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

民勤县民勤县

民勤县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南依凉州,西毗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左、右旗相接。现辖18个镇、248个行政村、29个社区,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17.85万人。全县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91.24亿元。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荣获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范例奖”。

民勤县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风光资源丰富,属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区,是全省重要的风光新能源基地。

截至202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0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独立初中6所,2021年末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5个,

2800多年前,民勤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兵收复河西,在此置郡设县,西汉武帝时,在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1928年,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民勤县景区景点有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红崖山水库、青土湖、红旗谷生态旅游村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自然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人口 7 政治 8 经济 9 文化 10 交通 11 社会 12 旅游 13 荣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民勤县

      外文名:Minqin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z

      电话区号:(+86)0935

      著名景点:红崖山水库、沙漠公园、苏武山公园

      气候类型:z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县长:焦三牛

      海拔高度:1936米(最高)

      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2022年)

      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17.85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

      国家/地区:中国

      政府驻地:民勤县东大街13号

      邮政编码:733300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东北部

      县委书记:李万权

      地理坐标: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

      别名:中国肉羊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

      机场:距金昌机场66公里

      建制沿革

      民勤县民勤县

      民勤,春秋时属秦和西戎,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三国时被马超、韩遂占据,亦称关西。

      民勤东邻腾格里大沙漠,北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连祁连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美丽的绿洲。民勤冬寒夏热,多风沙、少降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民勤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由于石羊河上游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和中游用水激增,进入民勤的地表水由上世纪50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1.0亿立方米。2012年,民勤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荒漠边缘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特产有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籽、茴香等。其中黑瓜籽远销到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及欧洲国家,享誉全世界。传统名吃有青椒炒肉、土豆丝、拉面、凉皮、沙米凉粉等,以碱面青辣子菜最具代表。

      民勤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6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亲自批示开发民勤石油,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了调查报告,得出“民勤石油胜过大庆”的论断。但终因资金、交通、技术等问题而搁置。

      民勤的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好客。解放后,民勤人翻身做了主人,奋发图强,建设家乡。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民勤人引黄淤溉、治理沙漠、开发南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历史建制

      2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

      西汉武帝时,在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

      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

      北魏置襄武县及武安郡。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

      唐大足元年(701),于县东北置白亭军,后降为白亭守捉。

      明洪武中,置临河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镇番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番县。

      中华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建国以后

      2000年,民勤县辖5个镇、18个乡:城关镇、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薛百乡、大坝乡、三雷乡、昌盛乡、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收成乡、夹河乡、双茨科乡、大滩乡、红沙梁乡、中渠乡、新河乡、羊路乡、花儿园乡、北山乡、南湖乡。

      2004年,将由原来的23个乡镇调整为5镇、13乡:撤销三雷乡,合并于城关镇,合并后更名为三雷镇,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15个村、90个组、1个街道办事处、15237户、51285人。撤销昌盛乡,并入昌宁乡,辖11个村、94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2213户、11620人。撤销羊路乡,合并于新河乡,合并后更名为苏武乡,辖26个村、182个组、7700户、34129人。撤销北山乡,并入东湖镇,辖5个村、164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4064户、18662人。撤销中渠乡,并入西渠镇,辖36个村、247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6833户、30375人。

      2018年9月,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甘肃省2017年度12个插花型贫困县摘帽退出公示》,民勤县在列。

      行政区划

      民勤县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南依凉州,西毗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左、右旗相接。截至2022年,辖18个镇、248个行政村、29个社区,常住人口17.85万人。全县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79.6万亩。

      区划详情

      18个镇:三雷镇、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红砂岗镇、昌宁镇、重兴镇、薛百镇、大坝镇、苏武镇、大滩镇、双茨科镇、红沙梁镇、蔡旗镇、夹河镇、收成镇、南湖镇。

      自然环境

      民勤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绿洲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9.7%,在地理梯度上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居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是阻止两大沙漠合拢的重要绿色屏障。

      民勤县民勤县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气候特点

      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民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麦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白兰瓜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

      矿产资源

      民勤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盐、石膏、芒硝、石灰石、水晶石、磷、铁、铜、镍、钾盐卤水等。其中煤炭总储量为5.8亿吨,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总储量约25.2万吨;石膏储量约70万吨,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总储量667万吨;石墨储量60.083万吨,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储量738万吨,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储量34.9万吨,分布于红崖山一带。煤炭灰粉低、含硫量少,热量在4000大卡左右,主要用于工业;石墨矿平均品位9.11%,是西北成矿条件较好的矿种;其余矿种分布零散,矿产品位较低。

      生物资源

      民勤县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2280万亩,占总面积的94.9%。野生动植物资源匮乏,主要分布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内。在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其中乔木2种、超旱生性的灌木和半灌木38种,主要有棉刺、沙冬青、胡杨等;有野生动物89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

      (以上资料,截至于2012年)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为17847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41251人相比,减少了62781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97%。

      户别人口

      全县共有家庭户72991户,集体户1610户。家庭户人口为171456人,集体户人口为701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5人,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44人减少1.09人。

