高勒’’,汉译为黄羊羔之河,后习称羊肠子河。又因此河发源于玻力科(村),别称玻力科川,玻力科"正音正字为玻日和,系蒙古语,汉译为草深林密、野兽出没,少见行人之险地。羊肠子河为常年性河流,河床宽约100米,年平均流量0.42立方米/秒,河流平均比降为6.2‰,总流域面积2,503平方公里。在翁旗境内的流域面积2,022平方公里。结冰期历年平均129天。主要水产为鱼,养鱼水面202亩。沿河主要建筑物有桥头桥,以及大小灌渠26条,扬水站12座,可灌溉农田84,000亩。

      海棠河,发源于建平县小塘乡的海棠沟,横穿小塘乡、白山乡和太平庄乡后汇入老哈河,其间建有前城子、新城和白山3座中、小型水库。

      蹦河(蚌蹦河),发源于建平县的建平镇,北流至北二十家子镇的扎兰营子出建平县境,经敖汉旗,于赤峰县境汇入老哈河。

      响水玉瀑,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在敖润苏莫苏木与翁牛特旗高日罕苏木接壤的老哈河上。老哈河向东奔流中,穿越科尔沁沙地的石山,形成闻名遐迩的瀑布,清乾隆皇帝赐名“玉瀑”,当地人称“响水”。老哈河流经敖汉北境时,以其桀骜不训的雄风跃上大漠中的石山,把石山劈开宽50米深30米,长约700米的峡谷,以万夫难挡的水速飞泻而下,迸发出雷鸣般巨响。形成了大漠中雄伟壮丽的瀑布景观。由于地势复杂,河水一头跌进3米多深的石井中,原本放荡无羁的河水被激怒了,仰天长啸,旋即而出。前行不到20米,再跌入石井,复又跃出,三次跌入,三次跌出,同时发出三声巨响。两岸石壁回音相和,震天撼宇,隆隆如雄浑壮阔的大漠交响曲。响水除水声奇壮外,石奇还是一景。响水怪石嶙峋,或如万马奔腾,或以长剑依天,或象金蟾荡水。河南岸一石尤为奇特,酷似一把石椅,宽2米,长19米,坐高10余米。靠背扶手左右对称,石椅结构准确,惟妙惟肖。这便是传说中康熙皇帝的太师椅。石椅西侧18米处,有1个高约22米,直径11米的石桩,形如“宝塔”,傲立挺拔,甚为雄奇,石桩两侧的石坡上有十几个碗口大小的印痕,酷似马蹄印。传说是康熙帝乘马观响水留下的痕迹。关于响水,《清史稿》及有关史书均有记载,康熙37年(公元1698年)康熙皇帝曾来这里观赏风光。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秋,清皇帝弘历去盛京拜谒祖陵,途经敖汉北境,距响水10公里,即听到河水的轰鸣声,闻声转辇响水,并赋《观敖汉瀑布水》长诗一首。

      水利工程

      红山水库,1958年10月至1965年10月兴建。位于西辽河支流老哈河中游,翁旗、敖汉旗、郊区交界处。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4%,是以防洪为主,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按千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校核。总库容25.6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7.4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14亿立方米,死库容5.1亿立方米,由主坝、副坝、输水洞、泄洪洞、溢洪道、电站组成。

      乌兰召水库,位于敖汉旗萨力把乡老哈河支流饮马河中游。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总库容896万立方米,为小(一)型水库}1年10月动工,1959年末竣工,国家补助投资20万元。1965年淤平报废后,将坝址上移3公里重建,设计总库容为12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06万立方米,死库容146万立方米,成为中型水库。水库由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改建工程国家补助投资12.87万元,完成土石方1万立方米,用工25.8万工日,于1966年竣工。1985年又淤平。经过三年施工于1992又建成一条泄洪、冲沙洞,力图恢复部分库容,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增加农民的受益。

      打虎石水库,是赤峰第二座大型水库。位于老哈河支流黑里河下游的宁城县西泉乡。控制流域面积540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632平方公里的85.4%。是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养鱼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1,96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757万立米,兴利库容6322万立方米,死库容678万立方米。设计效益为灌溉22.4万亩,保护人口21.4万人,年发电量416万千瓦时,养鱼水面6000亩。水库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电站组成。

