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2011年),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移动速度较小,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达500米。以复合型沙山为主,纬度30°~40°以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米。有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等植物资源。

其主要景点有巴丹湖、巴丹吉林庙、必鲁图沙山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地理环境 4 主要景点 5 自然资源 6 历史文化 7 旅游信息 8 所获荣誉 9 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巴丹吉林沙漠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

      海拔高度:1200m-1700m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内蒙古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

      最佳游玩季节:8至10月份

      著名景点:巴丹湖、巴丹吉林庙、必鲁图沙山等

      景区类型:自然生态

      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气候类型:温带干旱和极干旱气候

      地理坐标: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

      外文名:BadainJaranDesert

      行政区类别:内蒙古自治区

      历史沿革

      关于巴丹吉林沙漠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巴丹吉林是蒙古语,巴丹一词由“巴岱”演变,吉林是数词,意为六十。相传数百年前有一个叫巴岱的人住在这里,发现有六十个湖泊。

      地理环境

      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7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巴丹吉林沙漠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气候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均温7~8℃,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

      河流

      巴丹吉林沙漠已探明的湖泊有144个,其中有淡水湖12个,俗称“沙漠千湖”。最大的湖泊诺尔图海子面积2205亩,水深28米。

      主要景点

      巴丹湖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缘,距离右旗额镇只有90多公里,是进入巴丹吉林沙漠的门户,为一个罕见的淡水湖,只有在沙漠的边缘才有淡水湖,以后在沙漠中见到的海子都是咸水湖。湖的南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和芦苇,北面是一座高达200多米的沙山,是著名的鸣沙山,从沙山顶上滑下,轰鸣声如雷,湖的东边建有栈桥通到湖心,湖中盛产鱼,更为神奇的是巴丹湖的周围还有好几个湖泊,有的淡水和咸水只隔了一个沙丘,甚至同一个湖泊中一半是淡水一半是咸水。

      诺尔图

      诺尔图蒙语意为“海子、湖泊”,是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的海子。

      必鲁图海子

      必鲁图海子位于巴丹吉林沙漠最高的沙山——必鲁图珠峰的东侧,湖边有三颗大树是她的标志性景观。

      沙漠珠峰——必鲁图沙山

      必鲁图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一个独具神姿的奇峰,此峰相对高度500多米,比撒哈拉大沙漠的高峰还高70多米,为世界上相对高度最高的沙山,有“沙漠珠峰”之称。峰顶呈南北走向的一把刀刃,登顶人员只能一字排开,GPS实测海拔1563米,坡度大约有70度。

      巴丹吉林庙

      巴丹吉林庙又称苏敏吉林,苏敏在蒙语中为庙宇的意思,苏敏吉林即有庙的海子,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庙海子。苏敏吉林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巴丹吉林嘎查“村”所在地。

      苏敏吉林最神秘的要算巴丹吉林庙了,这是一座典型的藏传佛教庙宇,始建于1755年,是阿右旗境内较完整的一座寺庙,最近刚刚整修一新,这是一座汉藏合璧的建筑,座西朝东,寺庙外围是汉式的院墙和院门,里面是藏式建筑的大殿,大殿外面的墙上画有崭新的壁画。

      沙漠奇泉

      巴丹吉林沙漠有五奇,沙峰、鸣沙、湖泊、奇泉、古庙,其中当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

      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虾,通体透明,随喷泉翻涌的沙子被涤荡的晶莹剔透,喷出的泉水经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渠道。

      在海子的北部,离岸边有5米远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脸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滚,宛若莲花。当地人说,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围了围堰,想建个池塘,无耐沙漠中没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围堰经不住水的压力,崩塌了。如今那个围堰早被泉水荡平,连痕迹也全然不见。

      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图的海子,这个海子号称有一百单八泉,“磨盘泉”就在海子中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石头约有1米多高,顶部大致有3平方米,状如磨盘,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挂而下。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之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

      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而且无论冬夏水位恒定,不增不减,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咸甜水相伴相生。

      庙海子与“沙漠故宫”

      庙海子蒙语称为苏敏吉林,意思是“有庙的海子”。海子边有座藏传佛教寺庙,建于1755年。这座白墙金顶汉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被称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标。寺外还有一座白塔。传说寺庙是汇集了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赖山和天山的石头做基石和栋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从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庙。

      自然资源

      巴丹吉林沙漠生长着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芦苇、芨芨草,还有防风固沙树种梭梭、柠条、霸王、籽蒿、胡杨、骆驼刺。

      沙葱是美味的菜蔬,莎草、莎米的果实可做面粉的替代品,沙枣的果实含有大量淀粉,可供多种用途,沙棘、白刺的果实富含维生素,可提取果汁、酿酒等。在沙漠之中还有多种药用植物,锁阳寄生在白刺身上,是珍贵的中药材,而肉苁蓉更有着“沙漠人参”的美称。

