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

大沽口大沽口

大沽口,全称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始建于1522年—1566年(明嘉靖年间),后存遗迹占地约16.08公顷。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国家4A级景点,是中国明清北方海防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沽口主要遗存内容为南岸的“威”字炮台、“镇”字炮台、“海”字炮台、长炮台4座炮台。景区内有一座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主要由展厅、临时展厅、放映厅、库房及其他附属用房等组成,展示了19世纪旧中国那一段被列强欺辱的历史,1840年至1900年60年间,外国列强先后对大沽口炮台发动四次入侵。清政府签定《辛丑条约》后,被迫拆毁大沽口炮台。

1988年国务院将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又将其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交通信息 3 景点介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大沽口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价格:30元

      所属国家:中国

      地理位置: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炮台路1号

      景点级别:AAAA级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所属城市:天津市

      交通信息

      大沽口大沽口

      乘坐110路、111路闸南线、627路、822路到和美苑站下车,沿天津大道向东步行约600米可至。

      自驾车

      天津滨海高速(S11)至天津大道出口下高速即是。

      景点介绍

      大沽口大沽口

      同治十年(1871)再次增添炮台、炮位,至此,炮台计有:大沽北岸、南岸、草头沽、石头缝、南滩等,共有大炮99尊,构成大沽要塞防御体系。1840~1937年,英、法、日等国军队7次入侵京津,其中5次由大沽登陆咸丰八年(1858)五月英法联军2000余人,舰船20余艘攻大沽,一部登陆,直逼天津,迫使清廷签订《天津条约》。咸丰九年七月,英法联军1500余人,舰船20余艘再次闯入大沽海口,炮轰炮台,派兵登岸。大沽守军击毁敌船多艘,击杀敌兵数百,敌军登陆失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八国联军2万余人、军舰30余艘攻大沽,入侵津京。由于清廷腐败,实行媚外政策,于次年签订《辛丑条约》,条件内容之一即全部拆毁大沽炮台。今大沽口东北已建成天津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