      高家店水库,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高家店村。1974年5月动工,1976年7月主体竣工。控制忙牛河支流高家店河,控制流域面积82.6平方公里,总库容1946万立方米。水库由大坝和输水洞组成。最大坝高18米,坝长513米,输水洞分设于大坝两端,最大泄量,东洞为22.3立方米/每秒,西洞为19.9立方米/每秒。由敖汉旗水利队设计,宝国吐公社施工。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养鱼水面1500亩。1984年8月19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98.1米,主体工程未见异常。1977-1985年每年实灌农田0.3万亩,1985年已淤积148.7万立米,1982年始捕鱼。

      二道河子水库,位于郊区老府乡西路嘎河干流上游,1970年3月开工,1972年1月竣工。属第三次复工兴建。控制流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9300万立米,防洪库容39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810万立米,死库容3100万立方米。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最大坝高44.5米,坝长370米。溢洪道为开敞式,净宽56米,最大泄量370立方米/每秒。输水洞为有压隧洞,最大泄量313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2.4万亩,养鱼水面5400亩。

      三座店水库,是大(II)型水库,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五”期间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工程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境内西辽河支流阴河的下游,坝址在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上游0.5公里处,距赤峰市城区35公里。三座店水库主要功能包括城市防洪、供水、生态农业灌溉等。工程设计总库容3.05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 842平方公里,年径流1.41亿立方米,可将赤峰城区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每年向赤峰城区供水4 745万立方米,可为下游生态农业灌溉提供补充水源,年发电692万千瓦时。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 2009年工程达到下闸蓄水的要求,2011年底全部完工。

      孟家段水库,位于辽河干流中游(西辽河)右岸,地处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和八仙筒镇之间。该水库从苏家堡水利枢纽南分洪闸进水,由上下两库组成,其中上库库容为5870000立方米,下库容为49300000立方米,总库容为108000000立方米,是一座及防洪、灌溉、养殖、旅游于一体的平原大型水库。孟家段水库工程由上库、主副水库分洪渠、下库、泄洪道等组成。水库级别为二等,建筑物为3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为2592立方米。

      引水灌溉

      美丽河扬水站,位于元宝山区。提老哈河水,设计提水流量0.67立方米/每秒,总装机537千瓦/4台。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73万亩。

      蟠龙山灌区,1958年动工兴建。灌溉范围在老哈河左岸的乃林、甸子、马蹄营子、平庄、美丽河等公社和乃林果树农场,共27个大队,189个生产队的10万亩农田。干渠长32公里,支渠15条,长95.7公里,斗渠37条,长187.公里。1959年完成渠首及渠系建筑物93项,国家投资97.81万元,耗用钢材57i吨,水泥1219吨,木材663立方米,投工82.7万工日。1960年转入工程配套,至1985年总投资263.16万元。

      英金河灌渠,“二五”期间赤峰兴建最大的灌溉工程。位于郊区东部英金河左岸,由两座渠首,两条干渠组成。一干引水流量13立方米/每秒,长46公里;二干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长53公里。两条干渠共有分支渠20条,总长91公里;斗渠76条,总长203公里。支渠以上建筑物309座,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2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巧万亩。灌区内有机电井463眼,井渠双保险。受益范围包括郊区的水地乡、安庆沟乡、太平地乡、八肯中乡、河南营子乡、安庆沟林场、东沙荒良种场、东湖渔场和元宝山区的风水沟镇。两渠首年均进水量1.048亿立方米。

      水电工程

      打虎石水电站,为宁城县打虎石水库配套工程,国家投资121万元,装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3台,季节性发电,年发电量416万度。1977年11月动工,1981年建成试运,1982年并网发电。

      钩鱼台水电站,是宁城县钩鱼台水库配套工程。国家投资4万元,装水轮发电机组250千瓦3台,1979年10月建成,1983年投入季节性发电,年发电量70万度。

      红山水库电站,是红山水库配套工程,装水轮发电机组5台,总容量6720千瓦。丰水期辽河灌溉区域用水时发电(季节性发电),年发电量240万度,已并入电网运行。

      玉瀑电站,位于红山水库下游,属老哈河梯级开发电站之一。电站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属翁牛特电气化县建设骨干建设工程之一。电站为坝后式水电站,库容370万立米。设计水头19.6米,单机流量16.27m/s,电站装机2×2500kw,年利用小时3780小时,设计年发电量1890万kw·h/年。