      矿物资源

      巴丹吉林沙漠大量的硅、铝、铁、钙等矿物资源。还有丰富的盐、芒硝等矿藏资源。

      动物资源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盛产卤虫等微生物,湖畔栖息着天鹅、野鸭、盘羊、黄羊、獾猪、狐狸等几十种野生动物和鸟禽。

      生态保护

      巴丹吉林沙漠被认为是中国频发的沙尘暴的沙源,这里总体的生态现状还在进一步恶化。

      历史文化

      2008年10月11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散落着大量的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细石叶、石核等,以燧石和玛瑙石为主,制作精美;陶片有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等,另外还有不少彩陶片,以红地黑彩网格纹为主。专家分析,这些遗物年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青铜时代,尤其是彩陶与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片面貌相似,年代应在同一时期。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这些遗址点上采集到属于西夏、元时期的部分瓷片,进一步说明这些遗址延续时间较长。

      文化活动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旅游节

      节庆名字: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

      节庆时间:每年的8、9月份

      节庆地点:阿拉善右旗

      节庆内容:在沙漠文化旅游节期间,除了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世界最高的沙山、最大的鸣沙区、沙漠神泉等自然景观,还有赛马、赛骆驼、攀登沙丘等蒙古族传统体育竞赛,以及精彩的摩托车、吉普车越野赛,摄影、奇石展览活动,尽情展现独特的沙漠风情。

      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广大中外游客,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的建成,又使巴丹吉林沙漠的美名进一步唱响国内外。

      特产小吃

      肉苁蓉

      肉苁蓉是一种珍稀野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零下40至零上60度素有“死亡之海”称谓的干旱少雨之沙漠腹地。

      《本草汇言》曰:“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要药也。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妇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治,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号之‘苁蓉’”。

      皮囊奶酒

      自古以来,牧民视马奶酒为极珍贵的饮料。每当客人临门,总要用它进行招待。马奶酒清凉适口,沁人心脾,饮用马奶酒不伤脾胃,还有驱寒、活血、舒筋、补肾、健胃、养脾、强骨的功能。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蒙古银器

      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即以使用银器闻名。藏古族银器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等。其特点是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旅游信息

      飞机:离阿右旗最近的机场是:

      鼎新机场:330千米左右,北京南苑到鼎新的专线.。

      金昌金川机场:130千米。

      张掖甘州机场:150千米左右。

      兰州中川机场,520千米。

      银川河东机场:630千米。

      火车:

      山丹火车站:107千米。

      金昌火车站离右旗140千米。

      张掖火车站离右旗160千米。

      额济纳火车站,480千米。

      旅游方式

      巴丹吉林沙漠有很多种旅游方式,可选择乘坐越野车、骑骆驼、徒步穿越。到巴丹吉林沙漠最佳季节是8至10月份,平均温度约25℃,但早晚和中午温差较大,故需备风衣或长袖衣物,外出时备充足饮水,因干燥气候需补充体内水分。

      装备指南

      1、饮食相关:饭盒、勺子、筷子、方便面、火腿肠、压缩饼干、面包、巧克力等。

      2、户外用品:防潮垫、帐篷、睡袋(或毛毯)、气枕、防沙镜(或纱巾)、冲锋衣裤、雨具、高帮徒步鞋(不要带网眼的)、炉子、手台、GPS、望远镜、手套、手杖。

      3、数码产品:手机、相机(或摄像机,电池充足电备好)、充电器、电源插盘等。

      4、药品:感冒药、黄连素、创可贴、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常用药、防蚊虫药(巴丹吉林中的蚊虫非常多)。

      5、其他:人民币(至少1500元)、身份证、随身小包、太阳帽、太阳镜、口罩等。

      饮食信息

      阿拉善右旗有很多不错的当地特色小吃,口味主要以蒙古族特色为主。

      牛肉面

      唐明的牛肉面是右旗人的最爱,但是只有早晨和中午有,但是口味比较重。

      羊肉

      有巴彦高勒的羔羊肉和黄焖羊肉、人和居的羊肉垫卷、东子羊肉馆的清汤羊肉和羊杂碎汤等,另外,还有烤全羊和羊背子。

      蒙古小吃

      蒙古餐有“蒙古早茶”和“孟根贝拉”两家:有奶酪,其旦,羊肉馅饼,煎饺,炒米,酸羊奶,羊肉揪面,风干羊肉,风干驼肉等等。

      住宿

      阿拉善右旗有不少提供住宿的宾馆,二星、三星的标准都有,服务设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价钱也不贵(国庆黄金周价格可能会上涨不少),一般的在80元-100元左右,稍好些的100元-150元,有的挂三星的可能要200元以上。