      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1309人,占51.16%;女性人口为87161人,占48.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2下降为104.76。

      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506人,占10.93%;15-59岁人口为117359人,占65.7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605人,占23.3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179人,占18.03%。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2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7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39个百分点。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384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14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839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27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518人上升为14223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7905人下降为1688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7524人下降为32721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8818人下降为25370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5年。

      全县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878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4272人,文盲率由5.87%下降为5.53%,下降0.34个百分点。

      城乡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594人,占40.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6876人,占59.88%。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5789人,乡村人口减少88570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1.13个百分点。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李万权
      县委副书记焦三牛、张晓宏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焦三牛
      副县长康福生、王 磊、刘静、金发万、卢继发、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李新润
      副主任赵明英、唐桃香、赵多锋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王军
      副主席张斌堂、马斌元、白桂梅、郑海成

      参考信息来源:民勤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经济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77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21.73亿元,增长30.3%;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6.1:20.2:33.7。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农业经济量质齐升。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6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增加值49.1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97.1%。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8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小麦面积8.86万亩,增长0.87%;玉米面积30.39万亩,下降0.51%;薯类面积0.86万亩,增长4.46%。实现粮食总产量21.47万吨,增长1.95%。全年畜禽饲养量达676.60万头(只),同比增长4.9%,其中:牛存栏2.59万头、增长2.46%;羊存栏151.20万只、增长11.09%;猪存栏7.96万头、增长0.06%;鸡存栏213.95万只、下降2.22%。禽蛋产量0.7万吨,下降2.97%;肉类总产量达4.17万吨,增长7.75%。

      重点行业

      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工业经济加速壮大。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3%。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全县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0%。从重点行业看。规上工业10个大类行业中,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50.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倍、67.7%、65.1%。从经济效益看。1-12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42亿元、增长39.2%。实现利润总额7.12亿元,增长55.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3.8%,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2.6%,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14.7元,同比减少2.8元。

      工业项目

      工业项目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12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13.7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51.4%,比上年提高39.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9.9%。

      全县实施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42个,同比增加9项,完成投资增长135.3%,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83.1%,拉动全县投资增长57.6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71.6%,同比增长177.4%,拉动全县投资增长55.1个百分点。新开工入库项目7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4.0%,拉动全县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类商品需求回升。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餐饮收入2.24亿元、增长6.2%,商品零售19.49亿元、增长2.3%。

      全年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亿元,占全县社零总额的62.3%,同比增长6.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8.19亿元,占全县社零总额的37.7%,同比下降2.4%。限上13类商品零售类值中8类商品实现正增长,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长14.9个百分点。其中,升级类商品需求回升,服装鞋帽类增长33.5%,化妆品类增长13.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4.6%,通讯器材类增长26.9%。

      就业形势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加。至年底,全县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140人,创劳务收入17.13亿元,完成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964人;落实城镇新增就业2724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1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61人。认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75万元,扶持创业人员529人,吸纳带动就业1255人。202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62元,同比提高1288元、增长4.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2元,同比提高1143元、增长6.7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7,比上年缩小0.03。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县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亿元(剔除留抵退税1.64亿元后完成3.55亿元),同口径增长7.0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78亿元,同比增长19.33%,增支5.63亿元。其中,教育、科技、文旅、社保、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累计完成29.59亿元,同比增长21.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0%。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存款余额增长较快。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50亿元,同比增长32.6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2.01亿元、增长14.51%;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4.65亿元、增长2.27倍。各项贷款余额135.28亿元,同比下降7.64%。

      文化

      天马文化旅游节

      甘肃武威国际“天马”文化旅游节是全市为促进旅游产业开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举办的盛大节会。为了积极配合市上办好“天马文化旅游”节,全县上下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全面展示民勤历史文化特点,集中宣传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全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为经贸合作、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六届“天马”节会的成功举办,全县文化宣传、旅游产业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整体上推动了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大量的宣传、推介和开发工作,提高了民勤的知名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旅游黄金线路的开发和旅游景点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赛诗

      清代以来,每年端阳节和重阳节,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作诗添词,吟咏比赛,其内容或凭吊先贤,或抒情言志,或写景状物,或颂扬、揭露时世。解放后,大跃进的1958年,诗擂台风靡一时,无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引亢高歌,诗作数以万计。近几年在机关单位、学校也常开发赛诗活动。2002年第一届天马旅游节,县上在苏武山公园举办“品名优瓜果,颂苏武精神”的品瓜赛诗会,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灯山会

      这是解放前县城市民在元宵节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元宵之时,县城男女老少将做好各式灯笼提到灯山楼前集结,然后结队游行,同时在四街八巷摆设灯架,置放明灯蜡烛,亮如白昼,从远处望去,灯火如海,闪闪灼灼,似同银河。游行毕将灯笼全部挂在灯山楼上,恰似灯山一座,解放后灯山楼被拆除,灯会随之消失。而文化馆举办的“元宵灯迷晚会”同样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年年如故。

