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鹿
马鹿
马鹿(英文:red deer,学名:Cervus elaphus),别名赤鹿,偶蹄目鹿科鹿属动物,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体形似骏马,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共有24个亚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雌鹿没有角,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喜欢群居,善于奔跑和游泳。 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物种起源
3 形态特征
4 生活习性
5 分布范围
6 繁殖饲养
7 种类介绍
8 主要价值
9 动物保护
10 相关文化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马鹿
拉丁学名:Cervus elaphus
科:鹿科
界:动物界
属:鹿属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分布区域: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LC)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低危物种
域:真核域
外文名:英文 Wapiti, Alashan Wapiti、Izubra/Manchurian Wapiti、McNeill’s Deer、 Merriam’s Wapiti、Shou、Siberian Wapiti、Tien Shan Wapiti、Tule Elk 法文、 Cerf Wapiti 西班牙文 Uapití
目:偶蹄目
亚目:反刍亚目
亚科:真鹿亚科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种:马鹿
亚种:10亚种(8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Linnaeus, 1758年
体长:180厘米左右
别名:赤鹿、八叉鹿、黄臀赤鹿、红鹿、欧洲马鹿
物种起源
马鹿
马鹿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中新世期间的欧亚大陆,化石记录在1200万年以前。源自一种已经灭绝的被称为爱尔兰麋鹿(Megaloceros)的物种。从化石记录知道,马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大的成员。早期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黇鹿和爱尔兰麋鹿之间的具有姐妹群关系。然而,新的形态学研究证明,爱尔兰麋鹿与马鹿更密切相关,其现代的地理区域对应。因此,在一些出版物中是用“巨鹿”(Giant Dee)命名。马鹿最早在亚洲西南部(小亚细亚及高加索地区),北非和欧洲发现。在荷兰,英国和爱尔兰,是野外仍然存在的最大的非家养哺乳动物。柏柏里雄鹿“Barbary stag”(类似于西欧马鹿)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鹿科动物的唯一成员,大多集中在阿特拉斯山脉大陆的西北地区。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都是有马鹿分布的非洲国家。
在荷兰一个巨大的马鹿群(约3万只,至2012年年底),居住在东法尔德斯普拉森(Oostvaarders Plassen)自然保护区。爱尔兰有自己独特的亚种。在英国,当地马鹿生活在苏格兰的湖区,以及英格兰西南部(主要是埃克斯穆尔Exmoor)。不是所有这些马鹿都是完全纯粹的血统,人们为了提高鹿茸的大小和重量,有些马鹿由如沃纳姆(Warnham)或乌邦寺(Woburn Abbey)的公园被人为释放。爱丁堡大学研究发现,在苏格兰,出现了与关系密切的梅花鹿广泛的杂交。其他几个种群起源于狩猎被冷落或狩猎结束后,逃出马鹿农场,或故意释放。大量马鹿存栏起源于分散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森林,山区,萨福克郡,兰开夏郡,布雷肯比肯斯和北约克郡的养殖场,由于逃跑或故意释放,以及许多其他更小的群体,它们在数量和范围内都普遍增加。鹿的数量在2007年至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马鹿已继续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范围扩大,在中部和东英吉利扩张最为显着。
