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武汉理工),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任党委书记信思金,校长杨宗凯。校训为“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学校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有本科专业100个,24个学院(部)。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有教职工5340人。

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位列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53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5名。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历史沿革 3 办学条件 4 学术研究 5 文化传统 6 办学条件 7 学术研究 8 文化传统 9 学校荣誉 10 报考条件 11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

      中文名:武汉理工大学

      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简称:武汉理工(WUT)

      现任校长:杨宗凯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7个

      创办时间:‍1898年

      类别:公办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属性: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211工程(1996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

      院系设置:24个学院(部)

      学校排名:54名

      创办人:张之洞

      校训: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校歌:卓越之歌

      校庆日:5月27日

      院校代码:10497

      主要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25个院(部)

      校址:马房山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余家头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南湖校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岭南路附近

      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9个

      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博士后流动站:科研流动站17个

      本科专业:100个

      党委书记:信思金

      官网:http://www.whut.edu.cn

      录取批次:本科一批

      主要奖项:2010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17项(截至2020年6月) 
       2010年以来获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61项(截至2020年6月)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2013年度)

      历史沿革

      武汉工业大学

      • 两大基础

      一、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一)几处源头

      1、湖北省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1898年,武昌洋务局开办湖北工艺学堂;1907年,更名为湖北工业中学堂。

      1914年,更名为湖北甲种工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省立第二中学高级工科;1927年秋,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12月,更名为湖北联中巴东高工分校;1940年,更名为湖北省第一高级工业学校;1946年5月,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学校。

      1949年7月,更名为湖北高级职业学校;1950年7月,更名为湖北省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2、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02年,农务工艺学堂创办;1905年,更名为艺徒学堂;1907年,更名为湖南官立中等工业学堂。

      1911年,更名为公立中等工业学校;1913年,更名为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更名为省立工业学校;1931年5月,更名为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更名为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高职部;1946年,更名为湖南省立长沙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3、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1945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刘开坤负责筹办海事职业学校。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教育部放弃在重庆建校的计划。9月,刘开坤率筹备组从重庆抵达武汉,觅得武昌下新河德商亭德利洋行旧址一所作为校址。

      1946年1月1日,国立海事职业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国立海事职业学校由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接管部接管。同年,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决定创办交通学院,归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交通部领导;8月,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国立海事职业学校与交通学院合并。

      1950年2月,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撤销,学院改属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领导。

      1951年1月,学院归属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领导;7月,学院更名为武汉交通学院,校址由汉口迁至武昌下新河。

      1952年,学校更名为武汉河运学院。从1952年开始,学院原有规模和专业设置均有缩减,造船专业及学生35人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及学生40人、自动车专业及学生32人调入南昌大学,桥梁专修科33人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

      1957年1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63年8月,交通部对部属高等院校进行专业调整,学院港口电气化专业师生调往大连海运学院、水运经济专业师生调往上海海运学院、水工建筑专业师生调往重庆交通学院、河船驾驶、轮机管理等专业停办。同时,大连海运学院造船专业和船舶内燃机专业师生、上海海运学院船机专业师生调入学院。

      1965年8月,大连海运学院船机修造专业师生和上海海运学院起重运输机械专业师生调入学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学校党政机关瘫痪、学院秩序混乱。

      1967年10月,“院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

      1968年11月,“工宣队”进驻学院,宣布接管学院领导权。

      1970年2月,中央财政部、交通部军管委将学院下放给湖北省革命委员会领导。

      二、武汉河运专科学校

      1945年8月前后,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开始酝酿建立一所高级航海职业学校,校址设在广东省汕头市,校名定为“广东省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10月开始招生,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

      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汕头军管会接管了学校,校名改为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

      1952年,原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交由长江航务管理局接办,校名改为长江航务学校。

      1953年、1954年,广东汕尾水产学校轮机车、哈尔滨河运学校报务训练班先后调入学校。

      1954年,教育部同意,学校隶属交通部直接领导,学校改名为交通部武汉河运学校。

      1955年1月,学校师生由广东汕头迁入武汉市武昌区三层楼新校址。

      1958年6月27日,交通部将学校下放到湖北省管理,更名为湖北省河运学校。

      1960年9月至1961年春,学校奉命迁校沙洋。1961年初,奉湖北省委指示,迁校工作停止,已经迁到沙洋的师生一律迁回武汉。

      1965年6月22日,交通部决定将学校交由长江航运公司领导,随即决定水运管理专业交武汉港职业学校接办;7月22日,交通部同意长江航运技术学校与武汉河运学校合并,校址设在原武汉河运学校,校名仍为武汉河运学校。

