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

海拉尔区海拉尔区

海拉尔区(Hailar District),别名海拉尔、海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市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接壤,西部、北部同陈巴尔虎旗毗邻。截止2022年1月21日,下辖4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19.8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海拉尔区常住人口为365012人。

海拉尔区东高西低,属于“海拉尔内陆断陷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水资源除天然降雨外,还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境内有金、银、钼、铅、铜、石油等40多种矿产。

2021年年末,海拉尔区有职业高中学校1所,全年招生608人,在校生1714人,毕业生457人,拥有教职工数175人;共有卫生机构205个。

海拉尔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置,1734年建城(呼伦贝尔城),至今已有285年建城历史;民国三十八年4月(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同纳文慕仁盟合并,海拉尔市隶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为呼纳盟政府所在地;1953年4月,撤销呼纳盟建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68年1月,海拉尔市人民委员会改为“海拉尔市革命委员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1979年7月,“海拉尔市革委会”随“呼伦贝尔盟革委会”由“黑龙江省革委会”划回“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委会”;1980年8月,恢复海拉尔市人民政府建制,其隶属关系不变;2002年1月,撤市设区。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信息 7 政府领导 8 经济发展 9 社会事业 10 交通运输 11 历史文化 12 风景名胜 13 知名人物 14 对外交往 15 城市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海拉尔区

      外文名:Hailar District

      别名:海拉尔、海区

      地区生产总值:1815187万元(2019年)

      下辖地区:6个街道、2个镇

      主要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等

      邮政编码:021000

      地理位置:中国东北西北部

      气候类型: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

      方言:汉语东北官话、蒙古语巴尔虎-布列亚特方言

      区长:于民

      面积:1320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287405人(2019年户籍人口)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国家/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政府驻地:正阳街道广场路

      电话区号:0470

      著名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成吉思汗广场圣石、伊敏河河心岛大型音乐喷泉

      机场: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

      火车站:海拉尔站、海拉尔东站

      车牌代码:蒙E

      地理坐标:东经119°28′~120°34′、北纬49°06′~49°28′

      建制沿革

      居住在海拉尔地区最初见诸史籍的民族是东胡,东胡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继而向东胡族发动袭击,一举大破东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匈奴,海拉尔为左贤王庭辖地。

      汉朝时匈奴扰边,汉武帝遣卫青出塞北征匈奴,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为中国兵力至呼伦贝尔之始。匈奴即灭,鲜卑人尽据匈奴故地。公元1世纪,东胡族的后裔鲜卑拓跋部逐渐强盛,经海拉尔河“南迁大泽”,海拉尔为鲜卑部落联盟东部辖地

      隋时突厥强盛,为其属地。

      唐灭突厥,海拉尔地区归室韦都督府辖。突厥的灭亡,使室韦——鞑靼人得以向西逐步推进,呼伦贝尔全境为室韦——鞑靼之地。

      宋朝,契丹族复强建辽国,室韦之地尽属,海拉尔地区归属乌古敌烈统军司辖。

      元朝建立后,海拉尔地区归属岭北行省和林路辖,并把呼伦贝尔一带封给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在海拉尔河流域设置了海刺儿千户所,归属奴儿干都司斡难河卫。以恺腊儿鞋袒把秃为海喇儿千户,仍为蒙古游牧之地。

      清初,游牧于呼伦贝尔诸部于天聪至崇德年间先后归清,清朝即抚有呼伦贝尔全境,直属清理藩院。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归黑龙江将军辖此地。清末,民间以呼伦贝尔城在海拉尔河附近,故亦称之为海拉尔城。原呼伦贝尔城被称为“城里”或“旧街”,隶属呼伦贝尔副都统辖。称铁路两侧至东西交界街逐渐形成的房屋市井为“海拉尔”,是东清铁路交涉分局辖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海拉尔归属于黑龙江行省。

      民国元年(1912年)初,海拉尔隶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为府治所在地。

      民国四年(1915年),呼伦贝尔为“特别区域”,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

      民国九年(1922年),海拉尔受辖于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呼伦县署、中东路海拉尔铁路交涉分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海拉尔新街被认定为乡,市政分局改为东省特别区海拉尔乡政公所。

