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简称石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毗邻,东北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相邻,西北与昆明市宜良县相连,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县,截至2021年,石林彝族自治县面积1719平方千米,辖7个乡镇(街道),13个社区居委会,83个村委会,534个村(居)民小组,384个自然村,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91万人。2022年石林县地区生产总值129.45亿元。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石林县地处云贵高原的滇中腹地,地势起伏平缓,由东向西呈阶梯状逐级倾斜下降,山脉河流基本上由北向南伸展,全县被分割为喀斯特(岩溶)、山地、盆地3种主要地貌类型。石林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地热、铜、铁、铅、锌、大理岩、磷矿等23种。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72所、幼儿园102所。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4个、村卫生室95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

公元前111年,汉朝在石林设立谈稿县,唐初设陇堤县,建撒吕城,南诏大理国时期,为乌蛮三十七部中的落蒙部,元初设落蒙万户府,1276年始设路南州,明清两朝沿袭元制未变,1913年改州设路南县解放战争时期为滇桂黔边区弥泸地区圭山革命根据地所在地,1949年3月成立路南县解放委员会,1949年12月全县解放,1956年12月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1998年12月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石林风景区、阿诗玛化身石、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民族村、乃古石林、云南省博物馆和湖泉半山温泉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基本概况 4 行政区划 5 自然环境 6 自然资源 7 人口 8 政治 9 经济 10 交通 11 社会 12 旅游 13 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石林彝族自治县

      外文名:Shilin YizuAutonomous County

      别名:路南彝族自治县

      地区生产总值:129.45亿元(2022年)

      下辖地区:长湖镇、圭山镇、大可乡

      电话区号:0871(+86)

      著名景点:石林风景区、石峰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

      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火车站:石林站

      车牌代码:云A

      行政代码:530126

      地方特产:草编、民族刺绣、石林乳饼

      海拔高度:1679.8米

      面积:171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256130人(2022年户籍总人口)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国家/地区:云南昆明

      政府驻地:鹿阜街道

      邮政编码:650000

      地理位置:昆明市东南部

      气候类型: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方言:西南官话

      县委书记:陈瑞斌

      县长:土绍芳

      主要民族:汉族

      建制沿革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在石林县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产和生活。到春秋战国时期,路南与滇池地区的古滇人一道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器文化,社会也随之步入了有阶段的部落奴隶制社会。

      秦代以后,汉文化被中原移民不断传到祖国西南边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路南设立谈稿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昭、大理国时期,世代生活在路南的落蒙部得到发展壮大,成为三十七部中的强大力量。元初置为落蒙万户府,其辖地达弥勒、陆良、师宗等地。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政府设立云南行省调整政区之机,将落蒙万户府消弱为州,并命名为路南州,下辖邑市、弥沙二县,隶属于澄江路。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并弥沙入邑市县,路南州领邑市县。明因元制,仍设路南州,隶属于澄江府。1490年(明弘治三年)废县入州。清代仍袭明制。

      1913年(民国2年)废州设县,始称路南县。先隶滇中道,后废道隶于省,1948年(民国37年)又隶于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4年属曲靖专区。1956年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至1958年被裁并入宜良,1964年始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建制,仍隶属于曲靖专区。1984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

      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

      2000年,石林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39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鹿阜镇52574;石林镇9632;路美邑乡28612;板桥乡31553;大可乡15065;北大村乡28741;西街口乡14800;维则乡13145;圭山乡17217;亩竹箐乡12639 。

      2003年末,石林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8个乡,4个社区居委会、88个村委会,459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377个自然村:鹿阜镇、石林镇、北大村乡、路美邑乡、西街口乡、维则乡、板桥乡、亩竹箐乡、圭山乡、大可乡。总人口2293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125人;少数民族人口78642人。

      2006年,撤销北大村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林镇,镇政府驻原北大村乡政府驻地;将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路美邑乡改设为路美邑镇,镇政府驻原路美邑乡政府驻地;将板桥乡新宅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板桥乡改设为板桥镇,镇政府驻原板桥乡政府驻地;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管理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原板桥乡新宅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亩竹箐乡,其所辖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划归西街口乡管辖,所辖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划归圭山乡管辖,将圭山乡所辖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划归维则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维则乡改设为长湖镇,新设立的长湖镇管辖原维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圭山乡的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维则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圭山乡改设为圭山镇,新设立的圭山镇管辖原圭山乡额冲衣、糯黑、和合、小圭山、尾乍黑、普拉河、当甸、海邑8个村委会和原亩竹箐乡的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圭山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西街口乡改设为西街口镇,西街口镇管辖原西街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亩竹箐乡的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西街口乡政府驻地。

