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梁
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汉朝相国萧何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552年,萧绎传檄讨伐侯景,命王僧辩率诸军从浔阳出发,对侯景发动全面反攻,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于552年收复建康。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至此享国五十五年。3年后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将其取消。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
3 疆域
4 经济
5 宗教
6 帝王世系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南朝梁
主要民族:汉族、南方少数民族
国土面积:262万平方公里(546年)
简称:梁
开国皇帝:梁武帝 萧衍
国庆日:502年
主要城市:江陵、扬州、福州、益州、会嵇
货币:梁铁五铢、太清丰乐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人口数量:2100万(公元539年)
别称:南梁、萧梁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英文名:Liang Dynasty
所属洲:亚洲
末代皇帝:梁敬帝 萧方智
首都:建康
官方语言:金陵 雅言
时区:东八区
国家领袖:萧衍、萧纲、萧绎、萧方智
历史
南梁
公元502年,以“废昏立明”的名义起兵攻入京城 建康的雍州刺史 萧衍迫使他拥立的 傀儡皇帝齐和帝 萧宝融禅位于己,正式在建康称帝,改 国号为梁,史称南梁。自从西晋永嘉大乱以来,汉族政权偏安 江南,在与北方 游牧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一直处在被动的态势。但在经济文化上却强于北方政权,而南朝从 东吴开始在江南建立政权以来,南朝经济文化最盛的时期就是梁朝。
这与 萧衍本人的文化素质是分不开的, 萧衍的文化水准在南朝皇帝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他当皇帝以来,在国内是实行一种温和的政策,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的发展。
文风之盛
当时与南梁对峙的 北魏自从孝文帝 元宏死后,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各种社会矛盾激烈,国力急转直下。在萧衍建立梁朝十几年后, 北魏内部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内乱,直至北魏分裂。这期间一直没有实力和精力对萧梁实行进攻态势,使南梁可以趁着军事压力的减弱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萧衍对文化的重视也使得举国上下充满了文化气息,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上至皇帝,下至 王公贵族,都以儒雅为荣,都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文化素质。所以,萧梁一朝在统治时间不算太长的五十五年里却涌现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
比如《昭明文选》的作者 萧统、《 宋书》的作者 沈约、《 南齐书》的作者 萧子显、《 文心雕龙》的作者 刘勰、《 诗品》的作者 钟嵘,以及文学名士如 江淹、谢出、 到溉、 到洽、 丘迟、 吴均、瘐信、刘昭、 刘峻、 陶弘景,当然还有后来成为皇帝的萧衍的两个儿子--简文帝 萧纲和元帝 萧绎。除以上所提到的之外还有许多在历史上不太知名的文学名人。萧梁一朝的文学之盛,堪与 盛唐、 北宋相比肩。
败亡之渐
当南梁的统治已经稳固,国力开始成上升势头之后,萧衍渐渐变得 好大喜功、喜谀恨谏,以贤臣贺琛为例,仅上书朝廷内外现状,便被贬黜。他又开始大为 佞佛。他在统治区域内极力营造佛教气氛,鼓动周围的王公贵族也信佛。他还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又都让群臣聚财千万赎他,为此虚耗了大量国家财力。又使朝政松弛,佞幸得势。政治上的腐败也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无能,加上当时北方政权虽然已经分裂,可从东西魏分裂出来的 北齐和 北周经过各方面改革和整顿实力得到相当发展。再有梁武诸子孙分据大镇,昭明太子 萧统死后,他们皆有争位之心,武帝又“复予之争夺之资”,诸王势大,成为南梁的一个严重隐患 。