在非洲和欧洲南部的马鹿的数量正在普遍下降。在新西兰,马鹿连同其他鹿被驯化,引入社会进行游戏种类。第一批到达新西兰的马是1851年,是通过Petre勋爵引进到他的桑登公园,埃塞克斯送一对,到了南岛。1861年后这些马鹿被放归到纳尔逊附近,从那里迅速传播。第一批到达澳大利亚的马鹿可能是阿尔伯特亲王在1860年从托马斯的温莎大公园引进的,在维多利亚时代,在华勒比庄园迁至墨尔本西南6匹。其后进一步引进到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如今,马鹿在澳大利亚的分布范围从昆士兰州向南经新南威尔士到维多利亚州和整个南澳洲,数量不断增加。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新南威尔士种群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南澳大利亚的马鹿,现在基本上都是从农场逃出的。这对野生种群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阿根廷和智利,马鹿已经对本地动物物种,如智利马驼鹿(South Andean deer)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经被贴上了动物界,作为世界上100种最具侵略性的外来物种之一。
在鹿科中,马鹿(Cervus canadensis)的体型仅次于驼鹿,而鹿属中只有欧洲马鹿能与其匹敌。马鹿和发源于欧洲的欧洲马鹿(Cervus elaphus)十分相似,其长久以来也被认为是欧洲马鹿的亚种;然而,2004年的线粒体DNA检验结果,却强烈显示马鹿和欧洲马鹿是两相异物种,即两个有效的物种。无论这个结论是基于分子比较还是行为学数据比较都证实了这一点。
马鹿的鹿属(Cervus)始祖最早出现于一千二百万年前的化石记录中,来自欧亚大陆的上新世期间,但北美洲的化石记录却要到更新世的冰河时期,它们越过白令陆桥时,才有马鹿的踪迹。已绝种的大角鹿(Megaloceros)不是鹿属的一员,但仍是广泛鹿科(Cervidae)化石记录中最大的成员。遗传证据表明,传统上定义的马鹿是一个物种群,而不是单一物种,尽管关于该群究竟包括多少物种仍然存在争议。密切相关且稍大的美洲马鹿或马鹿原产于北美和亚洲东部,被认为是欧洲马鹿的一个亚种,但2015年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
马鹿是进化程度最高的旧大陆鹿。它们也被称为北美马鹿。从基因上讲,该物种属于亚洲马鹿,在前更新世与欧洲马鹿(Cervus elaphus)分开,因此与后者的关系较远。它与亚洲的梅花鹿(C. nippon) 和适应高山的白唇鹿(C. albirostris) 的关系更为密切。然而,它们的近亲是来自西藏和中国西部的西藏马鹿(C. weemsi),它们高度专业化,可以在长而陡峭的山坡上进行有力的跳跃,同时飞越杜鹃花和柳树丛。马鹿和它们在西伯利亚和外蒙古的马鹿(maral)已经进化为在开阔的景观或平坦的小径上快速持久的奔跑者。它们起源于更新世白令陆桥,在冰河后向东移动到北美,而它们的基因相同的对应物“maral”,向西移动到中亚。直到大约11000年前美洲巨型动物(包括猛犸象在内的大型动物)灭绝后,马鹿才扩大了它们的范围和数量。
2004年以前,由于其混种后代能够生育,欧洲马鹿和马鹿一直被视为是同一物种:Cervus elaphus。近代的线粒体DNA检验,其使用了数百件欧洲马鹿、马鹿与其他鹿属的鹿科动物的样本,强烈显示马鹿构成了另一个物种:C. canadensis。原先的分类法中,C. elaphus种名底下有7个亚种,而另外分化出的一个独立物种“中亚马鹿”(Cervus hanglu)名下则有3个亚种。DNA检验断定马鹿和白唇鹿比较亲近,甚至连梅花鹿都比马鹿更与欧洲马鹿有关。尽管马鹿和欧洲马鹿及中亚马鹿能透过圈养繁殖产下有生育能力的后代,这三个物种的野生种间的地理的隔绝,以及交配行为的差异,都显示马鹿和欧洲马鹿在受制环境以外的繁育是不可能发生的。
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对鹿群的分析,提供了对原马鹿(Cervus elaphus)分类的最新结论,将其分列成三个独立物种:
马鹿(学名:Cervus canadensis):下辖8个亚种;
欧洲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下辖7个亚种;
中亚马鹿(学名:Cervus hanglu):下辖3个亚种。
形态特征
雄鹿
马鹿是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4个亚种,中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大多是中国的特产亚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的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习性
