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辽师大),是经国家批准、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的省属重点大学,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学校位于大连市,现任党委书记李雪铭、校长姜凤春。校训为“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截至2022年8月26日,学校有黄河路、西山湖2个校区,下设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级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设有59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智库,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教职工1874人。

辽宁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始创于1951年9月的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2年校址迁至大连第十三中学。1953年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校址迁至由家村。1958年7月扩建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65名、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81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办学条件 4 学术研究 5 文化传统 6 学校领导 7 校区环境 8 学校荣誉 9 报考条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辽宁师范大学

      外文名: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辽师大

      现任校长:姜凤春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省大连市

      校址:黄河路校区: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西山湖校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柳树南街1号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6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6个

      主要奖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辽宁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年)

      党委书记:李雪铭

      成立时间:1951年9月

      院校代码:10165

      官网:http://www.lnnu.edu.cn

      校训: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校歌:辽宁师范大学校歌

      校庆日:9月24日

      主要院系:政治与行政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等21个学院

      知名校友:曾维、杨建军、陈雍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师范类

      属性:省属重点大学、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2014年)

      主管部门:辽宁省

      专职院士:双聘院士1人 

      本科专业:59个

      学校排名:181名(2023年软科排名)、165名(2023年ABC排名)

      录取批次:本科二批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辽宁师范大学由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大连师范专科学校

      大连师范学校大连师范学校

      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8月,时称旅大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1953年,东北地区7所师专调整归并为3所时,学校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

      • 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

      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于1950年建立,初为旅大市委和中苏友好协会在大连和旅顺办的3个俄文班。

      1952年,两地俄文班合并为大连造船俄专。

      1953年,大连造船俄专更名为大连工业俄专,后改为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

      合并之后

      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与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改为大连师范学院。

      1960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3年12月,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学校建筑学校建筑

      1996年,学校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BA)授予权,成为全国第一批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有权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16个试点单位之一。

      1998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学校获批招收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0年,学校获批招收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7年1月,辽宁师范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开设59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院

      本科专业

      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治学与行政学、图书馆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

      教育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特殊教育(师范)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新闻学、广告学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翻译、国际商务、日语(师范)、日语、俄语、法语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历史学(师范)、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会计学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中心、功能化学材料研究所)

      化学、应用化学、药物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环境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学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

      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言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表演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 (师范)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

      辽宁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3年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887人,专任教师1235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3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5人,辽宁特聘教授14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27人,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4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7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5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38人。

      博导简介

      教育学:傅维利、宫福清(外)、张桂春、杨晓、朱宁波、李德显、张德祥(外)、周浩波(外)、伊继东(外)、陈大超、葛继平(外)、闫守轩、李玉斌、刘磊、杨淑萍、杜岩岩、潘黎、唐国华(外)、吴志华、张永 任永功、刘世虎

      心理学:李红(外)、杨丽珠、魏华忠、张宁生、韩玉昌、张奇、姜潮(外)、刘文、刘颖、常若松、蔡敏、张丽华、刘强、李富洪、罗文波、胡金生、蒋重清、唐晓雨、任桂琴、何蔚祺、隋雪

      体育学:何敏学、于文谦(外)、黄滨、林华、苏艳红、金成吉、孙娟、于英、苗治文、全海英

      中国语言文学:王卫平、张学昕、陆文虎(外)、孙立川(外)、张庆利、原新梅、洪飏、付星寰、李宝贵、杨春宇、乔世华

      中国史:赵毅、田广林、喻大华、吴舒屏、郭培贵(外)、徐昭峰、李玉君

      物理学:潘峰、岳崇兴、吴亚波、李梦轲、李成仁、戴连荣(外)、吕翎、高亚军 (外)、吕剑波、张宇

      化学:杨忠志、牛淑云、王长生、赵东霞、邢永恒、周丹红、田运齐、姜春杰、孙振刚、徐芬(外)、由万胜、张澜萃、石雷、宫利东

      地理学:韩增林、李雪铭、孙才志、李永化、栾维新(外)、李悦铮、张威、王利、王相海、张华、关伟、林宪生、曹永强、狄乾斌、杨俊、王辉、郭建科、王泽宇、李博、郑德凤、柯丽娜

