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简称陕西布政司,明朝行政区划,是明朝在今陕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西安府。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历史记载
3 历史沿革
4 行政区划
5 军事卫所
6 部分地名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朝代:明朝
驻地:西安府
简称:陕西布政司
级别:一级行政区
历史记载
元代诗人评价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战略地位(既陕西行省奉元路)《大德长安(安西路)志》卷l:“厥壤肥饶,四面险固,被山带河。外有洪河之险,西有汉中、巴、蜀,北有代马之利,所谓天府、陆海之地也。”⑨李庭《寓庵集》卷5《创建灞水石桥记》:“以形势雄天下,其来尚矣!左达晋、卫,右控陇、蜀,冠盖鳞萃,商贾辐辏,实西秦之都会也。”@姚燧《牧庵集》卷6《遐观堂记》:“西北通咸阳,王公之开府于此。与西、南、北三陲之使,冠盖之去来,樽俎之候饯者所出,行旅之伙不列也。”
与甘肃行省相比,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北界经历了大幅度的涨缩。洪武年间明军多次扫荡居延海周围,冯胜、沐英、宋展曾先后率兵攻下亦集乃,但都随即撤出,没有长驻军队守备。居延海一带水草丰美,又有弱水及其支流张掖河同河西走廊相接,是蒙古人南下的主要途径,洪武二十六年之后,明朝在离亦集乃不远的地方设置了威远守御千户所,在肃州与居延海中间设立了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这一卫二所成为明军出征蒙古的据点。威远所成为洪武年间行都司控制区的最北界。所以嘉靖《陕西通志》载行都司疆域“东一千一百七十五里,至于临挑府之兰州界;南一千五百七十五里,至于西宁卫之黄河界;西五百七十里,至于肃州卫之嘉峪山;北一千五百里,至亦集乃地”①。
历史沿革
陕西布政使司:元属陕西行中书省、甘肃行中书省、宣政院辖地。
洪武二年(1369)奉元路改置西安府,同年置陕西行中书省,治西安府,辖西安府、凤翔府、巩昌府;
同年延安路改置延安府来属;庆阳府、临洮府来属;
三年(1370)平凉府来属;同年兴元路改置汉中府来属;
六年(1373)置河州府;
九年(1376)陕西行省改置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十二年(1379)河州府废;
弘治三年(1490)置灵州直隶州来属;
万历二十三年(1595)兴安州升兴安直隶州。
行政区划
西安府:元为奉元路。洪武二年(1379)改置西安府,同年属行省。崇祯十六年(永昌元年,1643)李自成定为西京。
长安县:倚郭。
咸宁县:倚郭。
咸阳县:洪武二年(1369)自渭河北徙治渭河南。
泾阳县:
兴平县:
临潼县:
渭南县:元属华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直属西安府。
蓝田县:
鄠 县:
盩厔县:西南有十八盘巡司驻骆谷谷中;南有柴家关巡司,正德十六年设。
高陵县:
富平县:元属耀州。万历三十九年(1611)直属西安府。东北有美原巡司,后废。
三原县:元属耀州。弘治三年(1490)直属西安府。
醴泉县:元属乾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直属西安府。
华 州:元。
华阴县:
蒲城县:
商 州:元。洪武七年(1374)降为商县,成化十三年(1477)复升为商州。东南有武关巡司,西有秦岭巡司。
商南县:成化十三年(1477)析商县于云层驿置商南县,来属商州;寻徙治沭河西。东偏南有富水堡巡司。
雒南县:元洛南县。洪武七年(1374)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复改属商州;天启初年更名雒南县。东南有三要巡司,东北有石家坡巡司。
山阳县:成化十二年末(1477)析商县于丰阳巡司置山阳县,来属西安府;十三年(1477)改属商州。原丰阳巡司迁县东南漫川里,仍名丰阳巡司;东偏南有竹林关巡司。
镇安县:景泰三年(1452)析咸宁县于野猪坪置镇安县,来属西安府;天顺七年(1463)徙治谢家湾,成化十三年(1477)改属商州。北有旧县巡司驻乾佑关,天顺七年之后设;西有五郎坝巡司,正德十六年设。
同 州:元。
朝邑县:洪武九年(1376)析山西蒲州蒲津关(临晋关、大庆关)来属。东偏北有蒲津关巡司。
郃阳县:
韩城县:
澄城县:
白水县:洪武初年自县南故城徙今治。西北有马莲滩巡司。
耀 州:元。
同官县:北偏西有金锁关巡司驻神水峡中。
乾 州:元。
武功县:
永寿县:县境有土副巡司。
