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鞑靼
鞑靼
鞑靼(dádá)现代指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等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讲突厥语的民族。有500多万人。是今俄罗斯联邦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
在东亚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明代仅指蒙古高原东部建立的鞑靼政权;
欧洲则最早用来称呼保加尔人,后成为俄国境内使用突厥语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突厥语各族)的统称。
鞑靼人一名,最早于公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基本简介
3 历史沿革
4 社会组成
5 文化方面
6 史籍记载
7 相关解释
基本信息
中文名:鞑靼
含义:对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系统泛称
最早记载: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
类别:古代族称
语言:突厥语族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蒙古族
都城:哈拉和林、察汉浩特
外文名:Tatar people、East Mongol
别名:达旦、达怛、Tatar、北元、蒙古
时代:公元10世纪后
民间信仰:伊斯兰教、森林神、水神、家神等
拼音:dádá
政治体制:君主制
主要宗教:萨满教、藏传佛教
官方语言:蒙古语
基本简介
在中外蒙古史学者的论著中,屡见“北元”一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一史学概念的使用范畴却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就是“北元”是指1368-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还是指1368-1635年这260多年间的蒙古。传统说法是1402年坤帖木儿被杀,鬼力赤篡夺汗位, 为北元时期结束的时间(《明史·鞑靼传》)。 关于这个问题,蔡美彪先生和曹永年先生曾作过深入探讨,认为“北元”应适用于脱古斯帖木儿败亡而止,即1388年,此后大元国号已取消,仍称蒙古。
大元国号的废弃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蒙古政权放弃了争夺中原的目标,转为立足于蒙古本身。
“北元”(1368年-1388年)仅代表一个时期的结束,其后进入《明史》所说的鞑靼时期(为明人所称,蒙方一直以蒙古自称)。但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大蒙古国”政权仍然继续,鞑靼政权长期沿用元朝时代的汉制职官(如也先官职为太师淮王),至满都海夫人时才基本取消。“大蒙古国”政权延续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清所灭亡。
故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依照中国名称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有时“元朝”可泛指从1206年至1368年这段时期。
欧亚大草原
鞑靼这个古代族称,曾用于与现代俄罗斯鞑靼族无关的许多民族。有时用于称呼欧洲亚洲大草原和沙漠的所有游牧民族,包括蒙古人和突厥人;也曾用以称呼蒙古帝国(13一14世纪)诸民族与国家。现居住于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成份中,就有突厥人、保加尔人成分。在蒙古帝国时期,许多民族融合成鞑靼人,19世纪时,楚瓦什人和莫尔多瓦人也被吸收进去。
鞑靼人14世纪由萨满教改伊斯兰教,民间亦信仰森林神、水神、家神等
名称来源
鞑靼最早的名称记载出自宋朝,《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鞑靼之人皆勇悍善战,近汉地者谓之熟鞑靼,能种秫穄,以平底瓦釜煮而食之。远者谓之生鞑靼,止以射猎为生”’。鞑靼是柔然可汗大檀的后代和部众的自称。中原人对游牧草原各部的统称。鞑靼还分为生鞑靼和熟鞑靼,生鞑靼是指被成吉思汗征服的漠北蒙古诸部,熟鞑靼是白鞑靼,即汪古部。元亡以后,明代把东部蒙古 (元帝室后裔所部) 称为鞑靼。
历史沿革
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等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公元7世纪前后,由于其他游牧部落的不断袭击,保加尔部落被迫迁徙,其中一部分来到了伏尔加河中游和卡玛河一带,征服当地土著居民,组成了“伏尔加-卡玛河保加尔部落联盟”,并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改营农业。这些保加尔人成为后来喀山地区塔塔尔人的重要来源之一,直到20世纪初,还有些塔塔尔人自称为保加尔人。
13世纪中叶,西征的蒙古人摧毁了“伏尔加-卡玛河保加尔部落联盟”。成吉思汁之孙拔都,建立了地跨欧亚的金帐汗国。其居民主要是以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和保加尔人和为主体。汗国的统治者蒙古人在当地居民的影响下,逐渐采用了突厥语。
“塔塔尔”是本民族自称“tatar”一词的音译。其名称最初见于突厥碑文《阙特勤碑》中,唐代文献称“达旦”,之后文献里出现的“鞑靼”等,都是“塔塔尔”的不同音译。
这个民族在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
早期文明
原名为塔塔尔部,最早的记载见于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Tatar(三十姓鞑靼),当因其中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还载有 Toquz-Tatar(九姓鞑靼),谓其曾与Toquz-Oghuz(九姓乌古斯)联合反抗突厥。8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开始出现在842年的汉文文献中。唐末,漠南鞑靼数万之众被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人取代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辽朝时期
