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鼓
太平鼓
太平鼓,又称“单鼓”“羊皮鼓”“迎年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北方各地。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
太平鼓以扇鼓和鼓鞭为道具,扇鼓为单面羊皮鼓,其形状和构造是,直径25—30厘米,上面彩绘着吉祥花卉禽鸟图案;鼓柄长35厘米,鼓柄下端用细钢筋焊成三瓣梅花形,上面串着几个小铜环,小铜环相互碰撞哗啦哗啦直响;鼓鞭长约45—50厘米,用藤棍或竹棍做成,上面绑缠着一缕彩色丝线或布条。扇鼓手们左手执扇鼓柄,右手执鼓鞭,边迈舞步边晃动或击打扇鼓,同时口唱扇鼓腔。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太平鼓舞特点是边打边舞、人舞鼓、鼓缠人,人鼓合一。太平鼓舞有效的将鼓的动态、身体的姿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女性的“扭劲”和“颤劲”,男性的“扇劲”和“艮劲”为特点的舞蹈。
太平鼓是单面鼓。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基本概况
3 发展历程
4 技艺特征
5 传承保护
6 社会影响
7 文化轶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太平鼓
形状:形同蒲扇、用铁为框、蒙以兽皮
主要流行:北方各地
别名:单鼓、羊皮鼓
基本概况
舞具为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同蒲扇,用铁为框,蒙以兽皮,柄下缀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上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边舞边打。《太平鼓》主要流行于北方各地,明清盛行。安徽淮北地区叫“端贡鼓”“喜鼓子、;甘肃、宁夏、陕西地区叫“羊皮鼓”,带有巫舞性质。北京名“迎年鼓”,生到旧历10月以后,城内各街巷,儿童三五成群,互击太平鼓,咚咚鼓声,随处可闻。
“太平鼓”的舞姿健康朴实,乡土气息浓郁,人数不限。击鼓节奏复杂多变,鼓点短促清晰,骤如“爆豆”,随着律动,舞者腰间的响铃、鼓鞭上的铁环,铿锵作响,清脆悦耳。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打鼓边,敲手柄,手敲鼓,左右摇铁环,上下颠铁环等等。鼓在舞者手上,或旋转,或抛起,有时两手各耍一鼓,花样繁多,变化无穷。解放后,流传各地的《太平鼓》,除掉封建迷信的灰尘后,它那健康优美的艺术光彩更为绚丽。
太平鼓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象征“太平安乐”。表演者成双成对,腾挪跳跃。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金属声清脆悦耳。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姑娘家则舞姿柔韧轻巧。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清初,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清末,太平鼓传入门头沟地区。历史上门头沟很多村落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击打太平鼓,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很吸引人,百姓们击打太平鼓更是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仅可以烘托节日气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区的节庆习俗。
发展历程
太平鼓的历史悠久,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
相传太平鼓在唐代武则天时已有雏形,《燕京今古琐闻录》一书中记载了类似的传说;人们也从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种鼓,样式类似今天的太平鼓。据考证,晋时,此种鼓就已形成了一种舞蹈,被称为“革卑舞”。《后汉书》中记载夫馀国曾有“迎鼓”,《晋书》记载过“乐人舞鼙鼓”。唐代史书上也有鞞鼓舞、团扇舞的记载。
太平鼓外形与团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动作敲击。宋代谓之“打断”。
到了明代(1368-1644年)开始固定其名称为太平鼓。太平鼓流传于北京,最早的记载是明代,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经济繁荣之时。
清代兴盛于京城内外的太平鼓日趋成熟,它已成为北方民间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又有清朝入关征讨各地,凡攻克一城,则打太平鼓,以资庆贺之意也”。清代宫内每逢过年也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清代李振声著《百戏竹枝词》中记载:“(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这些记载都说明太平鼓是农村冬闲季节农民群众的一种娱乐形式。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乾隆盛世时,汪启淑的《水曹清暇录》、钱载咏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内外城的演出盛况。