侯景之乱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侯景以骑数百人联合步兵八千人飞渡长江,侯景军至朱雀桁,兵临建康。已事先与侯景取得联系,充当内应的临贺王 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接叛军入城。10月24日侯景军包围了 台城, 羊侃指挥台城保卫战。侯景以“造诸攻具及飞楼、橦车、登城车、钩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一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并用焉”等轮番攻城,均被击退。由于台城被围,无法与外界联系, 羊侃以风筝传达音讯。
侯景又引 玄武湖水灌城,城内水涨。十一月,羊侃积劳成疾卒,材官吴景有巧思,能筑楼,接替守城。侯景立萧正德为帝。侯景兵不过八千,建康城外有援军二三十万人,共推司州刺史 柳仲礼为 大都督,协调诸军行动。柳仲礼每天只知饮酒作乐,将领请求出战,柳仲礼一律不准。柳仲礼之父 柳津要求出战,柳仲礼不理。援军无统一指挥,多持观望态度。韦粲守青塘(玄武湖水南下注入秦淮河处,在建康城东南)被攻,柳仲礼正在吃饭,一听到韦粲危急,立即出兵青塘,结果出师不利,柳仲礼肩上被砍一刀, 韦粲战死青塘,柳仲礼心胆俱裂,再不敢言战。
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台城因兵尽粮绝,瘟病流行,终于为侯景攻陷, 柳仲礼等出降。侯景军久攻台城不下,石头仓、常平仓食尽,乃掠人而食。迨至城破,纵兵大掠,原有十二万人的建康活人仅二余千人,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柳仲礼等人入台城,先拜侯景,柳津见到柳仲礼,恸哭大骂:“汝非吾子,何劳相见!”。侯景矫诏解散援军,城外援军一哄而散,留柳仲礼之弟 柳敬礼、 羊鸦仁于内。梁武帝与众朝臣议事时,阻止重臣喊侯景为丞相,直呼侯景其名,且不听侯景所令,因而被侯景所忌惮。侯景渐渐断了梁武帝的饮食,包括太子在内,一律不得有人觐见。五月, 梁武帝躺在净居殿,多病口苦,最后被软禁饿死,侯景又立太子 萧纲为傀儡皇帝,自居相国、 都督六合诸军事。不久自称汉王,以 王克为太师, 宋子仙为 太保, 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娶梁武帝的孙女、简文帝萧纲的女儿 溧阳公主为妻。 萧确引弓欲杀侯景,弦断失败,被杀。 萧纶逃据 郢州(今湖北武汉),投靠北齐。 萧绎占有荆州。
大宝二年(551年)宋子仙率军一万人,直攻巴陵(今湖南岳阳),侯景随后亦赶往巴陵,“缘江戍逻,望风请服”,非常得意。五月二十九日,侯景派 仪同三司来亮接收 宛陵(今安徽省 宣州市),为 宣城郡长 杨白华所杀。六月十八日, 王僧辩抵汉口(今湖北省 武汉市),攻克鲁山,擒俘支化仁。六月十九日,攻郢州,克外城。宋子仙退守内城。 荀朗攻击 濡须(今安徽省含山县),打击 侯景后勤部队。六月二十二日,宋子仙退到白杨浦,被 周铁虎生擒。六月二十九日,因萧正德痛恨侯景食言,把他的帝位废了,于是暗中派人联络建康外界的宗室打算推翻侯景,被侯景察觉,侯景下令将他绞死。八月,侯景废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十一月自立为汉帝,令其手下王伟杀死简文帝。 承圣元年二月,萧绎 进攻侯景,命 王僧辩率诸军从 浔阳出发。
大宝二年(551年)四月,王僧辩攻破湘州,杀 萧誉,八月,再攻郢州。承圣元年(552年)二月王僧辩与 陈霸先会合,进至大雷(今安徽 望江),侯景命侯子鉴拒之,侯子鉴败奔淮南(今安徽当涂)。王僧辩和陈霸先合军抵芜湖,张黑不战而走,轻取 姑孰(今安徽当涂),击败侯子鉴,克历阳(今安徽和县),侯景命人堵塞 秦淮河口。陈霸先强渡 秦淮河北岸,三月十四日,驻军落星山,择地筑栅。僧辩亦进军招提寺北(石头城北),各军依次一连兴筑八个城寨。侯景恐怕西州(建康城西)道路被切断,率侯子鉴等在 石头城东北修筑五城,以大将王伟守台城。 陈霸先率先击败侯景,王僧辩亦率兵前进。侯景部将卢晖略开北门迎降,王僧辩攻下 建康,侯景兵败乘船东逃,僧辩命侯填追击,四月,侯景至胡豆洲(今江苏南通一带)为其部下杀死。历时四年的“ 侯景之乱”告终。江南一片残破。
帝位之争
王僧辩收复台城时,亦大肆抢掠,时“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太清六年(552)十一月,经 王僧辩、 陈霸先等人的劝进,萧绎称帝于江陵,改元 承圣,是为 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 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 建康。 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不急仇寇之诛,先行昆弟之戮。为争帝位,先后害死兄 萧纶、弟 萧纪、侄 萧誉等人,争得了一个残破的江山。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圣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国 于谨、 宇文护,大将军 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 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 江陵成了一堆废墟。