邠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西安府,并省倚郭新平县入州。
淳化县:
三水县:元省入淳化县。成化十三年(1477)复置三水县,来属邠州。东偏南有石门巡司。
长武县:元宜禄县省入新平县。洪武二年(1369)其地为邠州宜禄镇,万历三十一年(1583)置长武县,来属邠州。
宜禄巡司驻宜禄镇,弘治三年迁县东偏南冉杏,仍名宜禄巡司,万历十一年迁县西北为窑店巡司。
凤翔府
凤翔府:元为直隶府。洪武二年(1369)属行省。
凤翔县:倚郭。
岐山县:
宝鸡县:西南有益门镇二里散关巡司,东南有虢川巡司。
扶风县:
郿 县:元属奉元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凤翔府。
麟游县:西偏北有石窑关巡司。
汧阳县:元属陇州直隶州。嘉靖二十七年(1548)自县西徙今治,三十八年(1559)直属凤翔府。
陇 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凤翔府,并省倚郭汧源县入州。西北有故关(陇关、大震关)大寨巡司,南偏东有陇安巡司,南偏西有香泉巡司。
汉中府
汉中府:元为兴元路。洪武三年(1370)改置兴元府,属行省,同年更名汉中府。
南郑县:倚郭。南有青石关巡司。
褒城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南郑县,后复置褒城县,仍属汉中府。北有鸡头关巡司。
城固县:
洋 县:元为洋州。洪武三年(1370)降为洋县,仍属汉中府;十年(1377)省入西乡县,后复置洋县,仍属汉中府。
西乡县:南偏东有盐场关,西南有大巴山巡司,东北有子午镇巡司。
凤 县:元为凤州。洪武七年(1374)降为凤县,仍属汉中府。北偏东有清风阁巡司;东南有留坝巡司,后迁县东南废丘关,再迁县东南柴关,仍名留坝巡司。
沔 县:元为沔州属广元路。洪武三年(1370)改属汉中府,并省倚郭铎水县入州;七年(1374)降为沔县,仍属汉中府;十年(1377)省入略阳县,后复置沔县,仍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属宁羌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复直属汉中府。
大安县:元属广元路沔州。洪武三年(1370)省入沔州。
宁羌州:成化二十二年(1486)析沔县于宁羌卫置宁羌州,来属汉中府。西北有阳平关巡司。
略阳县:元属广元路沔州。洪武三年(1370)改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属宁羌州。北有九股树巡司,西北有罝口巡司;又北偏西有白水镇巡司,后废。
延安府
延安府:元为延安路。洪武二年(1369)改置延安府,属行省。崇祯十六年(永昌元年,1643)李自成更名天保府。
肤施县:倚郭。
安塞县:西南有敷政巡司。
甘泉县:
安定县:
保安县:西北有顺宁巡司。
宜川县:
延川县:
延长县:
青涧县:元属绥德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直属延安府。崇祯十六年(永昌元年,1643)李自成更名天保县。
鄜 州:元。西有直罗巡司。
洛川县:南偏东有鄜城巡司。
中部县:
宜君县:
绥德州:元。洪武十年(1377)废,后复置绥德州,仍属延安府。东偏南有官菜园渡口巡司。
米脂县:西北有碎金镇巡司,西南有克戎寨巡司。
葭 州:元。洪武七年(1374)降为葭县,改属绥德州;十三年(1380)复升为葭州,复改属延安府。
吴堡县:洪武七年(1374)改属绥德州,寻省,十三年(1380)复置吴堡县,仍改属葭州。
神木县:洪武二年(1374)废,十三年(1380)复置神木县,仍属葭州;正统五年(1440)自东南徙治杨家城,成化年间复徙旧治。
府谷县:洪武二年(1374)废,十三年(1380)复置府谷县,仍属葭州。成化七年(1471)并属榆林卫节制。
庆阳府
庆阳府:元为直隶府,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属行省。
安化县:元省入庆阳府。洪武二年(1369)复置安化县,仍为倚郭。北有槐安、定边巡司;又西南有驿马关巡司,后废;又有灵州、大盐池巡司,后俱废。
合水县:东北有华池巡司。
环 县:元为环州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环县,改属庆阳府。
真宁县:元属宁州直隶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直属庆阳府。东有雕山岭巡司。
宁 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庆阳府。东偏北有襄乐巡司。
平凉府
平凉府:元为直隶府,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三年(1370)属行省。
