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平弦

河州平弦河州平弦

河州平弦古称平调、述调,1949年以后也称“临夏平弦”,其主要演奏乐器为三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曲种。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临夏市、临夏县、积石山县、和政县、永靖县等地,是婚宴寿诞、佳节假日及公园、茶园常见的演唱曲种。和河州贤孝相比,平弦为“绸缎”、“细活”,其流行于各自的圈内。河州平弦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唱词曲牌 3 历史渊源 4 艺术传承 5 成绩荣誉 6 传承人 7 保护措施 8 非遗信息 9 唱词二例

      基本信息

      中文名:河州平弦

      流传地区:甘肃省临夏市、临夏县等地

      项目编号:Ⅴ-113

      非遗级别: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11〕14号

      批准日期:2011年5月23日

      唱词曲牌

      图1 河州平弦所用乐器图1 河州平弦所用乐器

      与河州贤孝相比,贤孝调少,唱词通俗,倍受大众喜爱;平弦调多,词句优雅,流传范围较狭。河州平弦唱词多由七字和十字句组成,内容多以演唱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主。平弦曲调一般是牌子曲结构,曲调按前岔一述腔一杂调一述腔一后岔连缀。平弦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笛、碰铃、四页瓦等。

      平弦曲词来源相当繁杂,上可推到唐五代变文、金元两代诸宫调,下至明清宝卷弹词、更多的吸收当地的民间小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州平弦。故在平弦艺人眼中视平弦为“细货”,眉胡为“粗货”。说它是“细货”以平弦《西厢初会》为证,其脱胎于《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二者关键性词句接近,《西厢初会》语:“生无有潘安美貌才,可怜怜我在客”,“一霎时软玉温香抱满怀,游玩到天台,彼此雨水得和谐;恩瑞香软选自采,不觉探口吻香腮。”《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句:“小生无宋玉般容,潘安般貌,子建般才;你则是可怜见人为在客”“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花心轻折,露滴牡丹开。”“……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檀口温香腮。”所以,“细货”的听者多为文化人。随着历史长期传唱,艺人们大量吸收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也受到了兰州鼓子、西宁平弦的影响。

      历史渊源

      河州平弦不知起源何时或何时传入临夏,至少在19世纪末(晚清)流行于临夏民间。河州平弦源远流长,其曲牌名称与唐宋杂曲、元明散曲、俗曲多有相同者,既保留着西凉乐的一些余韵,也回响着南北小曲的诸多音调。有研究表明,平弦曲词来源相当繁杂,上可推到唐五代变文、金元两代诸宫调,下至明清宝卷弹词、更多的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州平弦。故在平弦艺人眼中视平弦为“细货”,贤孝为“粗货”。据艺人们传说,河州平弦最早是在皇宫中演唱的,曾受到皇帝的钟爱。王沛先生在《河州说唱艺术》一文中认为,从河州平弦的唱词秀丽、曲调婉转、演唱形式文雅的特点来看,传说有一定的道理。

      艺术传承

      图2 李永滋之孙李朝杰图2 李永滋之孙李朝杰

      20世纪初期到中期,河州平弦曾在临夏地区流行一时。河州城内罗良德先生开设“河州平弦自乐班茶园”,李玉和先生的“花园街自乐班茶园”,耿治天先生开设“凤林茶园”,演唱平弦,盛极一时。有记录的艺人有费宝家(道光年间人)、唐江湖(光绪年间人)、罗良德、李玉和、魁世荣、马九娃(回族)、耿治天、李荪生、石玉清、高正伟、祁静庵、卜海舟、石德安、唐海安、冯进、赵森、蒲珍、朱宾孺、李永滋、雷平安等人,传统唱本近百个,其内容主要是历史名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元明杂剧中的优秀篇章或片段。《孔子拜师》《渔樵耕读》《伯牙抚琴》《苏武牧羊》、《皇姑出家》、《真武成圣》、《鸠父劝朋》、《伍子胥过江》、《昭君和番》、《还阳自说》、《酒色财气传》、《雀鸣冤》、《十一头》等为大本。小本有《阳欢乐》、《宋江投朋》、《白猿盗桃》、《莺莺饯行》、《十里亭》等。还有《玩月光》、《叹十声》、《全家福》、《十不亲》等“小段”或“小点”。流传至今,传统唱本仅剩几十个。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河州平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成绩荣誉