      戏曲

      民勤小曲在全县范围非常流行,有“十里亭”、“绣荷包”、“下四川”、“小放牛”、“小姑贤”等60多个曲目。各种曲调各地在不同年代都添有不同内容的唱词,或抄写成册,或心记口传。每年正月,全县城乡各地组织的民间曲艺社相当活跃,成为一项重要的业余文化活动。县文化馆曾多次组织人力走访歌手,现场录音录词,广泛搜集,荟萃成集,进行发行,供业余演唱队演唱。

      社火

      社火社火

      社火是古代一种在社日祭祀土神的活动,后演化为秧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成为春节,元宵节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社火阵容较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或数百人。场面壮观,扮饰者有工、农、兵、士、商,扮演的戏剧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包拯及官人、仕女、滑稽人物、神话人物等,形式多样,有锣鼓队、唢呐队、秧歌队、花束队、旱船队、高跷队、舞龙队、舞狮队,内容丰富,有扭秧歌、舞龙、耍狮、摇旱船、踩高跷、跑驴、大头舞等。闹社火从农历正月初二日开始,元宵节后次日结束,时达半月之久。

      早期庙会

      庙会是早期最主要的文化旅游活动,主要有枪杆岭山庙会和朝山会。

      枪杆岭山庙会

      枪杆岭山在县城东北90千米处,自清乾隆开垦柳湖以来,此山逐渐发展成为湖区一大游览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及九月九日,便于此山举行隆重庙会。届时,数千上万群众拥向枪杆岭山,山上、山下云集如盖,或看戏,或游山、或赶做小买卖,或拜神求佛,非常热闹。解放后,枪杆岭山庙拆除,庙会停止。

      朝山会

      苏武山在县城东南12千米处,自明清以来,山上相继建成苏武庙、百子娘娘庙、真君庙及苏山书院等寺院建筑,旧时传说苏武曾牧羊于此,故有牧羊泽、羊路、蒙泉亭、百字铭等古迹、古物。明清之际,县人常于每年四月初八及九月九登山朝拜,追念前贤。民国之后,于山上开设朝山会,推举主持人,逢圣诞之期,拟定献牲献盘,一则景苏、一则酬神。是日,城乡群众,携儿带女,纷至沓来。有焚香顶礼者,有送花鞋神袍者,也有求子者,还有学校学生,机关职员,参观游行于此,或表演戏剧,或举行体育比赛活动,或登山赏景、参观古祠旧宇。还有小商小贩,杂耍角技,车马辐辏,热闹如市。解放后,建筑物拆除,朝山会停止。

      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很重视棺木,年逾60,就开始购备殓衣,请阴阳先生下罗盘看风水,择坟地。棺木以松柏为料,内外用漆。寿衣以绸缎为料,备5至7件,甚至9件,男女皆用长袍。家贫者,临时制备,无力讲究,甚至卷席掩尸。

      初丧,先请邻居老翁、老妪整容穿衣,蒙面,抬置地上。男停正寐中堂,女停内室。点灯一盏,合家穿白戴孝,焚纸哭泣,称为“烧到头纸”。小殓完毕,按男左女右,门外挂纸撮,大门旁立丧牌(讣文),上书死者生死时辰、孝子姓氏。当日向主要亲戚报丧。与此同时,由护丧带领孝子向家族邻舍逐户叩头报丧,家中诸仪则由“主丧”善理。主丧普通由村中老成懂事者担任。亲友闻悉,带烧纸前来吊丧。各方到齐,将尸入棺,称作“大殓”。随后,将棺柩放在灵堂、围孝帘,挂魂幡,立铭旌,祭饭菜。

      孝子守灵,通宵不眠,俗称“爬草窝”。第三日制孝服。第四日“盖棺”。“盖棺”,男,由户族家长下“银钉”(棺盖上面用以连接棺体的扣);女,由娘家舅属下“银钉”,俱为木匠固钉。发矧前一天,村中人及亲邻朋友开始送礼,献挽幛、挽联、花圈,女儿送大斋、纸幡、金银斗,并一一在灵前烧纸叩头,焚香奠酒,请道士诵经。至夕,进行“棺灯”,所有参加奠祭之人,高擎火把,沿出殡路转一圈。殡日,焚草于门。葬时,先祀土题主。

      程式大略为:主祭宾就位、柱香、焚表、奠酒、鞠躬、跪;初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诣神位前跪;行初献礼、献帛、献爵、献肴馔、读祝文;行献礼,献帛、献爵、献肴馔;行三献礼。余同前。平身复位,四叩首、五叩首、六叩首,起,诣神位前;宾辞神一揖,焚祝帛文礼毕。继点主,程式大略为:宾就位,孝男持杖出帷,歇杖,请宾鞠躬拜(四拜);收杖入帷。宾行,宾就位,孝男持杖出帷,请主鞠躬、拜(四拜);捧主膝行,宾迎主一揖,磨墨,润笔,刺左血,宾受笔、掉尘,去魂,启内惶,平主;占内主通灵,合内函;点外主通神,点耳通窍,点天地,宾送主一揖,安主鞠躬拜(四拜);谢宾鞠躬拜(四拜);收杖入帷,烧纸,哀,礼毕。