平凉县:倚郭。
崇信县:
华亭县:西北有瓦亭关巡司驻东瓦亭,南偏东有三乡镇巡司,北有马铺岭巡司。
镇原县:元为镇原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三年(1370)降为镇原县,改属平凉府。西有安平寨巡司。
隆德县:元属静宁直隶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直属平凉府。
泾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三年(1370)降为散州,改属平凉府,自泾水北徙治皇甫店,并省倚郭泾川县入州。东有金家凹巡司。
灵台县:
静宁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三年(1370)降为散州,改属平凉府。
庄浪县:元为直隶州。洪武三年(1370)降为散州,改属凤翔府;八年(1375)降为庄浪县,改属静宁州。
固原州:元为开成县,为开成直隶州倚郭。洪武二年(1370)废开成州,县改属平凉府;成化三年(1467)县徙治固原所城,弘治十五年(1502)升为固原州。
广安州:元属开成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省入开成县。
巩昌府
巩昌府:元为直隶府,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属行省。
陇西县:倚郭。
安定县:元为安定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十年(1377)降为安定县,改属巩昌府。西北有巉口巡司。
会宁县:元为会宁直隶州,属巩是总帅府。洪武十年(1377)降为会宁县,改属巩昌府。东偏南有青家巡司。
通渭县:
漳 县:元为鄣县。洪武元年(1368)更名漳县,正统年间自县西南故城徙今治。
宁远县:
伏羌县:
西和县:元为西和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十年(1377)降为西和县,改属巩昌府;洪武年间自县西南白石镇徙今治。
成 县:元为成州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十年(1377)降为成县,改属巩昌府。北有黄渚关巡司。
秦 州:元为直隶州,属总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巩昌府,并省倚郭成纪县入州。东南有高桥巡司。
秦安县:东北有陇城关巡司。
清水县:东偏北有盘岭巡司驻陇山。
礼 县:成化九年末(1474)于礼店千户所置礼县,来属秦州。西南有漩水镇巡司,南有板桥山巡司。
阶 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四年(1371)降为阶县,改属巩昌府;五年(1372)自县东南坻龙冈上徙今治,十年(1377)复升为阶州。东有七防关巡司。
文 县:元文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降为文县,改属巩昌府;十年(1377)改属阶州,二十三年(1390)省入阶州,成化九年末(1474)复置文县,仍属阶州。
徽 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十年(1377)降为徽县,改属巩昌府;寻复升为徽州。东南有虞关巡司。
两当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徽县,寻复置两当县,仍属徽州。
临洮府
临洮府:元为直隶府,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三年(1370)属行省。
狄道县:倚郭。北有摩云岭巡司。
渭原县:西有分水岭关巡司。
兰 州: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兰县,改属临洮府;成化十三年(1477)复升为兰州。北有河桥巡司。
金 县:元为直隶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金县,改属临洮府,洪武年间自县南故城徙今治;成化十三年(1477)改属兰州。
河 州:元为河州路,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废,六年(1373)置河州府,属行省;十二年(1379)复废,成化九年末(1474)置河州,改属临洮府。东偏南有定羌巡司,元定羌县。
定羌县:洪武三年(1370)省入河州路,设定羌巡司。
安乡县:洪武三年(1370)省入河州路,六年(1373)复置安乡县,十二年(1379)废。
宁河县:洪武三年(1370)省入河州路,六年(1373)复置宁河县,十二年(1379)废为和政驿。