辽兴,鞑靼诸部经过辽太祖耶律亿至辽圣宗耶律隆绪各朝的经略,尽为辽廷属部,《辽史》通称之为阻卜或术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别。辽廷分别命其首领为大王(或夷离堇),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并建三城于鄂尔浑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置镇、防、维三州,驻军镇戍,开辟屯田。统和末年(1011年),又派官充任诸分部节度使以加强统治。鞑靼(阻卜)诸部需岁贡马、驼、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应征出兵。岁贡的沉重,节度使的贪残,使他们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开泰元年(1012年),鞑靼部长杀节度使以叛,围攻镇州;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出征甘州失利还镇,鞑靼诸部乘机皆叛;大安八年(1092年)“北阻卜”部长磨古斯乘各部起义反辽,规模尤大,延续八年始被平服。辽亡前夕,宗室耶律大石(西辽德宗)退据漠北,后率部西迁,其中就有一部分鞑靼(阻卜)人。
金元时期
金重点用兵于宋,蒙古高原各部势力乘机有了很大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Tatar)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生鞑靼。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后,诸部游牧民均被编入各千户,遂统称为蒙古人,开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体。元代文献中一般都用“蒙古”这一族名,而以原来的各部落名称作为姓氏标志,但民间汉文却仍习惯地称他们为“达达”(鞑靼),一些汉译蒙文文献亦以“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Monggol)。于是鞑靼一名又为汉人对蒙古人的俗称。
进入欧洲
12世纪的维吾尔大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认为鞑靼人说一种突厥语方言。
蒙古大帝国(西部三汗国均以突厥人占多数)
“鞑靼”这个名字是拜占庭人开始使用,用来指代黑海到咸海一带广袤草原的各种游牧半游牧的突厥人,这些突厥人有一个共同特征,鞑靼这个名字来源于蒙古草原的九姓鞑靼,但是九姓鞑靼也不完全是蒙古语部族,其中还有一些原属于铁勒的突厥语部族。明朝人把退据蒙古高原的鞑靼征服纳入版图。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其势力逐渐削弱,元顺帝后裔虽然仍被奉为正统,但汗权衰微,权臣势盛,爱猷识理达腊以后的四代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至坤帖木儿)都在内争中被杀。贵族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因非汗裔,部众不服,其部将阿鲁台杀之,另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额勒锥特穆耳汗),阿鲁台自任太师,专擅朝政(事在1408年)。其后,阿鲁台与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贵族攻战不已,各自拥立北元汗裔为傀儡可汗;明朝则利用双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王,继亦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王,使其相互抗衡。马哈木子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后,出兵攻杀阿鲁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岱总汗),治鞑靼诸部。脱欢子也先进一步扩展势力,完全兼并了鞑靼,并杀汗自立。也先以异姓贵族篡夺汗位,部下离心,纷纷背叛,不久亦在内争中被杀,瓦剌势衰,鞑靼复起。但各部异姓贵族仍争权夺利,操纵可汗,相互混战。 1480年(一说1470)把秃猛可(明人所称第二个“小王子”)即位,号达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称他“贤智卓越”。达延汗击败瓦剌,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号赛音阿拉克济农(济农,明人译为吉能,当是汉语“晋王”的译音),汗权大大加强,结束了权臣专政、诸部纷争局面。1517年达延汗死后,鞑靼又陷于分裂。巴尔斯传罗特次子、土默特万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万户,称司徒汗,与大汗(达延汗的继承者,明人通称为小王子)分庭抗礼,进而吞并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东迁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俺答曾大举进攻明朝,1571年达成协议,受明朝封为顺义王,恢复并发展了与明的封贡关系,土默特的中心地丰州滩“板升”被命名为归化城。他还远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区,将西藏佛教(黄帽派)传入蒙古,封其主锁南坚错为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之号自此始(见达赖三世)。鞑靼大汗东迁后,在土蛮汗(即图们札萨克图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代曾一度强盛。明末,林丹汗力图重建统一,并联合明朝抗击后金。他虽然收服了右翼诸部,并得到漠北喀尔喀部的拥戴,但却慑于后金,仓促西逃,1634年死于撒里畏兀儿境内大草滩地方(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两年后,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鞑靼亡。到清代,西方人又把满族也称为鞑靼。