      流域概况

      据《辽史》记载,老哈河发源地光头山,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曾仙居马盂山,后与天女可敦相遇,生八子,建立契丹古八部,开创了统治中国北方209年的契丹王朝。主峰马盂山,也叫光头山,海拔1738.4米,山顶是近万亩高山草甸,山体是连绵数万亩茫茫林海。相传是辽王耶律阿保机游牧场所,史称"王爷马场";辽景宗、辽道宗、以及家喻户晓的萧太后都曾在这里飞骑逐猎,弯弓射雕。主峰下的龙母洞常年滴水,四季恒温,流传着神秘动人的传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出使辽邦途径这里,曾写下了"古北岭口踏新雪,马盂山西看落霞"的传世佳句。辽南院枢密副史陈国公窦景庸墓坐落于石虎村旁,墓后靠毗连五峰,前照高耸并蒂山,北侧矗立起三尖柱石,号称"三柱香",辽河源清澈河水缓缓流经墓前,不见其首尾,尽显墓地之灵气;石羊石虎等石像生虽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好,体现辽代艺术之精湛。

      上游所在的平泉县,历史上是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来去分合、驰骋逐鹿的地方,历史文化具有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秦汉时期,平泉属右北平郡。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中京之南设泽州,为京畿重地。泽州的建立,是平泉境内首次具有州一级行政建制。金承安二年(1197年),改泽州为惠州,统领神山、滦阳二县,平泉为神山县地。明洪武二十年三月(1387年),大将军冯胜率军二十万出关,分筑四城,九月置卫所,其中会州卫、富峪卫在平泉境内。清康熙年间,平泉分属喀喇沁右旗、中旗地。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设八沟厅,属理辖境内汉民事务。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八沟厅为平泉州,隶承德府。平泉地设八沟厅之后,厅治所在地八沟街已经成为一个塞外商贸重镇。民国二年(1913年),改平泉州为平泉县,辖属未变。1933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平泉,对平泉进行了长达13年之久的殖民统治。1948年5月平泉县解放,恢复热河省平泉县建置。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平泉县归河北省承德专区管辖。1993年7月后,平泉县隶属河北省承德市。

      中游所在的宁城县、喀喇沁旗、赤峰市区、敖汉旗,下游所在的翁牛特旗,属赤峰市南部,在秦、汉时期分属燕、东胡、鲜卑,隋唐时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明朝时先后属大宁卫、全宁卫、应昌卫和兀良哈三卫,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民国时属热河特别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于热河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设赤峰市。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在这里聚集绵延,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筑造了中华文明。赤峰地区发现并命名了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等8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是全国以地名命名文化最多的地级市,全市已发现各个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7300多处。兴隆洼遗址被史学界誉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C型碧玉龙被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二道井子夏家店遗址被史学界誉为“草原第一城”。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在敖汉旗新发现的距今53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陶塑人像,是国内发现的史前同一时期规模最完整、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人像,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1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赤峰地区作为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两大重要都城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喀喇沁亲王府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爷府。巴林右旗被评为中国好来宝之乡、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红山文化遗址、辽文化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中游右岸的建平县,文化底蕴深厚。建平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红山女神的故乡。境内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美、英、日、印等国学者称之为“世界性发现”。1955年,在建平区南地村出土的古人类上膊骨化石,经人类学家鉴定是猿人化石,距今五六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1981—1985年在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掘出的女神庙、积石冢群、方形石砌围墙遗址,经碳十四测定和树轮较正,距今约5500年。该遗址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明相媲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境内有战国时期的燕长城、金代古塔、辽代古城遗址。建平县,夏、商、西周时期境内有戎族活动。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东胡。战国初期为东胡地,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燕国领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封建集权郡县制,境内属右北平郡。汉初为匈奴左贤王地,汉武帝时击破左地,乌桓迁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境内属乌桓地。东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境内属鲜卑地。三国时期鲜卑分成东西两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地属鲜卑宇文氏。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北魏、东魏、北齐时,境内属营州建德、冀阳两郡的平刚、柳城县。北周时,北齐营州刺史高保宁未降北周,境内仍为高保宁管辖。西北境与契丹接壤。隋代在旧置营州设营州总管府,开皇元年(581)唯留建德一郡、龙山一县,后废郡。十八年(598)龙山县改为柳城。大业初,废总管府,置辽西郡。境内属辽西郡柳城县,西北与契丹接壤。唐代境内南属营州都督府,西属奚地饶乐都督府,余部属契丹松漠都督府。奚与契丹错居。辽代统和二十五年(1007)于故奚王帐地(今宁城县)建中京大定府。境内属中京大定府金源县(开泰二年置)、富庶线(开泰二年置),北部属大宁府高州三韩县(开泰中置)、恩州恩化县(开泰中置)。金代承辽制,境内属北京路大定府富庶、金源县、惠州惠和县,大宁府三韩县。元代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为大宁路,二十二年(1285)改为武平路,二十九年(1292)复改为大宁路。境内属大宁路富庶县、金源县、惠和县、大定县。明代初沿用元旧制。洪武二十年(1387)废元制,置大宁为,境内属大宁卫。永乐十二年(1414),在老哈河中游建立老哈河卫。景泰以后境内属兀良哈三卫的诺音卫。清代建县前,境内西南部属承德府平泉州,东北部属承德府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平泉州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建昌县之北境敖汉三旗旧牧地置建平县,隶属朝阳府。中华民国1914年取消清朝旧制,设热河特别区。建平县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隶属热河省。1933年3月,建平县隶属朝阳六县指挥署。1934年,六县指挥署撤销,建平县仍属热河省。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建平县属中共领导下的热中行政公署。10月,建平县改属中共领导下的热辽行政公署。1947年7月,热辽行政公署撤销,建平县隶属热河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7月,热河省撤销,建平县划归辽宁省锦州地区专员公署。1959年2月,划归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1964年3月,属辽宁省朝阳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5月改称朝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又改称为朝阳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9月,复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建平县隶属之。