      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文艺汇演”中,平弦名师耿治天等赴京表演《西厢初会》,载誉而归;1957年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木偶皮影曲艺汇演”中,平弦受到好评;20世纪60年代,文艺工作者丁少汤创编了《大夏河水上北塬》,鲁拓记录了部分的平弦词曲;文革”中文化站、俱乐部被取缔,艺人们受到摧残;1980年以后,由州文工团的康尚义、胡继贤编曲的《故事会》,将河州平弦用女声表演唱的形式搬上舞台,参加了省上汇演,扩大了影响,使古曲发出了心声。

      传承人

      图2 河州平弦传承人李永滋图2 河州平弦传承人李永滋

      临夏平弦艺人代有高手,据王沛编著《河州说唱艺术》载,曾有唐万寿(1871—1944)、耿治天(1903—1978)、李荪生(1899—1959)、赵森(1937—1993)、蒲珍(1926—1955)等知名平弦大师足迹遍布甘青宁三省,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河州平弦曾引起文艺界的轰动,并为河州平弦界留下了非常珍贵的音响资料。但是,到21世纪初,河州平弦仅留下了唯一一位老艺人,李永滋。

      李永滋,男,1933年生于临夏县北塬侯段家人。其三弦演奏清脆响亮,犹如珍珠落玉盘;子弦的轻揉、长揉、强揉法的运用,把同一曲牌的不同情感表现得惟妙惟肖;扫音和弦和老弦的多次出现,使平弦的独特魅力扣人心扉。1959年他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群众文艺汇演”,为耿治天、李荪生的演出伴奏。也表演了他创编的《共产党比娘老子亲》的节目,获优秀节目奖。1985年抢救录音曲目、曲牌、唱段50多件,其中约20件入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李永滋受爷爷李荪生影响而从艺平弦,从“东方红太阳升”拉至四十多个传统曲目;自李荪生逝世后,李永滋拜师耿治天,逐步掌握唱腔曲牌《前岔》《述腔》《大字》《北宫》等30多个,并掌握了平弦的基本行腔规律和和声伴奏模式。李永滋平生演唱的河州平弦多为受人欢迎的是历史名著、神话传说,分为大本、小本、小段或小点。大本有《皇姑出嫁》、《真武成圣》等,故事情节丰富曲折,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小本有《宋江投明》、《百猿盗桃》、《灞桥挑袍》、《华容道》、《樵夫唱四季》、《十里亭》等,内容完整,主题鲜明;小段子或小点如《玩月光》、《叹十声》、《全家福》、《十不亲》等,唱词单纯,短小精悍,流传很广。作为河州平弦唯一的传人,李永滋的儿子李振国、女儿李振莲受其影响闲习平弦,也能弹两把;侯尚达、郝成功、李春文等几个徒弟也偶尔来学习平弦。至李永滋第三代传人中,孙子李朝杰、李朝俊的天资和对平弦的兴趣令李永滋欣喜,尤其是李朝杰下弦能弹八成,平弦能弹二三成。

      李春文,男,1981年生,临夏市人,现为河州平弦州级传承人。受父辈影响,从小爱好民间艺术,12岁开始学习二胡、三弦、扬琴等乐器,18岁开始学习河州小唱、贤孝,19岁学习河州平弦,师从于著名艺人李永滋先生学习平弦。从2000年至2010年李永滋老师去世,一直专心求教,主攻三弦弹奏和演唱,前后掌握了《白猿盗桃》、《林冲夜奔》、《莺莺饯行》、《皇姑出家》、《真武成圣》等现存的全部河州平弦曲目,并精通平弦的弦索伴奏。他在表演中注重地方艺术的传统韵味,丰富艺术表现力,纤维临夏地区唯一一位全部掌握河州平弦演唱、伴奏的艺人。李永滋老艺人在弥留之际不仅将自己的珍贵影像资料传于了李春文,还将传承和发扬光大河州平弦的寄托在他的身上。为此,李春文在自己坚持传唱河州平弦的基础上,还积极影响和教授他人,于2006年发起河州平弦曲艺演唱会,聚集了谢万有、常自立、王小林、李振国等一批爱好者,经常进行演唱传习活动,个人创作、改编、移植了平弦《华容道》、《渔樵耕读》、《七星灯》等,努力使失传多年的平弦等地方艺术重放光彩。由于李春文在河州平弦传承中做出的成绩,被省文联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于2010年参加了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扩大了河州平弦对外的影响。