马鹿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但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徙,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它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马鹿在白天活动,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种类多达数百种,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
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
马鹿的生活习性有5大特点:(1)白天活动,母鹿3-5头成群,公鹿平时独居,繁殖季节也和母鹿群居在一起。(2)行动非常敏捷,嗅觉、听觉发达,但视力相对较差。(3)善奔跑,喜跳跃,好安静,怕惊吓。(4)以草为食,夏秋采食禾本科植物嫩枝、芽,冬春采食各种灌木枝条、叶片。(5)适应性强,各地均可驯化饲养,零下40℃亦可正常生活。
行为习性
马鹿是群居动物,集群生活,这些鹿群是母系的,由一头雌鹿控制。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反刍。它们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马鹿在白天活动,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
雄性马鹿的鹿角会保留半年以上,当它们有鹿角时,它们不太可能与其他雄性马鹿成群结队。鹿角提供了一种防御手段,强力的前腿踢也是如此,如果被激怒,雌雄都会使用这种方法。一旦鹿角脱落,雄鹿往往会形成单身群体,使它们能够合作抵御捕食者。鹿群倾向于雇用一名或多名侦察员,而其余成员则吃和休息。
食物习性
马鹿是一种反刍动物,有四腔胃,以草、植物、树叶和树皮为食。在夏季,马鹿几乎不断进食,每天消耗4-7千克的植物。它们在夏季以草、莎草和杂草为食,冬季以木本植物(雪松、冬青、东部铁杉、漆树、北美短叶松、红枫、鹿角漆树和椴木)为食的草食性动物。该物种最爱吃的食物包括蒲公英、紫菀、鹰草、紫罗兰、三叶草,偶尔也吃蘑菇。马鹿是反刍动物,因此会反刍食物并重新咀嚼以帮助消化。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
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狼群和土狼群以及独居的美洲狮是最有可能的捕食者,尽管棕熊和黑熊也捕食马鹿。郊狼群主要捕食马鹿的小鹿,尽管它们有时会捕食冬季虚弱的成年鹿。在包括黄石国家公园在内的大黄石生态系统中,熊是小鹿最重要的捕食者。亚洲的主要捕食者包括狼、野狗、棕熊、东北虎、东北豹和雪豹,欧亚猞猁和野猪有时捕食亚洲马鹿的小鹿。从历史上看,贝加尔湖地区的老虎以东北马鹿为食,并且在阿穆尔地区继续这样做。
栖息环境
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四川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
迁徙
马鹿季节性迁徙发生在海拔高度,夏季鹿群出现于高海拔地区,冬季迁徙到低海拔地区。像许多鹿种一样,尤其是山区的马鹿,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在春季迁徙到海拔较高的地区,随着雪的消退,而在秋季则相反。狩猎压力也会影响迁徙和迁移。在冬季,它们喜欢树木繁茂的地区和隐蔽的山谷,以防风和树皮可供食用。由于食物来源的季节性变化较小,罗斯福马鹿通常不会迁徙。大黄石生态系统的马鹿群数量超过200,000只,在春季和秋季,它们参加了美国大陆最长的马鹿迁徙活动。在黄石国家公园南部地区和周围的国家森林中,马鹿向南迁徙到怀俄明州的杰克逊,它们在国家马鹿保护区过冬长达6个月。那里的环保主义者确保鹿群在严冬期间得到充足的食物。许多居住在大黄石生态系统北部的马鹿迁徙到蒙大拿州的低海拔地区,主要是北部和西部。
分布范围
马鹿分布图
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包括亚美尼亚、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匈牙利、印度、伊朗、爱尔兰(撒丁岛)、韩国、朝鲜、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英国、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区域性灭绝:阿尔巴尼亚、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墨西哥、尼泊尔、叙利亚、土库曼斯坦。