      发葬多在早晨进行,村人起灵(8人抬),孝子扯纤,孝女扶棺,鼓乐开路,疾趋而行。沿途扔撒纸钱,鸣鞭炮,遇十字路口则甩纸盆,棺柩入穴后,邻人好友填埋拥冢、孝子行礼。焚纸致祭。葬后三日,孝男孝女要到坟地掊土圆墓。从死之日,以七计数称为“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终七”。每逢“七’’要到坟地请灵,特别是“三七”、“百日”、“周年”、“三年”,亲友都来祭奠,属父母之丧,必持服三年,士不应试,官不莅任。

      以上诸仪式,多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解放后,不断地进行丧葬改革。国家干部、职工丧后,一般都进行吊唁仪式,亲友臂戴黑纱,胸佩白花,俯首致哀、绕灵柩一周,与遗体告别。机关单位多送花圈、挽幛,并召开追悼会,致悼词。以土安葬或火化。农村中虽还有旧俗,但仪式已大简,守孝三年已经消失。

      婚娶

      订婚,意为男女婚事初定。先由媒人互相串通,就说想对亲戚,男家就请算命先生“合婚”。如“合”,男女双方就互换庚帖,“媒人”便将彩礼、衣物、妆奁送往女家。聘礼一般是二石四斗小麦,二十四块银圆。男女两家商定吉日后,便举行结婚仪式。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定亲的。解放后,由“介绍人”“架桥引线”,男女见面互赠礼物,初步同意后,女方家属赴男方“看家”。历经一段,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双方偕同介绍人购买衣物,约定日期,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一般是男方请来亲朋好友设席款待。从此,婚事即定,年时节下,礼尚往来。

      有的婚姻完全自主,自由恋爱,毋需媒人说合。也有不受彩礼的,不举行订婚仪式。结婚,俗称“娶媳妇”。旧时,由男方择定良辰吉日,女方同意后,即备办结婚之事。亲友为出嫁女子送礼物、衣服和钱币,称为“添箱”;为娶媳妇男子送贺礼、钱币,称为“贺喜”。结婚之日,男女盛装,备轿车迎娶。女方送亲的妇女称之为“送亲奶奶”,另有一小孩称之为“压轿儿”。陪新郎伴娶者必须是4人或者6人,其中有一妇女称为“娶亲娘娘”。至女家,将所带“盘馍”(16个大馍头)送给,并备有“压礼”。

      用饭后,礼炮三遍,新娘由姐妹或嫂搀扶上“轿”车。也有“抱轿”的,即出嫁女坐在盛满粮食的斗上,由兄长连人带斗抱上轿车。后来坐斗除了,由兄长直接抱上轿车。至男家门口,男家以红毡铺地,迎新娘下车,有司仪唱礼:“新人下轿,大吉大利”。进街门时,男家事先在门槛前放上骡鞍、套簧(驴子拉磨的套具)。新媳妇要跨过骡鞍、套簧,然后进街门。这时唱礼的就唱:“新人跨骡鞍,一世保平安”,“新人跨套簧,进门就顺当”。也有在车前布骡鞍的,跟前面讲的一个意思。然后“拖婚”,即新郎用一条红布由新娘牵着。踩着毡进入堂屋拜天地、拜祖先。礼唱“领进新人拜宝堂,专借宝壶上面安”。礼毕,则入洞房,夫妻互拜。此时,小伙姑娘们俱来闹洞房,多以要喜物(红头绳、荷包、香袋等)、打趣、猜谜、偷房等方式取闹。取闹时不拘礼节,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夜有“看酒”、“铺床”诸仪。

      三日,新娘入厨行参灶礼,新妇调羹,并敬祖先公婆等人。是日,亲友作贺,东家酬以酒馔,尽欢而罢。

      婚俗传至民国中叶,如换庚帖,行彩纳币等仪,逐渐消失。解放后婚俗大改,繁礼缛节,大都取消。男女到法定结婚年龄,持介绍信到乡(镇)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选定日期举行结婚仪式。婚前仍有“添箱”之俗,男方向女方送箱柜、衣物、棉花、钱币等。迎亲时,新郎新娘多乘自行车、手扶拖拉机或汽车(轿车)。结婚仪式较简单,一般为参加婚礼者入席,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向来宾致敬(鞠躬)、新夫妇谈恋爱过程,亲友赠送礼品。主人设席,新郎新娘斟酒敬宾客,女家向帮事每人赠一手帕或一双鞋垫,表示谢意。是晚,仍有“闹洞房”的习惯。有的还旅游结婚,一般只邀请亲朋好友,以糖、果、烟、茶招待。

      留须

      男性至成年时,如上无老人,在家为长,并儿女将要成婚,不久即可当爷抱孙子时,便开始留须。留须为家庭喜庆之事,所以旧时人们一般都很重视。先择一吉日(多在留须者生辰之日),请几位亲邻好友,做长面饭殷勤款待。又于屋内设起香案,献以盘供。留须者就坐案前,由“待招”(剃头匠)开始剃头刮脸,俟两撇胡须一旦见诸唇上,来客便马上为之道贺,东家则设宴酬客,主客尽欢而罢。如系富豪之家,亲族邻友还要送重礼及对联文章,用以志庆。留须年岁,也有许多讲究。

