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跳花、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滇中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苗族的花山节。
花山节历史悠久,相传在中华大地古老的部落时代,因部落之间的争夺,苗族首领最后被战败,失去优势条件的苗家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失散亲人。为了唤醒重新的团聚,苗族人民选择一座高山,在山顶立起一根挂着红绸的花杆,人们围着花杆吹着芦笙,跳起时而悲伤时而欢快的芦笙舞,离散的亲人看到花杆听到芦笙后相互转告,从四面八方纷纷前往花杆场与同胞相聚,顿时,山上人山人海,失散已久的亲人又得到了重新的团聚。这样,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苗族同胞就选择一块空旷高地立起花杆,围着花杆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年复一年,形成了苗族传统的节日“花山节”。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踩花山”,主要活动内容有倒爬花杆、对歌、跳芦笙、练武术、赛马斗牛等。
2014年11月11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申报的苗族花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146。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节日介绍
3 节日起源
4 流行地区
5 节日风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苗族花山节
申报地区: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
批准时间:2014年
流行地区: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等
节日起源:爱情、生活追求
遗产编号:Ⅹ-146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型:民俗
别名:踩花山、跳花、花山节
节日活动: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
节日介绍
花山节,亦称踩花山。这是川南苗族的一个盛大节目。
芦笙表演
花山节一般在较平缓的地区举行。花场中竖立一根有五、六丈高的竹竿或树杆,这就是花杆,花杆上还分别挂着两块红黑布。每年,花山主持人就把花杆立好,让人先知道这里有花场,到了正月初一就开始踩花山,比较隆重的花山节还可以延长至初八、九。踩花山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求子而立,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日。关于花山节的来历,苗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苗族祖先居住在平原地区,那地方有着肥沃的土地,牛羊成群。狠心的皇帝一心想霸占苗族的地盘,就派皇兵来攻打苗族部落,苗王蒙孜尤就率领他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和苗民们,与皇兵交战,最终寡不敌众,苗族失败了,蒙孜尤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在战斗中牺牲了,苗族的祖先不得不往西南的高山峻岭中迁徙。蒙孜尤在腊月十六日竖立花杆,正月初二、三、四这三天举行祭奠仪式,纪念为保卫家乡而牺牲的儿子姑娘,同时,还进行武术表演,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踩花山是苗族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苗族的生活经验交流活动,更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娱乐活动。在花山节期间,有芦笙舞、武术(即苗族的民间武术之棍术、刀术、枪术、钩镰、三节棒、链甲等)、倒爬花杆、斗牛、赛马等体育和文艺节目。苗族花山节
踩花山这天,莺哆(苗语,小伙子)们个个穿着苗族的服装,肩扛芦笙,裤包里还装着心爱的调箫;莺彩(苗语,小姑娘)们个个身穿自己亲手绣的花衣衫和亲手点的蜡花百褶裙,唱着山歌从苗山各个角落汇聚到花山上来。整个花山,人山人海,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花场外到处摆满甘蔗,准备对歌的苗族莺哆都要去挑选又粗又大的甘蔗,与莺彩对完歌后送给对方。若要对歌,莺哆走到莺彩面前时,用花伞罩住那位莺彩,说:“远方的阿妹,要是不嫌弃,对个歌吧”。要是莺彩看中的话,她就会说:“那你唱来吧!”若是她看不中,她就会说:“谢谢阿哥,我不会唱。”那么,莺哆就得另找对象。男女青年之间,通过对歌,若是情投意合,双方就互相赠送礼物留念,待到花山节结束后,莺彩就跟着莺哆走。接着就只有等着喝喜酒了。节日起源
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迫四处流落。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从此,苗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民间传说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文化特征
苗族花山节
显著的民间习俗性花山节习俗主要是通过立杆、祭杆、收杆等程序来展示,每一个环节的祭词都是民俗文化的再现。山歌对唱及芦笙舞是花山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持人和芦笙师没有唱完、吹奏完《花山起源之歌》,其他形式的歌和芦笙调是不能随意就吟唱、吹奏的,且每一个歌者在花山场内对歌的第一首歌都要先唱《花山起源之歌》。这一严格必走的程序,看似简单,却反映了花山节的显著习俗芦笙舞的舞步相对于现代舞蹈动作,具有原始、粗犷的感觉。
芦笙舞模仿自然界一些现象以及生产生活动作,表达对自然、对祖先的敬仰,达到借神娱人育人,借劳动教育人的目的。花山节期间的活动都要在一定习俗范围内进行。
服装展示是自由的,服装上面“蕨草”“螺蛳”“桃花”等图案,都代表着苗族迁徙史上所经历的环境,是苗族抹不掉的回忆。花山节传统的赛马,是不用骑鞍的,在马背上铺上一块布就行,主要比赛骑马的技术、人和马的协调程度,以及马跑步的各种步形。
广泛的参与性
花山节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在交流中增长知识、感知社会。人们汇集在花山上,说不尽心中的喜悦,特别是少女小伙,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本领,寻找自己的情缘。每一个苗族人,都能够因为参与节日而倍感亲切,内心自然产生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和谐发展。苗族花山节成为以苗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欢乐的传统节日,成为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
传统性与传承性
作为苗族的传统节日,立杆、祭杆、收杆等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直接表达了苗族固有的韵味。这个固有的东西,是靠千百年来行动、语言传播继承下来的花杆的顶端要留有绿意盎然的树尖,表示生命力的旺盛。
