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

皋兰县皋兰县

皋兰县隶属于甘肃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136平方千米,东临白银市和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区,西连永登县,北依景泰县。县城距兰州、白银两城均为45千米。截至2018年,辖6镇(57个行政村、5个社区)。截至2017年底,户籍总人口14.73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8亿元。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

皋兰县辖区属陇西黄土高原,山川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为黄土梁峁、沟谷和小川台地等类型,属温带半干旱气候。矿藏资源、植物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内有野生植物20科76种,栽培植物11科50种,药材植物100种,林木有62种24科44属,已发现的有黑色金属矿1处,红柳沟铁矿,有色金属矿2处等。

2021年皋兰县全年专利授权114件,截至2021年,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8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6个。

皋兰县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区,皋兰县属兰山区,1970年4月重新划归兰州市管辖。

皋兰县旅游资源有石洞寺、大峡湿地、五百年古槐等。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建制沿革 3 行政区划 4 地理环境 5 自然资源 6 交通运输 7 人口民族 8 政治 9 经济概况 10 社会事业 11 历史文化 12 旅游景点 13 荣誉记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皋兰县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西岔镇、石洞镇、忠和镇、什川镇黑石川乡、水阜乡、中心乡

      电话区号:0931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兰州市北部

      人口:18.0841万人(六普,2010年)

      气候条件:温带半干旱气候

      机场:兰州中川机场(距县城43公里)

      车牌代码:甘A

      主要民族:汉族、回族、满族、藏族、土族、壮族

      县长:范仲阔

      外文名:Gaolan County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兰州

      政府驻地:石洞镇

      邮政区码:730200

      面积:2476平方公里

      方言:兰银官话金城片——兰州话

      著名景点:什川镇、石洞寺、灵峰寺等

      火车站:皋兰站

      特产:冬果梨、软儿梨、白兰瓜

      坐标:东经103°32′一104°14′、北纬36°05′一36°51′

      县委书记:康石

      建制沿革

      皋兰县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

      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

      秦统一中国后归秦。

      西汉时属金城郡,首置金城县。

      西魏、北魏与北周时属子城县,子城县为金城郡治所在。

      隋初,属兰州总管府,废府复郡后,仍属金城郡金城县。

      唐属兰泉县,即现兰州市区所在,亦为金城郡治。

      唐后期与五代时,为吐蕃辖地。

      宋、金、元、明均属兰州。

      清代乾隆三年(1738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

      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幅员辽阔,辖今兰州、白银两市的大部分地区。

      民国二年(1913年)并兰州府、巩昌府为兰山道,领15个县,兰山道尹驻省会皋兰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改区,皋兰县属兰山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皋兰县设7个区,429个村,县域东至甘草镇60千米交定西界,西至张家寺70千米交永登县界,南至漩马滩50千米交洮沙县界,北至甘露池80千米交红水县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督察公署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划出皋兰县城区及近邻16平方千米的区域设立兰州市,皋兰县城即为兰州市区,兰州市区成为县中之区,县治驻现城关区永昌路。故有“先有皋兰县,后有兰州市”之说。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2月后,皋兰县直属甘肃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县治迁驻盐场堡,全县有21个乡镇,下辖157个保、1467个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县治迁往市内曹家厅,辖21个乡镇,151个保、1572个甲。

      1949年8月26日,皋兰县与兰州市同日解放,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甘肃行政公署。12月归属兰州市。

      1951年8月由省直辖。

      1956年1月划归定西专区。

      1958年12月撤县,行政区域划归白银市。

      1961年2月,恢复建制,归白银市管辖。

      1963年10月再属定西专区。

      1970年4月重新划归兰州市管辖至今。

      2018年9月,经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核查验收、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皋兰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经甘肃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皋兰归属兰州,随即设6个区公署,138个乡政府。

