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脊
狗脊
狗脊(拉丁学名:Woodwardia japonica(L. f.)Sm.),俗名为日本狗脊蕨,是乌毛蕨科狗脊属植物,《IUCN红色名录》无危物种(LC)。
狗脊植株高0.5-1.2米;根茎粗壮,暗褐色,与叶柄基部密被全缘深棕色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暗棕色,叶片长卵形;孢子囊群线形,襄群盖同形。广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朝鲜南部和日本。 狗脊根状茎富含淀粉,可酿酒,亦可作土农药,防治蚜虫及红蜘蛛。狗脊有镇痛、利尿及强壮之效。其干燥根茎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尿、白带过多。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产地生境
4 生长习性
5 繁殖方法
6 主要价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狗脊
种:狗脊
别名:日本狗脊蕨
科:乌毛蕨科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门:蕨类植物门
界:植物界
目:真蕨目
拉丁学名:Woodwardia japonica (L. f.) Sm
命名者及年代:(L. f.) Sm.1793
属:狗脊属
形态特征
大型草本,植株高(50)80-12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卧,暗褐色,粗3-5厘米,与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长渐尖,有时为纤维状,膜质,全缘,深棕色,略有光泽,老时逐渐脱落。叶近生;柄长15-70厘米,粗3-6毫米,暗浅棕色,坚硬,下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而较小的鳞片,向上至叶轴逐渐稀疏,老时脱落,叶柄基部往往宿存于根状茎上;叶片长卵形,长25-80厘米,下部宽18-40厘米,先端渐尖,二回羽裂;顶生羽片卵状披针形或长三角状披针形,大于其下的侧生羽片,其基部一对裂片往往伸长,侧生羽片(4)7-16对,下部的对生或近对生,向上的近对生或为互生,斜展或略斜向上,无柄或近无柄,疏离,基部一对略缩短,下部羽片较长,相距3-7厘米,线状披针形,长12-22(-25)厘米,宽2-3.5(-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或圆截形,上侧常与叶轴平行,羽状半裂;裂片11-16对,互生或近对生,基部一对缩小,下侧一片为圆形、卵形或耳形,长5-10毫米,圆头,上侧一片亦较小,向上数对裂片较大,密接,斜展,椭圆形或卵形,偶为卵状披针形,长1.3-2.2厘米,宽7-10毫米,尖头或急尖头,边缘有细密锯齿,干后略反卷。叶脉明显,羽轴及主脉均为浅棕色,两面均隆起,在羽轴及主脉两侧各有1行狭长网眼,其外侧尚有若干不整齐的多角形网眼,其余小脉分离,单一或分叉,直达叶边。叶近革质,干后棕色或棕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疏被短柔毛;羽轴下面的下部密被棕色纤维状小鳞片,向上逐渐稀疏。
孢子囊群线形,挺直,着生于主脉两侧的狭长网眼上,也有时生于羽轴两侧的狭长网眼上,不连续,呈单行排列;囊群盖线形,质厚,棕褐色,成熟时开向主脉或羽轴,宿存。
该种分布地域广阔,为丘陵地区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因生境的影响,以致植株大小、羽片对数及排列的疏密、裂片的形状均略有差异。
产地生境
中国广西除滇西北外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地区广布。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生于海拔1100-2200米的亚热带和暖温带酸性土山地,多生于常绿阔叶林林下、林缘及空气湿润地区的次生灌丛中,较少见于云南松林及松栎混交林林下及山坡侵蚀沟中。
生长习性