梁元帝之侄、昭明太子之子 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西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 萧方智(543~558)至建康,准备称帝。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年仅十三岁的 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萧方智到建康不久,此时北齐趁虚而入,北齐( 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 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 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 萧渊明来继梁帝位。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见劝说无效,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 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 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为太子。
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 徐度、 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 绍泰,是为 梁敬帝。陈霸先自任 尚书令、 都督中外诸军事、 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掌握实权。
南梁之亡
广州都督 陈霸先趁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近十年的战争,陈霸先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掌握朝廷重权。他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在557年废掉他立的梁敬帝 萧方智,自己在建康称帝,建立陈朝。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梁元帝之孙永嘉王萧庄,于是萧庄从盆城南渡长江回到南方。同年二月,萧庄在郢州被王琳拥立为梁皇,年号天启,设置百官,王琳总管其军国大事。其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后来萧庄与陈霸先持续交战,天启三年(560年),当王琳与陈将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自此南梁灭亡,共历十帝,五十八年。虽然萧氏后代在北周的卵翼下在江陵建立西梁,延继着萧氏的国统,但西梁实际上是附属于北周的一个政权,国小力弱,仰人鼻息,最终在西元587年被隋朝废除,共传宣帝 萧察、 明帝 萧岿、后主 萧琮三世,存在共三十二年。然而由于萧氏历代事奉北周、隋朝甚为恭谨,萧岿之女还成为 隋炀帝杨广之皇后,因此在西梁被废除后,萧氏在隋朝中央政府与江陵仍保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梁室余绪
隋朝大业十三年,萧岿弟 萧岩之孙 萧铣在江南复辟萧梁,国土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 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武德四年,唐高祖 李渊命李孝恭、李靖等攻打萧梁,包围其都江陵,萧铣不忍连累百姓,开城投降,到长安后被李渊斩首,萧梁的这次复辟共历五年 。
疆域
南梁
萧梁时州郡大都沿袭萧齐之旧,天监中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一千二百二十二,其后多有折置,大同中增到一百零七州。其中广州治所番禺。梁与北魏交战于淮河南北,境界颇有出入。中大通年间,梁人大举北伐,一度收复淮北若干城镇,继而又收得汉中,侯景降梁,梁又得河南之地,但为时甚短。至侯景乱后,江北全陷于北齐,蜀汉则陷于 西魏,不久而梁亡。经济
南朝高度发展的经济的特征之一,即货币大量且普遍的流通,同时作为国家征税的计算单位。川胜指出,由于南朝官私均需货币, 豪族与商人掌握品质良好的货币,产生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遂造成货币的二重结构。 南朝的衰亡,实与货币的恶性循环流通有不可分的密切关联。由此可知,过去鲜为历史工作者措意的“孔方兄”,实有甚大的研究价值。《 隋书.食货志》有一段叙述 梁武帝时江南各地域货币计算标准的重要记载:自破岭以东,八十为陌,名曰东钱。江、郢以上,七十为陌,名曰西钱。
南梁
京师以九十为陌,名曰长钱。大同元年, 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 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陌。这段叙述中含有人们习以为常、却又不甚明了的古代货币常识,如五铢钱、陌、贯、剪边、綖环等。手边正好有《简明古钱词典》、《中国古代铸币》、山田胜芳的《货币の中国古代史》等书,于是藉着翻检之际,趁便长长知识 。所谓“陌”系指一百钱,依照标准即一百枚钱之意,“足陌”即足够一百钱之意。自汉武帝至隋炀帝近千年间,直到唐朝改铸新钱为止,中国及东亚世界流通最久、最广的货币即 五铢钱,它也奠定了此后二千年中国及东亚世界货币的标准形制。汉隋之间,人们对钱的重量计算是以铢为主要单位,数量单位的“钱”、“文”,乃至“贯”都是较晚兴起的计算单位。五铢钱的重量一般为三、四铢左右,两汉至隋之间屡有铸造,各代所铸的形制也各有不同。