      生物学:李庆伟、杨红、侯和胜、尚德静、侯林、邹伟、王宏伟、金梅、王继红、董维兵、谭靓、麻彤辉(外)

      中共党史:曲庆彪、刘贵福、孙立樵、苑晓杰、史艺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曲庆彪、张爱军、于沛霖、刘向军、周育国、林建华、栾亚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艺军、马桂萍、张丽

      思想政治教育:曲庆彪、曲建武(外)、杨秀香、刘晨晔、隋秀英

      数据来源:研究生院

      各类优秀人才

      国家级(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丽珠、朱宁波、罗彦东、李红梅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庆伟、潘峰、李红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于沛霖、傅维利 、杨丽珠、赵毅 、田广林 、尚德静、张庆利、王卫平、潘峰、李庆伟、韩增林、曲庆彪、李红、谭忠印 、李雪铭、岳崇兴 、朱宁波、罗文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岳崇兴、杨红、孙才志

      辽宁省优秀专家:杨丽珠、曲庆彪、赵毅、潘峰、韩增林、傅维利、李庆伟、丁慧、朱宁波、罗文波、李玉君、王向阳、李红

      辽宁省教学名师:杨丽珠、林宪生、傅维利、邹伟、李英俊、于文谦、史艺军、韩友发、陈大超、田广林、朱宁波、王卫平、张恒庆、薛伟莲、任永功、刘文、原新梅、张庆利 、石竹青、丁慧、隋秀英、王朋娇

      “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人选:杨丽珠、刘颖

      辽宁特聘教授:宫福清、岳崇兴、刘文、尚德静、王相海、李雪铭、任永功、金梅、孙才志、胡金生、杨红、罗文波、李玉君、张威、杨春宇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徐昭峰、石竹青、孙才志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刘洋、李春花、张敏、董维兵、潘黎、唐科威、王泽宇、杨维强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潘峰、李庆伟、武跃、刘小丹、张恒庆、侯林、韩友发、周丹红、岳崇兴、尚德静、刘泽庆、金成吉、王相海、孙才志、王长生、王向阳、喻大华、杨红、刘文、金梅、李雪铭、张威、李秋莉、戴连荣、赵东霞、胡金生、王辉、曹永强、徐昭峰、闫守轩、罗文波、李玉君、杨俊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谢明杰、闫德勤、石雷、赵东霞、谢福鼎、李梦轲、原新梅、石鑫、单文娟、刘青昆、李玉君、任永功、张威、王辉、韩丽、刘美英、王耕、曹永强、胡金生、潘黎、苗治文、洪飏、宫利东、闫守轩、吕剑波、秦海滢、张敏、狄乾斌 、杨俊、张杰、郭建科 、宋传鸣、姜勇、庄君、孙越、董维兵、孙建权

      “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人选:王向阳

      大连市优秀专家:宫福清、曲庆彪、韩增林、李雪铭、潘峰、杨丽珠、王长生、王向阳、王相海、李庆伟、尚德静、林宪生、侯林、傅维利、金梅、刘文、韩友发、石竹青

      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宫福清、尚德静、岳崇兴、王长生、侯林、刘文、朱宁波

      “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宫福清、王相海、王长生、刘文、李雪铭、尚德静、金梅

      数据来源:人事处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

      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

      一级学科硕士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

      辽宁省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海洋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学习强国”辽宁平台上线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7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11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14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示范专业: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心理学、教育学、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学(师范)、地理科学、电子商务

      省重点建设专业:生物技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不完全名单)

      国家级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心理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古代玉器

      省级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数字逻辑课程、保护生物学、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哲学原理、乒乓球课程、网球、现代体育方法学、世界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基础英语写作、综合英语、中国古代玉器、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实变函数、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精细化学品合成、有机化学实验、学科教学论(地理)、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原理、教师语言培养、现代教育原理(教育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中学学科教学设计(语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优化建设、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半导体物理、化工基础、计算机网络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摄影技术与艺术、体育方法学、足球(女艺术体操)、艺术体操专项理论与实践、先秦诸子散文导读(一)、中国古代玉器

      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教育学原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旅游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国家级精品教材:《毕生发展心理学》、《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C++STL基础及应用》

