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甸土司府
南甸土司府
南甸土司府又称南甸宣抚司署,位于云南省梁河县遮岛镇。清咸丰元年建成,占地10652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为古代宫殿式建筑。由一进四堂五院和南北厢房、10个旁院落、24个花园及戏楼、胭脂楼等共47幢、149间房组成。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结构
3 历史
4 小故宫
5 景观景点
6 小姐楼
7 十司领袖
8 龚绶
9 价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南甸土司府
代表景点:佛堂、戏楼、小姐楼
开放时间:早9:00晚:00
气候类型:高原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国家级
地理位置:云南省梁河县遮岛镇
占地面积:10652平方米
结构
南甸土司府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按汉室衙署形式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栋、149间房屋组成。按土司衙门等级分为大堂、二堂、三堂、正堂。周围另有24间耳房和多处花园、佛堂、戏楼、小姐楼、佣人房、厨房、粮库、马房、军械库以及监狱等。南甸土司府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历史
南甸土司头人刀氏龚姓,原籍南经应天府上元县。明初随军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后升官定居于此,逐渐被当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为汉傣文化融合的典范。原南甸宣抚司辖地广阔,实力雄厚,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地土司中影响很大。
司署驻地曾几易其址,清咸丰元年(1851年)定居现址,历经三代土司的不断扩建,最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如今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小故宫
傣族文献记载,旧时的南甸土司地盘有现今两个德宏州大,南甸土司自古就是德宏的土司领袖,特别到了近代,第28代土司龚绶更被奉为德宏土司的“总丈人”,概因他的女儿大都嫁给了周边土司。
南甸土司府由3代人建造完成,从1851年到1935年间,用了84年,如此宏大的建筑规模在全国的土司府中都属罕见,被人们称为傣族的“小故宫”。梁河南甸宣抚司署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观景点
进入土司府的第一院,右边一幢土木结构小屋吸引了我的目光,门前的指示牌上清楚标明,这里就是土司府的牢房。南甸土司是朝廷钦点的宣慰使(也曾担任过宣抚使),他们是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一把手,具有生杀大权,然而眼前这间约30平方米的牢房却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凶险。条状木板渐次相连组成牢房的门,左边关押重刑犯,右边关押的是轻犯抑或女犯人,中间的过道是守监者的地盘,仅仅1米多宽,这里有一个火塘,上面摆放着一个陶罐,以前这里有床,守监者就这样夹在两侧犯人中间酣然入睡。
公堂
牢房的不远处就是公堂,土司升堂办案都在这里,眼前的公堂小而别致,就像影视剧中的翻版。公堂由南甸第二十六代土司刀守忠建盖,站在远处就能看见堂上悬挂的牌匾——“南极冠冕”、“卫我边陲”。右边的那面大鼓就是“喊冤鼓”,鼓声一响,定有冤案,土司老爷遂现身断案,如迟迟未见人来,抑或冤屈较大,可以连续击鼓,大喊“冤枉”,直到土司正襟危坐之后,口喊“升堂,威武”为止。
审案的公堂格外威严,上方是雕龙画凤的穹顶,土司审案的桌子也铺上了龙纹绸缎,左右排列的仪仗是1444年皇帝赐封给土司的“半副銮架”,顺序依次是肃爵、回避、龙头朝前,关刀随后,金爪、钺斧朝天蹬、安民、除毒、一手掌乾坤。“半副銮架”是官品和威仪的象征,如遇土司外出抑或迎接上司时,家丁们也要按顺序执掌出衙。土司审案时,堂官、巡长和差役、亲兵也会站立两旁,当土司上堂时,他们齐吼:“请大人升堂”,待土司入坐,又发出“带犯人,跪”等助威声。这些助威人士绝非“群众演员”,他们是土司“吼班”,审案时听候土司使唤,对犯人施刑。
二堂
穿越公堂之后我来到了二堂,正上方“十司领袖,南天一柱”的两块牌匾无不彰显出南甸土司在整个土司界的权威和盘踞一方的霸气,正中的3间是客厅,两稍间为男女宾客住宿,中间的圆门除遇重大节日或钦差大臣到此尚可通行,旧时严禁妇女通行。
客厅的墙壁上挂了山水名画,地面上置放着精雕的矮八仙桌,尤其是门前那两个足有一人高的大瓷花瓶,瞬间让整个厅堂变得灵动起来。这是一种介乎于晚清和民国之间的文艺范,于是我开始想像这里的主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品味。
三堂