      社会经济

      老哈河发源地,平泉县,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2.2%,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75.8万立方米。平泉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平泉县是“辽河源头、契丹祖地、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农业形成了食用菌、畜牧养殖和设施园艺三大特色富民产业,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化工、采矿、酿造、建材、机械铸造、食品加工为主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形成了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先后获得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全国商贸流通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中游右岸的建平县,资源十分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55种,主要有铁、膨润土、高岭土、硅石等。铁矿石探明储量1亿吨以上,全县铁精粉生产厂家191家,宽丰集团、建龙集团、金昌集团等一大批的铁矿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上,全县铁精粉年产量450万吨,居全国县(市)区第六位;建平磷铁资源丰富,境内有国生、荣田、天宝等一大批大的磷加工企业,全县磷精粉年生产能力317500吨;全县膨润土总储量为2.5亿以上,是亚洲最大的膨润土生产基地,国际上知名的加工企业美国唯科集团、德国南化集团在建平建有大的生产企业,全县有膨润土加工企业60家,年产值达3亿元,年开采加工能力100万立方米;陶瓷主要原料高岭土远景储量达2亿吨以上,硅石储量达3亿吨以上,可为建平陶瓷产业服务百年以上。在农业资源方面,人均耕地3.5亩,居全省县(市)区第三位,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沙棘林102万亩,年可采摘鲜果20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马铃薯60万吨以上;杂粮种植面积60万亩,年购销量35万吨;猪、牛、羊、禽饲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猪、羊饲养量分别占朝阳市饲养总量的1/2、1/3。先后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机杂粮之乡、膨润土之乡、马铃薯生产基地等。

      中游所在的宁城县、喀喇沁旗、赤峰市区、敖汉旗,下游所在的翁牛特旗,属赤峰市。

      宁城县,有以白酒、啤酒、肉鸭、肉牛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以钢铁、原煤、黄金、石材为重点的矿产冶金工业,以化肥、膨润土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三大支柱产业。自然资源富集。境内有两大河流,两大山脉,有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水温高达104度的中国北方最热天然温泉,宁城县地处多金属和非金属成矿带,发现金、银、铜、铁、钼、煤、膨润土、高岭土、珍珠岩等矿产资源34种,开发利用16种,矿床、矿点(矿化点)214处,设置探矿权40个、采矿权116个。古生物化石产地10处80.17平方公里,分布4个镇乡,被誉为世界化石宝库。宁城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和契丹文化发祥地之一,史称“紫蒙之野”,为辽代五都之一——中京所在地。现存春秋战国时期南山根遗址、小黑石沟墓群,西汉右北平郡治所黑城遗址、汉长城遗址、辽中京遗址、清代法轮寺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00年皇家陪嫁牡丹、辽代宗教圣地福峰山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宁城县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革命老区,晋察冀抗战前沿——承平宁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有抗日英雄高桥烈士陵园、承平宁抗日纪念馆等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多年打造已形成了“温泉古都、山水宁城”的塞北特色旅游品牌。