      要么在41岁、46岁,要么在5l岁、56岁或61岁、66岁。旧说逢一逢六所留为“生胡子”,是为大好,其他时所留或一般,或不太吉利。也有36岁即留须者,人谓之“充老”。这有两种情形:一是年满30,尚未得子,“瞎子”算命,说他命中应该老年得子,因之至36岁时便偷留胡须,不老充老,希望早日得子;一是民国年间,派丁抓兵,人们为逃避兵役,就用留须充老等办法加以抗拒和逃免。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外来优秀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的男子不留胡须了。留须一习,已基本消失。

      拜寿

      凡有老人之家,生辰之期,即约请几位邻舍老辈,共食长面饭,以表贺寿之意。豪门望族及富有之家,老人年过六旬,必设宴请客,举行隆重的拜寿仪式。寿期开筵,贺客盈门,贺仪山积,寿额、寿帐、寿幔、寿联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拜寿时,堂前设一大椅,先让寿老人就座椅上,前面摆置一张方桌,盛设寿盘、寿面、寿桃、寿果、寿酒等物。然后令家中儿孙小辈,依次双双为之叩头拜寿。拜讫,再由客亲晚辈照例叩拜。寿老人则正襟危座,接受拜礼

      。毕,亲属宾客,论辈入席就筵,尽欢而罢。

      特色文化

      瑞安堡

      民勤县民勤县

      俗称“王团堡子”,位于民勤县 城西南郊3.5公里处的三雷镇三陶村,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系地方保安团长、地主王庆云(字瑞庭)的庄堡,故取“瑞”、“安”二字为堡名。该堡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56.5米,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堡内建筑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布局字排“一品当朝”,形呈“凤凰单展翅”。迭次三道大门,呈分七庭八院,门楼亭阁八座,高脊瓦房一百四十余间。其中有中西式客厅、佛堂、祠堂、寝室、客房、吸烟馆、逍遥宫、双喜楼、观月庭、瞭望楼等。

      堡墙上有射击孔、地道、暗堡、天井以及四通八达的人行道。真可谓步步机关,处处奇妙,布局独特,寓意深刻。瑞安堡作为地主庄院建筑,其规模浩大,设计精巧,造工奇丽,古朴典雅而又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又作为一军事防卫型庄堡,其形势崴峻,结构严密,巨细相谐,错落有致,既有独特性,又有完整性,确实是匠心独运。该堡是我县境内一处颇具艺术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它集古今中外、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融军事防御和日常居住为一体,真乃西部庄园之最。它是民勤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镇国塔

      镇国塔位于民勤县城西关民勤县人民医院西北角,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光绪十年倾圮,是年邑人胡志绪又倡捐修复。1986年6月武威地区行政公署拨款五千元维修,现保存完好。

      该塔通高12米,基高1米,周长16米,须弥座呈八角形,座上为细颈圆瓶形塔身,四面各有一小佛龛(即眼也光门),上部细长围有十三法轮(即十三天),法轮上有八角伞盖两层,角上悬挂风铃,伞盖上置葫芦形圆铁塔顶,上镌“康熙某年制造”字样,塔顶上又覆铜质顶尖,整个塔身用条砖彻成,白灰抹面,为造型奇特,独具风格的喇嘛教佛塔。

      该塔分布面积为东西长40米,南北宽44米,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均为东西、南北长均为50米。东、南两面至县医院院内,西至县城西环路,北至县城西大街。

      镇国塔为喇嘛佛塔,对于研究藏族喇嘛佛教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研究古代建筑也有极强的艺术价值。

      沙井柳湖墩遗址

      沙井柳湖墩遗址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因1923年瑞典人安特生考察发掘,首次在民勤沙井柳湖墩遗址发现而得名。遗址大部分被沙丘覆盖,文化内涵多以夹砂红陶为主,曾出土单耳、双耳夹砂粗红陶罐和圆鼓形简状杯、石斧和带孔石刀等。文化层厚4米左右,在沙丘之间的滩地上满布夹砂粗红陶片、泥质红陶片等,饰绳纹彩绘、条纹、三角文、鸟纹和草文等,还有青铜制的刀、三角镞、金耳环、绿松石和贝壳等装饰品。遗址位于民勤县薛百乡治沙站西南6千米的沙漠中,分布面积为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2千米,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西长2千米,南北宽2千米,北面、西面靠石羊河沙井林场,南面靠沙漠,东北面紧靠薛百乡宋和村林场和长城村。沙井柳湖墩遗址为商周时期遗址,对研究沙井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沙井柳湖墩遗址

      特色美食

      羊肉沙米面

      精选沙区羊肉,去油去筋,切成豆粒大小的肉丁,加调料炒至微糊生香,备用。沙米碾制去壳后,于清水中煮绵,加入炒好的肉丁,待羊肉沙为滚和时,下入手工面条,佐以葱沫、韭花、芫荽,文火稍焐即成。