欧洲鞑靼人在各个汗国境内都发展到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贵族阶层保持其政治和军事领导地位,到俄罗斯统治时代仍无改变;平民中的明显阶级分别是商人和农民。以喀山汗国为例,政府首脑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员纳入俄罗斯贵族行列,这些都是根据16世纪双方直接协议而定的。鞑靼人社会内部这种阶层画分形式,一直延续到俄罗斯革命才告终结。自9世纪至15世纪期间,鞑靼人的经济活动变得以农牧业混合为主,迄今仍是这样。鞑靼人还发展了手工业传统,有木器、陶器、皮革制品、布疋、金属器皿等。他们还以善于经商著称。在18∼19世纪时,他们在不断扩张中的俄罗斯帝国范围内获得有利地位,在新获得的中亚领土上充任商业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师、乃至行政官吏。大约有150万喀山鞑靼人仍然生活在窝瓦河地区及乌拉山地区。构成鞑靼共和国人口的半数左右。他们现被称为窝瓦鞑靼人,并且是鞑靼诸群体中最为富有、产业工人中最为先进的一支。大约100万或更多的鞑靼人居住在哈萨克和中亚地区;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散居于该地区西部,人数仅10万左右。
现代鞑靼人
欧洲人所说的“鞑靼人”分广义和狭义两个称谓,广义指俄国境内使用突厥语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突厥语各族)的统称。而“鞑靼”一词起源于7世纪到9世纪时在贝加尔湖东南地区游牧的蒙古部落,13世纪由于蒙古人西迁,欧洲人便将蒙古人和突厥人统称为鞑靼人。狭义鞑靼指鞑靼族,该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开始只有克里米亚的突厥人自称鞑靼。其他地区的鞑靼人十九世纪才自称鞑靼。其实各鞑靼也不是一回事,各个“鞑靼”的名称也是俄罗斯人起的,因为他们只知道用“鞑靼” 来描述突厥、蒙古人。因为有些鞑靼人像白色人种,有些像黄色人种,对喀山鞑靼来说的汪古部落影响较为大。全世界有57支不同鞑靼人,但也是同一民族。20世纪末全世界有1000万鞑靼人。在中亚五国与阿塞拜疆人口也多于三万。
克里米亚鞑靼人
“鞑靼”和“塔塔尔”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称,我国尊其民族形成时的自称,称其“塔塔尔”,俄国将其境内讲突厥语的各族统称为“鞑靼人”。塔塔尔族的演变和形成是中世纪迁徙浪潮中, “突厥人蒙古化”以及“蒙古人突厥化”这一交融过程的典型写照,同时也反映征服者往往为被征服者的生产生活方式所改变的客观历史规律。到了19 世纪,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横征暴敛和 25 年役期的兵役制,一些塔塔尔族青年从伏尔加河流域逃难投奔到阿尔泰山北部的哈萨克中玉兹部落,以给哈萨克牧民当养子养女的方式谋生。19 世纪上半期,沙俄侵入中亚,为再度摆脱沙俄的残酷统治,逃到哈萨克中玉兹部落的塔塔尔族青年翻越阿尔泰山来到中国境内,开始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区定居。同时,沙俄农奴制危机四起,封建主强行掠夺土地,抢占了伏尔加河盆地内塔塔尔人民的大片生存之地,迫使喀山等地部分塔塔尔族陆续迁往新疆。这些就是最早迁入新疆的塔塔尔族。19世纪中叶,沙俄公然向我国新疆地区扩张,并通过《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设立了侨民区和贸易圈,迁来大批俄商和移民居住,其中就有不少塔塔尔族商人和移民。1882 年《中俄伊犁条约》后,我国收复了伊犁,沙俄贸易圈相继撤销,许多塔塔尔商人、移民及俄商雇员则留居在当地。自 1905 年以来,俄国大批塔塔尔族青年和宗教人士以及大量难民逃到新疆,中国政府允许他们投靠亲友或自谋生路,使他们得以在新疆定居。100 多年以来,迁居新疆的塔塔尔族与当地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回、汉等民族相濡以沫、休戚相助,共同开发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社会组成
鞑靼人一名,最早于西元5世纪出现于游牧部落中,其活动范围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
14世纪乌兹别克汗时,这些鞑靼人都改宗逊尼派伊斯兰教。14世纪末,金帐汗国在内有纷争,外有异族的压力下,分裂为几个独立的鞑靼汗国:喀山汗国(Kazan)和阿斯特拉罕汗国(Astrakhan)均在窝瓦河畔;失必儿汗国(Sibir)位于西伯利亚西部;还有克里米亚汗国。俄罗斯于16世纪将前三个汗国征服,但克里米亚汗国则成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附庸,直到1783年才为凯萨琳大帝并入俄国版图。
近代中的历程
克里米亚鞑靼人有自己的近代史。他们曾是1921年苏维埃政府所建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人口的基础。不过,1945年苏联领袖斯大林指控这批大约为数20万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敌,与德国人合作,因而把这个自治共和国撤销。结果,大批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驱逐到乌兹别克和哈萨克,而迁到这两地之后,鞑靼人的语言就被禁止使用了。1956年,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的计划实施以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公民权利得到恢复,但由于克里米亚已于1954年划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他们仍不能获准返回其原来的家园。直到90年代早期,许多克里米亚鞑靼人才乘苏联中央政府解体之机,开始返回克里米亚,在几达半个世纪的“国内流亡”之后,再次定居下来,重整家园。