灵州
灵 州:元属宁夏路。洪武三年(1370)废,弘治三年(1490)于灵州所城复置灵州直隶州,属布政司。
兴安州
兴安州:元金州属兴元路。明自汉水北徙治汉水南;万历十一年(1583)徙治故城南二里,同年更名兴安州,二十三年(1395)升为直隶州,属布政司。东北有乾祐关巡司,后废。
平利县:元省入金州。洪武三年(1370)复置平利县,来属四川大宁州,五年(1372)复改属金州;十年(1377)复省,后复置平利县,仍属金州。东南有镇坪巡司。
石泉县:元省入金州。洪武三年(1370)复置石泉县,来属四川大宁州,五年(1372)复改属金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复属金州。东南有迟河口巡司,后迁县西北饶风铺为饶风岭巡司。
洵阳县:元省入金州。洪武三年(1370)复置洵阳县,来属四川大宁州,五年(1372)复改属金州。东北有闾关巡司,西北有三岔巡司。
汉阴县:元省入金州。洪武三年(1370)复置汉阴县,仍属金州,十年(1377)省入石泉县,后复置汉阴县,仍属金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直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复属金州。
白河县:成化十二年末(1477)析洵阳县于白河堡置白河县,来属湖广郧阳府;十三年(1477)改属金州。
紫阳县:正德七年末(1513)析金州于紫阳堡置紫阳县,来属金州;嘉靖三十五年(1556)自紫阳滩左徙治紫阳滩右。
军事卫所
陕西都司
陕西都司:洪武三年末(1371)置西安都卫,治西安府,八年(1375)改置陕西都指挥使司。
西安前卫:倚郭。洪武五年(1372)置西安前卫于西安府。
西安左卫:倚郭。洪武六年(1373)置华山卫于西安府,二十六年(1393)更名西安左卫。
西安后卫:倚郭。洪武六年(1373)置西安后卫于西安府。
汉中卫:洪武四年末(1372)置汉中守御千户所于汉中府,十三年(1380)升为汉中卫。
沔县千户所:洪武三十年(1397)置沔县守御千户所于沔县。
宁羌卫:洪武三十年(1397)置宁羌卫于沔县大安地。
绥德卫:洪武元年(1368)置绥德卫于绥德州。
延安卫:洪武二年(1369)置延安卫于延安府。
安定千户所:洪武二年(1369)置安定守御千户所于延安府安定县。
塞门千户所:洪武十二年(1379)置塞门守御千户所于安塞县北。
保安千户所:洪武十二年(1379)置保安守御千户所于保安县。
平凉卫:洪武二年(1369)置平凉卫于平凉府。
庆阳卫:洪武四年(1371)置庆阳卫于庆阳府。
临洮卫:洪武二年(1369)置临洮卫于临洮府。
兰州卫:洪武三年(1370)置兰州卫于兰县。
巩昌卫:洪武三年(1370)置巩昌卫于巩昌府。
秦州卫:洪武四年(1371)置秦州守御千户所于秦州,十五年(1382)升为秦州卫。
礼店前千户所:元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置礼店守御前千户所,并自所东故城徙今治,十一年(1378)改属岷州卫,十五年(1382)改属秦州卫。
河州卫:洪武四年(1371)废河州路,并置河州卫于故河州府;七年(1374)改属陕西行都卫,九年末(1377)复改属陕西都司,十年(1377)分置河州左、河州右二卫;十二年(1379)河州左卫徙治洮州守御千户所,河州右卫改置河州军民卫,成化九年末(1474)复改置河州卫。
归德千户所:元为贵德直隶州。洪武八年(1375)废。并置归德守御千户所。
洮州军民卫:元为洮州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废,并废倚郭可当县。并置洮州守御军民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二年(1379)徙河州左卫来治,合并改置洮州军民卫于洮州东笼山南川度地。
岷州军民卫:元岷州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废,嘉靖二十四年(1545)复置岷州,四十年(1561)复废。洪武四年(1371)置岷州守御千户所,属河州卫;十一年(1378)升置岷州卫,十五年(1382)改置岷州军民卫,嘉靖二十四年(1545)复改置岷州卫,四十年(1561)复改置岷州军民卫。
西固城军民千户所:洪武七年(1374)置西固城守御千户所于西固城,属巩昌府;十五年(1582)更名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户所,改属岷州卫军民卫。
铁城千户所:元为铁州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废。并置铁城守御千户所,属河州卫;后废。