梁武帝天监年间铸造的钱币和西汉铸造的以及 六朝时期的“恶钱”有很大的区别。前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钱中心的孔(古代称为“穿”)的周围,西汉铸者无郭,梁武铸者有郭;所谓郭即孔缘突起的边缘,是当时的“良币”。至于“恶钱”即川胜论文中提到的“劣货”,至少有数种形制,这里列的是其中两种。一种名为“剪边钱”,即沿穿的周缘剪去五铢钱一圈,将一枚钱分为两枚,剪边钱即含有原来的穿的一枚;外面的一枚称为“綖环钱”。《 南史.颜峻传》记载 刘宋末年:“沉庆之复启听民 私铸钱,由是钱货乱败。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綖环钱’;贯之以缕,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由此可知劣货的恶化程度,鹅眼钱即是描述剪边等劣质货币的形象 。
事实上,此时劣货的“制造”手法不仅此一种,样式也并非单一。除了剪凿之外,往往还为取馀铜而磨凿内外郭、 钱文。另外,偷工减料铸造者也十分地多,如传世的东晋“沉郎五铢”,钱文即作“五朱”。了解了南朝五铢的相关问题,更有助于理解南朝的经济状况,乃至 六朝时人的日常生活 。
宗教
长芦寺
在 佛教宗派中, 长芦寺属于“ 禅宗”。相传梁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 达摩来到中国传播禅法,后为 梁武帝闻知,于公元527年迎来建康。但 达摩与南朝梁武帝 萧衍语多不,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 长芦寺,长芦寺很早即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千百年来,南京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据史料记载,初建的寺址紧临 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长芦寺兴盛时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唐朝的 骆宾王、 李白、 韦应物、 刘长卿、 孟郊、 温庭筠,宋代的 王安石、 苏东坡、 秦观,明代的 李东阳、 王守仁、 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南京长芦寺仅存正殿,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2007年,长芦中学整体合并到 九龙中学,现为南化技校实验基地。
帝王世系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号使用时间 |
---|---|---|---|---|---|
太祖 | 宣皇帝 | 萧顺之 | 未在位(追封) | — | — |
高祖 | 武皇帝 | 萧衍 | 502年~549年 | 天监 | 502年~519年 |
普通 | 520年~526年 | ||||
大通 | 527年~528年 | ||||
中大通 | 529年~534年 | ||||
大同 | 535年~545年 | ||||
中大同 | 546年 | ||||
太清 | 547年~549年 | ||||
— | 前废帝 | 萧正德 | 548年~549年 | 正平 | 548年~549年 |
太宗 | 简文皇帝 | 萧纲 | 549年~551年 | 大宝 | 550年~551年 |
高宗 | 昭明皇帝 | 萧统 | 未在位(追封) | — | — |
— | 安皇帝 | 萧欢 | 未在位(追封) | — | — |
— | 兴文皇帝 | 萧栋 | 551年 | 天正 | 551年 |
公元551年11月侯景受禅称汉帝,定都建康。 | |||||
— | 元皇帝 | 侯标 | 未在位(追封) | — | — |
— | 汉帝 | 侯景 | 551年~552年 | 太始 | 551年~552年 |
公元552年4月萧纪称帝,定都成都。 | |||||
— | 后废帝 | 萧纪 | 552年~553年 | 天正 | 552年~553年 |
公元552年11月萧绎称帝,定都江陵。 | |||||
世祖 | 孝元皇帝 | 萧绎 | 552年~554年 | 太清(沿用) | 549年~552年 |
承圣 | 552年~554年 | ||||
公元555年7月萧渊明称帝,复国号梁,还都建邺。 | |||||
— | 闵皇帝 | 萧渊明 | 555年7月-9月 | 天成 | 555年 |
— | 敬皇帝 | 萧方智 | 555年~557年 | 绍泰 | 555年~556年 |
太平 | 556年~557年 | ||||
公元557年1月陈霸先受禅,改国号为陈,定都建康,史称“南陈”。 | |||||
公元552年2月萧庄称帝,复国号梁,定都郢州。 | |||||
烈宗 | 思皇帝 | 萧庄 | 557年~560年 | 天启 | 557年~560年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