      羊肉沙米面,米、面、肉、汤和而不粘,经纬分明,而又相互渗透,既有素食的清淡明净,又具肉食的稠厚绵长。

      西瓜泡馍

      民勤西瓜,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需任何金属刀具,只在花蒂处,用大拇指甲掐一行印引,挥动巴掌,砰!砰!砰!嚓——一分为二,将干馒头摁入瓜瓤,食之,清凉爽口,是大漠中特有的美食。干馒头以出锅后即置于烈日下晒干的为上品,渗入瓜水时,可泛出浓浓的太阳味。太阳味儿的馒头,放入口中,甘短甜清香,酥脆绵软,嚼之有血有肉,有筋骨有骨,有声有色,百吃不厌。食后肚圆体泰,身心清爽,豪气顿生,始觉切成小牙牙儿的所谓“品瓜”乃小家碧玉儿气,会大伤民勤西瓜的“神韵”。

      重兴麻辣鱼

      重兴麻辣鱼,料用红崖山水库正宗红尾鲤鱼,切成一寸许的短截,形状扁圆,色泽呈淡黄色,清淡不腻。豆腐、白菜、蘑菇、洋芋、宽粉等荟萃在一起,杂然纷呈,就像是开群英会。

      民勤县风景民勤县风景

      做麻辣鱼,先将成品的麻辣酱、豆酱、干辣椒、鲜葱、鲜姜等用少许的清油爆炒两三分钟,然后兑水,水开后,将清油炸好的鱼(一般切成一寸左右的方块,用粉面缠过,用油炸至七八成熟)下入锅中,滚煮十二三分钟,用漏勺将漂浮在上面的碎佐料捞净,下入时鲜蔬菜蒸煮焖焐4至5分钟后出锅。吃鱼肉喝鱼汤。美食家们往往以鱼汤代酒,别具情趣。

      交通

      2017年,全县新增公路里程309.29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3600.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2974.15公里。全年货物运输总量635.82万吨,比上年增长15.8%;货物运输周转量124048.88万吨公里,增长6.3%。公路旅客运输总量506.66万人,比上年下降18.8%;公路旅客周转量24052.43万人公里,下降31%。全年客运车辆1027辆,其中出租车辆482辆;货运车辆3916辆。开通城区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辆19辆,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出行。

      社会

      201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9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中等职业中专1所,小学12所,幼儿园2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本年度普通高中招生1658人,在校学生5591人,毕业生2652人;中等职业中专招生1128人,在校学生3422人,毕业生1052人;普通初中招生1902人,在校学生6664人,毕业生3023人;小学招生1165人,在校学生8056人,毕业生19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35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73人。全县教职工人数3404人。

      201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83.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0.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5%。2017年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4218人,高考录取率达到95.06%。县长教育基金救助贫困师生892人,发放贫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676万元。

      科技事业

      2017年,科技经费支出3013万元,比上年下降2.52%。共实施科技项目36项,其中省级10项、市级12项、县级14项。完成各项专利549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开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12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48期。

      文化事业

      民勤县民勤县

      2017年,全县文艺团体10个,文化馆、博物馆、影院、图书馆各1个,图书总藏量达7.4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3万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村级农家书屋299个,建成乡村舞台248个、镇文化广场18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6026户,其中城区用户19504户,农村用户16522户。年末高清互动电视用户6306户。

      卫生事业

      2017年,全县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41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46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068张。卫生技术人员12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53人,注册护士537人。整合居民健康档案8.2万人(份),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4.1万人。

      体育事业

      2017年,建成健身站点14个,累计建成健身站点99个;累计建成村级体育场248个,改造提升村级体育场30个。全年举办各类体育竞赛16次,参加比赛人数1200人。参加省市比赛8次,共获得奖牌56枚。

      劳动就业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27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56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

      邮电通讯

      2017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23.0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07.37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515.7万元。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4262件,包裹业务93333件。年末电话用户总数238301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26622户、新增21198户,4G移动电话用户10401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4部/百人,增加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5875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3693户。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比上年增长8.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43元,增长9.76%。

      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7元,比上年增长8.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04元,增长9.09%。

      社会保障

      2017年,续建新型农村社区4个,建成新农宅1284户。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2115户。

      2017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8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6.53%,其中离退休人员0.4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9万人,下降2.6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4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18万人,下降1.6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5万人,下降4.13%;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4万人,增长2.14%;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99万人,下降1.8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89万人,增长0.46%;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3万人,下降2.96%;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08万人,下降5.76%。“五险合一”社保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2017年,全县共有7363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金3520.06万元;20949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金4421.2万元。全县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347人,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705万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年补助标准分别达到6620元、5055元。全年累计救助医疗对象2204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927.9万元。救助城乡困难家庭2876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16.27万元。年末各类养老福利性机构117个,床位2152张,收养和救助各类人员1358人。儿童福利院、失能老人养护院、救灾物资储备库和24个城乡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脱贫攻坚

      2017年,省财政下达专项扶贫资金3925万元。当年实际减贫173户、50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6%。