社会组成模式
鞑靼人在各个汗国境内都发展到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贵族阶层保持其政治和军事领导地位,到俄罗斯统治时代仍无改变;平民中的明显阶级分野是商人和农民。以喀山汗国为例,政府首脑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员纳入俄罗斯贵族行列,这些都是根据16世纪双方直接协议而定的。鞑靼人社会内部这种阶层画分形式,一直延续到俄罗斯革命才告终结。
自9世纪至15世纪期间,鞑靼人的经济活动变得以农牧业混合为主,迄今仍是这样。鞑靼人还发展了手工业传统,有木器、陶器、皮革制品、布疋、金属器皿等。他们还以善于经商著称。在18~19世纪时,他们在不断扩张中的俄罗斯帝国范围内获得有利地位,在新获得的中亚领土上充任商业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师、乃至行政官吏。
大约有150万喀山鞑靼人仍然生活在窝瓦河地区及乌拉山地区。构成鞑靼共和国人口的半数左右。他们现被称为窝瓦鞑靼人,并且是鞑靼诸群体中最为富有、产业工人中最为先进的一支。大约100万或更多的鞑靼人居住在哈萨克和中亚地区;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散居于该地区西部,人数仅10万左右。
与东欧的牵连
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部分散居在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地。另有少数分布在蒙古国、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1944年被斯大林从克里米亚强行迁入)。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
鞑靼(Tatar或Tartar)人属突厥语族,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发展而形成的。是今俄罗斯联邦鞑靼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国新疆境内的称塔塔尔族,他们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改信东正教(称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联邦楚瓦什共和国境内),还有部分信原始的萨满教。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鞑靼人属喀山鞑靼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伏尔加-保加尔人(The Volga Bolgars),保加尔人原居中亚一带,后随匈人西迁到黑海以北,七世纪时分成五部,一部西迁到多瑙河下游地区,联合斯拉夫人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建立保加利亚汗国,后被当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为基督徒。后来保加利亚人就成为同化了这支保加尔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称。另一支保加尔人北上到伏尔加河中游、卡马河流域一带,称伏尔加-保加尔人,13世纪中叶,西征的蒙古人摧毁了“伏尔加-卡玛河保加尔部落联盟”。成吉思汁之孙拔都,建立了地跨欧亚的金帐汗国。其居民主要是以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和保加尔人和为主体。跟随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户(参加拔都西征的军队约15万人,西征结束后,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队都回原来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队,大多是突厥人),他们后来逐渐被周围的操突厥语诸部混血同化,讲突厥语,信伊斯兰教。伏尔加-保加尔人失去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另一种较为少人知道的鞑靼是诺盖人,他们分布在达吉斯坦与车臣共和国一带,也是鞑靼人的一种。
文化方面
今天的喀山,是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在鞑靼语中,“喀山”的意思就是“大锅”,这是因为当时这座城堡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着的大锅而得名。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入鞑靼人居住的地区,在此后的一千年间,尽管这块土地几经易主,但鞑靼人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在过去一千年中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使喀山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
喀山位于喀赞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如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伏尔加河也哺育了俄罗斯族以及包括鞑靼族在内的众多民族,大约至少4万年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了。而喀山的历史则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约11世纪初,当时统治喀赞河流域伏尔加-保加尔公国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在卡赞河的东岸的一个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质的关隘,这也就是喀山的雏形。