      1950年,皋兰县辖安宁、定远、阿干、果园、西固、湟惠、石洞、保定、源泰、水川、北山11个区,138个乡。

      1952年11月,皋兰县29个半乡划归兰州市。

      1953年,皋兰县辖14个区,115个乡。

      1955年合区并乡,皋兰县14个区合并为10个,115个乡合并为77个,另设镇1个。11月,湟惠区的河口、柴川乡,新城区的东坡、川口、新城、青关乡划归兰州市。

      1956年1月,甘肃省直属的皋兰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4月,四墩乡的华家井村划归永登县。至此皋兰县辖10个区,44个乡,2个镇。

      1957年8月县治迁至石洞寺。今皋兰县界域自此形成。

      1958年2月,榆中县的什川乡划归皋兰县。3月,皋兰县的定远、银山两个区划归榆中县。湟惠区的抚河乡划归永靖县,民建、平安乡划归永登县。果园区七道子岭以南的湖滩乡划归临洮县。七道子岭以北的果园、魏岭、桃园、金沟乡划归兰州市。永登县的古山、西槽、五道岘子乡划归皋兰县。撤销崖川、石洞、源泰、水川、北山5个区建制,调整为乡。4月,景泰县撤销,其区域并入皋兰县。10月,皋兰县实行人民公社化。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皋兰县。所属水阜、中心、忠和3个人民公社划入兰州市,其余人民公社划属白银市。

      1961年10月,成立白银市石洞区(县级区),辖石洞、郭家坪、什川、西岔、和平、大横6个公社,区治设在石洞寺。12月,以原皋兰县行政区域恢复皋兰县,隶属白银市,辖和平、大横、西岔、石洞、郭家坪、泥湾、什川7个公社。

      1962年永登县的中川公社划归皋兰县,兰州市安宁区的头沟、中心、忠和、水阜、长川公社划归皋兰县。至此,皋兰县辖石洞、和平、大横、西岔、中川、什川、泥湾、郭家坪、长川、水阜、忠和、头沟、中心13个公社。

      1963年10月白银市撤销,皋兰县复归定西地区管辖,白银市郊区的武川公社划归皋兰县。

      1964年5月,兰州市白银区的强湾、水川两个公社划归皋兰县。至此,皋兰县辖16个公社,104个生产大队。

      1965年,泥湾、什川公社合并为什川公社;大横、和平公社合并为和平公社;郭家坪、石洞公社合并为石洞公社;中川、西岔公社合并为西岔公社;头沟、中心公社合并为中心公社;长川、水阜公社合并为水阜公社。皋兰县辖10个公社,102个生产大队。

      1970年3月隶属定西专区的皋兰县划归兰州市领导。

      1980年皋兰县共10个公社,93个大队。1983年5月,和平公社更名为黑石川公社,6月,将原10个公社改为乡,恢复乡人民政府称谓。

      1984年9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

      1985年8月,将武川、水川、强湾3个乡划归白银市。皋兰县辖1镇7乡,71个行政村。

      2000年1月,什川乡撤乡建镇,改称什川镇。8月西岔乡、忠和乡分别改称西岔镇、忠和镇。

      2004年12月,撤销石洞乡,与城关镇合并,更名为石洞镇。

      2010年6月中心乡改称九合镇。

      2012年1月,西岔镇火家湾村、四墩村、五墩村、中川村、山字墩村、赵家铺村、窝窝井村等7个行政村委托兰州新区管理。至此,皋兰县辖5镇2乡,64个行政村

      2022年4月,根据兰州市关于变更城关区、安宁区、皋兰县部分行政区域的公告(兰政发〔2022〕15号):将皋兰县忠和镇的罗官村、忠和村、水源村3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其中罗官村、忠和村2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盐场路街道管辖,水源村1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管辖。将皋兰县九合镇及其所辖全部11个建制村,忠和镇及其所辖的盐池社区1个社区和崖川村、丰登村、平岘村、六合村、盐池村5个建制村划入安宁区。变更后,忠和镇、九合镇政府驻地、名称不变。

