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白族歌谣
3 传说
4 特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石宝山歌会
时 间:农历 7 月 27 日至 29 日 3 天
地 址:剑川石宝山
对 象:白族
白族歌谣
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是一个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举办地点石宝山属剑川县沙溪镇。据考证,石宝山歌会已有上千年历史。唐《蛮书》卷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歌会上以歌传情,或吹树叶互相招引的情景与此极为相似。歌会上对唱的白曲"山花体"(即第一、二、三句唱词为7个字,第四句为5个字)格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传说
石宝山歌会会期为每年农历 7 月 27 日至 29 日 3 天。每逢此时,剑川及邻近的大理、洱源、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云集石宝山,对歌玩耍。
相传南沼时,有个美貌的白族女歌手在宝相寺接连唱了 3 天 3 夜优美动听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人们说她是"曲神"下凡,就尊她为"曲姆"。并为她在石宝山修建了坟墓。以后,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 , 无论男女,都要先到曲姆坟前磕头。据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就可以相上心爱的人。 .直到如今 , 每年在宝相寺和石钟寺都要搭起对歌台,白天歌手登台对歌比赛,夜晚青年男女则在树林中、大石旁、火塘边唱调子互相表达爱情。石宝山歌会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传说二
关于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宝山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有一条九头恶龙口喷烈焰,把金钟化为石钟,并随时兴妖作法,常给坝子带来旱灾虫灾。
沙溪有一对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侣得到本主神灵点化,得知用歌声可以破除恶龙妖法,便邀约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对歌,终于击败了恶龙。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与恶龙搏斗中丧生。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人们便年年上山对歌,成了代代相传的歌会。
特色
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 老君山系。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笼,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大理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万人歌会的活动场所。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举行,以川流不息的数万人上山,随心所欲地唱曲对歌而著称于世,代代相袭,被誉为“白族歌城”。歌会流行的剑川白族调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 大理、丽江、兰坪等县市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 对歌。方圆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
弹弦唱曲本来就是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巧妙方式,歌会自然便成了他们最为公开的社交场合。通过对歌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心曲,因而每段歌词都是那么质朴纯真,耐人寻味。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
自然,上山对歌的也不止青年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亦或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唱调子成了他们 还愿之举。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歌会流行的曲调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区流行的剑川调为主,以 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韵跑调。
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的基础上,面对当时情景加上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不分胜负。因此,石宝山歌会既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进行民歌艺术交流,传承民间艺术的桥梁。
石宝山歌会以被称为“云南悬空寺”的宝相寺区为主会场,这里怪石嶙峋,山泉铮琮,迂回曲折的石阶路通向一座座构建于危崖绝壁的宝刹。山脚则有对歌台、小广场。歌会期间便成为专为歌会服务的集市,摊贩云集,各色小商品琳琅满目,尤以各种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最盛,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烘托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入夜,街场变成了篝火晚会的会场,青年男女耍起石宝山特有的“香龙”,跳起霸王鞭舞,来自各地区的游客也纷纷争相献艺,欢歌笑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