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是甘肃省敦煌市的传统戏剧。
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敦煌曲子戏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目录。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渊源
3 表现形式
4 音乐唱腔
5 剧目题材
6 传承情况
7 传承谱系
8 保护措施
9 相关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曲子戏(敦煌曲子戏)
批准文号:国发(2006)18号
遗产编号:Ⅳ—69
地区:甘肃省敦煌市
遗产级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甘肃省敦煌市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历史渊源
曲子戏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在中国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 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 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 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 秦腔、 眉户的艺术成分。 清末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涌现出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 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 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表现形式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 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 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 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 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演出场地、文武乐队和服装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东腔和河西腔。对演员具有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扭的欢,走的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幽默诙谐,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细腻,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无拘无束。艺人怡然自得。听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音乐唱腔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 秦腔、 眉户及甘肃各地 曲子戏的各种曲调,是 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份。主要由 剧本、 曲调、 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 敦煌曲子戏在舞台上演出时,演奏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武场是指打击乐,文场是指丝管乐器。武场中的乐器主要有板鼓、板、梆子、手锣、勾锣、甩子、瓦子等;文场中的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竹笛、唢呐等。
剧目题材
敦煌曲子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 各个社会时代的风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敦煌曲子戏自形成后上演的传统及现代剧目共有71个,到21世纪初,能搜集到已整理保存的剧目有45个,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 小放牛》、《老换少》、《 磨豆腐》、《 绣荷包》、《打懒婆》、《 两亲家打架》等作品。 经常演出的大概有三十多个,其中以《 磨豆腐》、《 大保媒》、《 八洞神仙》等最为喜闻乐见。
传承情况
由于曲子戏是民间艺术,一直都是口传心授,并没有形成文字资料 和相关记录,许多珍贵的剧目曲调都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去世失传,无可考据。 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 敦煌遗书中的 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敦煌曲子戏在20世纪前半叶的 敦煌还是很盛行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虽然食不果腹,但人们仍不忘苦中作乐,曲子戏在当地还是颇有市场。“ 文化大革命”期间,“ 破四旧”、批判“ 牛鬼蛇神”,曲子戏被禁演,众多老艺人受到迫害,敦煌曲子戏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文革结束后,许多老艺人仍心有余悸,不敢再登台献技。直至1978年以后,曲子戏才开始渐渐恢复。
传承谱系
第二代曲子戏传人有: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第三代曲子戏传人有: 敦煌市 莫高镇甘家堡村五组的王维贤。
第五代曲子戏传人有:敦煌市 肃州镇 陈家桥村村民闫光福。
保护措施
20世纪70年代末, 敦煌市文化馆就开始了曲子戏的搜集、整理和抢救工作 。21世纪初, 敦煌市抽调专人对敦煌曲子戏进行全面的普查、整理工作,逐项登记建档,制定了详尽的保护规划。针对敦煌曲子戏演唱老艺人相继去世,面临失传的情况,邀请在世老艺人演唱,对敦煌曲子戏的曲目进行了记谱录音工作,共整理出曲目60余首,摄制成DVD光盘永久保存,并出版了《敦煌民间小调集》。同时,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加大了宣传、展示、普及、利用工作力度,在全市的演出活动中,利用敦煌曲子戏形式,新编了《合作医疗进农家》、《迁坟》、《二宝智斗胡半仙》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品小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此基础上,敦煌文化馆积极举办曲子戏培训班,挖掘曲子戏爱好者,让老艺人传唱,广泛培养自乐班中的年轻演员,敦 煌市还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积极扶持民间自乐班的发展,使曲子戏的传唱后继有人。敦煌曲子戏不仅仅为当地群众演唱,一些民间自乐班还常年坚持在莫高窟、月牙泉等旅游景点和部分宾馆饭店、农家园为广大国内、外游客演唱。他们每天为游客演唱曲子戏及民间小调,演奏曲子戏曲牌,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为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的一个重要平台。到2010年,敦煌市民间自乐班已发展到32个,每年演出1000余场次。从1999年开始,敦煌市连续举办了七届城乡自乐班大奖赛,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
相关故事
敦煌曲子戏在20世纪前半叶的 敦煌还是很盛行的,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换柱子艺高换婆姨》的故事。相传,20世纪30年代,敦煌有名的 曲子戏丑角“换柱子”演艺超群。有一次,他在 酒泉的大型庙会上演出,当地的秦大人和太太也坐在戏棚里观看。站在旁边给秦太太摇扇子的丫环更是看得入迷,情不自禁大笑出声,更不小心将扇子掉落在了秦太太头上。丫环吓得魂飞魄散,谁知平时极爱发火的秦太太并没生气,反而笑眯眯地望着正在发呆的丫环,问:“怎么,相准这个小伙子了?”丫环羞得满面通红。秦大人为讨夫人欢心,立即做主将丫环许配给了换柱子,还赏了四十两银子作嫁妆。这件事从酒泉传到敦煌,当地人都戏谑说:“换柱子好福气,技艺换来个好婆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