      区划详情

      皋兰县皋兰县

      截止2012年,皋兰县辖5镇2乡,64个行政村,3个社区。

      镇:西岔镇、石洞镇、忠和镇、什川镇、九合镇。

      乡:黑石川乡、水阜乡。

      地理环境

      皋兰县位于东经103°32′一104°14′,北纬36°05′一36°51′之间,总面积2476平方公里。东临白银市和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区,西连永登县,北依景泰县。县城距兰州、白银两城均为45公里。

      地貌地形

      皋兰县皋兰县

      皋兰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为黄土梁峁、沟谷和小川台地等类型,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海拔高度在1459.2米一2445.2米之间,相对高差达986米。境内共有0.5公里以上的大小砂、土沟4977条,全长6743.7公里,这是该县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发源地,沟壑密度2.64公里/平方公里。

      气候

      皋兰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年均蒸发量1660毫米,年均日照2768小时,无霜期144天。

      水文

      黄河流经皋兰县境内,年均流量31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皋兰县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金属矿有金、银、锌、铜等,非金属矿有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等。

      土地资源

      2011年,皋兰县耕地面积43.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24亩;其中水浇地21.11万亩,人均1.4亩。草地面积253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

      皋兰县国土面积2476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皋兰县耕地面积57.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

      交通运输

      截止2011年,皋兰铁路和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共计12条389.93公里,其中:铁路1条64公里、国道1条52公里、高速公路3条72.75公里、省道1条41公里和县乡道6条160.18公里。

      高速公路:白兰高速公路(县域内35.75公里)、柳忠高速公路(县域内15公里);

      国道:109国道(县域内52公里);

      省道:皋营公路(县域内41公里);皋兰县客车站为三级客运站。

      铁路:包兰铁路线贯穿皋兰县南北,纵跨皋兰县城而过,境内全长64公里,共设置8个火车站,皆为四级客货站,附助设施配备有四三一处和二七四处两个国家储备库,是该县境内唯一通过的长途铁路运输线。

      民航: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距皋兰县城43公里。

      人口民族

      总户数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非农业人口
      56798户180841人92478人88363人30081人

      民族

      截止2011年,皋兰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土族、壮族等6个民族。

      政治

      县委书记:康石

      县委副书记:范仲阔

      政府领导

      县长:范仲阔

      副县长:彭斌嘉、张敬亮、张庆红、丁晓辉、赵志军、王文琼

      经济概况

      2013年,皋兰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4.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7%。工业增加值为20.1亿元,比2012年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1亿元,比2012年增长50.6%。地区性财政收入达5.1亿元,比2012年增长1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3亿元,比2012年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725元,比2012年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28元,增比2012年长24.5%。

      第一产业

      2012年,皋兰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0.8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7.97万亩,经济作物22.8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00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2.4亿公斤,西瓜总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白兰瓜总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620万公斤。

      2012年,皋兰县畜禽饲养总量160万头只,存栏55.58万头(只),其中:大牲畜0.33万头,奶牛94头,肉牛267头,生猪4.98万头,家禽37.5万只,羊11.53万只,兔1.2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90万公斤,其中:肉类780万公斤,鲜蛋280万公斤,鲜奶27万公斤。皋兰县农机拥有量达5323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2万千瓦。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实现产值5.52亿元,农产品加工率52%;农民专业合作社162个,社员7800人;农村土地流转5万亩,流转率13%。

      第二产业

      2013年,皋兰县工业建设共投入资金50.2亿元,完成生产总值27.9亿元,占皋兰县生产总值的63%,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6项。为15家企业落实贷款4.81亿元,为33家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209万元。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扶持创办微型企业65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投资1.38亿元完成5家企业技术改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第三产业

      2013年,皋兰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建成什川泥湾农贸市场,改造和新建便民服务店88家。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家。成立古梨园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2012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

      2011年,皋兰体育馆完成主体。

      2013年,皋兰县投资2056万元的县老年护理院和石洞、什川敬老院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