      喀喇沁旗,喀喇沁物产丰饶,特色明显,全旗中药材、蔬菜、花卉等特色种植达到33万亩以上,牛家营子镇被誉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以肉牛肉羊为主的规模养殖业蓬勃发展。形成了铜材冶金、建筑建材、轻纺服装、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体系,锦山工业园被自治区批准为赤峰市首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喀喇沁亲王府是“中国最大的蒙古王府博物馆”、“内蒙古最大的古建筑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美林谷滑雪场投入运营,以“一府”(喀喇沁亲王府)、“三寺”(福会寺、灵悦寺、龙泉寺)、“三区”(茅荆坝风景区、美林谷旅游区、马鞍山风景区)为重点的赤茅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正在形成。

      赤峰市区,元宝山区是赤峰市三区之一,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全区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0.8亿吨,其中可采储量6.2亿吨。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吨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东北地区骨干发电企业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境内,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形成以“一区四园”为载体,能源、化工、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菜、乳、肉”产业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辐射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体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赤峰市领先水平。

      松山区,1983年12月改赤峰县为赤峰市郊区,1993年7月改称赤峰市松山区。区境地质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40余种矿藏。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铁、铝、锰、钼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玄武岩、萤石、水晶石、大理石、冰洲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等,能源矿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松山区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带,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命名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存历史文化遗址38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著名景观有: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夏家店青铜文化遗址、阴河岩画、阴河沿岸石城群、水地战国燕长城遗址、猴头沟辽金瓷窑遗址、海贝尔游乐园、香山寺风景区、神仙沟生态旅游风景区、乌良苏生态旅游风景区。

      敖汉旗,“敖汉”蒙古语译成汉语为“老大”的意思。全旗有林面积562万亩,人工牧草保存面积150万亩,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2002年6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因此敖汉旗被称为“绿色敖汉”。矿产资源蕴含丰富。境内有金、银、铁、钨、钼、铜、煤等矿产30余种,各类矿床、矿点200余处,矿产资源遍布全旗各地,储量十分可观年产铁精粉250万吨以上,年产黄金5吨以上,是自治区第一产金大县,金陶公司是自治区最大的黄金企业,赤峰黄金是内蒙古首家本土黄金上市公司。故又被誉为“金色敖汉”。以“人文敖汉”而著称。境内已经发现各个不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4000余处,居全国之冠。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四种首次发现并以敖汉地名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有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城子山山城遗址、大甸子遗址、赵宝沟遗址、战国燕长城遗址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在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红山文化整身陶人被誉为“中华祖神”,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玉器,发现了中国最早龙的雏形,享有“龙祖玉源”的美誉。全旗耕地面积近400万亩,粮食常年生产能力10亿公斤,是全市、全区产粮大县,全国粮食主产区。2012年8月,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5月,“敖汉小米”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东北三省、京津地区农畜产品主要供给基地。“敖汉细毛羊”曾获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嘉奖,“敖汉苜蓿”在1984年获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命名。“敖汉荞麦”于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敖汉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黑山,以真林奇水怪石为胜的清泉谷等山地景观,响水玉瀑等自然风光,热水温泉等旅游资源,黄羊洼、三十二连山等生态治理工程,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心性祭祀址”城子山山城遗址、“海内外孤篇”大甸子遗址、“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等古文化遗址。

      翁牛特旗,自然资源丰富。全旗现有在册耕地314万亩,草牧场755万亩,林地522万亩。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粮食总产达到21.2亿斤,六月末家畜存栏256万头只。境内已发现矿种35个,矿点、矿化点337处,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铅锌铜等金属矿产储量9500多万吨,金银等贵金属矿产储量196万吨,萤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550万吨,泥炭储量1.9亿吨,陶土储量7亿立方米。风电装机总量达到85万千瓦,位居赤峰市首位。是红山文化、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境内出土了“碧玉龙”和“黄玉龙”,被誉为“玉龙之乡”。全旗现有上窑古人类穴居遗址、辽代永州城遗址、元代蓟国公张英瑞墓地、蒙东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梵宗寺等各类各时期文物遗址413处。境内集草原、沙漠、湖泊、奇山、怪石、松林、响沙于一体,素有“瀚海明珠”、“塞外水乡”之称,是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地区最近的草原、沙湖、响沙观光旅游区。以马铃薯、甜菜、育肥牛、肉羊、生猪为主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全旗有8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蒙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翁牛特牛肉、羊肉、大米地理标识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受理并公示。玉龙沙湖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启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工作。翁旗获得“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