传统的太平鼓舞蹈规模不大。民国年间,玩鼓的多数是妇女,她们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里结伴玩耍,日伪时期,人民处在铁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销声匿迹。现在,则常由男子演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庆祝解放,太平鼓艺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来到公路上,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太平鼓从此才变得壮观起来,据说当时的门头沟从圈门一直到东店,太平鼓的队伍排满了十三里长街。
1953年,西店村老艺人樊宝善举办了两期太平鼓学习班,编排了舞蹈《和平鼓》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了演出,从此太平鼓被搬上了舞台。
1983年,太平鼓被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国民间歌曲集·北京卷》中。
1984年,门头沟区组织了300余人的太平鼓队伍,参加了国庆35周年的天安门游行表演。
1990年,太平鼓以800人的阵容,亮相于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引起更大的关注。
2006年春节,太平鼓又参加了“北京风情舞动悉尼”表演,“太平”两个中文倾倒了澳大利亚民众;同年,京西太平鼓、兰州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艺特征
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者羊皮。鼓柄长有20厘米左右,柄下端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有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传统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和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至15厘米,柄端缀是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是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是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穗或者红绸巾。
太平鼓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是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者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和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和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者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和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和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团扇形,用直径为0.6 厘米铁条弯曲而成,面径为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铁制鼓柄,柄长为10厘米,外缠藤皮,柄下大铁环直径为16厘米,内串直径3厘米小铁环有18枚。鼓鞭长为44厘米。鼓框边缀有五枚彩色绒球为饰。此鼓已被载入到《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面太平鼓较大、鼓框椭圆形,长径有76厘米、短径70厘米、鼓框高有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绘八仙人物图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长为15.5厘米,柄下大铁环直径15厘米,内串直径为5.5厘米小铁环13枚。鼓鞭长为50厘米。
舞蹈特征
太平鼓是以鼓为道具的舞蹈,击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纸做的,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几个闪亮的小铁环。耍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咚咚”的鼓声和“哗哗”的金属声清脆悦耳。“铁环震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京西门头沟会打太平鼓的村子不下几十个,远至百花山下的黄塔乡、军响乡,历史上都曾有太平鼓,但最普遍,最活跃的是门城镇一带,每年春节前后,圈门里、三家店、东西辛房、大峪村等地都可见到青年妇女三五成群“斗公鸡”、“扑蝴蝶”、“走月牙”、撩腿扭腰,婀娜多姿,当姑娘时在家玩耍,出嫁后把舞技带到婆家。每年秋收一结束,家家户户就开始拾掇太平鼓,请铁匠打鼓圈,请手艺人蒙鼓皮。每到傍晚,只要有人在村头咚咚地敲起鼓,远近的街坊邻居就会闻声而至,不论年龄大小、辈分高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一起尽情尽兴地"耍"起鼓来。打太平鼓也是一次人与人之间、邻里街坊之间、村与村之间互相交往、沟通感情、融洽关系的机会。
太平鼓是北京市门头沟区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舞蹈,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入清后,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
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京西太平鼓是本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
石景山太平鼓
石景山太平鼓是京西太平鼓的组成部分。
