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位于大连市,现任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校风为“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凌水、开发区、盘锦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8.50万平方米,凌水主校区设有20个独立建制的学部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9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个,有教职工4473人。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30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1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办学历史 3 办学条件 4 学术研究 5 文化传统 6 学校领导 7 校区环境 8 学校荣誉 9 报考条件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连理工大学

      外文名: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大工(DUT)

      院校代码:10141

      主要院系:主校区为21个、1所独立学院

      主要专业: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工程管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

      校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凌水主校区)、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图强街321号(开发区校区)、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盘锦校区)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理工类

      属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211工程(1998年)、985工程(2001年)、111计划(2006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2011计划(2014年)、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2021年)、双一流(2017年、2022年)(2022)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重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本科专业:81个

      院士:49人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现任院长:贾振元

      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校歌:大连理工大学校歌

      校庆日:4月15日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6个

      创办时间:1949年4月

      所属地区:辽宁省大连市

      知名教师:孟长功、梁延德、陈廷国、刘志军、冯林

      硕士点:一级学科42个 、二级学科234个、专业类别20个

      博士点:二级学科147个、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26个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23项、中国专利奖13项(金奖2项、银奖2项、优秀奖9项)

      党委书记:项昌乐

      教育部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

      官网:http://www.dlut.edu.cn/

      学校排名:32(2023年软科综合排名)

      办学历史

      大连工学院1977年入学照片大连工学院1977年入学照片

      1949年4月,大连大学成立工学院。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建制为大连工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期间,数学系被撤销,师资调往东北师范大学;核物理师资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物理师资并入吉林大学;光学师资被调往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电机系并入东北工学院;船舶系并入上海船舶工程学院;化工系液体燃料组参与组建北京石油学院;煤化工师资迁到山西组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起重运输专业并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同时,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的化工师资并入大连工学院。大连工学院仅设置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学四个院系。

      1958年至1960年,学校组建数理力学系,重建船舶系、内燃机系、电子系,重新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1960年10月,大连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连工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学校恢复招生。

      1978年2月,大连工学院重新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4月,学校设立研究生院。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96年,启动实施国家“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1999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启动实施国家“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2003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

      2006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3月,学校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9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同年,成为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十所高校之一。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学校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4月,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在大连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6月,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成立,由大连理工大学和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25日,学校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位列其中。

      2018年12月8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在宁波正式揭牌。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0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11月,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2月,发起成立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4月,大连理工大学无障碍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学校伯川图书馆多功能厅正式揭牌成立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挂牌仪式在沈阳举行;6月,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11月,大连理工大学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12月,大连理工大学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方面的做法入选典型经验。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大连理工大学在列。

      2022年10月7日,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成立大会在学生文化中心举行; 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大连理工大学肿瘤医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心脑血管医学研究院同步揭牌。 10月27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究院在辽宁大连揭牌成立。

      2023年1月12日,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 3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工材料学院)新大楼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4月24日上午,由OpenAtom 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举办的“大连理工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成立仪式暨大连理工大学‘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战略顾问聘请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 。6月12日,大连理工大学数字书院成立大会举行 。

      办学条件

      截止2023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其中主校区有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等25个学院(部),盘锦校区有8个学院、开发区校区共有3个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有81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

      校区

      学部(院)

      下设院(系)

      大连凌水主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管理系

      大连理工大学港航与海洋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新闻与传播学系

      中文系

      公共管理系

      法律系

      哲学系

      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

      艺术系

      工业设计系

      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办公室)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区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智能系统技术系

      软件工程系

      网络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

      数字媒体技术系

      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盘锦分院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盘锦分院

      大连理工大学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盘锦分院

      资料来源:

      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学制

      所在单位

      哲学

      四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法学

      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二年

      汉语言文学

      四年

      广播电视学

      四年

      金融学(英语强化)

      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英语

      四年

      外国语学院

      俄语

      四年

      日语

      四年

      翻译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知识产权

      四年

      盘锦校区

      数理基础科学

      四年

      商务英语

      四年

      经济学

      四年

      运动康复

      四年

      运动训练

      四年

      药学

      四年

      海洋技术

      四年

      资源循环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四年

      生物信息学

      四年

      生物科学

      四年

      环境生态工程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电子商务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

      四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

      五年

      物流工程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四年

      金属材料工程

      四年

      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

      五年

      功能材料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能源与动力学院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四年

      物联网工程

      四年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人工智能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强化)

      五年

      通信工程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四年

      自动化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四年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年

      应用物理学

      四年

      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二年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四年