13世纪初,蒙古人的铁骑宣告了伏尔加-保加尔公国的灭亡,成吉思汁之孙拔都,建立了地跨欧亚的金帐汗国。其居民主要是以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和保加尔人和为主体。汗国的统治者蒙古人在当地居民的影响下,逐渐采用了突厥语。
两百年之后,内讧不止的金帐汗国终于分裂成为若干个小汗国,其中之一,就是鞑靼贵族于1438年建立的喀山汗国。而与此同时,在西方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一个名为莫斯科公国的国家也开始悄悄的崛起,由此揭开了鞑靼人与俄罗斯人之间一场持续100多年的战争。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中叶,罗斯人同鞑靼人之间的连年征战,互有胜负,鞑靼人曾俘虏御驾亲征的莫斯科大公,而俄罗斯人也曾经一度占领喀山城。1548年,年仅18岁的伊凡加冕为俄罗斯的君主,并改称沙皇,莫斯科公国也从此改称沙皇俄国。这位以暴戾和智慧而著称的年轻人,被后人称为“伊凡雷帝”。正是他,宣告了俄罗斯与鞑靼之间这场百年战争的终结。
1552年,22岁的伊凡率领15万大军和150门大炮渡过了喀赞河,在喀山城下同鞑靼人进行血战。鞑靼人退回城内死守,伊凡雷帝下令坚壁清野,切断水源,欲不战而胜。然而十天、二十天过去了,鞑靼人依旧生龙活虎,另伊凡雷帝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一个鞑靼人的叛徒道出其中秘密:鞑靼人在城内得水塔下修建了一条密道,通往数百米之外的喀赞河。伊凡雷帝立即下令集中火力炸毁水塔,然后对喀山成发起强攻。几天之后,喀山沦陷,喀山汗国灭亡。
文化含义
在俄罗斯和部分欧洲国家,鞑靼人是东欧及中亚的突厥民族族群的称呼;而古代中国汉人,鞑靼后来成了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从此词发展出来的贬义词有:鞑虏和鞑子。
语言
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信东正教。过去,鞑靼人主要从事农业,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则从事畜牧业和渔业,部分人从事制作靴子等皮革品、首饰以及纺织等手工业。农业以生产谷物(小麦、燕麦)为主。
史籍记载
波斯史学家拉施特丁的《史集》是我们研究中央亚细亚草原地区各民族在蒙古人统治之前及其统治时期历史的主要文献 。该书的中心内容自然是记述蒙古帝国的缔造者 ,但其中仍然能折射出草原上其他部落在远古时期的一丝信息。
例如 ,对在《元朝秘史》中被铁木真攻灭的鞑靼人,《史集》的记述是:“他们的名字自古以来即闻名于世。从他们分出了许多分支。 ……他们的游牧区 、宿营站和禹儿惕的地点 ,均按氏族和分支规定 , 临近乞台地区边境。他们的根本居所 , 是称做捕鱼儿-纳兀儿(今蒙古东北部贝尔湖)的地方。 ……他们相互间也敌对不和 ,这些部落间的战争常年持续 ,并且发生过大战。”
拉施特丁在《史集》中首先提到了其余鞑靼部落和旁系之间长期对立和争雄的历史。随后, 他又述及在成吉思汗之前统治着蒙古人的鞑靼政权, 紧接着又回忆了鞑靼人久远的历史以及他们周围的民族分布情形 :“如果以他们人数之多 ,他们彼此同心同德而不敌对 ,那么乞台人等其他民族以及任何一种生灵,都不能同他们对抗。尽管种种敌对和纷争盛行于他们中间 ,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 ,就 是大部分 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伟大 、强盛和充分受尊敬 。由于 及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 ,其他突厥部落 , 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 , 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著称 , 全部被称为塔塔儿 。”拉施特丁随后补充道:“正如现今(即公元 14 世纪),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宗族的兴隆 ,由于他们是蒙古人, 于是各有某种名字和专称的 突厥部落 ,如札刺亦儿 、塔塔儿、斡亦刺惕 、汪古惕、客列亦惕、乃蛮、唐兀惕等 ,为了自我吹嘘起见 ,都自称为蒙古人,尽管在古代他们并不承认这个名字。”最后 ,《史集》中还有一段对蒙古人统治之前中央亚细亚草原地区民族历史的有趣记忆:“声誉卓著、各有军队和君长的塔塔儿部落 ,有下列六个 :秃秃黑里兀惕 -塔塔儿 、阿勒赤-塔塔儿 、察罕-塔塔儿、奎因-塔塔儿、帖烈惕 -塔塔儿 、不鲁恢-塔塔儿。”拉施特丁认为, 蒙古人统治之前中央亚细亚草原地区的居民以突厥部落为主, 其组织“结构”为 6 个鞑靼人国家(各有自己的军队和君长),其中以驻牧在捕鱼儿 -纳兀儿的鞑靼牙帐为主 。虽然 “远古时期”鞑靼诸部落之间不和, 经常发生内讧, 但所有部落和地区都还是臣属于控制范围达中国边境地区的鞑靼政权的。这些臣属的部落主要为“突厥部落” ,他们以统治部落的名称为自己冠名, 鞑靼一名也由此渐变为蒙古高原各族的共名 。这一历史相当久远,当时蒙古人的势力还处在无足轻重的状态 ,直到三百年前的 9—10 世纪, 蒙古人才“开始崛起” 。总之 ,正如拉施特丁所言 ,在古代,“蒙古人不过是全体突厥草原部落中的一个部落” 。
汉文史籍是研究古代突厥历史的主要文献 。通过阅读其中有关鞑靼的记载我们首先发现,鞑靼是回鹘汗国(744 -840)众多臣属的部落联盟成员之一。根据12世纪南宋学者王明清在《挥尘前录》卷 4 的记载 :“契丹旧为回鹘牧羊,鞑靼旧为回鹘牧牛。回鹘徙甘州,契丹鞑靼遂各争长攻战 。”公元 756 年 , 乞儿吉思为回鹘所败 , 远徙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外 ,大约在公元 840 年之前不久才出现在唐努-乌拉山南部一带。我们可以据此确定乞儿吉思-鞑靼战争的时间下限 。公元 840 年(唐开成五年),漠北回鹘被乞儿吉思击退 ,部众被迫迁徙 ,或南下,或西徙 。会昌二年(842)夏四月 ,回鹘嗢没斯部归附于唐。由于公元 842 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鞑靼之名才始见于汉文史籍:汉族官员李德裕在《会昌一品集》中提到, 鞑靼是乞儿吉思的对手和最后一位回鹘可汗的盟友。