      1966年6月,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形势下,学校全面停课,停止招生。8月下旬,学校形势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在此期间,原长航技校师生员工在组织瘫痪的情况下,自行脱离学校,搬回原校址挂“红色海员学校”的牌子,两校从此分开。

      1968年4月,“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2年,学校开始恢复招生,各专业教学逐渐恢复。

      1978年,学校改办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实习交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

      • 合并组建

      1992年7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合并,沿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校名;同时,学院广州航海分部独立建制,改名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11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1958年6月25日,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和满足武汉地方工业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共武汉市委决定创办武汉工学院。经过反复调查,确定将武昌马房山武汉师范学院分部(原湖北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校址。

      1959年4月,化工系并入到湖北化工学院。

      1960年6月,武汉工学院的领导关系归到武汉市机电局领导。同年,武汉市机电局研究所迁往马房山,划归武汉工学院;武汉无线电学校也划归武汉工学院领导。

      1961年9月,湖北省和武汉市决定将湖北化工学院、武汉工学院、湖北工学院(本科部分)合并,名为武汉工学院,归属武汉市领导。

      1963年,农业机械工业部接管武汉工学院,本科改为五年制。

      1964年5月,内蒙古工学院汽车拖拉机专业撤销,三年级36名学生转入武汉工学院汽车拖拉机专业。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

      1967年11月14日,“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8年11月18日,“工宣队”进驻学院,领导学院,实行军事管制。

      1969年10月,第八机械工业部通知:将武汉工学院下放给湖北省革委会领导。

      1971年12月,湖北省农业机械工业专科学校与武汉工学院合并,成立湖北农业机械学院。

      1973年5月,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从湖北农业机械学院分出。

      1977年,学校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湖北农业机械学院由湖北省领导转为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1979年,国务院重新成立农业机械工业部,学校划归农业机械工业部领导。同年4月,农业机械工业部通知:回复武汉工学院校名。

      1981年1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2年,学校转为机械工业部领导。

      1983年9月,学校隶属关系改为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湖北省双重领导,以中汽总公司为主。12月,农机专业调整给湖北工学院。

      1985年10月,武汉工学院更名为武汉工业技术大学。同年12月,校名恢复为武汉工学院。

      1990年10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学校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1996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与武汉市政府共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5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隶属教育部。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8月,学校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共建“985工程”绿色建材与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武汉理工大学在列。

      2022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顺利通过首批立项建设示范中心复核验收,获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挂牌建设。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3月,武汉理工大学顺利通过首批立项建设示范中心复核验2022年9月,武汉理工大厚德书院、武汉理工大学启航书院成立。收,获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挂牌建设。 9月,武汉理工大厚德书院、武汉理工大学启航书院成立。

      2023年3月31日,由武汉理工大学等组成的“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 。

      办学条件

      至2023年1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建有5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开设本科专业100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

      本科专业

      专业类别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

      材料物理

      材料类

      材料化学

      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类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土木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类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交通运输类

      油气储运工程

      矿业类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类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水利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

      能源动力类

      轮机工程

      交通运输类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

      能源动力类

      储能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

      机械类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类

      机械工程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仪器类

      包装工程

      轻工类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类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学

      建筑类

      城乡规划

      建筑类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科学类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采矿工程

      矿业类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类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类

      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类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类

      自动化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自动化类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导航工程

      测绘类

      航海技术

      交通运输类

      海事管理

      公共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类

      统计学

      统计学类

      工程力学

      力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类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生物制药

      生物工程类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工商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类

      金融学

      金融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与贸易类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

      戏剧与影视学类

      艺术设计学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

      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

      设计学类

      工业设计

      机械类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法学

      法学类

      社会工作

      社会学类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

      广告学

      新闻传播学类

      编辑出版学

      新闻传播学类

      网络与新媒体

      新闻传播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应急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

      创业管理

      工商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类

      金融学

      金融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制药工程(H)

      化工与制药类

      生物技术(H)