      软件工程(日语强化)

      四年

      网络工程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二年

      土木工程

      四年

      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工程(国际班)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四年

      交通工程

      四年

      工程管理

      四年

      制药工程

      四年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四年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生物技术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生物工程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

      四年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安全工程

      四年

      环境工程

      四年

      环境科学

      四年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四年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四年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船舶与海洋工程

      四年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

      四年

      工程力学

      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

      四年

      工商管理

      四年

      市场营销(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二年

      工业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二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

      四年

      物流管理

      四年

      建筑学

      五年

      建筑与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四年

      城乡规划

      五年

      雕塑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环境设计

      四年

      汉语言

      四年

      国际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4479人,其中专任教师299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84人,副高级职称129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76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234人,硕士生导师2504人,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邱大洪、钟万勰、程耿东、王立鼎、林皋、彭孝军、贾振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申长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王众托、郭东明、蹇锡高、孔宪京、项昌乐

      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欧进萍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孙立成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宏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董闯、唐春安、欧进萍、王永学、王伟、滕斌、李宏男、徐永平、沈永明、胡平、申长雨、张洪武、郭东明、张淑芬、全燮、吕小兵、邱介山、彭孝军、雷明凯、胡祥培、尹宝才、郭旭、程春田、段春迎、刘黎明、贺高红、李克秋、陆安慧、陈景文、孙希明、亢战、杨青、王同敏、孙玉文、伊廷华、卢湖川、王博、王正汹

      ”973”首席科学家:申长雨、贾振元、李刚、唐春安、滕斌、王博、伊廷华、张洪武

      “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博、伊廷华

      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贾振元、陈景文、郭旭、陆安慧、吕小兵、孙希明、伊廷华、段春迎、樊江莉、贺高红、黄明亮、亢战、李钢、梁长海、孙玉文、王同敏、赵纪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洪晓楠、苏敬勤

      国家教学名师:孟长功、梁延德、陈廷国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刘涛、赵佳飞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宋锋玲、伊廷华、宁德志、王正汹、刘涛、樊江莉、张振宇、李钢、马玉祥、赵珺、邹丽、王治宇、于畅、柳振鑫、刘巍、赵佳飞、张腾飞、江贺、刘永新、任伟民、赵旭东、赵云鹏、杨明军、卢一平、杜建军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吴微、王友年、张洪武、董闯、李宏男、周晶、彭孝军、林焰、全燮、胡祥培等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王众托、钟万勰、洪承礼、林钧岫、邱大洪、林 皋、程耿东、杨大智、马腾才、宋玉普、蹇锡高、胡家升、王永学、李宏男、欧进萍、李洪兴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董闯、唐春安、欧进萍、郭东明、全燮、张洪武、胡祥培、贾振元、吕小兵、刘黎明、董国海、邱介山、程春田、贺高红、胡平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黄明亮、陈景文、樊江莉、郭旭、亢战、梁长海、李钢、陆安慧、卢湖川、吕小兵、孙希明、孙玉文、王福吉、王同敏、伊廷华、赵纪军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王永学、孔宪京、王延章、周集体、栾茂田、林焰、李廷举、彭孝军、殷福亮、王友年、宁桂玲、全燮、郭东明、张淑芬、唐春安、雷逢春、胡平、李洪兴

      国家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年份

      1

      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高占先

      2007年

      2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贾振元

      2008年

      3

      化工专业主干系列课程双语教学团队

      贺高红

      2008年

      4

      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冯林

      2009年

      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王仁宏

      2009年

      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志义

      2010年

      7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魏晓文

      2010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7个,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4个;还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等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还拥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188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建设工程、化学化工、运载、装备制造、信息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数理等“7+1”学科集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A类学科7个,B类学科19个;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分别获A和A-;82个学科入选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183个学科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还拥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中,大连理工有30个学科上榜,5个A+学科和16个A学科。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有36个学科上榜,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排名。学校9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还有12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在软科一流、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5位,化学工程和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9位,机械工程位列国际第13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国际第41位。

      项目

      学科或专业

      一级学科博士点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药学、公共管理、美术学、设计学等

      参考资料来源于

      名称

      专业

      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化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

      动力机械及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流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

      7个学科群:化学化工、建设工程、装备制造、力学、信息科学、管理工程、数理

      17个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物理学、数学

      项目

      入选数量

      专业学科

      ESI国际学科排名*

      4个入选世界 前1‰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

      12个入选世界 前1%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9个学科入选 排行榜

      前200名∶化学、化学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 前600名:机械工程、环境科学、数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物理与天文学