      所获荣誉

      最高的沙丘(独立的),位于中国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巨型沙丘高达480米,比纽约帝国大厦还要高。下面的基岩地质和含水量较高的沙子有助于颗粒黏结在一起,保持沙丘的高度。2018年12月,这里的气温骤降至-25℃,导致沙漠地区降雪的罕见景象。(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5年,阿拉善右旗旅游工作会议把巴丹吉林沙漠列为第二批重点开发项目之一。

      2005年,巴丹吉林沙漠成为阿拉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被众人誉为“上帝划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

      2006年,巴丹吉林沙漠又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并荣获金奖,被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推荐为全国首批十七个最具代表性的探险旅游区之一。

      相关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当地设有秘密军事基地,详细规模不得而知,已知至少有一座大型机场。1958年1月18日彭德怀指示在沙漠成立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空空导弹试验部为第二试验部,地空导弹试验部为第三试验部,1959年4月组建了空军第三训练基地。中国国产第一、二、三代防空导弹都是在此研发,2003年-2005年间歼-10战机在当地实弹测试被多次目击,歼-7和歼-16也在当地有测试的公开照片曾经发布。据《解放军报》公开消息指当地又增设了电子战综合训练场,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作战实验。

      北缘部分

      额济纳旗八道桥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北缘部分。

      八道桥沙漠集“雄”、“秀”、“奇”、“险”、“幽”、“旷”为一体,是摄影艺术创作和沙漠探秘旅游的 最佳选择去处。这里有大漠日出的雄浑壮美和夕阳晚霞的绚丽色彩,更能零距离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妙意境。

      科学考察

      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等单位组织的科学探险考察队队员在成功穿越了世界上沙丘相对高度最大的巴丹吉林沙漠(包括北部1万平方公里的无人类活动区)后陆续返兰,实现了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北向南徒步穿越该沙漠的壮举。其中,包括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在内的9名队员全程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实际徒步穿越距离逾350公里。穿越过程中,其他队员利用全站仪、探地雷达等共计测量8个高大沙丘,其中海拔最高的必鲁图峰经初步测算相对高度达430余米。沿途共计观测了46个湖泊的水文要素,采集湖水、泉水、井水、地下水、雨水样品65个,完成植被样方调查55个,采集植物标本30余株。

      城市开发

      沙漠治理

      巴丹吉林隶属于阿拉善盟,该盟境内还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雅玛雷克沙漠三大沙漠。阿拉善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可以用三个“1/3”概括---1/3沙漠,1/3戈壁,1/3荒漠半荒漠草原。当地有句玩笑话:电线杆子还比人头多。27万平方公里上,人口20万,也就是说,1平方公里养不活1个人。由于气候干旱、大风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增大,并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腾格里沙漠靠拢,在两大沙漠之间形成三处明显“握手”。长约110公里的雅布赖山是阻挡巴丹吉林沙漠东侵的天然屏障。但巴丹吉林沙漠已经横跨雅布赖山南北两端形成倾泻而下的“决口”,决口而出的流沙形成长长的沙带,使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3处相连。阿拉善盟环保局和内蒙古航空遥感测绘院共同完成的一份检测报告指出:阿拉善盟的四大沙漠已有7处“握手”,土地沙化正在加剧,沙漠有连成片的危险,其中巴丹吉林的沙化速度最快,平均一天就扩大0.5平方公里。

      2010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赖山段)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实施,标志着阿拉善盟三大沙漠综合治理工程进入了实施建设阶段。这项投资4.8亿元的工程主要是采取生物固沙与工程固沙相结合的措施,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营造封沙育林带、人工生态绿洲带,建成封沙育林96万亩,人工造林40万亩,机械压沙12万亩,形成一道人工阻沙屏障。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已经下拨造林补助金15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有效遏制巴丹吉林沙漠的东侵南移,阻断与腾格里沙漠的“握手”。

      沙漠援救其实已经展开。阿拉善盟境内正在实施一系列水调配计划,希望借此改善水环境。此外,国内不少科学家坚持认为,巴丹吉林底下藏有丰富的深层地下水,如果能够知道它们的具体走向并加以合理利用,沙漠绿洲就不会消逝。

      相关事件

      失联的两位吉林大学生失联的两位吉林大学生

      201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救援培训人员接到救援报警称,吉林建筑大学两名男生,于5月17日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计划徒步穿越,原定27日走出沙漠,但未与亲友取得联系。接到报警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已经调动多方力量启动沙漠搜救。

      2015年5月29日凌晨,牧民发现两名失联大学生的行踪。一个失联人员潘某意识清醒,但是身体虚弱,救护人员已经对他进行了救援。不幸的是另一位失联的游客赵某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生命体征,确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