三堂由二十七代土司刀化南建盖,这里是土司属官审理一般案件和接待上司的议事厅。正中挂“守镇边陲”匾额,前后置活动木格门,如果平时无人击鼓喊冤时,土司办公就到此为止,如遇重大事务,便召集相关人员在此理政,南甸土司是“十司领袖”,经常召集其他土司头人来此会盟、议事。
一侧的厢楼是专供土司和眷属们看戏的楼子,在旧社会等级观念森严,老幼男女、主仆平民都划分得比较严格。戏楼的正中为土司、印太的专座,左为儿子,右为女子,侧边厢楼的檐廊是官员看区,地面才是百姓看区。空地与戏楼相隔,这是典型的滇西风格戏楼布局,四角飞翘,虽不十分精湛,却很有特色。
四堂正堂
穿越议事厅,我来到了第四堂,也称正堂,这里是南甸宣抚司署建筑群最为华丽的篇章。四堂的材料格外讲究,正殿用的是栗木,左厢用椿木,右厢用楸木,寓意着“正立春秋”。这3种树木,都是梁河县最优质的木材,土司把它们有意取材组合,以每种树名的名头相连,使之成为“正立(栗)春(椿)秋(楸)”的谐音,以此祈望江山永固。
四堂的很多细节可谓精工细作,以前檐柱前有六个“金爪吊葫芦”雕件,就在那方寸之间雕有水浒108将,更奇的是在风动的时候,还会像走马灯一样随风转动。正堂中的8扇隔门更有其深厚的古韵,分别雕刻了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子爱莲、叶公好龙、和靖爱梅、明皇爱月、伯乐爱马、隐公爱鱼等八爱图。
四堂是第28代土司龚绶于民国二十四年建成,中堂是家堂,两边是土司夫妇的寝宫和子女卧室。中堂内挂有天地牌位,牌位之下是香案桌,供有官衔牌和光绪皇帝、刀定国以及两位末代土司的画像,裱于镜框之内。四周墙壁挂有名人字画和缎面刺绣的对联,堂内设有三叠水的桌子和八仙桌,一旁整齐排有8条太师椅。以前这个区域只允许老祖太和贴身丫环出入,并且要脱鞋、浴手焚香才能进入。
四堂两侧是土司和土司子女的房间。踏着咯咯作响、感觉随时会塌陷的木地板进入右侧的房间,光线昏暗,只能看见彩色玻璃投射进来的迷离光影,这些玻璃都是从缅甸进口的英国产品,钉子、压条样样都是原件,哪怕今日沿用作为装饰也颇具艺术气息。卧室内的箱子已经蜕皮,小心翼翼地打开它们,就犹如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迎面而来的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箱子内部已经结起了蜘蛛网,不知道以前这只箱子的主人拉着它去过哪些地方,看箱子的造型,想必当初也是珍贵的限量版。
箱子旁边是一张精美的雕花床头木床,两侧挂着灰色的布帘,床上铺了草席和一个软枕,旁边绣花的被子充满了喜气和家的味道,整整齐齐地被叠放起来。
小姐楼
小姐楼,但人面不知何处,艳阳高照的下午,这里静谧一片。小姐楼是专供小姐玩耍、梳妆打扮的地方,旧时女人行动受到了限制,只能在一定区域活动,只有胭脂口红,她们可尽情享受。末代土司的三姨太在2006年底去世后,土司府便少了一份传承的厚重,小姐楼自然是土司府的一部分,原有门可通达,但自划给3位孙辈居住后,门便被封了起来,去小姐楼得从土司府的外围绕道进入。
十司领袖
历史上的德宏有十大土司,其中南甸土司在明清就被奉为德宏境内的“十司领袖”,特别到了28代土司龚绶时代更被称为土司中的“总丈人”,原因是龚绶的女儿几乎全部嫁给了周边土司。江应梁对龚绶的印象这样描述:南甸土司是龚绶,身穿长袍马褂,一副清朝遗老的派头,他有许多女儿都嫁给了各地土司,所以又被称为“总丈人”。
记者查阅了德宏州文史资料选集第四辑,当中说到,龚绶的大姑娘嫁到了陇川土司多永安,二姑娘嫁给了遮放土司多英培,四姑娘嫁给了户撒土司赖思琳,六姑娘嫁的是勐卯土司。唯有八姑娘与众不同,时值解放初期,她反抗封建包办的婚姻,礼节手续完毕后,就在迎娶的前两日的夜间,收拾金银珠宝连夜逃走。
龚绶
龚绶,(1891年-1969年),傣族,原名刀樾春,字印章,为南甸宣抚司土司。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刀樾春主张其先祖为随明军南迁的汉族,向政府陈请全族由刀姓改为龚姓,恢复汉人身份。龚绶曾因反对改土归流而被云南省民政厅囚禁两年。1940年,龚绶的长子龚统政袭封宣抚司,但重大事情仍由龚绶决断。1950年云南解放,龚绶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而其子末代土司龚统政则负隅顽抗,随着国军退入缅甸。1952年,龚绶被选为首任的梁河县长。1953年龚绶被选为德宏区副区长,后德宏区改为德宏州,龚绶仍任副州长。1954年,龚绶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龚绶亡于文化大革命,1979年获得平反。
价值
如此宏大的建筑在全国土司府中也不多见,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土司府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半副銮驾仪仗,清王朝赐给的官服、大印,以及贝叶经,历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甸土司头人刀氏,明初随军征讨云南,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地土司中影响很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