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四川省梓潼县、云南省通海县的传统音乐。

洞经音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汉族、白族、纳西族群众中,它原是一种道教礼仪音乐,因以诵唱《大洞仙经》经文为主要内容而得名。其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每个流传地区都有独立成套的各类曲调,数量四十首至百余首不等。

2008年,洞经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内容 3 发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洞经音乐

      申报地区:四川省梓潼县、云南省通海县

      遗产编号:Ⅱ-128

      地区:四川省、云南省

      批准时间:2008年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性质: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

      洞经音乐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谈演道教《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的音乐。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宣扬文昌经诰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活动。洞经音乐出现在大型祭祀活动当中,这也是古代“歌舞事鬼神”的传统习俗,这种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形成了制度,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注意诗人屈原在他所著的《九歌》中,如《东方皇一》、《云中君》等篇都生动的反映了当时楚国祭祀活动中以歌舞请神、颂神的内容,以后的历朝历代,无论是官祭还是民祭,用音乐(包括打击乐)祭神都趋于规模化,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宗教音乐的渗入,更丰富了祭祀音乐的内容,明确了祭祀音乐的等级,提高了缉私音乐的水平,不难看出,缉私音乐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发源

      洞经音乐发源于四川省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刘安胜,南宋蓬溪县人。乾道四年(1168),在蓬溪县宝屏山(今赤城山)玉虚坛撰成《文昌大洞仙经》5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洞经音乐,刘安胜是洞经音乐的开创者。卫琪,元人,号中阳子,隐居蓬溪县蓬莱山。幼好道术,洞测玄妙,曾任南平綦江等处军民长官。元初,卫琪在东蜀蓬溪县蓬莱山注释刘安胜《文昌大洞仙经》。元代至大三年(1310),卫琪将其《文昌大洞仙经注》进献给元武宗,受奖赏,声名大震。其书在全国广为流播,成为云南、四川等省洞经音乐的主经。卫琪为洞经音乐的产生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明代河南巡抚、邑人杨作楫在《修建石鱼山书院记》中云:“蓬莱山中阳子曾注解《大洞仙经》。”这是最早记载卫琪在蓬溪县蓬莱山注释《大洞仙经》的文献,载入了清嘉庆本《四川通志》。洞经音乐是音乐的活化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梓潼阳戏

      梓潼阳戏是四川众多傩戏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种类,它的表演是由启坛、天戏、地戏、花戏几个部分组成,表演场所一般在农舍院坝、寺庙、祠堂,没有固定的观众席,舞台三面敞开,留一面做内场,这样可缩短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表演中,演员还可揣摩观众心理即兴串词,任意发挥,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造成戏剧情景和观众场面既分割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