石景山区太平鼓其表演风格清秀、雄健、开张、洒脱,鼓点有多种:“斗公鸡”、“圆鼓”、“摇头跪”、“扎篱笆”、“套路”、“拉抽屉”、“接鼓”、“大扇鼓”、“小扇鼓”等等,在北京地区可谓是独具风格。石景山区太平鼓主要采用家族式传承的方式,现列出古城村闫富秀一家太平鼓传承关系:冯万金 → (儿媳)闫富秀(冯闫氏) →(老女儿)冯玉桂。
石景山太平鼓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五里坨、模式口、北辛安、古城村、衙门口等村最为盛行,每年正月和腊月是它的活跃期。太平鼓大如蒲扇,下安鼓柄,有正圆、扁圆、梯形、八角形等多种鼓形。它以三种方式在民间传承,其中最主要的是家族传承,其次是村民自发学习传承。
石景山太平鼓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可以通过节奏变化表现出不同情绪。鼓既是乐器,又是道具,表演时和舞有机配合,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者左手摇环,右手击鼓,发出清脆的音响,随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女性舞者的基本动律是“扭劲”和“颤劲”,男性舞者的基本动律是“搧劲”和“艮劲”。太平鼓音乐主要由鼓点和曲调两部分组成,鼓点有十几种之多,击打太平鼓手法多种多样,包括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一系列的技艺。
石景山太平鼓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地域色彩浓厚,带有很强的自娱性,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较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是京西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和村民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石景山太平鼓逐渐丧失表演空间,后继乏人,急需抢救保护。
怪村太平鼓
在京西一带,王佐镇怪村的太平鼓表演最为出色,家家有鼓,人人能打。
怪村太平鼓是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如蒲扇,鼓圈用铁条砸制而成,鼓柄下呈“葫芦”形,并缀有小铁环,鼓面用羊皮、牛皮纸或桑皮纸蒙之,鼓鞭用藤条制成。击鼓时左手握鼓柄,右手持鼓鞭,边击边摇,上下相应,鼓声和环声发出清脆的连响,声音悦耳,节奏和谐,可以说太平鼓既是舞蹈的道具,又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太平鼓动作丰富有序,有“串花篱笆”“圆鼓”“卧娃娃”“斗公鸡”“四方斗”“推磨”“追鼓”等二十多个套路。
怪村太平鼓由于深受百姓们的喜爱,最多时有几十种套路,现在仍保留着十三套,如:“圆鼓”“圆鼓代推磨”“四方斗”“六方斗”“八方斗”“卧娃娃”“三人两头忙”等,其中以“三人两头忙”“卧娃娃”最具特色。
怪村太平鼓其制作工艺独特,结实耐用,鼓声清脆悦耳。
怪村太平鼓的音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曲牌,二是歌词。曲牌又叫“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歌词有“绳歌”“十二月古人名”“太平歌词”,打一段,唱一段。目前,能收集的只有“十二月古人名”和“绳歌”。
怪村太平鼓正致力于培养后备力量,挖掘和整理面临失传的相关资料,绘制动作图谱,使其逐步完整,把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形式流传下去。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州太平鼓
双辽太平鼓的舞蹈丰富多彩,尤其是打小鼓的独舞表演更为突出。小鼓独舞的节奏复杂多变,鼓点短促清晰,似如爆豆。耍鼓也有很高的技巧,只见鼓在舞者手中时而抛起,时而旋转,有时两手各耍一鼓,花样繁多,再加上腰铃,更别有一番气势。太平鼓艺人随着舞蹈移动,腰铃啷啷作响,单皮鼓与腰铃配合击奏,铃声鼓声参差错落,真是火爆热烈。另外,还加有霸王鞭,耍两节棍或七节鞭的表演。也有时杂以吞火、衔刀和吆喝呐喊声等。
演出时太平鼓艺人多身穿长衫,头包毛巾,手持单鼓,由掌坛的领唱,大家帮腔。有时一人一句或一人半句的对唱或齐唱,同时配以鼓点儿。跑天门圈子和亡魂圈子时还耍小鼓、霸王鞭、七节棍等。送神时掌坛的穿神衣(扎云子卷)、戴神帽(帽子后面有五色布,即红、黄、蓝、白、黑、代表五个民族)、系腰铃。
双辽太平鼓的整个演出可分为站鼓(走鼓)和舞鼓两个部分。开坛到跑圈子前为站鼓(走鼓),跑圈子后称为舞鼓。站鼓以说唱故事为主,两人一蒲,一替一换。舞鼓以小鼓为主,其它伴舞。
双辽太平鼓独具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曾在东北民间影响广泛,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当代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使得这一民间艺术趋于消亡。值得庆幸的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有专业人员相继整理挖掘,施行了抢救,才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重生。
传承保护
门头沟
太平鼓在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尽管如此,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太平鼓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争相击打太平鼓的场面不复再见;一些颇有造诣的太平鼓老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技艺难以得到传承,至使太平鼓风格流派逐渐减少,一些动作套路已经失传,缺少太平鼓传承人。针对这些情况,门头沟文委一直在积极开展太平鼓的抢救、保护、传承、弘扬等工作。