      民国十八年(1929年)呼伦县公署改为呼伦县政府。同年11月苏军攻占海拉尔,成立“海拉尔苏维埃政府”,苏、蒙军撤出时自动取消。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12月5日,海拉尔失陷。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后,海拉尔归属于兴安北分省,并为省会驻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海拉尔办事处,行使铁路附属地外一切行政管辖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兴安北分省改为兴安北省,海拉尔仍为省会驻地,隶属兴安北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海拉尔乡政公所辖新市街(原铁路附属地)和海拉尔办事处(原呼伦贝尔城)所辖一切权力合并,统一归海拉尔市政管理处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定海拉尔为市,称海拉尔市。撤销海拉尔市政管理处,设市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海拉尔成立,辖海拉尔市。将原“海拉尔市自治公署”改称“海拉尔市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政府,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为属呼伦贝尔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11日,呼伦贝尔盟同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辖海拉尔市。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撤销呼纳盟建制。海拉尔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呼伦贝尔盟下辖海拉尔市,盟政府驻海拉尔市。

      1969年8月,海拉尔市随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

      1979年7月,由黑龙江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仍隶属呼伦贝尔盟。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呼伦贝尔盟撤盟设市,为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地。

      2002年2月,撤销县级海拉尔市,成立海拉尔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海拉尔区下辖7个街道、2个镇。

      区划详情

      2个镇:哈克镇、奋斗镇。

      7个街道:胜利街道、呼伦街道、健康街道、正阳街道、靠山街道、东山街道建。

      自然环境

      海拉尔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偏西南,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边缘的接合地带,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28′~120°34′与北纬49°06′~49°28′之间。

      地形地貌

      海拉尔区自然景观海拉尔区自然景观

      海拉尔区境内东高西低,属于“海拉尔内陆断陷盆地”,海拔高度在603.0—776.6米之间,相对高差170多米。形成三个地质单元,谢尔塔拉东山二个构造台地,以及海拉尔盆地。前者以高平地为主,后者以低平地和河滩地为主,地貌类型可分为低山丘陵、高平地、低平地和河滩地。

      气候

      海拉尔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由于纬度偏高,远离海洋,加之大兴安岭的屏障作用,使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团的影响减弱,大部分时间在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形成了如下区域气候特点:春季多大风而少雨,蒸发量大;夏季温凉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霜冻早;冬季严寒漫长,地面积雪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1℃至-2℃,1月(最冷月)平均低温为- 30.83℃,7月(最热月)平均高温为25.84℃。年平均降水量为350-370mm,1月平均降水量为3.79mm,7月平均降水量为99.38mm。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00小时。无霜期平均130天,5-9月月均低温大于0℃。

      水文

      海拉尔区水文地理属于黑龙江流域。海拉尔地表水包括海拉尔河、伊敏河及湖泊沼泽。

      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吉鲁契那山麓,干流全长743公里,流域面积54713.3平方公里,经牙克石流入海拉尔区,流经海区河长123.47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2亿立方米,由东向西纵贯全境,于城区北部坝后1.5公里处流入陈巴尔虎旗。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南侧的蘑菇山山麓,全长约394公里,流域面积22697平方公里,是海拉尔河的一级支流,经鄂温克旗于城区南郊贝尔桥流入海拉尔区,在城区北部呈“T”字型汇入海拉尔河,流经海区的河流长13.95公里,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5亿立方米。

      两条过境河流的径流量均表现出年内年际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每年5—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77.1%,而11月—翌年4月的径流量仅占4.1%,同时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Qmax/Qmin可达4倍以上。

      自然资源

      海拉尔区境内有金、银、钼、铅、铜、石油等40多种矿产。截止到2008年,海拉尔区境内的谢尔塔拉铁锌矿储量5851万吨;大雁煤田和陈旗宝日希勒煤田都延伸到海拉尔区境内;石灰石探明储量3348万吨;西山硅砂属于大型矿。

