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戏

道情戏道情戏

道情戏是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甘肃省地区的传统戏剧。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

2006年,道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简介 3 伴奏乐器 4 道情的早期剧目 5 现代的道情戏 6 发展 7 江西道情戏 8 历史 9 分类 10 濒危状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道情戏

      申报时间:2006年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甘肃省

      申报地区:山西省右玉县、河南省太康县、甘肃省莱州市

      遗产编号:Ⅳ-71

      简介

      道情戏道情戏

       道情戏是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

      清代乾隆年间的流传

      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和河南周口道情、山东的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坠胡(又称坠琴)为主弦,另有琵琶、二胡、大小三弦、曲胡、笛子、笙、唢呐、闷子、低胡、中阮、大提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手锣、小锣、梆子、堂鼓等。

      道情的早期剧目

      道情戏道情戏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各地道情戏都有唱腔曲牌,晋北道情有【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等,临县道情有【七字调】、【十字调】、【终南调】、【罗头纱】、【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飞】等。道情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场除渔鼓、简板外,其他乐器与梆子相同。脚色则分红(须生)、黑(净脚)、生、旦、丑五行,表演重文轻武,以唱工取胜。

      现代的道情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应县、临县建立了专业的道情剧团,使道情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道情戏受到很大冲击,民间业余演出越来越少,专业剧团生存艰难,亟待抢救、保护。

      发展

      道情戏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晋北说唱道情就是与当地方言结合的曲艺形式。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它用曲牌连缀,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

      江西道情戏

      道情戏道情戏

      江西道情也称渔鼓戏或小曲渔鼓。湖北渔鼓也与此相近。在江西尚有南昌道情、宁岗渔鼓、抚州道情、上饶渔鼓等。宁都道情唱腔来源于乞讨者所唱小调“过街溜”和算命腔调。湖口渔鼓吸收了当地的渔歌和小调,具有浓厚的水乡风味。鄱阳渔鼓吸收了当地的大鼓书、山歌、渔歌、小调等旋律,别具一格。江西道情有两种演唱形式。一种是演唱者左手持渔鼓,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拍击鼓面;另一种则不用渔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话故事及当地史事为多。

      历史

      据说,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据明人研究,道情的渔鼓简板始于宋朝,至南宋出现曲白相间的说故事的道情。其中曲牌体的一支流布于北方,并在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

      分类

      道情戏道情戏

      道情戏剧目有四类:①升仙道化戏,宗教色彩比较浓厚;⑧修贤劝善戏;②民间生活小戏;④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山西道情戏还曾有职业戏班,分为四路: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陕西道情戏源于皮影戏,关中地区有皮影道情。道情坐班戏是广场的演出形式,在坐班清唱的基础上吸收晋剧、皮影等发展为戏曲。甘肃鲁东道情皮影戏已发展为陇剧。河南道情戏则由渔鼓道情吸收河南坠子发展而成。

      濒危状况

      道情戏道情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应县、临县建立了专业的道情剧团,使道情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道情戏受到很大冲击,民间业余演出越来越少,专业剧团生存艰难,亟待抢救、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道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色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称【终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扬激越和南道情的温柔蕴藉之美。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的特点使其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鼓荡着强劲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将临县道情的音乐唱腔与别地的道情音乐唱腔作比,就不难发现,临县道情的唱腔曲调要相对丰富得多。其中来自道教音乐的传承大抵相同,差别主要表现与临县道情对民间艺术及其它姐妹艺术各种营养的广泛吸纳上,于是,一些"老腔老调"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变异,一些新的曲调自然而然产生了,正如老艺人们所说: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其多姿多彩的风韵略见一般。临县道情的这一审美特征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 临县道情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方式和过程对认识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音乐的嬗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传承价值

      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陇剧也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