      2018年,石林彝族自治县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完善基础配套、搭建服务平台、整合优势资源等举措,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运作,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带动就业4.5万余人。双创核心示范区“台创园”建成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等功能融于一体的“美丽田园CBD”及农村双创典型基地。

      基本概况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原为云南省曲靖地区辖县,1980年代中期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昆明。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拨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市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

      行政区划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3镇、1个乡:鹿阜街道、石林街道、板桥街道、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

      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辖7个镇、1个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

      2009年,撤销石林县路美邑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鹿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和路美邑镇的行政区域范围,鹿阜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21年,鹿阜、石林、板桥三镇的行政机构正式撤销,由新成立的鹿阜街道办事处接管。石林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1个乡、3个街道,3个镇。

      区划详情

      3个街道:鹿阜街道、石林街道、板桥街道。

      3个镇:西街口镇、长湖镇、圭山镇。

      1个乡:大可乡。

      乡镇简介

      鹿阜镇

      【行政区划】

      鹿阜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路美邑村委会距县城6千米。全镇辖南门、东门、西北、龙泉4个社区和山冲、宏图、铺兵、三板桥、阿乌、大屯、上草铺、东海子、大乐台旧、小乐台旧、新宅、清水塘、大哨、小河、紫罗所、阿怒山、路美邑、山北,麦地庄、堡子、鱼龙坝21个村委会,98个自然村,145个村民小组,50个居民小组。

      【自然状况】

      全镇土地面积232.8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0083亩。境内森林覆盖率44.1%,最高海拔2076.4米,最低海拔1666米,全年日照数1754小时,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干湿分明。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3.79亿元,比上年增25%,完成工业总产值112400万元,比上年增47%,工业增加值16530万元,增50%,非公有经济增加值75400万元,实交税金12800万元,从业人员22840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上年增17%,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1215元,增18.63%。

      石林镇

      【行政区划】

      石林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地北大村距县城14千米,距石林火车站7千米。全镇辖北大村、天生关、林口铺、螺蛳塘、长跨、松子园、小密枝、小村、月湖、老挖、水塘铺、小箐、乐尔村、和摩站、站屯、五棵松16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65个村小组,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75028万元,工业增加值20616万元,同比增22.29%;非公有经济增加值48224万元,同比增24.73%;实缴税金6176万元,同比增17.95%;乡镇企业增加值48224万元,同比增24.73%;农村经济总收入48416.4106万元比上年44014.9188万元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4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同比增15%确保了大灾之年全镇经济平均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自然状况】

      2011年全镇土地面积306.99平方千米。有耕地41662.5亩,其中水田12135.45亩,旱地29527.05亩。境内森林覆盖率39.54%,最高海拔2096米(小蜜枝村委会山神庙峰),最低海拔1645米(螺蛳塘村委会双包凹),年平均气温16.5°C,年平均降雨量为947.9毫米。辖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均在镇境内。

      板桥镇

      【行政区划】

      板桥镇地处石林县城东南方,镇政府所在地板桥村委会马街距县城9千米。全镇辖板桥、黄家庄、矣马伴、龙溪、叠水、大叠水、青山、冒水洞、小戈丈、者乌龙、小屯、龙潭12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78个村小组。

      【自然状况】

      全镇国土面积132.24平方米,耕地面积24093亩,其中水田14779.5亩,旱地9313.5亩,森林覆盖率41.26%。境内海拔在1500-2204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3毫米。辖区内享有“珠江第一瀑”美誉,落差96米,宽54米的大叠水瀑布。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7440.59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884.7万元,非公有经济总产值完成19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40元

      长湖镇

      【行政区划】

      长湖镇地处石林县境中部,镇政府所在地维则村距县城17.5千米。全镇辖雨胜、祖莫、维则、所各邑、豆黑、舍色、宜政、蓑衣山、海宜、乍龙10个村委会,40个村民小组,31个自然村。

      【自然状况】

      全镇土地面积299.0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82216亩、林地233916亩,森林覆盖率49.59%。2011年年平均气温16°C,降雨量536.1毫米。海拔最高点窝子山2071米,海拔最低塘上1880米。地处石林县岩溶发育的中心部位,全镇皆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为一些宽缓的垄岗、山丘和洼地,岗顶灰岩裸露,洼地漏斗溶隙较多,其间有长湖、圆湖等溶蚀潜流性盆地。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306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65万元,农业总产值21700万元。实现县财政收入1238.6万元同比增10.63%;去税费收1460.1万元,其中非公有实交税金313万元,烟叶农业税收1147.1万元。

