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麻

蕨麻蕨麻

蕨麻(拉丁学名:PotentillaanserinaL.),别名蕨麻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向下延长,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小叶对生或互生,叶脉明显或不明显;单花腋生,花直径1.5~2厘米,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它生长于海拔500~4100米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功能主治为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治脾虚腹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 3 生长习性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栽培 6 种类介绍 7 主要价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蕨麻

      别称:鹅绒委陵菜、莲花菜、蕨麻委陵菜、延寿草、人参果、无毛蕨麻等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亚目:蔷薇亚目

      亚科:蔷薇亚科

      组:枝状花柱组

      系:单花系

      生长习性:生长于海拔500~4100米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域:真核域

      花果期:4-9月

      播种方式:条播、点播或撒播

      命名者:L.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学名:PotentillaanserinaL

      界:植物界

      纲:木兰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委陵菜属

      种:蕨麻

      分布区域:北半球温带、南美智利、新西兰

      种类:灰叶蕨麻、无毛蕨麻

      生活型:多年生草本

      超目:蔷薇超目

      生长海拔:800-900米

      命名年代:1753

      形态特征

      蕨麻蕨麻

      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长,有时在根的下部长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根。茎匍匐,在节处生根,常着地长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6-11对,连叶柄长2-20厘米,叶柄被伏生或半开展疏柔毛,有时脱落几无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或顶生小叶有短柄,最上面一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基部小叶渐小呈附片状;小叶片通常椭圆形,倒卵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5厘米,宽0.5-1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或呈裂片状,上面绿色,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白色绢毛,叶脉明显或不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和叶柄连成鞘状,外面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多分裂。

      蕨麻蕨麻

      单花腋生;花梗长2.5-8厘米,被疏柔毛;花直径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常2-3裂稀不裂,与副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形,比萼片长1倍;花柱侧生,小枝状,柱头稍扩大。

      生长习性

      蕨麻蕨麻

      该种分布较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岛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500-4100米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生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海拔500-4100米。本种分布较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南美智利、大洋洲新西兰及塔斯马尼亚岛等地。

      繁殖栽培

      播前准备

      • 选地

      蕨麻蕨麻

      蕨麻喜潮湿,有极强的适应性,在砂壤土、壤土、黏壤土上均可栽培生长。但蕨麻在砂壤土中生长,其块根膨胀率大、产量较高,而且容易采收,不易折断。所以选地时,尽可能选择砂壤土为宜。

      • 施肥

      蕨麻对土壤肥力无严格要求,无论土壤肥力高低均可种植。但为了提高蕨麻生产效率,最好将土壤进行施肥熟化处理。一般选择3月中下旬,适宜的土壤墒情条件下,以过磷酸钙450千克/公顷、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硫酸钾15千克/公顷、腐熟农家肥7.5-15.0吨/公顷为底肥,翻耕整地,以利种植。

      选种方法

      蕨麻蕨麻

      蕨麻可以通过整株、新鲜果实、蕨麻苗移栽及组培进行繁殖。因此,可选择整齐一致、个体较大、无霉变、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系的蕨麻块根为种植材料;也可选择健壮的刚萌发的蕨麻幼苗为种植材料,但幼苗移栽,更适宜于无霜期短、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

      播种方法

      蕨麻蕨麻

      蕨麻块根的播种可采用条播、点播或撒播的方式。按种植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至50厘米×50厘米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5-10厘米,播种量为45-75千克/公顷;若采用切割后的块根进行播种,播种量可减少30%。用蕨麻块根播种后,经45-60天可以萌发出苗,通常出苗率为98-100%。但要在萌发期及时浇水,以保证蕨麻块根的萌发和成活率。

      蕨麻幼苗可采用穴栽的方式,栽培密度为50厘米×50厘米,要及时浇足水,经过10-15天缓苗后,通常成活率可达98-100%。

      田间管理

      蕨麻蕨麻

      蕨麻基本属于半野生化栽培方式,不进行灌溉,利用天然降水。基本不施用化肥,不进行人工除草,播种一次却可以多年收获。因此,蕨麻田间管理可以较为粗放些,接近野生状态较好。

      • 萌发期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蕨麻块根迅速萌发的时期。此时期要保证墒情,及时补足水分,以保证蕨麻块根的萌发和成活率,当成活率达到90-100%后,浇水可适当减少。

      • 基株生长期

      5月上旬至下旬是蕨麻植株生长旺盛的时期,称为基株生长期。蕨麻苗的株高和羽状复叶都增加:株高由1-3厘米变为5-30厘米,羽状复叶从3-4片增加为7-16片;颜色也发生了改变,由翠绿色变为深绿色;根系数目多数,即进入基株生长期。由于在萌发期水分充足,故此时期不需要特殊管理,以防除田间杂草为重点即可。