其他文字的史料记载也证实, 在蒙古人统治之前的 10—11 世纪 ,“鞑靼”一称不仅为中原帝国 ,甚至为中亚和伊朗等地所熟知。鞑靼的名字经常与哈拉汗突厥一起出现在波斯著名诗人的诗 作中 。伽色 尼王朝 著名诗 人阿布 -恩 -纳吉姆 · 玛努切 赫(公元 11 世纪)曾经在诗歌中赞美一位有着“突厥 -鞑靼相貌”的英俊少年 。而对与这位诗人同时代的人来说 ,“成群鞑靼麝香鹿散发出芬芳香气”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比喻 。11—12 世纪 ,伊斯兰教的伊玛目萨尔德·丁-哈拉玛巴蒂在献给伊斯康杰尔苏丹的诗中也提到过一个“鞑靼人(татарин)” 。
中国史书
鞑靼之名,始见于唐之中叶。阙特勤碑之突阙文中有三十姓鞑靼,九姓鞑靼(Otuz Tatar/Tokuz Tatar)是为鞑靼初见纪录之始。按阙特勤碑立于开元二十年,则鞑靼之名古矣。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五,有《赐回鹘嗢没斯特勒等诏书》,末云:“卿及部下诸官,并左相阿波兀等部落,黑车子达怛等,平安好。”又卷八,《代刘沔与回鹘宰相颉于伽思书》云:纥扢斯即专使将军踏布合祖云,发日,纥扢斯即移就合罗川居回鹊旧国,兼已得安西、北庭、达怛等五部落。是为鞑靼见于汉籍之始。时唐武宗会昌二年也。嗣于懿宗咸通九年,从朱邪赤心讨庞勋,僖宗中和二年,从李克用讨黄巢,并有功。至后唐、汉、周,仍世入贡,故薛、欧《五代史》及欧、宋《唐书》并记其事,而欧氏于《五代史》并为达怛立传。宋初太祖、太宗朝尚三次入贡,后为西夏隔绝,不与中国通。而两宋人纪录中尚屡见其名,乃《辽史·营卫志》所记诸部族,《百官志》所记属国职名中,皆无鞑靼;本纪中虽见三见“达旦”字,亦去其偏旁;《金史》乃并绝其迹。正史中至《明文》始复有《鞑靼传》,而《明史》之《鞑靼传》,实蒙古传也。然则辽、金三百年中,唐宋间所谓鞑靼者,果何往乎?观宋元人之著书,知当时固有鞑靼,其对辽金之关系,决非浅鲜,正史中必不容没其事,而竟不概见,此读史者当发之疑问也。以余之所见,则唐宋间之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濮,右去氵亻),在蒙古之初为塔塔儿,其漠南之汪古部,当时号为白达达者,亦其遗种也。
曷言乎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菐)也。《辽史·圣宗纪》开泰元年正月,达旦国兵围镇州,州军坚守,寻引去。而《萧图玉传》云:开泰中,阻卜复叛,围图玉于可敦城,势甚张。图玉使诸军齐射却之,屯于窝鲁朵城。按《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以可敦城为镇州,《地理志》,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则《纪》、《传》所载地名既合,年岁不同,自是一事;而一称达旦,一称阻卜,是阻卜即鞑靼之证一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五)真宗咸平六年七月,契丹供奉官李信来归,言戎主母后萧氏有妹二人,长适齐王,王死自称齐妃,领兵三万屯西鄙驴驹儿河,使西捍塔靼,尽降之。按《辽史·圣宗纪》,统和十二年八月,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以萧挞凛督其军事。十五年三月,皇太纪献西边捷,九月,萧挞凛奏讨阻卜捷。而《萧挞凛传》则云:十二年,夏人梗边,皇太纪受命总乌古及水兴宫分军讨之,挞凛为阻卜都详稳。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挞凛。十五年,敌烈部人杀详稳而叛,遁于西北荒,挞凛将轻骑逐之,因讨阻卜之未服者。诸蕃岁贡方物充于国, 自后往来若一家焉。挞凛以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绝后患,从之。考三城者,谓镇州及防、维二州,皆在驴驹河西南,与西夏相去绝远,是统和间太纪西征非讨西夏而实经营阻卜诸部,乃李信谓之西捍塔靼,是阻卜即鞑靼之证二也。而此事完全之证据,乃在《金史》。《金史·夹谷清臣传》;北阻{革菐}叛,上谴责清臣,命右丞相襄代之。又《内族襄传》:襄代清臣,遂屯临潢, (中略)乃命支军出东道,襄由西道。而东军至龙胸河,为阻{革菐}所围,三日不得出,求援甚急,(中略)襄即鸣鼓进发,(中略)向晨压敌,突击之。围中将士亦鼓噪出大战,获舆帐牛马,众皆奔斡里札河,遣完额安国追蹑之,众散走。会大雨,冻死者十七八,降其部长,遂勒勋九峰山石壁云云。今按《元朝秘史》(四):大金因塔塔儿蔑古真薛兀勒图不从他命,教王京丞相领军来剿捕,逆着浯泐札河将蔑古真薛兀勒图袭将来。按王京者,完颜之对音,《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纪》并记此事,皆作“丞相完颜襄”;浯泐札河亦即《金史》之斡里札河(今乌尔载河),是二书纪事并相符合。而《金史》之阻{革菐}、《元秘史》谓之塔塔儿,正与《辽史·萧图玉传》之阻卜、《圣宗纪》作达旦者,前后一揆;而塔塔儿一语,为鞑靼之对音,更不待言。故曰唐宋之鞑靼,在辽为阻卜,在金为阻{革菐}也。
更从地理上证之。唐时鞑靼住地,据阙特勤碑侧之突厥文,两记三十姓鞑靼,皆在黠戛斯、骨利干之后,契丹、白霫之前。日本箭内博士谓黠夏斯在突厥西北,骨利干又在其北,契丹、白霫皆在突厥之东,则在其间之三十姓鞑靼,当居突厥东北,与金元之塔塔儿方位全同。其说良是。今假名此部曰东鞑靼,然此碑突厥文中尚有九姓鞑靼,此部住地无可考。然《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入四夷道里记》云:中受降城正北如东八十里有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栅,北口有归唐栅,车道也,入回鹘使所经。又五百里至䴙鹈泉,又十里入碛,经麚鹿山、鹿耳山、错甲山,八百里至燕子井;又西北经密粟山、达旦泊、野马泊、可汗泉、横岭、绵泉、镜泊,七百里至回鹘牙帐。此达旦泊在回鹊牙帐东南数百里,疑以鞑靼人所居得名。九姓鞑靼所居,盖当在此。今假名此部曰西鞑靼。《会昌一品集》所见达但,其一与黑车子连称者,似与东方之三十姓鞑靼相当;其一与安西北庭连称者,似即西方之九姓鞑靼也。而唐末五代以来,见于史籍者,只有近塞鞑靼。此族东起阴山,西逾黄河、额济纳河流域,至北宋中叶,并散居于青海附近,今假名之曰南鞑靼。欧阳公《五代史》之所传,王延德使高昌时之所经,李仁甫《续通鉴长编》之所见,皆是族也。而《辽史》所记阻卜,其分布区域,乃各与此三部鞑靼相当,李信谓辽齐纪领兵屯西鄙驴驹儿河,西捍塔靼,而《辽史·文学传》萧朝家奴之言曰:阻卜诸部,自来有之,曩时北至驴狗河,南至边境,人多散居,无所统一,惟往来抄掠。