      圭山镇

      【行政区划】

      圭山镇位于石林县境东南部,镇政府所在地海邑村距县城36千米。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陆良县、西街口镇接壤,西部与长湖镇相连。全镇辖海邑、蝴蝶、小板田、红路口、水补衣、矣维哨、法块、普拉河、和合、小圭山、尾乍黑、当甸、糯黑、额冲衣14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民小组,53个自然村。

      【自然状况】

      2011年全镇土地面积320.2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40876.1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72亩,80%的土壤为中性偏酸红土壤。森林覆盖率60.35%,最高海拔老圭山2601.4米,最低海拔小圭山1236米。年平均气温13.2°C,年降雨量9000-1000毫米。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383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79070万元,农业总产值24763万元。工业增加值2265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30510万元,非公经济实交税金380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564.0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西街口镇

      【行政区划】

      西街口镇位于石林县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西街口村距县城33千米,辖雨布宜、绿水塘、西街口、紫处、威黑,芭矛、宜奈、新木凹、格渣、糯衣10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31个自然村。

      【自然状况】

      2011年全镇土地面积291.47平方千米,海拔1900-2160米之间,最低在月湖大雨布宜,最高在宜奈坡顶。数我、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耕地面积39613亩,其中水田6000亩,旱地33613亩。森林覆盖率39.76%地形呈条状,地势东高西底,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C,年平均降雨量741.8毫米。

      【综合经济】

      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543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6730万元,农业总产值1870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190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28.1万元同比增长32.5%农民人均纯收入6250元。

      大可乡

      【行政区划】

      大可乡位于石林县西南端,乡镇府驻地大可村距县城20余千米。北与板桥镇毗邻,西与宜良县竹山镇接壤,东和南分别与弥勒县西一、西二、西三镇接壤。全乡边界长达67千米。辖大可、中龙、结胜、南大村、水尾、岩子脚6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57个自然村。

      【自然状况】

      2011年大可乡土地面积面积104.98平方千米(包括阿慈林区5.40平方千米、乡办林区5.06平方千米、社办林区3.06平方千米)。有耕地14145亩,其中:水田6315亩,旱地7830亩。有林地面积40627亩,森林覆盖率25.6%,国营禄丰村林场阿慈林区就在本乡镇境内。乡内最低海拔1655米(长麦地下村),最高海拔2067米(老黑山),属高原浅丘地貌,年平均气温16°C,巴江支流大可河自南向北纵贯全乡。

      【综合经济】

      201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2620.3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79万元,农业总产值19641.3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743.92万元,实现乡级财政收入767.6万元,增8.25%,农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

      自然环境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地处云南省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南部,往西为滇中红色高原,往东、往南过盘江进入滇东南峰丛洼地喀斯特区。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石林处于第二阶梯面上。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至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大石林区海拔约在1750米;乃古石林区海拔在1820米左右。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高西低。石林县境山脉有圭山山脉、九蟠山、打羊山脉、大佛山。石林景区主体位于九蟠山(又称东山)和大佛山(又称西山)之间的喀斯特区。九蟠山是区内重要的地质地貌分界线。北起北大村天生关,沿巴江盆地东缘,向南延伸至弥勒县西北部,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延伸,长约60余千米,因地势蜿蜒似龙、九起九伏而得名九蟠山。又因与石林盆地西南俗称西山的大佛山对峙亦称东山。九蟠山主峰文笔山海拔2203米。九蟠山东北方向为对石林地质演化有重要影响的牛首山。石林东南部为圭山山脉,其主峰老圭山海拔2601米,是路南境内最高点。石林西部为北北东--南南西延伸的大佛山山脉,山脉长达60余千米,北起南盘江畔的尖山(石林分布点),南至竹山,上段为山神庙峰(巴江源头区),中段为大山坡,下段为竹山。

      地貌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原丘陵、低山、洼地、盆地、石丘、石林、石芽原野、峰丛和溶洞、湖泊、河谷。按山地、丘陵和坝区(盆地和洼地)、河谷划分,其结构比是:山地69%,丘陵15.2%,坝区14.7%,河谷1.1%。石林、石芽主要出露在盆地、洼地、河谷附近和高原面上。