      植物资源

      草原草原

      海拉尔区境内森林面积7948公顷,林木蓄积量45136立方米。其中有珍贵的河地樟子松269公顷,兴安落叶松14公顷。其它为杨树、榆树、柳树等。海拉尔区草场面积97770公顷,实际可利用面积79637公顷。主要牧草有羊草、早熟禾、大针茅等。药用植物有狼毒、防风、赤勺、韭菜籽、马勃、益母草等40余种。食用植物有蘑菇、黄花菜、野韭菜、山丁子、山杏等10余种。

      动物资源

      海拉尔区境内的动物有黄羊、狍子、狼、狐狸、水獭、黄鼬、野鸭、大雁、百灵鸟、沙半鸡、鲤鱼、鲫鱼、狗鱼、小青鱼等。

      水资源

      海拉尔区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33.9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0.42亿立方米,根据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类。

      人口信息

      截止到2012年末,海拉尔区户籍人口275660人,与2011年相比增加23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0042人,农业人口15618人。

      2019年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87405人,其中,城镇人口277230人,乡村人口10175人。年末总户数110870户。全年出生人口2345人,出生率为8.49‰,死亡人口1609人,死亡率 为6.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1‰。

      2019年,在总人口中,男性139524人,女性147881人,男女性别比为94.4:100.0;全区少数民族人口66480人,其中,蒙古族38225人;回族8403人;满族8456人;朝鲜族917人;达斡尔族7229人;鄂温克族1678人;鄂伦春族192人;俄罗斯族1034人。

      2019年,从年龄结构看:0-17岁人口38837人,占总人口的13.5%;18-34岁人口61380人,占总人口的21.4%;35-59岁人口129025人,占总人口的44.9%;60岁及以上人口58163人,占总人口的20.2%。

      政府领导

      区长:于民

      副区长:陈鑫、白铁柱、张艳华、滕立山、阿拉木斯、王振平、马瑞雪

      经济发展

      2008-2012年海拉尔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2008-2012年海拉尔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

      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518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63351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483万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413479万元,下降3.7%,其中,工业增加值282594万元,增长3.4%,建筑业增加值130885万元,下降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339225万元,增长5.6%。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5∶22.8∶73.7。

      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2.0%,比上年同期上涨 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上涨5.8%、0.2%、1.6%、0.8%、1.4%、2.8%,生活用品及服务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讯下降2.3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9年海拉尔区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304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95公顷,增长46.6 %。全年粮食总产量87456吨,比上年增加15027吨,增长20.7%。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20693吨,增长82.6%;玉米产量468吨,下降94.3%;大豆产量4843吨,是上年的3.8倍;马铃薯产量(折粮)56408吨,增长21.3%。

      2019年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95262头(只、口),同比增长5.9%。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87341头(只),增长8.2%;生猪存栏7921口,下降30.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784吨,下降9.8%,其中:猪肉产量1223吨,增长0.2%;牛肉产量1685吨,下降31.3%;羊肉产量1482吨,增长8.8%。牛奶产量88711吨,增长20.7%。

      2019年全年造林面积9000亩,义务植树40万株。

      第二产业

      2019年末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282594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11541万元,增长8.2%。其中,重工业产值为529134万元,增长4.9%;轻工业产值82407万元,增长35.5%。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销能力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9758万元,增长4.9%;实现税金总额为17842万元,下降10.4%;应交增值税8509万元;全年实现利润-31545万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100.2%,下降0.2个百分点。

      2019年海拉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分别为:原煤消费量4025321.12吨,同比下降3.1%;汽油消费量58.5吨,同比下降98.8%;柴油消费量1569.62吨,同比增长70.7%;电力消费量135394.9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7%。

      2019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088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16.5%。全区31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29808万元,同比下降2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4万平方米,下降22.0%,竣工房屋面积29万平方米,下降45.5%,房屋建筑竣工率45.3%。

      第三产业

      海拉尔三角地商圈海拉尔三角地商圈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5492万元,同比下降24.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9311万元,下降50.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275万元,同比增长19.7%。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5946万元,同比下降30.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9311万元,下降50.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99万元,同比增长61.7%。

      2019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543万元,同比增长144.9%;第二产业投资61275万元,增长19.7%,其中工业投资61275万元,增长19.7%,占全部投资的13.5%;第三产业投资367674万元,下降31.6%。

      201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9311万元,同比下降50.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达到2180667平方米,下降50.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达到1540514平方米,下降52.8%,占全部施工面积的70.6%。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546399平方米,下降48.5%。