种群重新恢复:希腊、哈萨克斯坦、摩洛哥。
引进: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葡萄牙。
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肃临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产地:不丹、加拿大、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和美国。
绝种:墨西哥。
引进:意大利和新西兰。
马鹿的分布范围从中亚(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阿尔泰)、西伯利亚、华北、中国中部和西南、不丹、蒙古北部、中国东北和乌苏里兰延伸到北美。生活在从海平面到树线以上(平均海拔3,300米)。与分布图所表示的明显连续性相比,该分布更加零散和分散。
在中亚,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吉尔吉斯斯坦东部的天山山脉,东至西伯利亚、蒙古,以及中国西北部。它分布于蒙古的Hövsgöl,Hangai,Hentii,Ikh Hyangan,Mongol-Altai和Govi Altai山脉,后来被重新引入其山脉东南部的开阔山丘中。在中国,具体分布于甘肃、内蒙古、吉林、辽宁、东北、宁夏、西藏东南部、青海北部、甘肃、陕西、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在俄罗斯,它几乎栖息在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的鄂木斯克州以东的所有地区。它被引入新西兰和意大利。
繁殖饲养
雌鹿
马鹿的发情期集中在每年9-10月,此时雄兽很少采食,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但在格斗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而是败退了事,强者也不追赶,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雌兽的妊娠期为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有白色斑点,体重为10-12公斤,头2-3天内软弱无力,只能躺卧,很少行动。5-7天后开始跟随雌兽活动。哺乳期为3个月,1月龄时出现反刍现象。12-14月龄时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个枝叉。3-4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6-18年。
养殖技术
生产性能
1、鹿茸 主干长平均为60厘米左右,主干围度16厘米左右,叉口深12厘米左右,平均鲜茸重3.7公斤左右,干茸重为1.3公斤左右,干燥率平均为46%。
2、鹿角 亦是重要药用原料。鹿角主干长平均118厘米左右,主干围度16厘米左右,每校平均重3.4公斤左右。
3、肉质 马鹿体内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嫩可口。屠宰率:公母鹿分别为54.89%、51.22%,净肉率分别为39.02%、38.91%,骨肉比分别为1:3.19和1:3.18。
繁殖性能
马鹿
马鹿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年,繁殖年限可达15年。母鹿1.5岁性成熟,但以2.5岁体成熟时配种为宜。公鹿4-5岁时参加配种为好。1、交配期 鹿的交配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常集中于8-11月份。母鹿在发情期表现不安,阴唇肿胀,阴门流出黏液,腰部拱起主动接近公鹿。公鹿先出现交配欲望,寻觅母鹿,常鸣叫,性情凶恶,骚动不安,食欲减少。
2、友情周期 为21天左右,发情持续期时间因品种、个体而异,短者18小时,长者48小时,一般在20-36小时。母鹿妊娠期为240-250天。
3、配种方式 一是每天早晨把公鹿放入母鹿群中,与母鹿交配后,将公鹿赶到另圈,再换另一公鹿再配。二是一配到底。在8-11月份,按公母鹿比1:15-18,组群配到结束,中途可换2-3头公鹿复配。三是杂交。
饲养管理
1、鹿舍建造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背风向阳,高爽干燥的地方建舍。鹿舍应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棚舍,二是运动场,四周要建向3米的围墙。运动场内设食器和水器,冬季舍内垫草,运动场内铺沙。每只鹿占地6平方米,采取舍饲或半舍饲饲养均可。