      气候

      石林县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夏秋半年为雨季(每年5月—10月),冬春半年为旱季(11月—次年4月)。境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海拔1500米—1600米的低谷河槽地区,年均温为16℃ —16.6℃,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米—1800米的坝区、缓丘区,年均温为14.8℃—15.9℃,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800米 —2150米的山区、半山区,年均温在12.8℃—14.7℃;相当于温带气候;海拔在2150以上的老圭山主峰,年均气温低于12.7℃,相当于中温带气候。路南石林地区气候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至温带气候。

      石林境内的太阳辐射因地形地貌而有所差异:缓丘平坦区(北大村一带),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35千卡/平方厘米—136.8千卡/平方厘米;其他起伏缓丘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34.6千卡/平方厘米—135.01千卡/平方厘米。每年3月是太阳辐射最大值月,月平均14.17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值月是11月,月平均8.27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8小时,1994年总日照时数为2089.6小时。日照率53%,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13米/秒。

      自1965年以来,年平均温度15.5℃,2020年平均气温为17.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高温度为33.6℃(1996年5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8.9℃(1983年12月29日降大雪后出现)。该区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大致每增高 100米,平均气温降低0.59℃。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均初霜期11月20日,终霜期为3月12日。

      县境内降水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67.9毫米。石林地区属路南县境内降水较少区之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850毫米之间,往东山或西山方向,降水量增加。雨季降水量占全年年降水量的80%—88%;旱季降水量仅占12%—20%。境内平均湿度75%。

      自然资源

      石林县幅员面积为1680平方公里。按土地一级分类统计,有耕地58128公顷、园地2673公顷、林地73510公顷、草地6484公顷、水域用地264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151公顷、交通用地3232公顷、其它土地16186公顷。

      矿产资源

      石林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地热、铜、铁、铅、锌、大理岩、磷矿等23种。其中,铅矿储量278吨,锌矿储量2800吨,磷矿储量249.8万吨,粘土矿储量114万吨,石英岩矿储量2116.4万吨。磷矿分布在县城西部,铜、铁、铅、锌矿集中分布在中北部,煤矿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大理岩、石灰岩矿集中分布在中北部,石英砂、建筑用砂集中分布在北部。

      人口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56130人。按性别分,男性128484人,女性127646人,男女比例为1.01:1;按户籍性质分,城镇人口115954人,乡村人口140176人,户籍城镇人口比重为45.27%。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4247人,占总人口的36.80%,彝族人口90118人,占总人口的35.18%。出生人口2075人,死亡人口15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9‰。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91万人,比上年增加0.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32‰,死亡率为9.06‰,自然增长率为-0.74‰。从年龄结构看,0—15岁4.08万人、16—59岁15.57万人、60岁及以上4.2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3.33万人。城镇化率46.05%,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政治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万春林(彝族)
      副主任刘琴龙、宗家富、毕玉珍(女,彝族)、赵相平

      参考资料来源于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土绍芳(女,彝族)
      副县长

      周林春、周蔚、桂明、朱加智、杨子艳(女,彝族)、王进前

      参考资料来源于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陈永宁
      副主席余春、王虹(女,彝族)、岭红芝(女,彝族)、段明宗

      参考资料来源于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陈瑞斌
      县委副书记土绍芳

      参考资料来源于

      经济

      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彝族自治县

      2022年,石林县地区生产总值129.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80.13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1:14.0:61.9。

      2022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05亿元,同比增长3.6%,占GDP比重为43.3%。

      2022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4.22亿元,下降17.6%,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2%,比上年低16.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5亿元,下降15.8%。

      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1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3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98人次。

      第一产业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7.5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33.69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4.13亿元,增长0.1%;畜牧业产值17.09亿元,增长5.3%;渔业产值0.42亿元,下降1.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26亿元,增长9.9%。

      202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741.8公顷,粮食总产量14.75万吨,同比增长2.8%。烤烟种植面积8027公顷,收购总量1.52万吨,收购平均单价37.63元/千克,收购总值5.7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0071公顷,产量32.6万吨,下降0.4%。园林水果产量5.03万吨,下降3.8%。人参果种植面积9151.6公顷,产量16.8万吨,下降17.5%,鲜切花种植面积2639.5公顷,产量5.38亿枝,增长3.2%。