      US New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13个学科入选 世界前100名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工程学、能源与燃料、化学、物理化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计算机科学、高分子科学、凝聚态物理、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

      THE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6个学科领域 进入排行榜

      商学与经济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物理学

      软科学科排名

      11个学科入选 世界一流学科 排名前50名

      船舶与海洋工程、仪器科学、通信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

      14个学科入选 中国最好学科 排名前10%

      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水利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6个,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有1个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水利水电工程、软件工程(2个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能源化学工程

      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不全):《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脑洞大开背后的创新思维》《体育舞蹈与文化》《IT行业职场英语》《普通化学》《无机化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现代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材料科学基础》《电工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水利工程施工》《化工原理》《分析化学》《家庭理财》《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不全):《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截至2023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6个

      截至2023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和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9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部分)24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源与动力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运动康复、翻译、日语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

      环境工程25、生物工程26、电子信息工程27、能源与动力工程2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9、工程力学30、建筑学31、应用化学32、软件工程3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34等

      教学成果

      2018年4月26日,辽宁省教育厅通过公布了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38项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此外,大连理工大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一等奖1项。

      2018年12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大连理工大学共有9个项目获奖,其中作为独立或第一完成单位的6项成果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综合排名: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28位 。

      学校部分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项目等级

      经管专业CMAPs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科教协同的“华罗庚班”数学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工程创新能力导向的机械类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日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311”体系创新及十年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建设系列化学精品开放课程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

      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规范引导、协同育人、均衡发展的中国化

      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川大学、清华大学等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引领

      中国特色水利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利学会等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

      大连理工大学

      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323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格里菲斯大学、奥克兰大学、麦克雷雷大学、滑铁卢大学、匹茨堡大学、都柏林城市大学、烈日国立大学、不来梅大学、太平洋国立大学、巴黎第11大学等。该校加入了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上海合作组织高校联盟、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等21个国际组织与联盟。

      学术研究

      截止2023年6月,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 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6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精细化工工业装备结构分析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名单不全)
      海洋环境灾害作用与结构安全防护”创新团队“工程安全与监控”创新团队“染料分子功能调控”创新团队
      “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结构优化”创新团队“新兴电子商务的信息与物流管理”创新团队
      国家大学科技园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名单不全)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国际合作基地国际结构优化理论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级技术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新型高效过程耦合强化创新团队"仿生识别与荧光传感" 科研团队“耐高温高性能工程塑料”创新团队
      精密、特种加工与微制造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名单不全)
      “新兴电子商务的信息与物流管理”教育部创新团队“仿生识别与荧光传感”教育部创新团队“小分子活化与仿生催化”教育部创新团队
      “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有毒化学品污染控制新原理与生态风险性”教育部创新团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制造管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装备检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制造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土木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集成电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设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分子识别与成像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泛在网络与服务软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制造执行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桥梁与隧道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先进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车辆先进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起重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装备分布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先进连接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物联网与协同感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激光3D打印装备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硼镁特种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烟气余热利用装备防腐蚀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深海浮动结构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绿色建筑与节能工程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材料载能束冶金装备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4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23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2项、优秀奖9项。

      获奖类别项目名称负责人年份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郭东明2019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宋永臣2019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郭旭、程耿东2019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康仁科2019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贺高红2018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孙立成2018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贾振元2017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高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贾金青2017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型结构光纤传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同步采集装备李宏男2015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铜合金连铸凝固过程电磁调控技术及应用李延举2015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技术与装备贾振元2014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74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6个平台268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81万册、电子期刊5.1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5.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卡、码、脸”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与消费并融入全国公共交通应用功能,“大工e站”为全校师生提供智能化自助服务,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已实现人员及车辆精准管控,超算中心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业务系统构成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 学术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性双月刊;主要报道中国海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设院士学术论文专题、资深教授学术论文专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报道、博士后研究成果报道等;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会精品期刊和优秀期刊、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一级期刊等。被多家中国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为源刊,并和中国国外几十家大学图书馆进行刊物交换。

      《计算力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2月,原名《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是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主要设有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研究简报、程序设计和程序绍、短文、专题讲座、学术动态、问题讨论等栏目,主要刊登计算力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中国"力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应用力学评论》、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波兰《哥白尼索引》(IC)核心期刊,被《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摘杂志》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季刊);该刊主要设有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研究、哲学研究、国学研究、语言文学、政治与法律、历史研究、新闻与出版等栏目,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注重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热点、难点及前沿理论的研究,加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所刊载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四大检索机构转载,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创刊于2002年9月,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设有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新技术开发、研究简报、程序介绍、短文、专题讲座、学术动态、学术讨论等栏目,主要刊登与热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实践经验。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该刊主要刊发以案例研究为主的中国情境化管理理论等研究成果;该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