      省级精品教材:《毕生发展心理学》、《Visual 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哲学基础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应试教程》、《英语报刊选读》、《半微量有机化学实验》、《地理教学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地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幼儿数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驱动—多元协同” 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学专业“多元交互、协同驱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课程品质——博物馆专业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戏剧与影视学类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学术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智库,2个市级智库,19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智库,8个大连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基地;培育建设3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普基地、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制药

      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分子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重点实验、运动人体科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技术中心

      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评定与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筹建)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辽海历史与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省高校创新团队:生物化学、辽海历史与文化研究、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生物化学、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发展模式研究、粒子物理理论与高能实验数据分析、海洋经济地理(不完全名单)

      市级重点实验室:大连市新材料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不完全名单)

      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大连市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政务服务研究中心、节能项目研发合作实验室、辽宁(大连)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辽宁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动物细胞研究室、工业微生物研究室、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学校建筑学校建筑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445项;出版专著926部;发表论文8879篇,其中被SCI收录836篇,被EI、ISTP、SSCI等收录405篇;获授权专利42项;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558项;签订“四技”合同71项;推出高校新型智库成果13项。2015年,学校获评辽宁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6年,学校获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截至2023年2月,学校“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2304项;发表论文10551篇,其中被SCI收录1476篇,SSCI收录178篇;获授权专利332项;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8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签订“四技”合同219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37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干细胞神经损伤修复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智能多媒体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2月,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96703册、电子图书375692册、期刊合订本404222册,拥有CNKI、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教育星电子图书馆及多媒体教育资源库、美星外文数字图书、Springer外文期刊数据库、Proquest心理学数据库等多种电子资源。

      • 学术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于1978年正式创刊。其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体育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辩证法以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是国家科技部审核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前身是《辽宁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发稿范围或栏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哲学原理与社会学研究、法学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辽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刊源,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8月,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华盛本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国际教育学院是学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标识学校标识

      释义

      辽宁师范大学标识设计以英文简写字母组成的“鼎”为图案,以高度抽象的图形语言,概括了“鼎”的根本特点与精髓,体现大气、稳重的国际风格。围绕“鼎”的文化,赋予昌盛、权威、智慧等深厚的内涵。标识中“1951”记录了建校时间。标识采用了“中国红”的流行色,热情、吉祥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吉祥的象征;以英文字母构成标识,不失传统,更追求创新。

      校训

      “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精神文化

      校旗

      校旗校旗

      涌荡的渤海之波沉淀为校旗上的蓝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不仅是大海的颜色、天空的颜色,也是每一个辽师人希望与梦想的颜色。蓝白相映,衬出学校标识,寓示岁向甲子的辽宁师范大学风华正茂,既拥有厚重底蕴,又展示激情和活力,必将英才辈出,师道昭彰,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精神

      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 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求新求进的创业精神。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雪铭

      党委副书记、校长

      姜凤春

      纪委书记

      肖继光

      副校长

      刘向军、朱成利、岳崇兴、丛茂国、徐昭峰

      资料来源:2023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官网

      校区环境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

      学校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2年11月,辽宁师范大学获评辽宁省2022年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获得排名

      2022年4月,辽宁师范大学以总分203.0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53位。

      2022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57名。

      2023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位列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81名

      2023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165名。

      报考条件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1.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2.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及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到美术类各专业。

      • 艺术类录取办法

      (1)202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面向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共11省(自治区)招生,使用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组织的相应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录取专业使用的文化成绩包含高考政策性加分。要求考生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艺术类投档条件。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2)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表演专业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在有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文理统一排队,择优录取。

      (3)对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采取美术类招生计划总数1:1范围内(含末位同分)按综合成绩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原则择优录取,若有退档,不进行顺延录取。

      • 统招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2023年我校统招体育类专业面向河北、辽宁、山东和河南共4省招生。考生须符合体育专业报考条件及体检标准,须参加生源省份招考办组织的体育专业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体育类高考控制分数线。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 3.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办法

      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和《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相关规定执行。

      • 4.保送录取运动员录取办法

      按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规定和《辽宁师范大学2023年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招生简章》相关规定执行。

      • 5.辽宁省农村专项录取办法

      2023年辽宁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作为普通类本科批次院校志愿的组成部分一并填报,单独设立投档单位,不再单设录取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