宁夏卫:元为宁夏路。洪武三年(1370)改置宁夏府,五年(1372)废。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宁夏卫,二十八年(1395)更名宁夏右护卫(属??王府),永乐元年(1403)复更名宁夏卫。
灵州千户所:洪武十六年(1383)置灵州守御千户所于河口,宣德三年(1428)徙治故灵州城东。
兴武营千户所:正德元年(1506)置兴武营守御千户所于兴武营。
平虏千户所:嘉靖三十年(1551)置平虏守御千户所于平虏城。
韦州千户所:弘治十年(1497)置韦州守御千户所于故韦州。
宁夏中卫:元为应理州属宁夏路。洪武三年(1370)废。永乐元年(1403)置宁夏中卫。
鸣沙州:元属宁夏路。洪武初年废。
宁夏前卫:洪武十七年(1384)置宁夏前卫于宁夏城。
宁夏后卫:成化十五年(1479)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于花马池,正德元年(1506)升置宁夏后卫。
宁夏中屯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宁夏中屯卫于宁夏城,后废;明初置和州卫(在南直隶),直属中军都督府,洪武三十五年(1402)更名宁夏中屯卫,徙治宁夏卫城,改属都司。
宁夏左屯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宁夏左屯卫于宁夏城,后废,洪武三十五年(1402)复置宁夏左屯卫。
宁夏右屯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宁夏右屯卫于宁夏城,后废,洪武三十五年(1402)复置宁夏右屯卫。
靖虏卫:明初置迭烈逊巡司,正统二年(1437)改置靖虏卫于故会州。
固原卫:景泰三年(1452)置固原千户所于故原州城,成化五年(1469)升置固原卫。
西安千户所:成化五年(1469)置西安守御千户所于开成县西北故西安州。
镇戎千户所:成化十二年(1476)置镇戎守御千户所于开成县北偏西葫芦峡城。
平虏千户所:弘治十八年(1505)置平虏守御千户所于固原州北偏东豫望城。
榆林卫: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卫于榆林川,嘉靖九年(1530)析宁夏卫盐池来属。
西安中护卫:洪武六年(1373)置秦川卫于西安府,二十六年(1393)更名西安右卫,后更名西安中护卫(属王府)。
西安右护卫:明初置泰山卫(属山东都司),后更名西安左护卫(属王府)。
宁夏中护卫:
宁夏群牧所:
甘州中护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甘州中护卫于甘州卫城,建文元年(1399)徙治兰州。
甘州群牧所:
安东中护卫:洪熙元年(1425)置安东中护卫于平凉府(属??王府)。
安东群牧所:
秦府仪卫司:
庆府仪卫司:
肃府仪卫司:
韩府仪卫司:
西安右护卫:明初置西安右护卫(属王府),后更名不详。
西安左护卫:明初置西安左护卫(属王府),后更名神武右卫,为在京卫。
西安中护卫:明初置西安中护卫(属王府),后更名神武前卫,为在京卫。
西安右护卫:明初置华山卫,后更名西安右护卫(属王府),又更名神武右卫,为在京卫。
凤翔千户所:洪武二年(1369)置凤翔卫于凤翔府,四年(1371)降为凤翔守御千户所。
兴安千户所:洪武年间置金州守御千户所于金州,万历十年(1582)更名兴安守御千户所。
阶州千户所:洪武四年末(1472)置阶州守御千户所于阶州,属秦州卫;嘉靖二十二年(1543)直属都司。
文县千户所:洪武四年(1371)置文州番汉千户所于文县东,二十三年(1390)更名文县守御军民千户所,成化九年(1473)更名文县守御千户所。
环县千户所:洪武四年(1471)置环县守御千户所于环县。
安边千户所:嘉靖元年(1522)置安边守御千户所于环县西北//弘治年间。
靖边千户所:隆庆元年(1567)置靖边守御千户所于保安县西北靖边营。
镇羌千户所:正德三年(1508)置镇羌守御千户所于神木县。
积石州千户所:元为积石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废。并置积石州守御千户所。
威虏卫,“在肃州东北,洪武中置,永乐三年三月省”。卫属行都司,治所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在今甘肃金塔县北的威虏大庙。
白城子守御千户所,所置于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太祖实录》这一月载“‘又言白城子去肃州百有余里,北通和林亦集乃,路当冲要,今令肃州卫遣军沙山侦守,去城四十余里,尚遇烽警碎难策应,如置千户所,分拨精壮骑卒就彼电守,庶得备御。’诏并从其言,仍命右军都督府遣军戍白城子”。