      《外语教育研究》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季刊)。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s》(《数学研究及应用(英文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学术期刊(季刊); 该刊是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文摘杂志(俄)(2014)、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来源期刊。

      文化传统

      • 校徽

      校徽校徽

      释义: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圆形,中间是由学校简称“大工”两字变体组成的半封闭双圆环图案,圆环中央是托着幼苗的书籍,寓意人才和学术,“1949”为建校时间;圆环上方是英文校名,下方是中文校名。

      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 校旗

      校旗校旗

      释义: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旗面中间为白色,两侧为蓝色,寓意学校地处黄海、渤海之间,中央印有学校徽志和中英文校名。

      校训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校歌

      精神文化

      • 校风

      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 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项昌乐
      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振元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成恩、姚山、罗钟铉、朱方伟、张弛
      党委副书记宋丹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吴松全
      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张言军
      党委常委韩轶、王志伟
      总会计师冯宝军
      校长助理陆安慧、占敬敬

      历任领导

      时期姓名任职
      大连大学工学院时期李一氓大连大学第一任校长
      吕振羽大连大学第二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段玉明原大连大学党委书记
      屈伯川大连大学工学院第一任院长
      大连工学院时期屈伯川大连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吴健大连工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
      白长和大连工学院第二任党委书记
      崔健大连工学院第三任党委书记
      周明大连工学院第五任党委书记
      钱令希大连工学院第二任校长
      大连理工大学时期雷天岳大连理工大学第六任党委书记
      钱冬生大连理工大学第七任党委书记
      金同稷大连理工大学第三任校长,第八任党委书记
      林安西大连理工大学第四任校长,第九任党委书记
      程耿东大连理工大学第五任校长
      欧进萍大连理工大学第六任校长
      张德祥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任党委书记
      申长雨大连理工大学第七任校长
      郭东明大连理工大学第八任校长
      魏小鹏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一任党委书记
      王寒松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二任党委书记
      贾振元大连理工大学第九任校长

      校区环境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1.63万平方米。大连理工大学

      学校荣誉

      时间荣誉名称获奖主体
      2022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2022年8月辽宁省先进集体大连理工大学金属凝固与电磁调控团队
      2022年4月辽宁青年五四奖章大连理工大学复杂系统控制研究团队
      2022年3月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大连理工大学

      获得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3年5月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30位
      2022年5月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29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第31位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第28位

      报考条件

      体检要求

      不能录取色弱考生的大类及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智能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新工科实验班)、化工与制药类(创新班)、应用化学(理学、国家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应用化学(理学、张大煜化学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高年级分专业时,色弱考生不可选择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盘锦校区不能录取色弱考生的专业有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资源与生物化工新工科实验班)【含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工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与食品工科实验班)【含环境生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药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运动训练。 不能录取色盲考生的大类及专业: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应用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及不录取色弱考生各专业,高年级分专业时,色盲考生不可选择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盘锦校区不能录取色盲考生的专业与不录取色弱考生各专业相同。 不能录取全色盲考生的大类及专业:经济学类(经济与商务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及不录取色盲考生各专业,高年级分专业时,全色盲考生不可选择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程管理专业。 新增专业要求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学校专业录取工作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执行。

      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必修课包含英语和日语,部分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日语授课,学费为6.2万元/年,提供“4+0”和“2+2”两种培养模式,赴日学习期间学费参考立命馆大学当年收费标准。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必修课程包括英语和俄语,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学费为6万元/年。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学费为8.5万元/年。上述三个合作办学机构相关招生专业与普通类专业将分别单独代码招生,具体情况以各省公布为准。

      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联合项目,招生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学费为6.8万元/年,提供“4+0”和“3+1”两种培养模式,赴美学习期间学费参考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当年收费标准,该专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相关专业统一代码招生,具体情况以各省公布为准。

      主校区的英语【含英语、翻译】、日语专业和盘锦校区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上述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且成绩合格。语言强化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开发区校区和盘锦校区相关专业因教学特点和要求,非英语语种考生应慎重报考。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联合项目大部分课程使用全英文教学和考核,英语水平低的考生应慎重报考。

      建筑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如无美术基础的考生应慎重报考。

      按照强基计划、艺术类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外国语中学推荐录取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保送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