      2022年,全年猪出栏22.58万头,牛出栏1.58万头,羊出栏11.43万只。年末猪存栏11.41万头,牛存栏3.36万头,羊存栏14.85万只。

      2022年,全年肉类总产量6.74万吨,禽蛋产量0.17万吨,鲜奶产量2.91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8.9%,重工业下降12.5%,轻重工业比重54:46;公有制企业下降3.9%,私营企业增长5.1%;采矿业增长2.1%,制造业增长2.9%,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

      2022年,分重点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长141.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5%。

      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63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利税总额4.83亿元,增长20.2%,其中,利润总额3.24亿元,增长24.1%。

      建筑业

      2022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1.47亿元,下降13.0%;安装工程产值4.2亿元,增长66.5%;其他产值0.3亿元,增长28.1%。建筑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0%。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9亿元,同比增长9.6%。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3%。分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增长59.8%,占总量的16.9%;第二产业增长103.4%,占总量的19.9%;第三产业下降3.7%,占总量的63.2%。从投资类型看,工业投资增长103.4%,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3.0%,房地产投资下降69.3%。分行业看,农业投资增长64.1%,水利投资增长14.3%,交通投资下降14.8%,文化投资增长356.3%,商贸投资增长282.7%,教育投资增长57.6%。

      2022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房屋竣工面积38.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5万平方米,下降7.6%。

      国内贸易

      2022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限额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3亿元,增长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

      2022年,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完成8.13亿元和21.62亿元,分别增长-12.5%和4.6%;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05亿元和5.82亿元,分别增长5.4%和3.2%。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5.7%、4.3%、6.7%和3.0%。

      2022年,限额以上单位吃穿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和服装类,分别增长23.4%和17.7%,饮料类、烟酒类和化妆品类,分别增长40.0%、44.6%和43.6%;升级类商品销售遇冷。汽车类,增长0.4%,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类,分别下降36.8%、32.5%,文化办公用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下降7.1%和17.1%。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2022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3亿元,同比增长5.4%。

      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公交客运车辆233辆,共运送城际公交客运19万人次、县内公交客运99.6万人次。城乡公交班线119条,车辆233辆;出租车100辆。

      2022年,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85008辆。其中,大型汽车1647辆,大型新能源汽车43辆,挂车171辆,教练车208辆,小型汽车61964辆,小型汽车中新能源汽车1224辆。普通摩托车16675辆,轻便摩托车4422辆。2022年新注册机动车4863辆,其中,大型汽车56辆,挂车29辆,教练车31辆,小型汽车3325辆,小型汽车中新能源汽车544辆。普通摩托车916辆,轻便摩托车29辆。个人汽车保有量82712辆。

      2022年,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2062.93万元,同比增长12.97%。其中,代理金融业务实现收入1407.25万元,邮务类实现收入291.17万元。全年开发汇票2428笔,兑付207笔;收寄普通包裹1671件,收寄国内快递包裹79733件,收寄国内标准快递27415件;投递平常函件65097件,给据函件14306件,国内快递包裹762724件,特快119541件,机要555件,投递报纸杂志280.3万份。

      2022年,全年电信收入21772.12万元,同比增长0.4%。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083户,比上年减少5063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270318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12111户),比上年增加1918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8211户,比上年增加16575户。

      2022年,全年石林县接待国内外游客445.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5%。全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29.51%。

      2022年,石林景区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同比下降31%。其中,国内游客101万人次,下降31%;国外游客126人次,下降87%。实现旅游直接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32%。

      金融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人民币存款余额132.16亿元,比年初增长8.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0.2亿元,增长13.2%;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58亿元,下降18.5%。

      2022年,年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人民币贷款余额99.62亿元,比年初增长12.3%。其中:住户贷款43.28亿元,增长15.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6.33亿元,增长9.7%。

      交通

      石林是滇东北、滇东南及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区进入昆明的门户,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中国的重要通道,国道324线、326线,昆(明)石(林)高速公路,昆(明)河(口)、曲(靖)石(林)高等级公路,南(宁)昆(明)铁路,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过境石林。未来三年,将建成石(林)蒙(自)高速公路,成为区域性的交通中心。

      2018 年,共有营运机动车 4506 台,共运送城际公交客运 33.9 万人次、县内公交客运 143.8 万人次。其中国际班线 2 条,车辆 6 辆;省际班线 32 条,车辆 70 辆;市际班线 45 条,车辆 99 辆;省际旅游客运 10 辆,市际旅游客运 168 辆;城乡公交线路 123 条,车辆 260 辆;出租车 80 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123 辆;普通货运车辆 3690辆。