狗脊孢子囊是由外向内分别为孢子囊壁细胞、两层绒毡层细胞和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圆形且大;绒毡层细胞为长方形,其核明显,为长椭圆形。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内层绒毡层侵入囊腔形成绒毡层原质团,包围在孢子四分体周围,四分孢子横切面为半圆形,细胞核占孢子的绝大部分,在近极面初始裂缝位置上孢子细胞质开始收缩。随着收缩,孢子细胞质完全退出四分体痕褶,最初的四分体痕褶纤细弯曲,内层绒毡层完全侵入囊腔,外层绒毡层开始退化变窄,在近极面四分孢子之间出现不均匀分布的表面膜。此时由一层连续的片状体包围在四分孢子周围,此层即为孢子外壁内层,四分孢子之间的表面膜由纤维颗粒状物质构成。除四分体痕褶顶端部分外,无定型孢粉素添加到外壁内层表面,近极面孢粉素颗粒细小且较均匀地添加,远极面孢粉素颗粒较大,不均匀地添加,此时,孢子由半圆形收缩为不规则形,表面粗糙,外层绒毡层进一步降解。在致密孢粉素的沉淀下,除四分体痕褶顶端区域外,孢子外壁外层逐渐增厚,近极面厚于远极面,孢子表面依然粗糙,孢子囊腔中的绒毡层细胞核仍清晰可见。随着绒毡层细胞的降解,孢子囊壁细胞质变得浓厚,细胞中充满染色深的球形颗粒,颗粒直径为0.3-0.4微米,这些颗粒在囊腔内壁和孢子表面也有分布。深色颗粒快速地添加到粗糙的孢子外壁表面并聚集,使孢子表面呈现瘤状、疣状或颗粒状突起;由于添加速度较快,使孢子外壁内偶尔会出现空腔,且在外壁外层的外侧清晰可见未完全均匀分布的孢粉素团块的痕迹。经过后期的颗粒状物快速添加,孢子四分体痕褶的顶端部分最终被成壁物质所覆盖,单裂缝形成。
在颗粒状物快速添加后,成壁物质经历沉积凝聚,使孢子表面由瘤状、疣状或颗粒状变得平坦,且横切面的孢粉素均匀分布,此时孢子外壁发育成熟。成熟孢子外壁表面光滑,由两层构成,即薄的片状内层和厚的孢粉素外层,近极面比远极面稍厚;裂缝区域具辐射状的槽;外壁内侧的深色部分由孢粉素的早期沉淀形成,外侧浅色部分为中后期的孢粉素沉积形成的。
孢子大小24微米×40微米。周壁常脱落。外壁厚约1.3-2微米。培养5天,萌发原丝体,培养7天后孢子自裂缝处产生一根近乎透明的假根,原丝体与假根之间多呈60-135°不等的夹角。孢子接种10天,原丝体直径15-30微米,长45-63微米,细胞柱状。细胞数量3-5个,原丝体顶端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明显多于基部细胞。成熟原叶体呈宽圆状心形,基部稍向内收,两侧展开,多由单层细胞构成。腹面生有假根。生长点至原叶体基部是由2-5层的细胞构成,颜色较深。边缘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比较均匀。接种密度高,即20株/平方厘米以上时,多产生雄配子体,60天后出现精子器,多发生在配子体边缘或腹面,多产生精子器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雄性配子体上幼精子器不断发育并成熟,顶面观圆形,侧面观截圆形,老的精子器不断衰亡而皱缩。接种密度低,即5株/平方厘米以下时,原叶体多为雌配子体。颈卵器同样位于腹面生长点下方中肋处,数目2-6个不等。成熟颈卵器细长,颈部4列细胞,每列4-5个,高130微米,直径50微米,在原叶体基部稍弯曲。受精后的合子,不经休眠,立即开始分裂,经20天同等条件培养,长出孢子体。孢子体包括由胚所萌发出胚根、基足及初生叶柄。胚根及初生叶柄均沿配子体腹面所在平面分别向下、向上生长。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法繁殖,一般于春、秋季进行,以5-6月最好,因为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生长恢复快,也可用孢子繁殖。栽植地需保证阴湿环境,其他条件要求不严。因其根系生长旺盛,繁殖时注意土层质疏松、透气。
主要价值
狗脊有镇痛、利尿及强壮之效,为中国应用已久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但在古代的本草著作中,狗脊名下实包含两种植物,一为该种,另一则为蚌壳蕨科的鲸口蕨 Cibotium barometz (L.) J. Sm.。在现代的中医药著作中,此问题已得到澄清,狗脊一名已专用于乌毛蕨科的Woodwardia japonica。但在四川、湖北及浙江部分地区,民间往往仍将狗脊与贯众二名混用。 狗脊根状茎富含淀粉,可酿酒,亦可作土农药,防治蚜虫及红蜘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