      生物科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5296人,其中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等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390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类别名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张清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余永富、姜德生、张联盟、严新平、傅正义
      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宝连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Tatsuki Ohji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祖德
      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张清杰、赵修建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傅正义、赵修建、余家国、华林、曹学强、孙涛垒、麦立强
      国家教学名师刘泉、张联盟、谢峻林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孙海虹、傅正义、张联盟、胡曙光、赵修建、华林、余家国、陈文、官建国、孙涛垒、麦立强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朱喆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孝洪、陈定方、王呈方、陈诚书、杨永谦
      全国优秀教师姜德生、李卓球、吴传生
      湖北名师郭丽萍、张小柔、刘泉、谢峻林、吴传生、魏纪林、陈汗青、许之所、徐晓英、王玉杰、朱哲、颜伏伍、谭颖
      国家级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张联盟,2007)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10年)
      湖北省教学团队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
      国家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郭丽萍,2008年)
      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09年)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江征风,2009年)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王玉杰,2010年)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夏江敬,2010年)
      经济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传生,2010年)

      学科建设

      • 流动站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

      序号流动站名称设站单位
      1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2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力学理学院
      交通学院
      4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
      5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汽车学院
      6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理学院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交通运输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航运学院
      智能交通中心
      自动化学院
      8矿业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光纤中心
      10设计学(原艺术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11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部
      文法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12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3工商管理管理学院
      1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汽车学院
      15安全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智能交通中心
      16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学院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学科点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应用经济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仪器科学与技术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体育学、中国史、电气工程、公共管理、地理学、系统科学、水利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应用统计、药学、建筑学、金融、美术、会计、资产评估、国际商务、公共管理、翻译、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艺术设计等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动力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化学工程、工业设计工程、车辆工程、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

      • 重点学科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4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材料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水声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 学科评估

      截至2019年4月,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5‰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位次百分位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A+前2%或前2名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B+10%~20%
      0802机械工程B+10%~20%
      0823交通运输工程B+10%~20%
      1305设计学B+10%~20%
      0202应用经济学B20%~30%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B20%~30%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20%~30%
      0814土木工程B20%~30%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B20%~30%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B20%~30%
      0801力学B-30%~40%
      0819矿业工程B-30%~40%
      0824船舶与海洋工程B-30%~40%
      0835软件工程B-30%~40%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B-30%~40%
      1202工商管理B-30%~40%
      1301艺术学理论B-30%~40%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40%~50%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C+40%~50%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C+40%~50%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C50%~60%
      0301法学C-60%~70%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C-60%~70%
      0833城乡规划学C-60%~70%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拥有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各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5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

      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事管理、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基于科技文化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牵头学院依托企业基地级别批准时间
      1材料学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2交通学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国家级2012
      3机电学院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4机电学院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5能动学院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6土建学院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7汽车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8信息学院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9计算机学院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0物流学院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11物流学院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2化工学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3化工学院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4汽车学院东风汽车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2
      15机电学院华新水泥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3
      16土建学院中交第二航局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4
      17自动化学院同力机电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5
      18汽车学院三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6
      19信息学院中国移动湖北实习实训基地省级2012
      20资环学院东西湖自来水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省级2016
      国家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批准时间
      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2010年
      金属工艺学2009年
      设计美学2009年
      知识产权法学2009年
      材料工程基础2008年
      英语语言学2008年
      测试技术2008年
      数字信号处理2008年
      船舶建造工艺学2008年
      爆破工程2008年
      船舶辅机2007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2006年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6年
      经济数学2006年
      信号与系统2006年
      材料科学基础2005年
      设计概论2005年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2017.12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017.12
      数字电路01密码的奥秘2017.12
      传感与检测技术2017.12
      C编程方法学2017.12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信号处理2013
      爆破工程2013
      信号与系统2013
      材料工程基础2013
      材料科学基础2013
      测试技术2013
      船舶辅机2013
      船舶建造工艺学2013
      金属工艺学2013
      经济数学2013
      毛概2013
      设计概论2013
      设计美学导论20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2013
      无机化学2013
      英语语言学2013
      知识产权法2013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改变世界的电子支付(1~10讲)2013.5
      中华船文化(1~8讲)2013.5
      数学与经济2014.1
      走进材料世界2014.1
      庄子的人生智慧(1-5)2014.4
      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2016.2
      现代生活中的信号处理技术2016.2
      人·车·社会2015.4
      • 学生成绩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