      2013年,皋兰县完成和实施北辰路改造、县城主轴线延伸、污水处理厂、南部供热站、体育公园、东湖公园、西通道等7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投资920万元完成24.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750万元建成西岔下半川和石洞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科教事业

      2011年,皋兰县投资584万元实施科技项目43项。

      2011年,皋兰县投资1.4亿元,完成皋兰四中、西岔中学等86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4所。2013年,皋兰县投资1.24亿元实施皋兰一中综合楼等54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文体事业

      皋兰县皋兰县

      2011年,皋兰县投资3600万元,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等13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4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报销4839万元。

      2013年,皋兰县投资2871万元建成县中医院综合楼和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合管局业务综合楼,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13所。

      社会保障

      2011年,皋兰县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2.89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339户。开发公益性岗位1060个,安置高校毕业生1133名。输转劳务人员13.6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47亿元。

      2013年,皋兰县投资2.19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976套,改造农村危旧房890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安置高校毕业生131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02人。

      文体荣誉

      2011年,皋兰县“一村一品”群众文化体育精品创建、农民健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2011年皋兰县累计夺得省市运动会金牌38枚。

      历史文化

      太平鼓

      太平鼓皋兰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每逢大的庆典活动,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皋兰每年春节期间都有闹“社火”的习俗。从阴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中,太平鼓队一直充当着重要角色。

      民间艺术

      剪纸

      皋兰剪纸皋兰剪纸

      剪纸艺术何时传入皋兰,没有史书资料记载。皋兰地处黄河流域,有着灿烂的文化传统和民间风俗。黄建中编《皋兰县志》称:皋兰民俗"人情质朴,好勇喜猎,蕃汉杂处,各从其俗"。文志贞《兰县志》称:皋兰民俗"民物阜繁,风俗醇厚,尚礼义,务耕织。"彭泽《兰州志》称当地民俗"重婚丧、崇墓祭、善木业、精工艺,文雅颇盛"。

      秦腔

      秦腔是清代以来盛行于大西北的戏剧艺术。皋兰县什川农民爱好秦腔由来已久,清代以来久唱不衰。秦剧传统剧目中有许多剧富有人民性,被世代艺人和观众钟爱。秦腔以高亢、豪放、粗犷著称,人们常说“吼秦腔”,即突出了这个特点;但它也有温柔、娇美、细腻的一面。换句话说,秦腔既充满了阳刚之气,也不乏阴柔之美。

      美食物产

      皋兰县主要美食有:兰州牛肉拉面等。

      皋兰县主要特产有:冬果梨、软儿梨、白兰瓜、红砂洋芋、黑瓜籽等。

      旅游景点

      什川景区

      什川看梨花什川看梨花

      什川历史悠久,明弘治八年(1495年),甘肃巡抚在今什川中心修筑“什字川堡”而得名,亦是早期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什川位于兰州东北二十公里处,黄河东流出小峡后突然向北奔泄,以虹形状流经什川后折东后进入大峡,造就了酷似太极图状的什川盆地。占地面积40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称。

      渔台:在什川凤凰山脚下的黄河之滨,棋布着被甘肃省垂钓协会确定为垂钓基地的五百亩渔塘。

      梨园:什川镇有“世界第一古梨园”称号。

      石洞寺

      石洞寺位于皋兰县城东南部,东倚群山,南临溪水,北连县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石洞寺元明时称“石空虎喇”(“虎喇”蒙语意为山),始为当地杨氏家祠,明万历十三年(1578年)阴历闰八月立《金城杨氏先茔记》,墓碑至今尚存。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拓为佛庙寺观,一曰“石空寺”,又曰“石公寺”。原为两寺院,一为上寺,一为下寺,相距约1公里。

      灵峰寺

      灵峰寺位于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西侧如凤山顶,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东距定火城(俗称旧城子)约500米,南临砂沟,西为水阜后砂沟,北距保定堡(俗称堡子)约800米。灵峰寺因建在如凤山顶,民间传说其神求之灵验而得名。

      荣誉记录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