威远守御千户所,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威远城,在州东北。《新唐书》: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威远城在(肃州卫)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徙,人民惧,俱逃人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人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又《西域记》云:威远汉人,今在鲁迷地方,穿衣戴帽与夷不同。衣制中国,穿则襟治于背后,网巾同汉人,戴则悬圈于额前。养食犬、泵,与夷不同俗”。
中军都督府属陕西在外卫所
潼关卫:洪武七年(1374)置潼关守御千户所于潼关千户所于华阴县东潼关,九年(1376)升置潼关卫,属河南都司;永乐六年(1408)直属中军都督府。
蒲州千户所(在山西):洪武二年(1369)置蒲州守御千户所于蒲州,直属山西都司;后改属潼关卫。
陕西行都司
陕西行都司:元属甘肃行中书省。洪武七年(1374)置陕西行都卫,治河州卫,辖河州、乌思藏、朵甘三卫,八年(1375)改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九年末(1377)废;十二年(1379)复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庄浪卫,二十六年(1393)徙治甘州卫。
甘州后卫:倚郭。元为甘州路。洪武初年废。明初置甘肃卫,洪武二十八年(1395)更名甘州后卫。
甘州左卫:洪武二十三年末(1391)置甘州左卫于甘州卫城,二十七年(1394)废,二十八年(1395)复置甘州左卫。
甘州右卫:倚郭。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甘州右卫于甘州卫城。
甘州中卫:倚郭。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甘州中卫于甘州卫城。
甘州前卫:倚郭。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甘州前卫于甘州卫城。
肃州卫:元为肃州路。洪武初年废。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肃州卫。
威虏卫:洪武十八年(1385)置威虏卫于王子庄东十里。永乐三年(1405)废。
永昌卫:元为永昌路。洪武初年废。洪武十五年(1382)置永昌卫,属陕西都司,后改属陕西行都司。
山丹卫:元为山丹直隶州。洪武初年废。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山丹卫,属陕西都司,后改属陕西行都司。
凉州卫:元为西凉州属永昌路。洪武初年废。洪武九年(1376)置凉州卫,属陕西都司,后改属陕西行都司。
凉州土卫:洪武七年(1374)置凉州土卫。
镇番卫:洪武年间置临河卫于小河滩城,三十年(1397)更名镇番卫,建文年间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镇番卫。
庄浪卫:洪武五年(1372)置庄浪卫于永昌地,属陕西都司,十二年(1379)改属陕西行都司;建文年间降为庄浪守御千户户所,洪武三十五年(1402)复升为庄浪卫。
西宁卫:元为西宁直隶州。洪武初年废。洪武六年(1373)置西宁卫,属陕西都司;宣德七年(1432)改置西宁军民卫,后改属陕西行都司。
沙州卫:元为沙州路。洪武初年废。永乐元年(1403)置沙州卫,正统年间废。
瓜 州:元为瓜州属沙州路。洪武初年废。
碾伯千户所:洪武十一年(1378)置庄浪分卫于碾北地,同年改置碾北卫;后废,并徙西宁卫右千户所自西宁城来治,更名碾北守御千户所,直属陕西行都司;成化年间更名碾伯守御千户所。
古浪千户所:正统三年(1428)析庄浪卫置古浪守御千户所于古浪河西。
镇夷千户所:洪武三十年(1397)析甘州卫置镇夷守御千户所于张掖河北,建文二年(1400)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镇夷守御千户所,天顺八年(1464)自所西北徙治张掖河南。
高台千户所:景泰七年(1456)析甘州卫置高台守御千户所于高台站。
部分地名考
镇安县旧县巡司:今柞水县;
镇安县五郎坝巡司:今宁陕县关口镇老城村;
凤县留坝巡司(留坝):今留坝县;
米脂县克戎寨巡司:今米脂县;
河州定羌巡司:今广河县;
平利县镇坪巡司:今镇坪县;
宁夏后卫;今盐池县;
兴武所:今盐池且高沙窝乡二步坑村兴武营古城;
宁夏平虏所:今平罗县;
韦州所:今同心县韦州镇;
西安所:今海原县西安乡西安州古城;
镇戎所:今海原县李旺乡北境;
固原平虏所:今同心县豫旺镇;
安边所:今环县西北60公里;
靖边所:今靖边县新城乡;
积石州所:今循化县积石镇;
威虏卫:今金塔县古城乡;
镇夷千户所:今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