      2018年,学校大学生参加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40项(其中国家级奖463项)。

      •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在近三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综合排名:

      2020年7月,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发布,大学位列第47位。

      QS世界大学排名

      年份

      世界排名

      2020

      801-1000

      2021

      801-1000

      2022

      801-1000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获奖级别届次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革新与立体化教材建设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面向行业的物流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材料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材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创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行业特色高校“多元协同”“三级链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学术研究

      截至2023年1月,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创新群体19个。

      政府批建科研基地一览表
      类型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数字舞台设计与服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交通物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新材料力学理论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特种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射频微波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磁悬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态道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电子商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其它科研基地湖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空军武汉理工大学空防工程防护技术研究院
      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学校批建科研基地一览表
      新材料研究所城镇供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硅酸盐工程中心高机动特种车辆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文化研究中心
      摩擦学研究所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材料保护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软科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工业遗产与文化研究中心
      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创新设计与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射频与微波技术研究中心
      电动汽车研究院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
      建材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高温高压物理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力学研究中心
      国际玻璃研究中心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港口机械检测实验室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制造研究中心动画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船舶动力运用技术实验室对外开放与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创新设计中心
      微系统研究中心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中心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长江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研究发展中心先进材料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院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印刷光电子“产学研”研究中心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
      汽车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海绵城市研究中心
      科教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智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
      造船史研究中心纳微结构研究中心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与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研究中心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检测实验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内河航运技术研究中心邮轮游艇设计研究院
      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精细化工研究中心
      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中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
      高性能舰船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
      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研究所
      电子商务与智能服务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传播工程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
      国防工程防护技术研究院教育立法研究中心
      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无障碍标准化立法研究与服务中心
      新能源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器件飞秒光制造中心
      建模仿真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科研人才团队
      类型名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功能复合材料新结构创制与制备科学基础
      湖北省创新群体新型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结构与特性的研究
      多层次复合结构形成原理与制备新技术
      重大地下交通工程混凝土劣化机理及其耐久性设计
      高性能绿色氧化锡陶瓷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多元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纳米光催化新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其在环境和能源中的应用
      基于光催化和多相催化耦合的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高性能轴承环轧制微观组织演化与控制研究
      基于船岸信息一体化的船舶动力系统故障预测与能效提升的理...
      玻璃制造过程节能减排的基础研究
      石墨烯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超宽频吸波超材料和柔性光子链的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
      面向氢能源安全的光电敏感材料和新型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柔性、灵敏、智能电子皮肤的构筑与性能
      有色金属尾矿资源化利用及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工程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智能终端基础软件老化测试与重生关键技术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月,学校2010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358项,作为第一专利人获得中国专利奖4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3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截至2020年9月,“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5377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105.32亿元(其中2019年度10.74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8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41项。SCI/SCIE收录论文10975篇,EI收录论文11066篇。

      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奖励名称项目名称奖励等级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效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科学和输运调控机制二等奖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大容量低损耗阵列光纤光栅动态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参与完成)特等奖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二等奖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一等奖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二等奖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基于页岩钒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二等奖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超大规模微细粒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选矿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二等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性能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制备与微结构调控二等奖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与高效器件集成制造新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大跨度漂浮型铁路斜拉桥列车制动响应智能控制新技术二等奖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宽温、宽频高模量压电阻尼复合材料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典型工程应用二等奖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二等奖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结构/功能复合化新型导电陶瓷的设计、成套制备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连续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备新技术及其在动高压领域的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的创新与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商品化开发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钢管高强混凝土膨胀控制与制备技术及其在大跨度结构的应用二等奖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二等奖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等奖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二等奖
      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二等奖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与新设备研究及工业应用二等奖
      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二等奖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二等奖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二等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有纸本文献360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大库60余个(含子库200余个)。数据库包含电子期刊3万余种、电子图书270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057万余篇。是国家CALIS成员馆、CASHL成员馆、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设立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学术期刊
      刊名收录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INSPEC、PЖ(AJ)、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A:SSD、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高校信息网、龙源期刊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数据库、台湾华艺数位艺术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扩展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Elsevier Scopus、CSA、INSPEC、BMT、PЖ(AJ)、Ulrich P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SCI、SA、CA、CBST、PЖ(AJ)、JICST、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A)、SA、AJ、CSA、JST、RSC、Scopus、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交通信息与安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终身教育学术研究数据库总库
      《交通企业管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交通科技》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数字化期刊网
      《建材世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教发展与评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
      《港口装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中国期刊网数据库
      《船海工程》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爆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数字制造科学》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设计艺术研究》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7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