进入21世纪,门头沟区对“京西太平鼓”的整理挖掘工作再次启动,恢复组建了门头沟民间太平鼓表演团,请来太平鼓老艺人传授技艺,培养继承人。
2004年12月,门头沟区文委、区教委联手已将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确立为京西太平鼓艺术传承学校,把教授学习太平鼓,列入学校艺术教学大纲。由于资金有限,一些抢救保护措施不能及时实施,但已制定了太平鼓传承发展的五年规划,将逐年实施。
2006年,文委将在门头沟区建立4支太平鼓表演队(小、中、青、老年,其中包括一支农村小学队伍),同时恢复成立门头沟区民间太平鼓艺术表演团,继续在全区中小学校举办“民间文化进校园”太平鼓系列讲座,在大峪二小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培训基地。
兰州
2021年,兰州永宏太平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兰州盛世鼓舞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一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为主的综合性研学实践基地-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基地坐落于兰州新区西岔园区西岔镇岘子村,占地92亩。基地的主要功能是面向社会尤其是大、中、小学生,实施本地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传承、保护。
自正式运行以来,该基地始终秉承着“弘文传道 实践育人”的宗旨,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兰州太平鼓为核心坚持开展相关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在不断开设相关教育培训课程的同时,积极举办各类研学实践和文化宣传活动。
该基地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等,授课教师均为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运行以来,受众面广泛,传承效果良好。
2023年6月,兰州新区新一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审、公示、公布工作完成。红拳式太平鼓舞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新区采取系列措施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指导成立太平鼓协会、民俗文化协会等9个社会组织,建成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开展非遗保护和项目管理专项培训,挖掘培育基层文化人才2000余人,成立基层文化社团105个;推动非遗传承与旅游、商务、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获评优秀文旅产业带动项目1个、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1个,研发蛋雕、刺绣、剪纸、太平鼓等8个系列百余件文创产品,实现非遗技艺成果生产性转化2个,成功打造太平鼓王争霸赛、闹元宵赏民俗活动品牌,成功举办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广场、进校园、进军营等宣传展示活动数百场次。
社会影响
作为这一舞蹈品种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这一地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
太平鼓植根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茂于民间,老百姓对太平鼓的喜爱、老艺人对太平鼓的执着使太平鼓得以延续,而民间太平鼓的发扬与创新将使民间艺人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文化轶事
据太平鼓艺人世代相传的说法是,太平鼓产生于唐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带兵东征高句丽,以本地习俗打起太平鼓,祭奠大唐阵亡将士。此后,世代因袭,并在东北和关内流传,至今仍有《唐二主征东》太平鼓鼓词留存于世。
兰州市的民间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达等将西征,收复了庆阳和临洮后一举将兰州城攻下。惟有黄河北王保保城有元军坚守,久攻不下。时逢元宵佳节,徐达设计,命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随着一声炮响,城内外将士里应外合击败元军,收复城池。为了庆祝胜利不再兵刃,愿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为太平鼓。由于此事发生在春节期间,人们就约定俗成了在春节社火表演中,太平鼓是不可或缺的表演项目。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天下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
关于兰州太平鼓的历史起源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相传明初之时,北元势力在明军攻克兰州后依旧非常强大,因而北元大将王保保围攻了兰州。之后,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朱元璋之命西征,却久攻不克于兰州,于是走访民间并受启发于兰州当地百姓用来挑水的水桶,从而创造了三尺长鼓。当时徐达让士兵们将兵器藏在长鼓中并且乔装打扮成一支社火队混入城中,从而一举夺取城门且攻占了当时以北元大将王保保命名的王保保城。百姓欢欣鼓舞,并且赞美此鼓为“太平鼓”,太平鼓也因此名声大噪,据说还传下了“太平年求太平事,太平人打太平鼓”,横批为“太平盛世”的对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