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郑铁路
大郑铁路
目录
- 1 基本信息
2 线路概况
3 沿线车站
4 历史沿革
5 代表列车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郑铁路
起 点:大虎山站
全 长:370千米
建设时间:1921-1925年
终 点:双辽站(原名郑家屯站)
车 站:29个
线路概况
大郑铁路,建于1921-1925年。该线南起沈山线上的大虎山站,线路自沈山线上的大虎山站向北引出,经黑山、芳山后转向东北至新立屯,越柳河至彰武转向北,抵达辽河西岸的通辽站,再向东抵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站)与平齐铁路相接,线路全长370千米,共有车站29个,是国家I级非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最高时速为120km/h。它是贯通吉、辽、蒙三省区的重要客货运输通道,经由该线,通辽、白城、齐齐哈尔各地进出东北可不再经由沈阳枢纽,这样可以分担京哈线、沈山线和沈阳枢纽的运输负担,在辽宁境内长180公里。南运物资以木材、原油、粮食及机械设备为主,而木材运输占2/3。北上货物为矿建材料、煤炭、钢铁、非金属矿石、粮食及日用工业品等。同时,也是京哈线各站去往通辽、赤峰的便捷通道。该线路还是东北木材、原油、粮食南运的捷径。铁路沿途由南向北穿越松辽平原,过新立屯后是稀疏的草原;由甘旗卡到通辽,是科尔沁沙地;而过通辽转弯向四平方向又见小片平原,解放后可从通辽到太平川,然后分成东西两支,东支到大庆,西支到白城,贯通黑龙江、吉林西部。该线也是我国东北西部地区南北铁路大通道大齐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郑线(大虎山至郑家屯)大虎山至通辽段是东北西部齐齐哈尔至大虎山第二南北大通道(大齐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平行于京哈线、纵贯东北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也是中俄贸易的后方通道,在东北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沿线车站
大虎山站(二等站)、黑山站(三等站)、八道壕站、芳山镇站、新立屯站(三等站)、泡子站(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彰武站(三等站)、章古台站、甘旗卡站(三等站)(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衙门营站、木里图站、通辽西站、通辽站(一等站)、通辽东站、五道木站、钱家店站、大林站、清河桥站、大罕站、门达站、欧里站(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白市站、郑家屯站(三等站)
历史沿革
大郑线建于1921-1925年,其中大虎山-通辽段由北洋军阀张作霖为摆脱日本“满铁”对南满铁路(今京哈线)的控制而主持修建,是一条由中国自行建造的铁路。它是张作霖“东北铁路大计划”中的“西干线”(“东干线”大致相当于今沈吉线和拉滨线)的组成部分。郑家屯-通辽段作为四平-洮南铁路(后来成为平齐线南段)的支线,1921年由日本修筑竣工。它曾是通辽以及内蒙东部的第一条铁路,是当时内蒙东部进出辽宁、吉林的唯一通道,通辽也通过这条铁路与京哈线相联。这条铁路是通辽铁路枢纽主要服务的对象,随着货运量的不断上升,进行大郑线复线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郑既有单线铁路越来越不能满足繁忙的运输现状,现大郑线大虎山——通辽段复线已经建成通车。这条铁路与平齐线、通让线共同构成“大齐货运通道”(大虎山-齐齐哈尔),成为东北地区与京哈线平行的重要干线。
大郑铁路原由沈阳铁路局长春铁路分局郑家屯车务段与通辽铁路分局彰武车务段共同管理,2008年沈阳铁路局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将郑家屯车务段及彰武车务段并入通辽车务段,使大郑铁路全线划归通辽车务段管辖。
代表列车
1343次 杭州—齐齐哈尔;1467次 北京-加格达奇;2589次 北京-松原;2261次 天津-乌兰浩特;4211次 大连—霍林郭勒;4355次 大虎山—通辽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