      保护措施

      为推进河州平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由李永滋的徒弟李春文牵头于2005年成立河州曲艺演唱会,以深入当地文化茶园、铺伙聚演、田间交流等方式开展演艺交流活动。年轻一辈的艺人们还负责录制平时演奏的平弦曲目,并将作品的录音发布至土豆网、优酷网等视频门户网站,想借此扩大河州平弦的影响力。但河州曲艺演唱会的发展并不乐观,平常积极参与活动的成员不到十人,演奏(唱)艺人年龄基本在四十岁以上,对于河州平弦保护的意识也并不强烈。加之河州平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急剧下跌,河州平弦的土壤正在慢慢消失,渐渐成了曲高和寡的一门说唱艺术。

      河州平弦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临夏县曾多次配合临夏州文化政策研究室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对李永滋曲目、曲牌、唱段等50多件作品进行录音和相关保护,其中的20件作品还曾入选《中国曲艺音乐集称》。

      非遗信息

      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甘政发〔2008〕43号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遗产类别:曲艺

      批准序号:38

      遗产编号:Ⅴ—2

      项目名称:河州平弦

      申报单位:临夏州临夏市。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国发〔2011〕14号

      批准日期:2011年5月23日

      批准机关:国务院

      批准序号:1137

      遗产编号:Ⅴ-113

      遗产类别:曲艺

      项目名称:河州平弦

      申报单位:甘肃省临夏市。

      唱词二例

      王尚书功绩赞不尽

      李永滋编词

      〔前岔〕不谈近事论从前,河州的王尚书哈表一番,

      ( 这个)明朝里出了一个庄毅公,把他的功绩唱几声。

      〔述腔〕千古人豪庄毅公,万世衡鉴果当真,王尚书英名振古今,全国的黎民享太平。

      王尚书自幼好勤奋,四书五经学得精。正统四年开选,皇帝的金榜上题了名。

      〔大字〕可说二甲进士官连升,位列金殿百官中。龙廷直谏打马顺,铁笏板威名天下闻。

      〔北宫〕带兵三营出了阵,气势迅猛;

      打得敌人全崩溃,血流滚滚;

      一霎时,高粱桥上立大功,全获得胜。

      〔太平年〕菜市口决战保全城,打败入侵的瓦剌军;巡抚江淮督漕运,救活几百万老百姓。

      〔述腔〕这才是为政清廉两袖风,好似宋朝寇莱公;千里捎书重礼让,河州的仁义巷美名扬。

      〔后岔〕三代帝王大忠臣,功绩峨峨赞不尽,众位听,

      呀!这本是王尚书功绩万古留名。

      河州平弦《渭水垂钓》(下弦)----《渔樵耕读四部曲》之一

      【前下北宫】商纣无道天下争,凤鸣岐山大周兴;

      姜子牙奉了师命下昆仑,

      无时把面卖,火炼琵琶精,

      渭水岸直钩垂钓待明君。

      【离情】文王夜得梦,飞熊入帐中,

      展开八卦,阴阳断得准,

      看卦象日后必得贤良臣。

      【大金钱】那一日,打猎深山,

      路遇了,武吉少年,

      引文王,渭水河边,

      观见了,仙风道骨子牙仙。

      【后下北宫】求贤若渴喜在心,

      走上前双膝跪定迎贤臣,

      文王拉辇绳,八百八步整,

      到后来,扶保周朝,八百零八年,斩将封神,

      万古称颂的钓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