      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2019年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分地区看,城镇市场消费增长3.2%,乡村市场消费增长9.0%。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9.1%,商品零售增长2.4%。

      2019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9%。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8.8%;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4%。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0%,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1.2%,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7%。

      2019年1—11月份,海拉尔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84.68万元,同比下降70.5%,其中,进口总额159.15万元,下降77.4%;出口总额125.53万元,增长51.6%。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9年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20067万元,同比下降1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197万元,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1746万元,增长16.1%。

      2019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543830万元,同比增长0.2%,其中,住户存款2767737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024869万元,财政性存款106593万元,机关团体存款1643085万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66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26840万元,增长1.9%,其中,住户贷款735949万元,非金融业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90891万元。

      2019年年末全区保险主体29家,其中财险17家,寿险12家。全年保险业务总收入235396.76万元,同比增长15.9%,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2064.37万元,增长3.1%;人寿保险收入173332.39万元,增长21.5%。

      社会事业

      2019年推荐 “绿色建材专利技术研发与转化”项目申报了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并获得49万元的资金支持;推荐“5万平方米/年新型节能墙体部品产业化”等14个项目上报了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其中“高效农牧业智能识别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北方地区猪舍全自动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和“无人驾驶牧草打捆运输应用于推广”3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共获得项目450万元资金支持;推荐“农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9CM-1.2型牵引式圆草捆缠膜机研制与开发 ”等12个项目申报了呼伦贝尔市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项目,其中内蒙古赤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农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内蒙古瑞丰农牧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9CM-1.2型牵引式圆草捆缠膜机研制与开发”、呼伦贝尔市朗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民族文化旅游数据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 ”、海拉尔区绿康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寒地区蔬菜标准化技术示范及推广” 四个项目得到市科技局的项目资金支持,共获得项目资金35万元。

      教育事业

      海拉尔二中旧校区教2楼海拉尔二中旧校区教2楼

      2019年海区有职业高中学校1所,全年招生588人,在校生1650人,毕业生566人。拥有教职工数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普通中学校18所,全年招生5361人,在校生16324人,毕业生5603人,拥有教职工数1785人,其中:专任教师1658人。小学15所,招生2979人,在校生15500人,拥有教职工数997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49人。拥有教职工数109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2833人。拥有教职工数1214人,其中:专任教师773人。

      文化事业

      2019年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6个,博物馆3个。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2019年,开展“文化与百姓同行”主题系列活动,举办“津门爱上大草原-书画摄影作品展”、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京剧小戏下基层等文化活动;邀请4位国家一级演员传授艺术广场舞《春风化雨》和原创广场舞《我的呼伦贝尔》。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喜迎十四冬”大剧院惠民系列演出40余场。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将进一步增强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能力。启动“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推出科普、展览、文化讲坛、公益课堂、少儿阅读推广、图书推荐等70余场活动,为建设书香海拉尔,推进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卫生事业

      海拉尔海拉尔

      2019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67个,其中:医院17个(综合医院8个,民族医院2个,专科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8个,门诊部2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3个,妇幼保健院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2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5161人,其中执业医师1769人,注册护士2449人,病床床位3288张。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早孕建册率99.73%、系统管理率96.83%、高危孕 产妇管理率100%。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筛查率分别为99.34%和97.26%,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劳动就业

      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7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12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8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

      邮电通信

      2019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23458.9万元,同比下降10.1%。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3748户,下降10.3%,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82742户,下降7.8%,全区互联网用户达到288077户,增长37.5%。

      体育事业

      2019年,举办2019海拉尔国际冰球邀请赛、2019全国冬泳日(海拉尔站)活动暨国际冬泳邀请赛、2019年全国健身秧歌(鼓)大赛内蒙古呼伦贝尔站比赛,深入探索“旅游+冰雪+体育”业态发展,吸引游客,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举办(承办)呼伦贝尔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助力十四冬足球赛、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选拔赛、海地区乒乓球俱乐部团体赛、健康海拉尔青少年乒乓球趣味比赛、海拉尔区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等各级各类赛事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履行“创卫”工作职责,推广工间操,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健身意识。三是完成老年人体育文化基础建设全覆盖工程任务,组织海区健身气功太极拳协会人员参加2019年第三届中俄蒙健身气功、武术邀请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真正做到全民健身走进老年人队伍中去。