      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成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文化传统

      •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校徽校徽

      办学条件

      至2023年1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建有5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开设本科专业100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

      本科专业

      专业类别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

      材料物理

      材料类

      材料化学

      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类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土木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类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交通运输类

      油气储运工程

      矿业类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类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水利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船舶)

      能源动力类

      轮机工程

      交通运输类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

      能源动力类

      储能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

      机械类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类

      机械工程

      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仪器类

      包装工程

      轻工类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类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学

      建筑类

      城乡规划

      建筑类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科学类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采矿工程

      矿业类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类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类

      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类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类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类

      自动化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自动化类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导航工程

      测绘类

      航海技术

      交通运输类

      海事管理

      公共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类

      统计学

      统计学类

      工程力学

      力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类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

      生物制药

      生物工程类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工商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类

      金融学

      金融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与贸易类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类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

      戏剧与影视学类

      艺术设计学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

      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

      设计学类

      工业设计

      机械类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法学

      法学类

      社会工作

      社会学类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类

      广告学

      新闻传播学类

      编辑出版学

      新闻传播学类

      网络与新媒体

      新闻传播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

      安全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应急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

      创业管理

      工商管理类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类

      金融学

      金融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制药工程(H)

      化工与制药类

      生物技术(H)

      生物科学类

      武汉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5296人,其中获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等人才计划支持的高端人才390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类别名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张清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余永富、姜德生、张联盟、严新平、傅正义
      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宝连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Tatsuki Ohji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祖德
      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张清杰、赵修建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傅正义、赵修建、余家国、华林、曹学强、孙涛垒、麦立强
      国家教学名师刘泉、张联盟、谢峻林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孙海虹、傅正义、张联盟、胡曙光、赵修建、华林、余家国、陈文、官建国、孙涛垒、麦立强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朱喆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孝洪、陈定方、王呈方、陈诚书、杨永谦
      全国优秀教师姜德生、李卓球、吴传生
      湖北名师郭丽萍、张小柔、刘泉、谢峻林、吴传生、魏纪林、陈汗青、许之所、徐晓英、王玉杰、朱哲、颜伏伍、谭颖
      国家级教学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张联盟,2007)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10年)
      湖北省教学团队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刘泉,2008年)
      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严新平,2008年)
      国家工科基础化学教学基地教学团队(郭丽萍,2008年)
      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团队(谢峻林,2009年)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陈汗青,2009年)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江征风,2009年)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王玉杰,2010年)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夏江敬,2010年)
      经济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传生,2010年)

      学科建设

      • 流动站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

      序号流动站名称设站单位
      1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2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力学理学院
      交通学院
      4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
      5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学院
      汽车学院
      6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理学院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交通运输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航运学院
      智能交通中心
      自动化学院
      8矿业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光纤中心
      10设计学(原艺术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11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部
      文法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12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3工商管理管理学院
      1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汽车学院
      15安全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智能交通中心
      16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学院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学科点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应用经济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仪器科学与技术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体育学、中国史、电气工程、公共管理、地理学、系统科学、水利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应用统计、药学、建筑学、金融、美术、会计、资产评估、国际商务、公共管理、翻译、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艺术设计等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动力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化学工程、工业设计工程、车辆工程、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

      • 重点学科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4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材料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水声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 学科评估

      截至2019年4月,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和化学学科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的前5‰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位次百分位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A+前2%或前2名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B+10%~20%
      0802机械工程B+10%~20%
      0823交通运输工程B+10%~20%
      1305设计学B+10%~20%
      0202应用经济学B20%~30%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B20%~30%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20%~30%
      0814土木工程B20%~30%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B20%~30%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B20%~30%
      0801力学B-30%~40%
      0819矿业工程B-30%~40%
      0824船舶与海洋工程B-30%~40%
      0835软件工程B-30%~40%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B-30%~40%
      1202工商管理B-30%~40%
      1301艺术学理论B-30%~40%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40%~50%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C+40%~50%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C+40%~50%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C50%~60%
      0301法学C-60%~70%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C-60%~70%
      0833城乡规划学C-60%~70%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月,学校拥有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各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5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