2、饲料 为降低饲养成本,可从本地饲料资源出发配制日粮。(1)公鹿:粗饲料有野草、农作物茎叶、青贮料和杨、柳、榆树的枝叶等,豆秧和红薯秧是很理想的粗饲料。精饲料配方:玉米50%、豆类(油渣)30%、麸皮(糠)20%、钙20-30克、盐30-40克。(2)母鹿:粗料种类与公鹿相同。精饲料配方:玉米30%、豆饼(油渣)20%、糠麸50%、钙30-40克、盐20-30克。(3)生茸期:粗饲料有苜蓿草、红薯秧、大豆秧、青贮料等。精饲料配方:豆科子实55%、禾本科子实35%、糠麸类10%、钙30-40克,盐20-30克。
3、科学饲喂 饲喂要三定:一定时,每天喂3次,即早7时、午12时、晚6时。二定量,粗饲料自由采食,一般日投量12-15公斤,精饲料日喂量1-1.5公斤。三定水,必须供给清洁饮水,冬春每日2次,夏秋时每日3次,以饮足为止。
4、抓好生茸期的管理 做到三抓:一抓杂交。用不同品种马鹿杂交,可提高产茸量25%-30%。二抓切茸。当鹿茸长到3厘米时,可纵向由茸顶端切开1.5厘米,其鹿茸产量可提高30%-40%。三是保证营养,喂给配合饲料。
5、严防疫病 一是无病早防。每天清扫鹿舍,清除粪尿,喂前洗刷食器和水器,勤换、晒垫草,让鹿多运动。严禁饲喂霉烂变质饲料,尤其夏季要注意卫生。二是有病早治。经常观察鹿的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
6、适时出栏出售种鹿可在1-2岁出栏,及时淘汰产茸少、失去繁殖能力的鹿。
注:马鹿全部图册网址
种类介绍
中文名称 | 学 名 | |
1 | 大夏马鹿 | Cervus elaphus bactrianus |
2 | 巴巴里马鹿 | Cervus elaphus barbarus |
3 | 克里米亚马鹿 | Cervus elaphus brauneri |
4 | 科西嘉马鹿 | Cervus elaphus corsicanus |
5 | 西非马鹿 | Cervus elaphus elaphus |
6 | 东欧马鹿 | Cervus elaphus hippelaphus |
7 | 西班牙马鹿 | Cervus elaphus hispanicus |
8 | 里海马鹿 | Cervus elaphus maral |
9 | 东欧马鹿 | Cervus elaphus montanus |
10 | 苏格兰马鹿 | Cervus elaphus scoticus |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马鹿
马鹿的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贵的滋补品。动物保护
马鹿
马鹿在中国尚有一定数量,在黑龙江和吉林可能有近10万只,但由于过量猎捕幼仔和栖息地的丧失,也逐渐产生危机,尤其是在新疆,塔里木的野生种群已经由15000只下降到4000-5000只;阿尔泰马鹿由20世纪70年代的10万只下降到4万只左右;野生天山马鹿则正以每年3000只左右的速度锐减。如果这样下去,野生马鹿很快就将有绝迹于伊犁河谷的危险。2017年10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发现并拍摄到4只白色马鹿,这在当地十分罕见,专家判断系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相关文化
马鹿在许多民族的文化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千年前,美国西南部的阿纳萨齐人在悬崖上雕刻了马鹿的象形文字和岩画。美洲原住民部落,包括库特奈族(Kootenai)、克里族(Cree)、黑脚族(Blackfeet)、奥吉布瓦族(Ojibwa)与波泥族(Pawnee),则以马鹿的兽皮制作毯子与长袍。马鹿对拉科塔人(Lakota)特别重要,在他们的社会中发挥了精神作用。出生时,拉科塔男性被赠予了马鹿的牙齿以延长寿命,因为这被视为死马鹿腐烂的最后一部分。马鹿被认为具有很强的性能力,梦到马鹿的年轻拉科塔男性会在他们的“求偶外套”上出现马鹿的神话形象,作为性能力的标志。拉科塔人相信神话或精神上的马鹿,而不是肉体的马鹿,是人类的导师,是力量、性能力和勇气的化身。
来自亚洲的新石器时代岩画描绘了没有鹿角的雌性马鹿,它们被解释为象征重生和寄托。到青铜时代初期,马鹿在岩石艺术中的描绘频率降低,与狩猎的文化转型相吻合。
落基山马鹿(已并入加利福尼亚马鹿)是美国犹他州的官方动物,即“州兽”。马鹿和驼鹿的图像出现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州徽和州旗上。马鹿的仁慈和保护教团 (B.P.O.E.) 选择马鹿作为其同名,因为它的一些属性似乎适合兄弟会成员培养。雄伟的头颅和张开的鹿角被用作骑士团的第一个徽章;并且仍然是其受版权保护的兄弟会徽中最显眼的元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