及太祖西征,至于流沙,阻卜诸部望风悉降,是辽时边境以北至胪朐河,皆有阻卜部落,此可拟唐时之东鞑靼。又《太祖纪》云:天赞二年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鹊城,丙午,遣骑攻阻卜。《萧图玉传》云:阻卜复叛,围国玉于可敦城。《萧惠传》云:西阻卜叛,都监涅鲁古等将兵来援,遇敌于可敦城西南。又《萧挞不也传》,阻卜酋长磨古斯绐降,挞不也逆于镇州西南沙碛间。按古回鹘城即今外蒙古额尔德尼昭西北之合刺八刺合孙(唐时回鹊牙帐),在鄂尔昆河西岸;可敦城即镇州,其地今虽未能考定,要当在鄂尔昆河之东,喀鲁哈河左右。而阻卜自其西南来,则其住地当在可敦城西南。唐时达旦泊正在此方面,放此部可拟唐时之西鞑靼。又《辽史·属国表》,圣宗开泰五年,书阻卜酋长魁可来降。《圣宗纪》作党项魁可来,《兵卫志》言西夏元吴谅祚智勇过人,能使党项阻卜掣肘大国。此以阻卜与党项互举连言,则阻卜又南与党项相近。此种阻卜,又可拟唐末五代之南鞑靼。故辽时阻卜分布之广。正与唐宗人所谓鞑靼相同。至见于《金史》之阻卜若北阻卜,则略当唐时之东鞑靼,亦即蒙古人所谓塔塔儿。此亦可由地理上证的之。《金史·宗浩传》云:内族襄以为攻破广吉刺;则阻卜无东顾忧。是阻卜在广吉刺之西,而《元朝秘史》记翁吉刺住地云:合勒合河流入捕鱼儿海子处;有帖儿格等翁吉刺。“其记培塔儿住地,则云:阿亦里兀惕、备鲁兀惕两种塔塔儿,在捕鱼儿海子与阔连海子中间,兀儿失温地面(今鄂尔顷河)。又云: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四种塔塔儿,在冗勒灰失鲁格勒只惕地面(今乌尔浑河与色野尔集河合流处):皆东与在喀尔喀河流域之翁吉刺为邻。又载扯克扯儿地面(今苏鲁克斜山),有塔塔儿人,距翁吉刺之德薛禅家不远,与《金史》所载阻卜地望无一不合、故《辽》、《金》二史中阻卜阻{}之为鞑靼,自地上证之而有余矣。
若然,辽、金之阻卜、阻鞑,于唐宋为鞑靼,于蒙古为塔塔儿,则阻卜、阻{}之名,乌从起乎?文于唐宋以前、蒙古以后;得求此名之源流否乎?然求之前后诸史,绝不见有与阻卜或阻{}相类之名称,余乃不得不设二极武断、极穿凿之假说,曰:阻卜、阻{}者,鞑靼二字之倒误,且非无意之误而有意之误也。何以言之?曰:辽、金人文字中多言鞑靼,如史愿《亡辽录》:(《北盟会编》卷二十一引=云:辽于沙漠之北,则置西北路招讨府(中略),镇摄鞑靼蒙骨迪烈诸国。又,金主亮遣翰林学士韩汝嘉与宋国信使副徐嘉等宣渝公文(《北盟会编》卷二百二十九引》云:向来北边有蒙古鞑靼等,从东昏王时数犯边境。是辽、金时固有鞑靼,其《国史》、《实录》亦当不讳言鞑靼;而《辽》、《金》二史中无之者,曰蒙古人讳言鞑靼故。蒙古人何以讳言鞑靼?曰蒙人本非鞑靼,而汉人与南人辄以此名呼之,因为蒙古人所不喜;且元末修史之汉臣,已不复知鞑靼与蒙古之别,而辽、金史料中所记鞑靼事,非朝贡即寇叛,彼盖误以蒙古之先朝贡于辽金也,虑其有损国礼,故讳之尤深。当蒙古盛时,《秘史》、《亲征录》并记太祖受金官职事初未尝以此为讳,然《宋》、《辽》、《金》三史之作,在顺帝之世,其时蒙古之势力既已坠地,故于文字之间尤多忌讳,试举实证以明之。《续资治通鉴长编》于太祖乾德四年、开宝二年、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并书鞑靼入贡,盖本与于《国史》及《会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十九)亦云:鞑靼于大祖、太宗朝各再入贡,及《宋史·本记(纪)》于外国朝贡无一不书,独无太祖大宗鞑靼入贡事。王延德《使高昌记》载于王明清《挥麝前录》者,中有鞑靼字凡六处,《宋史·高昌传》全录其文,惟删去有鞑靼字之处。《亡辽录》(《北盟会编》卷二十二弓门天诈于保大四年得大石林牙兵,又得阴山鞑靼毛割石兵;自谓天助,欲出兵收复燕云,大石林牙力谏云云;《东都事略。附录》(二)亦云:耶律延僖得大石林牙七千骑,又阴结鞑靼毛褐室韦三万骑助之,而《辽史·天诈纪》则云: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又得阴山室韦漠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辽史》此节,分明出于二书,而二书皆有鞑靼字,《辽史》独无。又《松漠记(纪)闻》:余都父子以游猎为名,循入夏国,夏人问其兵几何,云亲兵二三百,遂不纳。投鞑靼,鞑靼先受悟室之命,其首领诈出迎,具食帐中,潜以兵围之。余都出敌,不胜,父子皆死。《辽史·耶律余睹传》则云:余睹假游猎为名遁西夏,夏人问汝来有兵几何,余睹以二三百对,夏人不纳,卒。此事与《纪闻》同。当出《纪闻》,而独无投鞑靼被杀事;《金史·叛臣传》亦但言边部杀余睹及其二子,函其首以献;《太宗纪》亦言部族节度使土古厮捕斩余暗及其诸子,而不明言其为何部。是数证者,谓非元人修史时有意删去鞑靼字不可也。然辽金史料中之鞑靼,固自倍蓰于宋史料,又不必与他事并见,史臣以其不可删,且不胜删也,乃或省其偏旁作达旦字,又创为改字之法。考鞑靼之始见载籍也,其字本作达怛(《会昌一品集》及《册府元龟》),后作达靼(薛、欧《五代史》及《梦溪笔谈》),至宋南渡后,所撰所刊之书乃作鞑靼,鞑字不见于《集韵》、《类篇》,是北宋中叶尚无此字,其加革旁,实涉题字而误。然辽金史料中,其字当已有作鞑靼者,其倒也或作但达,或作鞑靼,极与阻{}二字相似,当时史料中或有一二处误作阻{},或省作阻卜者,史臣乃利用其误,遂并史料中之不误者而尽改之,以避一时之忌讳。其于《辽史》太祖、圣宗纪三处尚存达旦字者,盖史臣所未及改,抑故留此间隙以待后人之考定者也?且《辽史》所见之达旦三处,不独省其偏旁,亦异其书法,凡史家于敌国使来则书聘,属国则书贡,此诸史之通例,《辽史》本纪惟于梁、唐、周、宋四国书聘,后晋、北汉、西夏之称臣或受册而书贡,南唐虽未称臣,亦仍书贡,至塞北诸部更无不书贡者。惟《道宗纪》太康十年二月庚午朔,萌古国遣使来聘,三月戊午,远萌古国遣使来聘。独书聘者,以示蒙古之先与辽世为敌国也。而《太祖纪》书神册三年二月达旦国来聘,《圣宗纪》书统和二十三年六月达旦国九部遣使来聘。亦书聘者,盖元代修史诸臣, 已不知鞑靼蒙古之分,故以敌国书法书之,与《道宗纪》之书萌古来聘,同一用意。由此二条,可见元人修史时讳言鞑靼之隐。《金史》之中亦有类是之特笔。如西北西南招讨司下之{}军详隐,本有十处,今《地理志》、《兵志》所载均为九处,《地理志》有移典{}而无萌古扎,《兵志》反是。其实二者均当有之,盖萌古、萌骨之为蒙古,此人人所易知,元人必以蒙古列于金之吼军为讳,故于《地理志》删之,而于《兵志》亦删去移典,以与《地理志》之九处相应。然于其首大书曰:西北西南之纯军十,明移典、萌骨二{}皆所当有,故于二《志》互见,以使人推考得之。《兵志》部族节度使有萌骨部族,而《地理志》之无之,亦由此故。其所以删彼而存此者,缘《地理志》记各部族节度使各详稳,皆自为一行,易属人目;若《兵志》之文,则蝉联而下,非通读全文,难以觉察故也。此皆史臣之微辞。《辽》、《金》二史中之阻卜、阻鞑,亦由是矣。要之吾侪既发现元人讳言鞑靼之隐,则其删剟事实,改易名目,并不足深怪,而上所陈述武断穿凿之假说,固自有可能性在也。