      • 匍匐期

      蕨麻蕨麻

      基株生长期后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蕨麻匍匐茎生长迅速,从基株根系的顶端先后萌发出4-7条一级匍匐茎,颜色为紫红色,匍匐茎节间长度达到5-10厘米时,匍匐茎节部生长子株,当第1个子株叶片生长到3-5厘米时,从其根系顶部又发出匍匐茎;再生长第2个子株,依次进行,最终每个匍匐茎的长度均可达到0.5-1.3米;在一级匍匐茎伸长的同时从一级匍匐茎子株的叶腋处长出二级匍匐茎。每天可达到3-5厘米,这个时期是蕨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匍匐茎的长度不能过长,数量也不宜过多,应做到及时打茎和除草,以保证蕨麻的产量。

      • 花果期

      从5月下旬开始,在匍匐茎生长的同时,花从叶腋间长出,鲜黄色,花瓣5片,花梗长3-5厘米;花期不集中,小花开败后结实,结实率不高,果实成熟后为黑褐色。随着匍匐茎的不断发生和生长不断有花果产生。7月下旬至9月中旬,匍匐茎继续生长,相互缠绕,为盛花期,不可再除草,以防止破坏匍匐茎分株的扎根,其他无需特殊管理。

      • 膨大期

      从9月中下旬开始,根系已有膨大迹象,但膨大速度缓慢,到10月上旬膨大速度加快,形状有圆球状、葫芦状、多球状和棒状,色泽为浅褐色。在此时期,块根膨大迅速,水分需求较高,但在此时期降水量较大,能够满足块根膨大的需求,而无需其他过多的管理措施。但当蕨麻进入快速膨大期时,必须中耕除草1次,并施少量钾肥,可促使蕨麻块根高产,使球形块根数目增加。

      采收管理

      • 采收期的确定

      对于不同种植地区的蕨麻而言,有不同的采收时间。采收可以选择2个时间进行:一是当年秋季,土壤上冻之前;二是翌年的春季,即土壤解冻之后。秋季采挖的蕨麻鞣质、总黄酮等成分含量较高,适宜作为药用型产品来使用;春季采挖的蕨麻可溶性糖、水分等含量高,鞣质含量低,口感好,适宜作为食用保健型产品来使用。不同品系的蕨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应用途径也不同。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来确定其用途和采收时间。

      • 采收方式

      蕨麻的采收方式通常以普挖为主,这样可以调节蕨麻次年的生长密度,以利于蕨麻块根的膨大。

      翌年种植

      蕨麻是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的植物。采挖时尽量挑选符合商品标准的蕨麻,其余的则留在土壤中,平整土地,覆盖遗留的蕨麻块根即可。未采收的块根,在第2年春季温度回升时会自然萌发,而且产量及品质不会受到较大影响。通常连续种植4-5年后,再进行倒茬,这样既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又可避免蕨麻种质的退化。

      病虫防治

      危害蕨麻的主要害虫有地下害虫(小云斑金龟甲幼虫、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等)和地上害虫(蓝跳甲和黑纹肖叶甲等)。考虑到产品安全生产需要,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进行。对于金龟甲等害虫,根据其趋光性和假死性,利用黑光灯诱杀和人工捕杀;秋末地上植株枯萎后,要及时清理田间,避免病虫在植株残体上寄生过冬。

      种类介绍

      蕨麻蕨麻

      (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L. var.sericeaHayne):该变种植株呈灰白色,叶柄、花茎被平展白色绢状柔毛,小叶两面密被紧贴灰白色绢状柔毛,或上面比下面毛较疏呈灰绿色。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500-3700米的山坡草地、草甸、阴湿处。

      无毛蕨麻

      蕨麻蕨麻

      学名:Potentilla anserinaL. var.nudaGaudl.):该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小叶下面仅在脉上被紧贴柔毛,其余均被明显白色绒毛,小叶两面均绿色,下面仅被稀疏平铺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分布于中国新疆、西藏。生长于海拔800-900米的渠畔。

      主要价值

      蕨麻蕨麻

      根含鞣料,可提制栲胶,并可入药,作收敛剂;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又是蜜源植物和饲料植物。

      食用价值

      蕨麻可以食用,幼嫩苗和肉质根可供蘸食。肉质根洗净后可生食,味极甘甜。也可煮粥、腌咸菜、制干品或果脯。又可供甜制食品及酿酒用。

      药用价值

      蕨麻具有止泻、舒张胃肠道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痛经等症。 《中华药海》记载:“治疗消渴症有较佳功效。

      饲用价值

      藤麻地上部分含鞣质类成分被用作收涩剂,也可作为性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