      2018 年,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 70557 辆。其中,2018 年新注册机动车 5670 辆。汽车保有量 50543 辆,其中,2018年新注册 4995 辆。个人汽车保有量 68321 辆,2018 年新注册 5422 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107 辆。

      社会

      2022年,年末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432人,在校学生1013人,专任教师75人;高级中学3所,招生2697人,在校学生6140人,毕业生1957人,专任教师609人;初级中学6所,招生2839人,在校学生7769人,专任教师698人;小学72所,招生2616人,在校生16162人,毕业生2572人,专任教师1193人;幼儿园102所,入园幼儿2538人,在园幼儿9096人,专任教师615人,卫生保健人员25人。

      2022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6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96%,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33%,残疾儿童入学率99.12%。

      科技事业

      2022年,全县R&D经费支出321.6万元,较上年减少70.5万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03%,较上年下降17.98个百分点。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2022年新认定4户。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户,新认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0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3名(健在199人)。即: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级传承人5名(健在3人);省级项目8项,省级传承人20名(健在13人);市级项目27项,市级传承人49名(健在40人);县级项目78项,县级传承人159名(健在143人)。

      体育事业

      2022年,石林县运动员在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铜牌2枚,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5枚。

      卫生事业

      2022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医院8个、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4个、村卫生室95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23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37人、注册护士982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839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424人,比上年末增加260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014人。2022年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701人,增加59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36950人,增加1399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1271人,其中:企业11096人、事业5916人、机关3521人、其他人员738人,与2021年参保人数20465人相比增加806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16486人。其中,普通人群196974人、特殊人群19512人,与2021年参保人数220367人相比减少3881人。

      2022年,年末全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61人,农村五保供养296人。全年资助城乡困难群众4028人参加医疗保险。全县拥有农村养老院4个,床位224张。社会办老年养老机构2个,床位1287张;居家养老床位190张。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床位150张、养老互助站床位40张。

      资源环境

      2022年,全年石林县降水量为600.1毫米,较去年偏少210.1毫米,较历年偏少322.1毫米,偏少幅度为35%,属特少范围。年平均气温为16.7℃,较去年17.3℃偏低0.6℃,较历年平均16.8℃偏低0.1℃,属正常略低范围。全年日照时数1824.0小时,较去年1912.4小时偏少88.4小时,较历年2142.1小时偏少318.1小时,属偏少范围。

      202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43.36%。全年完成营造林1352.2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8.94公顷、封山育林1333.33公顷。义务植树77万株。县域内目前共有古树名木17956株,其中国家一级26株、国家二级112株、国家三级17818株。全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6%。县城区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平均值分贝48.8dB(A)。纳入考核的地表水断面达标率100%。

      2022年,全县综合能源消费量48.26万吨标准煤,单位(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8.47%。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26万吨标准煤,下降31.68%。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53151.25万千瓦时,下降7.54%。其中,风力发电量18210.98万千瓦时,下降6.85%;太阳能发电量33601.44万千瓦时,下降6.11%。全社会用电量51718.20万千瓦时,下降0.1%。

      人民生活

      2022年,石林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58元,比上年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80元,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7元,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9:1,比上年缩小0.1。

      2022年,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82元,比2021年下降0.2%。按常驻地分,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791元,下降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5907元,增长6.6%。

      旅游

      石林风景区石林风景区

      石林彝族自治县有闻名世界的石林风景区,周围还有九乡、阿庐古洞、白龙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加之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昆明市东,距昆明市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营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营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彝族服饰、路南卤腐、宜良烤鸭、油炸蜂蛹是游览石林值得购买或品尝的特色产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为名胜,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才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进行勘察、设计、施工、修筑游路和外面的公路、宾馆、饭店、商场等,给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渐名扬五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地方特产

      石林乳饼石林乳饼

      特产草编及民族刺绣。石林乳饼:为用山羊奶制成的风味食品。乳饼为乳白色豆腐块状,表面略带黄色,有油质、稍硬,内质白嫩滋润,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滋味鲜美,便于储藏运输。可蒸、烩、煎、炸,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石林酒卤腐:系用黑龙潭泉水,对产品质量优越关系甚重。成品鲜红艳丽,口感细腻无渣,味鲜回甜,清香可口,创始于1800年前后

      荣誉

      2018年5月21日,石林彝族自治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8月15日,“两山”发展百强县名单发布,石林彝族自治县排第73名。

      2018年10月,石林彝族自治县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19年1月,石林彝族自治县凭借撒尼歌舞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21年4月, 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