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是来源于四川小秧歌剧,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

目录

    1 简介 2 历史渊源 3 演出形式 4 主要特点 5 遗产保护 6 非遗信息

      简介

      玉垒花灯戏,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图1 玉垒花灯戏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是来源于四川小秧歌剧,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

      历史渊源

      玉垒花灯戏,最早约出现在17世纪末(明末清初年间)。文县和四川接壤,这里的先民有许多是从四川迁居过来的,最早的花灯戏就是从四川带来的一种小秧歌剧,剧情比较简单,人物不多,唱腔也较单一。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完善,在表演程式上借鉴了秦腔,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完善,在表演程式上借鉴了秦腔、川剧的特点,音乐唱腔上吸取了陇南民歌、小曲音乐等特点,使花灯戏从最初的秧歌剧中脱胎而出,生、旦净、丑角色齐全,成为一种较大型的民间戏曲。

      演出形式

      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图2 玉垒花灯戏街头表演风格。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其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主要特点

      花灯戏的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图3 玉垒花灯戏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因而有人说花灯戏的唱腔“讲究统一性,力求变化性。”花灯戏剧目取材广泛,较多源于民间日常生活和爱情题材,也有不少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剧情曲折生动、风格质朴、简洁风趣,具有较强的大众性。

      玉垒花灯戏,是由当地的一种社火小戏演变成为地方戏曲的,因为花灯戏在春节正月十五开始演出,台前台后挂满各种彩灯,彩灯歌舞交相辉映,“花灯戏”由此得名。

      遗产保护

      文县的玉垒花灯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玉垒乡一带群众中广泛流行图4 玉垒花灯戏演出,历经百年而不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文县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对玉垒花灯戏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整理,对挖掘出来的传统曲目进行包装和改编,使文县玉垒花灯戏重新焕发了青春,以独具特色的魅力亮相城乡文艺舞台。2008年,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投资2万元挖掘和整理了玉垒花灯戏,制作了规范的文本、影像资料,初步完成了玉垒花灯戏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期工作。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号:甘政发78号

      批准日期:2006-9-30

      批准序号:36

      项目编号:Ⅳ-8

      项目名称:玉垒花灯戏

      申报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甘肃文化共享工程网:玉 垒 花 灯 戏(图1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文县玉垒花灯戏(历史,简介,特点等参考)甘肃文化共享工程网:玉 垒 花 灯 戏(图2来源)甘肃文化共享工程网:玉 垒 花 灯 戏(演出形式参考)甘肃文化共享工程网:玉 垒 花 灯 戏(图3来源)甘肃文化共享工程网:玉 垒 花 灯 戏(图4来源)中国经济网:大灾之年甘肃文县文化设施得到有效保护(遗产保护参考)法律教育网: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非遗产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