      人民生活

      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127元,同比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1719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380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9539元,增长7.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日趋优化。2019年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4.8%,下降0.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3%,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

      2019年,海拉尔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217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121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251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378人,征缴矢业保险费920.23万元,累计为1174人发放失业金1917.59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372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015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2100人,收缴工伤保险金472万元,发放528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2000人。

      2019年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032.24万元,保障户次14923户次,保障人数21947人次,其中:发放城市低保金950.44万元,保障户次13309户次,保障人数19534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81.8万元,保障户次1614户次,保障人数2413人次。发放城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81.03万元,其中:发放城市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49.62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资金31.41万元。发放大病医疗救助金44万元,113人得到救助。

      交通运输

      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

      海拉尔区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境内有滨洲铁路、伊敏线两条铁路和多条联络线;有海拉尔铁路办事处;有海拉尔站、海拉尔东站等铁路车站。海拉尔区是省道201、省道202、301国道和G10绥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境内有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航空公司系统中多称“海拉尔东山(国际)机场”。2015年,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开通航线60条。

      2019年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94.19万吨,同比增长5.0%,公路客运量6482.27万人次,增长5.3%;公路货运周转量43686.71万吨公里,增长4.8%,公路客运周转量32462.78万人公里,增长7.1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320辆,营运出租汽车2131辆。2019年共保障进出港航班19810架次,同比增长8.3%;旅客发运量1284839人次,增长9.3%;旅客吞吐量2558413人次,增长9.9%;货邮发运量3838.8吨,增长17.5%;货邮吞吐量6247.8吨,增长8.3%;出港平均客座率82.0%,下降0.9个百分点。

      历史文化

      “太平鼓舞”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

      “灯舞、盅碗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

      “达力根巴雅尔”是鄂尔多斯草原,自古留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安代舞”是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

      “育呼尔”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

      蒙古族饮食

      蒙古族的食品分为肉食、乳食、粮食。海拉尔人宴请尊贵的客人时,有时还要摆羊背子(蒙古语称乌察或秀斯)。奶食品中属于食品之类的有:黄油(酥油)、白油、奶皮、奶豆腐、奶酪(酪蛋子)、奶果子;属于饮料之类的有奶茶、酸奶、奶酒。

      蒙古族长调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风景名胜

      呼伦贝尔古城又名呼伦贝尔城,位于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正阳街一带,始建于1734年。

      哈萨尔斜拉桥

      海拉尔区景点景区海拉尔区景点景区

      哈萨尔斜拉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伊敏河上。是呼伦贝尔市地标性桥梁、道路景观工程,同时还是呼伦贝尔市与海拉尔区两级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是内蒙古地区首座高塔大跨度斜拉桥。

      海拉尔要塞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北山遗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扩大侵略战争,在中国东北中苏边境设立的14处要塞中最大的两处之一。1934年6月开始构筑,1937年末竣工。海拉尔河北岸还有在修筑海拉尔要塞结束时为保密而枪杀活埋中国劳工的“万人坑”,记录着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知名人物

      编号人物性别民族事迹
      1白岩松蒙古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2布仁巴雅尔蒙古族著名歌手
      3乌兰托娅蒙古族民族女歌手
      4张秋歌汉族著名演员
      5姜风鸣汉族原全国学联副主席

      对外交往

      海拉尔区作为呼伦贝尔市的中心首府城市,对外交往频繁,特别是近年来与俄蒙各友好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友好关系健康发展。

      1992年7月,海拉尔市与俄罗斯赤塔市签订协议,正式确立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2012年9月,海拉尔区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松根海尔汗区签订协议,双方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此外,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的涅尔琴斯克区、车尔尼雪夫斯基区提出与海拉尔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愿望。

      2015年6月18日,这是一个值得载入中国外交史的日子,蒙古国驻呼伦贝尔领事馆在海拉尔正式开馆了,成为继呼和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之后蒙古国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的第三家领事机构。

      城市荣誉

      2018年6月5日,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