漠南剟(阴山鞑靼)之见于载籍也,较漠北东、西二鞑靼(三十姓剟及九姓剟)为后。唐会昌初年,回鹘为黠夏斯所破,其一部南走中国近塞。时李德裕为相,筹所以防御招抚之者甚备,具见《会昌一品集》中。而其中所记近塞蕃族,仅有沙陀、契苾、退浑、党项四部而无苾。至咸通九年,鞑靼始从朱邪赤心讨庞勋,赤心时为蔚州刺史,则尔时鞑靼已居蔚州近塞,知鞑靼之徙阴山左右,当在会昌与咸通之间。然则未徙之时,果居何地?抑称何名?自欧史以来颇有异说。余谓阴山鞑靼当即三十姓鞑靼或九姓鞑靼一部之南下者,盖当时东、西二鞑靼均有南徙之可能性,即《会昌一品集》中之达但与黑车子连称者,余前既定为三十姓鞑靼。当唐之季,黑车子一族实已南徙幽州近塞,(见拙着《书津田博士室韦考后》)则其邻部之达但,同时亦南徙并州近塞,固非不可解之事。又九姓鞑靼住地,余前以贾耽《道里记》中之达旦泊拟之,此泊在回鹘牙帐东南,当回鹘入唐之道。回鹘既破,此部相率南徙,亦自然之势也。日本箭内博士乃据阎复驸马高唐忠献王碑所引《汪古氏家传》及《蒙鞑备录》,谓阴山鞑靼出于沙陀乃突厥人种,与漠北鞑靼之属蒙古人种者全非同族。余意此二族在唐并为鞑靼,在《辽史》并为阻卜,自不既视为异种。南徙之后,与沙陀、党项诸部杂居,故此部中颇有他种人、而其与党项之关系,尤较沙陀为密,故昔人多互称之。如折氏本同卷又称之为达怛都督折文通,又《辽史·属国表》有阻卜酋年,熟户旺家族击夏兵;擒军主二人以献;又大中祥符二年,夏州略丰熟户旺家族首领都子等来归;按旺家即白鞑靼名族王古之异译,而《宋史》以为党项部族。《元史·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传》亏:阿刺兀思剔吉忽里,汪古部人。金源氏堑山为界,以限南北,阿刺兀思剔吉忽里以二军守其冲要。而《蒙鞑备录》则云:金章宗筑新长城,在静州之北,为唐古纠人戍之。唐古亦即党项之异译,故互受通称。然若据此而遽谓阴山鞑靼出于党项,则与谓其出于沙陀者,同为无根之说也。故余对箭内博士之二元论,宁主张一元论,以唐之鞑靼、辽之阻卜名称之统一,非是无以解释之故也。
相关解释
鞑靼族
鞑靼族,几支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20世纪末人数约达600万。他们大体上居住在俄罗斯中西部,沿窝瓦河中游及其支流卡马(Kama)河两岸,东抵乌拉山脉。鞑靼人也有居住在哈萨克的,少部分在西伯利亚西部地区。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即塔塔尔族是受蒙古族影响的部落之一,又称鞑靼,两者均是Tatar的音译。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有4800多人。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塔塔尔语是在保加尔语和克普恰克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共处,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历史上,塔塔尔族多居城镇从事商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同一切伊斯兰教信徒一样,每个塔塔尔族的伊斯兰教徒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宗教活动。也有少数信仰东正教。
塔塔尔族最爱清洁,在房舍布局和室内陈设方面,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房,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像一座小花园。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都住帐篷。住房总是收拾得干净整齐,周围还栽满各种树木,环境幽雅,特别是饭堂和厨房,经常保持得一尘不染。
鞑靼斯坦共和国
鞑靼斯坦共和国,位于东欧平原东部、伏尔加河中游地段、俄罗斯中央地区和伏尔加河流域地区的结合部。面积6.8万平方公里,人口365.8万(1990年),首都喀山。有鞑靼人、俄罗斯人、楚瓦什人和莫尔多瓦人等。
可汗世系
汗号 | 名字 | 年号 | 在位年 |
---|---|---|---|
- | 鬼力赤 | - | 1402—1408 |
- | 孛儿只斤·本雅失里 | - | 1408—1410 |
- | 孛儿只斤·答里巴 | - | 1411—1415 |
- | 孛儿只斤·阿岱 | - | 1413—1438 |
斡亦剌歹汗 | 额色库 | - | 1415—1425 |
岱总汗 | 孛儿只斤·脱脱不花 | - | 1433—1451 |
- | 孛儿只斤·阿噶巴尔济 | - | 1451—1452 |
大元天圣大可汗 | 绰罗斯·也先 | 添元 | 1453—1454 |
乌珂克图汗 | 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 | - | 1454—1465 |
摩伦汗 | 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 | - | 1465—1466 |
孛儿只斤·满都鲁 | - | 1475—1479 | |
达延汗 |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 - | 1480—1517 |
赛音阿拉克汗 | 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 | - | 1517—1519 |
阿剌克汗 | 孛儿只斤·博迪 | - | 1519—1547 |
库登汗 | 孛儿只斤·达赉逊 | - | 1547—1557 |
札萨克图汗 | 孛儿只斤·图们 | - | 1557—1592 |
彻辰汗 | 孛儿只斤·布延 | - | 1592—1604 |
呼图克图汗 |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 | - | 1604—1634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