      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事管理、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基于科技文化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牵头学院依托企业基地级别批准时间
      1材料学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2交通学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国家级2012
      3机电学院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4机电学院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5能动学院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6土建学院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7汽车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8信息学院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9计算机学院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0物流学院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1
      11物流学院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2化工学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3化工学院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2012
      14汽车学院东风汽车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2
      15机电学院华新水泥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3
      16土建学院中交第二航局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4
      17自动化学院同力机电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5
      18汽车学院三环集团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示范2016
      19信息学院中国移动湖北实习实训基地省级2012
      20资环学院东西湖自来水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省级2016
      国家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批准时间
      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2010年
      金属工艺学2009年
      设计美学2009年
      知识产权法学2009年
      材料工程基础2008年
      英语语言学2008年
      测试技术2008年
      数字信号处理2008年
      船舶建造工艺学2008年
      爆破工程2008年
      船舶辅机2007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2006年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6年
      经济数学2006年
      信号与系统2006年
      材料科学基础2005年
      设计概论2005年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2017.12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017.12
      数字电路01密码的奥秘2017.12
      传感与检测技术2017.12
      C编程方法学2017.12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字信号处理2013
      爆破工程2013
      信号与系统2013
      材料工程基础2013
      材料科学基础2013
      测试技术2013
      船舶辅机2013
      船舶建造工艺学2013
      金属工艺学2013
      经济数学2013
      毛概2013
      设计概论2013
      设计美学导论2013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2013
      无机化学2013
      英语语言学2013
      知识产权法2013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改变世界的电子支付(1~10讲)2013.5
      中华船文化(1~8讲)2013.5
      数学与经济2014.1
      走进材料世界2014.1
      庄子的人生智慧(1-5)2014.4
      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2016.2
      现代生活中的信号处理技术2016.2
      人·车·社会2015.4
      • 学生成绩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人获“全国最美大学生”,2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4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15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6人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人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本科)中位列第12,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位列第14。

      2018年,学校大学生参加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740项(其中国家级奖463项)。

      •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在近三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综合排名:

      2020年7月,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发布,大学位列第47位。

      QS世界大学排名

      年份

      世界排名

      2020

      801-1000

      2021

      801-1000

      2022

      801-1000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获奖级别届次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经济数学课程体系革新与立体化教材建设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面向行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
      面向行业的物流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材料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材料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创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行业特色高校“多元协同”“三级链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学术研究

      截至2023年1月,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部协同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湖北省创新群体19个。

      政府批建科研基地一览表
      类型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数字舞台设计与服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交通物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新材料力学理论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特种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射频微波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磁悬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态道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电子商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其它科研基地湖北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空军武汉理工大学空防工程防护技术研究院
      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学校批建科研基地一览表
      新材料研究所城镇供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硅酸盐工程中心高机动特种车辆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文化研究中心
      摩擦学研究所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材料保护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软科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工业遗产与文化研究中心
      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创新设计与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射频与微波技术研究中心
      电动汽车研究院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
      建材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高温高压物理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力学研究中心
      国际玻璃研究中心绿色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港口机械检测实验室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制造研究中心动画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船舶动力运用技术实验室对外开放与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经济与发展研究中心创新设计中心
      微系统研究中心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中心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长江航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研究发展中心先进材料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院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印刷光电子“产学研”研究中心
      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疾病与健康研究中心
      汽车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海绵城市研究中心
      科教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智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
      造船史研究中心纳微结构研究中心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大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与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研究中心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检测实验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内河航运技术研究中心邮轮游艇设计研究院
      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精细化工研究中心
      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中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
      高性能舰船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
      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研究所
      电子商务与智能服务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传播工程研究中心法国研究中心
      国防工程防护技术研究院教育立法研究中心
      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无障碍标准化立法研究与服务中心
      新能源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先进材料与器件飞秒光制造中心
      建模仿真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
      科研人才团队
      类型名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功能复合材料新结构创制与制备科学基础
      湖北省创新群体新型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结构与特性的研究
      多层次复合结构形成原理与制备新技术
      重大地下交通工程混凝土劣化机理及其耐久性设计
      高性能绿色氧化锡陶瓷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多元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研究
      纳米光催化新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其在环境和能源中的应用
      基于光催化和多相催化耦合的汽车尾气净化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高性能轴承环轧制微观组织演化与控制研究
      基于船岸信息一体化的船舶动力系统故障预测与能效提升的理...
      玻璃制造过程节能减排的基础研究
      石墨烯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超宽频吸波超材料和柔性光子链的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
      面向氢能源安全的光电敏感材料和新型光纤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柔性、灵敏、智能电子皮肤的构筑与性能
      有色金属尾矿资源化利用及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工程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智能终端基础软件老化测试与重生关键技术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月,学校2010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7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358项,作为第一专利人获得中国专利奖4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3篇、Nature发表论文5篇。