具有舞蹈之柔、武术之刚的芦笙舞保留着苗族人民淳朴的民族情愫。表现在服饰上的挑花、刺绣、麻缎、蜡染、银饰等民间工艺瑰丽多彩。花山节丰富的活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苗族千百年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长期积淀的结果,深刻地体现着苗家人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节日会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
传承人物
侯保兵,男,苗族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苗族花山节,序号:04-1964,申报地区:青海省同仁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同仁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同仁县文物局、同仁县热贡艺术传承保护管理局)获得“热贡六月会”保护单位资格。
流行地区
苗族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正月或五月初举行。四川的兴文县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期间过节;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过节;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过节;而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5月1日前后过“踩花山节”。兴文石海的花山节即是在每年的5月1日左右。
红河州
红河州苗族花山节
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屏边、蒙自、开远、个旧、河口等县市的苗族集聚区隆重举办。全州20多万苗族同胞穿上节日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点,欢度自己的盛大节日。苗族“花山节”,传说是祭苗族先祖蚩尤及其儿女的一个庆典,后来演变为苗族的盛大节日。随着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苗族“花山节”也随之延续至今,且成了一年一度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按传统“花山节“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初六(有的地方会延长更长时间),因此与春节同度。每逢大年初二,苗族同胞们都要穿着节日的盛装,云聚于各个花山场上看斗牛、对山歌,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花山节”期间,各地的商贾和国内外的苗族同胞,从天南海北云集而来,进行商品贸易和旅游观光。
红河州的苗族花山场,分布于全州除绿春、红河、石屏外的其它十个市县近五十多个点,自2000年来,全州各地共举办“花山节”400多场,参加人数累计达400多万人次。其内容有对歌、爬花杆、跳芦笙、武术、射弩、斗牛、斗鸡、斗鸟等。有政府组织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
花山节除了保留有传统的本民族风俗习惯外,增加了商品贸易、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等内容,这样丰富了“花山节”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花山节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2019年2月7日至10日,屏边苗族自治县举办2019年苗族花山节。
兴文县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
2015年4月8日,记者从兴文县石海旅游公司获悉,5月1日至3日,兴文县将在兴文石海景区举办第七届苗族花山节。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源远流长。为展现苗族风情,该县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六届苗族花山节活动。今年,该县被省政府批准为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花山节的举办将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本届花山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通过在石海景区举办苗族花山节系列文化活动,展现该县苗族风情,更好地宣传该县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世界级旅游资源。据了解,活动期间,将举行拜祭花杆仪式、苗族歌舞、绝技表演、高桩表演、选美比赛、吹芦笙比赛、斗鸡、斗鸟比赛等。
安宁市
2019年11月12日,安宁市县街街道苗族花山节在太阳冲村开幕。
节日风俗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倾吐钟情,一旦相爱,即互赠信物,直至缘定终身。苗族斗牛
斗牛,是苗族花山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体现苗族人民崇尚坚强有力和健壮体魄,寄托着苗族同胞对来年风调雨顺、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
苗族爬花杆
踩花山”先要立花杆,无杆则不成花山。花杆是用一棵直的杉树做成的,高约30米,刮去树皮,修去枝叉,仅留丛青翠的树冠,然后立埋于选好的花山场中心,在距杆顶二三左右的地方,挂上红、黄、蓝、白四色长幅彩旗以及象征喜庆和奖励爬杆优胜者的芦笙、猪头和几斤白酒等。
苗族对歌
花山节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对歌。对歌,其实是他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表达爱慕之情的一种方式。当斗牛、赛马、爬花杆等传统活动在陆续进行的候,一些性急的咪哆早就“一心二用”心猿意马了。他们暗中已经物色好对歌的对象。他们边走边看,四处游动,向物色好的巨标靠拢。来到姑娘身边便打开花伞罩住姑娘,清清嗓子,轻轻哐起音调婉转而深情的情歌。被雨伞罩住的姑娘,耳朵留神地听着,眼睛档档地打量对方。如果感觉不称心就保持沉默或者略唱一二句,客气的谢绝,如果中意,就柔情的回唱。
苗族赛芦笙
赛芦笙是花山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苗族同胞喜闻乐见的种娱乐形式。五彩缤纷的花山场上,到处是优美动听的芦笙曲调、轻快悦人的芦笙舞姿。
苗族角力
花山节期间还举行摔跤比赛,剽悍的小伙自愿报名上场,相互角力,胜负由场上裁判判定。跤场上的胜者,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是许多姑娘倾心的对象。
物资交流
节日期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供销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了许多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农副产品、药材等收购到外地出售,一派购销两旺的景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