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沙关
豆沙关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是古时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现在的豆沙古镇,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后重新修建的,2008年开放旅游。虽是重建,却不失古韵。维新而不篡改,使得这个崭新的千年古镇,依旧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均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凡词句书法,皆隐现着抹不开化不去的万古云烟,有人言道“南有和顺,北有豆沙”。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一些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
自景区恢复营业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对全国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实行全年免费开放政策。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豆沙关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豆沙关
代表景点:五尺道风景区
地理位置:云南省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
建立时间:隋朝
古称:石门关
外文名称:Red bean paste
门票价格:60元
开放时间:6:00—19:00
等级:国家级重点文物
豆沙关简介
古城堡
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的盐津县豆沙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因其对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称“石门关”。石门关(关隘建筑)始建于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和边疆两面就隔绝了。特别在唐朝的时候,天宝年间战争爆发,南诏叛唐后,石门关就关闭了,一关就是40多年。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诏去册封异牟寻,才重新打开了石门关。
古今五道
对于石门关,《蛮书》是这样记载的:“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路,横阔一步,斜亘三十余里。半壁架空,欹危虚险。”其险无比。如今“石门关”三字,出自云南著名书法家楚图南之手,极拙朴耐品,意味绵长。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位于滇东北云川交界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起伏地带,乌蒙山脉关河(朱提江)深谷的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在2006年7月,豆沙镇曾经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地震导致当时的古镇老街80%的房屋倒塌或不同程度受损,后老街被重新翻修并改名为古镇一街,在此基础上按照一街整体布局和风格又复制修建了古镇二街。统一的二层小楼、白墙、灰瓦还有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豆沙古镇独特的魅力。
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豆沙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五尺道、石门关、唐袁滋题记摩崖、古城堡、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和观音阁、三官楼、僰人回音、天外飞泉、老君祝福等自然、人文景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特色旅游城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五顶“桂冠”。由于区位突出,地形特殊,先秦的僰道、秦朝的五尺道、汉代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门道、南方丝绸古路,一齐在这里交叉重叠;古老的关河水路、秦开五尺古道和现代的滇川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在这里束集并行,构成了独特的交通奇观, 被称为天然的“中国交通历史博物馆”。豆沙古镇已成为滇川跨境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
唐袁滋题记摩崖
唐袁滋题记摩崖
在唐代的天宝年间,唐王朝对南诏发动了两次战争,都与失败告终。南诏乘机联合吐蕃,加紧开疆拓土、统一如今云南地区的步伐。如此一来,双方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难以支撑,代价惨重。南诏遂与吐蕃发生矛盾,将其势力逐至金沙江以北,同时派出使者赶到成都说和,要求归附。唐王朝因此十分重视,授命御史中丞袁滋赴云南册封南诏国王,双方关系方才修好。此关在过了40多年后才又重新开启。这段历史,就记录于唐碑亭内的摩崖石刻上,是袁滋赴南诏,途经石门关时有感而发的杰作。这块石刻就叫《唐袁滋题记摩崖》,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至今有1200多年,全文仅120余字,且石刻面积小,字迹也小,甚至模糊,要仔细辨认才可弄清,但文物价值大,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独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历史作用。石刻在1965年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1988年元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如果无人引领,石刻很容易被忽略,是难以发现的。因为为安全起见,碑亭平时不开放,双门紧锁,即使开了碑亭之门,也见不到石刻,还得再打开两扇格子门,才可看到其本来面目。
五尺道
五尺道
所谓“五尺道”,按照史料上解释就是“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的阁道,现在残存的遗迹约350米,一级一级的青石阶高低不一,上面留有240多个深深的马蹄印。史料说,“五尺道”始建于秦,是由四川入滇,再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这条古道的确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也承担了川滇商贸文化往来交融的重任。川滇两地的马帮载着布匹、盐、大米、山货、药材、茶叶、银、铜等物品,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古道上,马蹄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中原文化、蜀地文化、夜郎文化、古滇文化随之汇集相融,衍生出了朱提文化。
这条承载了军事、商贸、文化的悠远古道,如今虽然完成了使命,然而作为守望者,她看到了昆明至水富的高建公路从头顶穿山过峡而去,内江到昆明的铁路在脚下依崖穿行。“五尺道”就这样与现代化的铁路、公路相约对接,如同五线谱镶嵌于石门关的万仞断壁上,形成奇观。
僰人悬棺
与“五尺道”同样可以称奇的,还有如天幕般挂于石门关对面巨型石壁的石缝中贮存的9具僰人棺木。这可以说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谜,创造的文化杰作。置身于唐碑亭前,目光越过宽约二三十丈的峡谷,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都完整无损,只有这条石缝很扎眼,成了一处伤痕。
僰人悬棺
有研究表明,这是汉代的僰人悬棺。僰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和商代。那时此地并无人烟,中原屡起战火,胜者建立政权,拓展疆域,就往这里移民。到了周朝,僰人已发展为一个民族。他们参加周武王伐纣有功,首领就被封为了僰侯,并于四川宜宾建立了僰侯国。而到了明朝,这个民族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明王朝发生十余场战争,致使元气大伤,难以为继,最后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唯一留存下来,能让今人对僰人产生想象和了解的,就是石缝中久经风雨的悬棺了。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