      资源环境

      2017年,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3.942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85%,是自1972年以来,45年内过水量最多的一年。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8503万立方米。年内总用水量3.5806亿立方米(出库井口),比上年下降0.09%。其中,农业灌溉用水2.1499亿立方米,下降2.14%;工业用水0.0429亿立方米,下降34.8%;生活用水0.1109亿立方米,增长0.54%;生态用水1.2769亿立方米,增长5.47%。青土湖地下水埋深由2016年底的2.99米上升至2.94米。三级河长制体系初步建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2.4立方米(按当年价格),下降7.46%。

      2017年,完成人工造林33.15万亩,封沙育林(草)5万亩,工程压沙8万亩,通道绿化310公里,义务植树225万株。森林覆盖率17.3%。全年降水量121.5毫米,比上年增长6.1%。年内发生大风次数12次。

      2017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0个(类),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15804万元。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坚持除旧、治乱、疏堵相结合,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渠路沿线、庄前院后陈年垃圾得到有效清理。集中整治马路市场、流动摊点,依法拆除违法建筑0.41万平方米。新建临时停车场4处,新增公共停车位200个,增设临时市场5处,消除镇区机关单位旱厕71座。新购环卫清扫收运车辆17辆,城区环卫机械清扫率达到86%以上。建成村社垃圾集中收集点966个,配备镇村社保洁员2098人。大力实施县城街景风貌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沙灰绿“三彩”民勤,完成东大街西段、南大街改造任务。完成城区巷道亮化、美化、文化“三化”治理39条,硬化美化农村巷道124条、173公里。

      安全生产

      2017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5人,受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0.34万元。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下降42.9%;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44.4%;受伤人数持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43万元,下降80.3%。

      旅游

      民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28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民勤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历史上“文运之盛甲于河西”,是全省文化之乡和教育名县。

      县城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里有国内独一无二的以苏武命名的苏武山,据专家考证正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这里有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瀚海之中;这里有西部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瑞安堡,雄伟宏奇,造型独特;这里有闻名国内外的沙生植物王国-沙生植物园,技术和勇气使这片沙漠变成沙生植物的胜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大漠风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三角城林场

      位于民勤县红沙梁乡西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因场部南面三角城遗址而得名,现已完成人工造林10.6万亩,封沙育林(草)13万亩,有效治理风沙口9个,封育区植被覆盖度由10%提高到41%以上,在西沙窝、红沙梁、西渠段建成了一道长25公里、宽1—5公里的绿色屏障,保障了沿线的红沙梁、西渠等乡镇48个村的15万亩农田免受沙患,充分发挥了国营林场在造林绿化中的骨干主力军作用。

      红崖山水库

      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的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水库面积3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27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3400平方公里。水库只有西面依红崖山而建,其它三面都是人工所筑,而且又修建在沙漠中,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属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1979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之最”,被人们誉为“瀚海明珠”。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库内游鱼簇簇,野鸭戏水,水鸟穿梭,黑鹤长鸣。

      库中有一座沙丘,鸟类时来歇脚,骆驼时来饮水,游人时来沐浴,骆峰雄姿,天光漠色,都含蕴在水光波影之中。“聚龙亭”是水库风光的精华所在地,仰视红崖山巍然屹立,平视库面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放水时节,河水从输水洞飞流直下,气势宏伟。在水库大坝下方,约有三百亩水域,活水常流,水质优良,清澈见底,有曲折逶迤的河湾景观,有错落飞流的人工瀑布。河内鱼虾闲游,绿苇丛生,河旁垂柳低拂,亭台玉立,疏林、草地、水面、沙丘连成一片,环境幽美而清净。库区建有集游泳、沙浴等为一体的天然游泳场、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蒙古包和各类风味小吃等设施,同时还可在宽阔、清净的水面轻波荡舟,消闲垂钓。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江南水乡、塞北田园、大漠风光经纬分明,又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是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沙漠公园

      位于县城东北隅,始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290亩。公园划分为中心广场、安静休息区、游览活动区、儿童活动区、贵宾接待区和公园管理区等几个区域。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政府扶持、社会集资、公园自筹等方式,修建了儿童公园、老人游乐场、旱冰场、八角亭、碑亭等游玩、休闲景点,并配套有宾馆、餐厅、歌舞厅等休息、餐饮、娱乐服务设施。园内建有桃园、槐丛、草坪,乔木、灌木相间,绿荫蔽日,广阔的人工湖碧波荡漾,是集游览、休憩、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公园。

      苏武山公园

      民勤县民勤县

      位于苏武乡境内苏武山下,距县城约12公里,其东北邻近腾格里沙漠,西邻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0000多亩。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以“苏武”命名的山,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此处流传着苏武牧羊的动人传说,具有传奇和神话色彩。公园内已建成以苏武庙为核心的黑河滩高效农业示范区、苏武山葡萄庄园和中国道教生态林基地三大景区,景色秀丽,规模壮观,防风固沙林伟岸挺拔,农田防护林纵横交错,日光温室鳞次栉比,片片葡萄园生机勃勃,是一个集现代化加工厂、花园式葡萄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一体,融生态工程、节水工程为一身的工农业生态基地。苏武山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既可以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设成就,又可进行野炊、狩猎等野外活动,,还可充分享受农家乐趣和田园风光,品尝瓜果蔬菜和农家小吃,尽情畅享大自然的乐趣。特别是以苏武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极具开发和研究价值,实为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东镇大庙