      截至2020年9月,“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5377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105.32亿元(其中2019年度10.74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8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41项。SCI/SCIE收录论文10975篇,EI收录论文11066篇。

      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奖励名称项目名称奖励等级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效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科学和输运调控机制二等奖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大容量低损耗阵列光纤光栅动态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参与完成)特等奖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精度高强度中厚板结构件复合精冲成形技术与装备二等奖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一等奖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维氧化锌的界面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二等奖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基于页岩钒行业全过程污染防治的短流程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二等奖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超大规模微细粒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选矿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二等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性能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制备与微结构调控二等奖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与高效器件集成制造新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大跨度漂浮型铁路斜拉桥列车制动响应智能控制新技术二等奖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宽温、宽频高模量压电阻尼复合材料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典型工程应用二等奖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二等奖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结构/功能复合化新型导电陶瓷的设计、成套制备技术与应用二等奖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连续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备新技术及其在动高压领域的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二等奖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环类零件精密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的创新与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骨外科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商品化开发应用二等奖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钢管高强混凝土膨胀控制与制备技术及其在大跨度结构的应用二等奖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水泥低环境负荷化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二等奖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等奖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二等奖
      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二等奖
      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汽车摩托车齿轮类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二等奖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鞍山贫赤(磁)铁矿选矿新工艺、新药剂与新设备研究及工业应用二等奖
      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整技术二等奖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二等奖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开发二等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有纸本文献360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大库60余个(含子库200余个)。数据库包含电子期刊3万余种、电子图书270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057万余篇。是国家CALIS成员馆、CASHL成员馆、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设立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学术期刊
      刊名收录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INSPEC、PЖ(AJ)、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A:SSD、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高校信息网、龙源期刊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数据库、台湾华艺数位艺术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扩展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Elsevier Scopus、CSA、INSPEC、BMT、PЖ(AJ)、Ulrich P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SCI、SA、CA、CBST、PЖ(AJ)、JICST、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A)、SA、AJ、CSA、JST、RSC、Scopus、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交通信息与安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终身教育学术研究数据库总库
      《交通企业管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交通科技》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数字化期刊网
      《建材世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教发展与评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
      《港口装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中国期刊网数据库
      《船海工程》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爆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数字制造科学》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设计艺术研究》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6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7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1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

      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成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文化传统

      •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校徽校徽

      学校荣誉

      2021年5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派驻安康市石泉县帮扶工作组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11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社会科学总论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多次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等,一大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先后在教育部、湖北省评选活动中获奖。

      获得排名

      时间榜单名称排名
      2023年5月2023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53名
      2023年4月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4名
      2022年5月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47名
      2022年4月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5名
      2021年8月2022年QS亚洲大学排名第183名

      报考条件

      体检要求

      我校2022年招生章程第十八条规定: 我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原则上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卫生部、交通运输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有关规定执行;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两个专业,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不适宜女生报考,体检特殊要求如下:身高1.65米以上,无色盲(色弱)、无复视,听力、嗅觉正常,四肢健全。其中,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7(0.5)及以上;或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0(0.1)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到4.8(0.6)及以上。轮机工程专业要求考生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6(0.4)及以上;或双眼裸视力均能达到4.0(0.1)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到4.6(0.4)及以上。其他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30035-2021)有关规定执行。

      知名校友

      丁烈云南策文欧进萍金东寒陈全国
      张纪南罗清泉乔龙德宋志平彭寿