      又称东渠大庙,座落于民勤县城东北约73公里的东湖镇中学院内,庙宇原建无考,据传约创建于清乾隆时。咸丰年间尚“凛凛然,洵为柳湖大观”。光绪十五年(1889)重修,民国年间扩建。该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7144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及东西阁楼、中后大殿和前、中两院的陪殿。山门楼为三间两层木楼,结构为单檐歇山顶,握角起脊,周围有廊。在山门的两侧有东西阁楼,东为文昌阁,西为魁星阁,均系单间,平面呈方形,四角有廊。山门后有前后二院,前院之上为关帝殿,面宽三间,为单檐歇山顶,殿内壁画造型别致,精妙绝伦,三国历史巧妙融合其中,人物场景栩栩如生。殿前有东西陪殿四座,东陪殿北曰雷祖殿,南曰土地祠,西陪殿北曰马祖殿,南曰城隍殿。后院为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前面有廊,单檐歇山顶,殿前有东西陪殿各一座,东曰药王宫(现已不存),西曰圣母宫。整体布局规模宏大,造型别具特色,雕刻玲珑剔透,十分精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分大庙双楼

      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双茨科乡中学院内,座西向东,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同治年间,山门北侧木楼毁于战乱,民国八年(1919)依照南木楼式样重建。现存大庙仅有山门及南北两侧门楼,两木楼又称姊妹楼。二分大庙双楼东西长12米,南北宽40米,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起脊,山墙已改建,两木楼系二层重檐楼阁单间回廊正方形,上层为歇山式六角攒头,下层为四角飞檐。两楼均通高12.96米,形制为传统抬梁式木构架,现保存基本完好。整座建筑檐下额枋、斗拱均为彩枋,雕刻、彩画极精。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容寺

      位于县城西南隅,明洪武九年(1376)修建,成化五年(1469)移建今址,俗称“大寺庙”,寺院南北长约118米,东西宽约56.5米,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山门、大雄宝殿、中殿、藏经阁组成一条中轴线,分前、中、后、观音堂、圣母殿等五个院落,各院均有陪殿和斋房等,共计房屋163间,总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顶棚由船底式方格天花板构成,其斜面与平面上满绘佛像彩云,曰:“千佛顶”。其整体建造布局合理,设计精巧,造型别致,巍峨壮观,是国内罕见的设计有“千佛顶”的寺庙,是县内外主要的旅游景点。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生态文化园

      民勤县生态文化园位于县城东大街彩门处,是集生态警示、文化展示和群众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园区。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学研究中心规划设计,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园区规划设计以温家宝总理视察民勤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民勤历史文化传承记忆文脉为基础,以民勤生态演变为表现重点,以生态恶化案例为警示内容,布局建设了温家宝总理题词、反映民勤历史变迁的《民勤赋》,雕塑《民勤魂》、沙井遗址、丝路驿站、苏武牧羊、青土湖传说、成化开垦、苏山书院、水利碑廊、警钟楼等各类雕塑和历史景观,以“平衡—打破平衡—重建平衡”的生态主线条,集中反映了民勤文化传承和生态变迁的历程。园内小桥流水、绿草茵茵,树木丛生,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民勤生态文化园的建成,有力地彰显了绿洲生态文化,发挥了生态警示作用,对有效地改善县城人居环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县城人居品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圣容寺,又名大寺庙。位于民勤县城西南隅,座北向南,东西宽50米,南北长118米,占地面积7900平方米。寺内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即中殿),藏经阁,鲁班殿,观音堂和前、中、后三院陪殿及僧舍。“文革”当中,该庙遭到很大破坏,后经恢复修缮,现前院为民勤县圣容寺佛教协会和尚占用,进行佛事活动。中、后两院为民勤县博物馆使用。

      圣容寺始建于洪武初年,原址在县城东北隅,明成化十三年(1477)移建今地,清道光十三年扩建山门,民国八年(1919)重修前中西廊房,1959年对整个寺内建筑进行维修、彩绘,1983年和1986年又进行修缮。大殿系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当心间施斗拱五朵,其余间各施三朵,殿内顶棚做船底式,系方格天花板构成,其斜面与平面满绘佛像和云彩,构成大面积彩画,1987年5月又在殿内塑三座大佛和观音金身,周边塑十八罗汉像等。三圣殿为单檐前卷棚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藏经阁系单檐悬山顶,二层楼阁,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圣容寺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均为东西长55米,南北宽130米。东面隔路靠居民住宅,南面隔路接居民住宅,西面紧靠居民住宅,北面至工业品批发公司。

      圣容寺为我县现存最早,占地面积最大,殿舍最多,规模最大的寺庙,历来为我县佛教活动的场所和中心,因此极有观赏和研究价值。

      荣誉

      2018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民勤县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